(共21张PPT)
“凡尔登绞肉机”
人类往往会记得阵痛,而忽略了阵
痛之后的反省,以至于酿惨痛
烽烟再起
导入新课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人类的地狱之行与自我救赎
重点: 二战爆发的背景、经过、结果、影响;
难点: 对二战后国际新秩序的理性认识。
课标: 了解世界大战引起的国际秩序的重要变化;
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讲授新课
任务1: 结合导学案及教材,分析思考缘何德国会成为二次世
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是巧合还是必然?人类又为何
会再次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1921.德国漫画.英法意美日贪婪地吞噬德国的内脏
列宁认为:“靠《凡尔赛和约》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法国元帅福熙说:“这不是和平,是二十年的休战。”1919年6月28日,德国外长在签订条约后说:“如果要我承认我们是这场战争的唯一祸首,我知道那是扯谎!”而德国总理公然指责条约是“杀人的魔锤”。当天,德国许多报纸上纷纷出现镶着黑框的悼念文章,号召全民复仇。
极端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
民族共同体理论是纳粹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与基础。他源于纳粹的历史观。
纳粹主义强调,世界历史的主线不是“阶级对阶级的斗争……而是血统对血统的
斗争”。各民族和种族之间有高下、强弱和优劣之分。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
明确将世界上的各人种划分为文明的创造者、文明的继承者和破坏者三类。他鼓
吹雅利安—北欧日耳曼人是一切高级人类的创造者,是文明的创造者和维护者,
是上苍赋予“主宰权力”的种族;而犹太人和吉普赛人则是劣等种族和文明的破
坏者,应该被淘汰灭绝。
——百度百科
极端的民族排他主义情绪
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德国征服国策与英国绥靖政策的合流
绥靖政策的极端之慕尼黑阴谋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英法实行绥靖政策,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1)背景:1938 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英法实行绥靖政策。
(2)内容及影响: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一下飞机,张伯伦就得意地宣称:“我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 温斯顿·丘吉尔则评价: “让你在战争与耻辱之间作一抉择,你选择了耻辱,而你将来还得进行战争。”
1935.8 美国通过《中立法案》
1939.8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通往地狱的路是用善意铺成的” ——哈耶克
绥靖政策错失合作良机助长法西斯侵略气焰
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二战爆
发埋下了隐患;
2. 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法西
斯势力崛起;
3. 英法等国家的绥靖政策助推了
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野心;
4. 国联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
5.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发
展不平衡的规律。
二战爆发的原因
一.“蓄势中的仇恨”——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问题1:结合导学案与教材,比较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异同
(1)相同点
①德国、日本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专制主义、军国主义气氛浓厚
②民族主义情绪强烈,存在着力图摆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束缚的势力。
③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统治阶级支持法西斯上台以维护其利益。
(2)不同点
①德国是依靠纳粹党夺取政权建立的法西斯专政;日本则是依靠现在的天皇制和军部法西斯势力实现法西斯化。
②德国纳粹党通过欺骗性宣传,骗取中下层群众支持,并讨好军队,与垄断资产阶级勾结,增强势力,在1932年大选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进而夺取政权;日本军部法西斯分子通过对内制造一连串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对外策动侵华战争来扩大势力和影响,进而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
二.“疯魔后的毁灭”——第二次世界大战
任务2: 结合导学案及教材,以表格形式归纳整理二战
中的重大战役及其相应的历史影响
亚洲战场 欧洲战场 非洲战场
局部阶段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全面爆发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战争扩大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成为抗击纳粹德国的主要战场 ) 1941年12月,( 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战争转折 1942年中途岛战役是亚洲战场转折点 1942-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1942年阿拉曼战役是非
洲战场转折点
战争结束 1945年9月2日(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标志着欧洲战场的结束
1943年5月,非洲战场结束
1941.12.7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6.22 德国入侵苏联
1942.7-1943.2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42 年1 月,美、苏、英、中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联合国家宣言》的26个签字国
《联合国家宣言》的26个签字国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甚至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
——苏联驻华崔可夫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罗斯福
问题2:结合导学案与教材,缘何崔可夫和罗斯福对
中国抗击法西斯侵略战争评价如此之高?
问题3:结合导学案与教材,分析思考二战带来的诸多深远影响
①对欧洲: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致命打击,各国的国力受到严重消耗。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老牌帝国衰弱。
②对美国: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战后初期,美国拥有全球财富的50%左右,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一度垄断核武器。
③对苏联:苏联军事和政治十分强大,特别是由于它在战争中的巨大贡献而赢得很高威望。
④对国际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成为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真正转折点 。
国际格局的变化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三.“胜利前的博弈”—理性协商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雅尔塔体系
1.含义:二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雅尔塔等地召开会议,
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
开罗会议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议
2.内容:
重新确定欧亚的政治地图;剥夺日本非法所占领土;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德意日殖民地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建立联合国,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
雅尔塔体系(英文:Yalta System),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今属俄罗斯克里米亚)举行的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体系其特点是: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由两个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上的瓦解,也象征着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
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大国实力对比和互相妥协的产物,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会议名称 时间 内容 作用
开罗会议(美、 英、中) 1943年11月 《开罗宣言》宣告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 中国收复领土的权利得到国际公认
德黑兰会议(苏、美、 英) 开罗会议后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及商谈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国际组织等问题 加速德国走向灭亡
雅尔塔会议(苏、美、 英) 1945年2月 商谈对德政策和安排战后世界事宜 为雅尔塔体系建立奠定基础
波茨坦会议 (苏、美、 英) 1945年7月 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波茨坦公告》,重申了《开罗宣言》的主要内容 加速日本法西斯的灭亡
雅尔塔体系内容:
A.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
独占领;日本归还侵占中国的领土,承认朝鲜独立;
B.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
C.殖民地问题: 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
D.成立联合国
苏联的 利益比例 协定 草案 最后
方案
匈牙利 50 80%
南斯拉夫 50% 50%
保加利亚 75% 80%
罗马尼亚 90% 90%
希腊 10% 10%
拓展思考:结合上述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及其大国利益诉求,
谈谈你对雅尔塔体系的进一步认识?
对雅尔塔体系的积极评价:
1.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实现了世界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对抗双方彼此势均力敌,
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雅尔塔体系促进了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崛起;
3.雅尔塔体系推动了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
对雅尔塔体系的消极评价:
1.雅尔塔体系导致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出现,在世界两极格局下, 世界趋向于分裂,局
部战争不断,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
2.雅尔塔体系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开创了二战后开创强权政治提供了极为恶劣的先
河,几个工业大国背着其他国家随意划分范围,强硬的把自己的国家政策推行给其
他国家。中国虽然是二战战胜国但是却受到了战败国的对待,没有话语权严重侵犯
了中国利益。
3. 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了人口大迁移,世界局势的稳定性减弱。
“雅尔塔会议充满了美苏相互妥协、共同主宰世界的气概,几乎每项协议都包含着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因素”
——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美国、苏联成为世界强国,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二战后国际格局新变化
1.求同存异,团结合作是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
的最主要原因。
2.从反法西斯同盟内容的合
作与分歧可以看到:国家
利益和综合国力是外交政
策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3.反法西斯同盟内部的合作
与分歧对战后世界国际格
局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理性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内部的合作与分歧
本课课后作业设计
英国史学家约翰·惠勒–贝内特在《慕尼黑—悲剧的序幕》一书中写道,“德国的征服国策,英国的绥靖国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它们将在一个交叉点,即“慕尼黑”结合起来,并成了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你认同这种看法吗?谈谈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