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综合提优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综合提优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30 09:0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综合提优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字词大盘点。 (18分)
1.选出每组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3分)
(1)A.胭脂(yīn) B.绷带(bēng) C.镊子(niè) ( )
(2)A.殡仪馆(bīn) B.追悼(dào) C .祭祀(sì) ( )
(3)A.囫囵(hú) B.秕谷(bì) C. 獾猪(huān) ( )
2.读拼音,写字词。(9分)
(1)轻风吹来,微波dàng yàng( ),fú píng( )随波起伏,绿 zǎo( )随波翩翩起舞。
(2)我家chú( )房里进了一只cì wei( ),我想抓住它,把它放回大自然,可小家伙不懂我的好心,líng lì( )地一个转身,逃走了。
(3)我níng shì( )着眼前的这个shòu xiǎo( )的小男孩儿,当他撩起额前的一缕头发时,我zhòu rán( )发现他的额头上有一道伤bā(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我只是无端地觉得这猹是状如小狗而很凶猛的动物。(没有原因,没有理由)
B.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大约、几乎)
C.供祖像的供品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还要防偷祭器。(精美,要求高)
D.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人的结局,多指不好的)
4.书法中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字体是( )(3分)
A. 篆书 B. 甲骨文 C. 隶书 D. 行书
二、句子训练营。(10分)
1.学习了本单元,根据你对鲁迅先生的了解,将不是纪念鲁迅先生的一幅挽联选出来( )( 3分)
A.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B. 著述最严谨,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C. 功勋悬日月火箭助推华夏终圆强国梦;光彩耀炎黄巨星不殒太空永奏东方红。
D. 莫作空头文学家, 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嬉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
2.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 口气。(3分)
(1)这句话表达了此刻鲁迅先生 的
思想感情。
(2)这句话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来刻画人物。
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4分)
(1)"恍然大悟"的意思是 ,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2)"四周黑洞洞的"是 ,"碰壁"的含义是 。
三、课文回顾站。(13分)
1.根据课文填空。(7分)
(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作者是 ,叙述了伯父生前的 件事,用小标题概括分别是 , 说明鲁迅是一个 的人。
(2)当你看到有人因为做事失败失去信心时,我们可以用鲁迅《故乡》里的"
”, 这句名言劝他。
(3)《答客诮》是一首体现鲁迅爱子之情的诗。其中的前两句是 .

2.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读文章时第一眼看的就是文章的题目,一个有特点的题目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以下两组文章的题目,说说它们的特点。(4分)
(1)田忌赛马 开国大典 送元二使安西 骑鹅旅行记
.
(2)鹿角和鹿腿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
3.关于书法方面的常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玄秘塔碑》是宋代柳公权楷书的代表作之一。
B."入木三分"这个成语最初讲的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笔力遒劲。
C. 柳公权的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因此被称为“柳骨”。
D.楷书四大家指的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四 、口语交际厅。(5分)
六年级(2)班组织同学们去参观绍兴鲁迅故里,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面练习。
1. 畅游园,选对联。同学们游园时看到下面的对联,它们分别对应哪个景点 请你选一选,填在示意图相应景点的括号里。(填序号)
A. 仰视桑椹熟 俯听蟋蟀鸣
B. 至乐无声唯孝悌 太羹有味是诗书
2.同学们在游园时,看到一个小朋友正
准备在民族 脊梁碑上刻字。假如你
也在场,你会怎么劝阻他呢 试着写
一写。
.
.
五 、阅读欢乐园。(24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好的故事(节选)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 一一知道。
我就要凝视他们 ……。
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 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 ——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
1.从第1、2自然段可知,梦境具有 的特点,加点的“他们”指的是 。(2分)
2. “我”对“好的故事"是怎样的态度 请你用" ”在选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2分)
3.下面对选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 一一知道。"这句话说明"我"向往的世界只在天上,不在人间。
B." 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这句话写"我"从美的梦境又回到现实环境中,表明美好的东西仅存在于短暂的梦境中,可以感受到“我”的失落。
C." 但我总记得"表明了虽然梦境是虚幻的,但"我"清晰地记得,表达了"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想为实现理想去奋斗。
4.选文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文中"昏沉的夜"具有怎样的含义呢 (3分)
.
(二)课外阅读。 (14分)
我问自己:为什么我这样子喜欢鲁迅呢 我来试着以一种私人的方式,谈论鲁迅先生
我喜欢看他的照片,他的样子,我认为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
五四那一两代人,模样就摆在那里。我在一本日记本上看到中国五四以来大作家的照片,郭沫若、茅盾、老舍、冰心的样子,各有各的性情与分量。近二十多年,梁实秋、沈从文、张爱玲的照片,也都各有各的可圈可点。
老先生这张脸非常不买账,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 …… 而且 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 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要是长得跟萧伯纳一般 高大,跟巴尔扎克那么壮,便是致命的错误。他长得非常像他自己,非常“五四”,非常"中国”, 又其实非常摩登 …… 西洋人因为西洋的强大,固然在模样上占了便宜,可是真要遇见优异的中国人,那种骨子里的儒雅凝练,实在是西方人所不及。
我喜欢鲁迅,还因为老先生好玩,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就文学论,他会激愤,同时放松;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好玩”这个词,说来有点轻佻,形容鲁迅先生对不对呢 我想来想去,还是选了这个词。
鲁迅先生已去世多年,多年来,崇拜鲁迅的人,说他是愤怒激烈、( )、没有半点媚 骨的人;厌恶鲁迅的人,则说他是心胸狭窄、睚眦必报、有失温柔敦厚的人。总之,这些正反两面的印象与评价,都仿佛鲁迅是个很凶、很严厉、不通人情的人。
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节选自陈丹青的《笑谈大先生》,选文有改动)
1."五四那一两代人,模样就摆在那里。"他们模样的特点是 .
。 (2分)
2.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第7自然段的括号里。(2分)
博学多才 疾恶如仇 和蔼可亲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X)。(4分)
(1)作者在第4自然段中将鲁迅先生与西方文豪进行对比,主要是为了突出鲁迅先生的矮 小、瘦弱,反映出他在长相上的特点。 ( )
(2)长得"非常‘五四',非常‘中国'"是说鲁迅先生的模样具有自己独特的气质,骨子里有优 异中国人身上的儒雅凝练之风。 ( )
(3)作者说鲁迅先生"好玩"是因为他的文字风格多变、深刻犀利而不失灵动趣味。 ( )
(4)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评价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个很凶、很严厉、不通人情的人。 ( )
4.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喜欢鲁迅先生的原因。(3分)
.
.
5.联系你学过的课文和了解的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说说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
.
六 、写作小天地。(30分)
本学期快要结束了,在这一学期的学习及生活中,发生过哪些令你兴奋不已、催人奋进的事 请你选一件事如实记录下来。做到有内容,有情感,句子通顺,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第八单元 综合提优卷参考答案
一、1 . (1)A (2)A (3)B
2. (1)荡漾 浮萍 藻 (2)厨 刺猬 伶俐 (3)凝视 瘦小 骤然 疤
3.B 4.D
二、1.C
2. (1)对当时黑暗不公社会的愤恨,对贫苦劳动者 的同情
(2)神态 动作
3. (1)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茅塞顿开
(2)当时社会的黑暗 鲁迅与反动派作斗争时屡遭挫折与压迫
三、1. (1)周晔 五 谈读书、谈"碰壁"、笑放花筒、救 助车夫、关心女佣 热爱生活、关心他人
(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3)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2. (1)这些都是以主要事件命题的。
(2)这些题目比较吸引人,而且题目中有表示对 比的词语,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A
四、1.百草园(A) 三味书屋(B)
2.示例:小朋友,你好!我们不可以在文物上乱刻 乱画。民族脊梁碑是彰显鲁迅先生民族气节的 重要物件,出于对鲁迅先生的尊重,我们更不应 该在上面乱刻乱画!
五、(一)1.美丽、幽雅、有趣 美的人和美的事
2.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 他,完成他,留下他。
3.A
4. “昏沉的夜”一方面指作者当时写作的时候是夜 晚时分,另一方面 指当时中国的黑暗社会。
(二)1.各有各的性情与分量,各有各的可圈可点 2.疾恶如仇
3. (1)× (2) √ (3) √ (4)X
4. (1)作者认为鲁迅先生长得好看。(2)作者觉得鲁迅先生好玩。
5.示例:鲁迅先生写下许多著作,还懂艺术设计,是 一个博学多才的人;鲁迅先生同情劳动人民,关 心女佣和晚辈,是一个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 得少的人;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为人民的利益 和国家的命运而抗争,是一个不屈的战士。
六、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