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4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7-14 16:3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甘肃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 物 学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胰岛素的 A、B两条肽链(两条肽链通过二硫键连接)是由胰岛素基因编码的能降低血糖浓度的化学物质。胰岛素功能的发挥依赖于正常的空间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胰岛素分子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或羧基各1个
B.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分别由胰岛素基因的两条链编码
C.胰岛素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需要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D.经高温处理过的胰岛素仍能降低血糖浓度以维持血糖平衡
2.在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会发生
A.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C.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D.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3.万古霉素通过与转肤酶的底物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形成,细菌需要获得多种新的酶活性才能抵抗万古霉素,因此万古霉素不容易让细菌产生抗性。超级细菌的出现很可能与在动物饲料中广泛使用与万古霉素的作用模式相同的阿沃菌素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转肽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B.高温、低温都会通过改变酶的空间构象导致酶活性改变
C.滥用抗生素会导致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危害身体健康
D.家禽、家畜饲养应严格控制添加抗生素的种类和用量
4.不同生物在不同O2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可能有差异。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乳酸菌在完全无 O2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前后不发生体积变化
B.动物肌肉在 O2充足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不同生物细胞在不同O2条件下都会发生[H]和O2结合生成水
D.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生成二氧化碳过程中不释放能量
5.从性遗传是指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但表型与性别相关的一种遗传现象。某种蛾类控制翅缘颜色(用R和r表示)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存在从性遗传现象。研究人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F2中黑翅雌、雄蛾的基因型都是2种
B. F1黑翅雌雄蛾测交后代中黑翅:灰翅=1:1
C. F2中黑翅雌蛾的基因型不可能是rr
D.rr×rr的子代翅缘颜色在雌雄蛾中不同
6.某种单基因遗传病在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且女性
患者的父亲和儿子肯定患病。关于该遗传病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女性和正常男性婚配后代中无论男女都正常
B.正常女性和患病男性婚配后代中儿子都表现正常
C.患病女性和正常男性婚配后代中女儿都是携带者
D.女性中患病率与人群中该致病基因的频率相等
7.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 DNA分子上。关于 DNA的结构和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真核生物的DNA分子中A+G/T+C 的值相同
B.不同双链DNA分子具有多样性主要与其空间结构有关
C. DNA分子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催化碱基对之间氢键的形成
D. DNA复制时两条子链的合成都是连续进行的
8.科学家从患烟草花叶病的烟草叶片中提取出烟草花叶病毒(TMV)后,将其组成物质分离提纯,用烟草花叶病毒组分单独侵染烟草实验,实验流程如图。研究发现,车前草病毒(HRV)均可以感染烟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全新的病毒外壳由自身颗粒内的核糖体合成
B.处理①的目的是将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 和蛋白质分开
C.步骤②的后续操作是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侵染健康烟草,烟草患病
D.用 HRV RNA +TMV蛋白质→重组病毒→侵染健康烟草→分离出来的病毒与 HRV型病毒相同
9.某种小鼠的黄毛、黑毛分别由基因 B、b控制,一只基因型为BB的黄鼠和一只基因型为 bb的黑鼠杂交,子一代表现为介于黄色和黑色之间的一系列过渡类型(如图)。研究表明,启动子上游的调控序列甲基化会抑制基因B的转录(如图),调控序列未甲基化时,基因型为BB的小鼠为黄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子一代介于黄色和黑色之间的一系列过渡类型的小鼠的基因型不同
B.子一代鼠随机交配后代黄鼠的基因型有3种,后代中黑鼠占1/4
C.启动子上游的调控序列甲基化后与 RNA 聚合酶结合的亲和力降低
D.调控序列甲基化会抑制基因 B的转录,但不影响 DNA分子的复制
10. HIV侵染人体细胞会形成双链 DNA分子,并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 DNA中,以它为模板合成mRNA 和子代单链RNA,再以mRNA为模板合成病毒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HIV 侵染人体细胞会形成双链DNA分子需逆转录酶参与
B. HIV的突变频率较高,原因是与RNA单链结构不稳定有关
C. HIV 和T2 噬菌体的遗传信息在宿主细胞内传递方向相同
D. mRNA 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病毒蛋白的合成
11.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023年5月23日提醒国际社会应警惕日本利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评估审查进程为核污染水排海寻求“通行证”。核污染的辐射作用可直接造成人体损伤,并诱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核污染的辐射作用可能使染色体上某些基因缺失引起基因突变
B.核污染的辐射诱发体细胞中的基因发生突变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
C.没有核污染的辐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生物体内基因不会发生突变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导致新性状的出现,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12.栖息地碎片化是指在自然干扰或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大面积连续分布的栖息地被分隔成小面积不连续的栖息地斑块的过程,会减少栖息地面积,改变栖息地的空间结构和碎片间的生态。一些捕食者总是沿着被捕食者栖息地的边界觅食,并可深入到某一固定深度(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栖息地破碎化是促使物种濒危和灭绝的重要因素 栖息地边界
B.随着 H/R增大,被捕食者面临的生存压力随着降低 相对安全区
C.相对安全区范围越小,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协同进化的速率越快
D.建立高架桥、涵洞、生态走廊是防止栖息地破碎化的重要措施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自然界中,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肺炎链球菌:R型和S型。科研人员利用其进行以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控制自变量的方法为减法原理
B.乙组培养基中菌落类型有R型和S型两种
C.甲组的培养基中菌落类型大多数为S型
D.丙组的培养基上的菌落类型与甲组相同
1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显微镜观察基因型为 AABb的小鼠精母细胞的分裂装片,绘制的模型图如下(以4条染色体为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②可能为极体,细胞①②③④中有同源染色体
B.细胞②中 A、a不同可能由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所致
C.细胞⑤处于减数分裂Ⅱ的中期,含1个染色体组
D.细胞②③中着丝粒发生分裂是星射线牵引的结果
15.有位同学制作了洋葱根尖细胞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他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看到更多分裂期的细胞,可适当加热促进细胞进行分裂
B.某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越大,说明该时期的时间越长
C. 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在高倍镜下可观察染色体和赤道板等结构
D.中心体复制和染色体加倍均发生在 b细胞所处时期
16.有一些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这个同源区段被称为“伪常染色体”、“拟常染色体区”。果蝇(XY型性别决定)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伪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只考虑刚毛和截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果蝇群体中基因型共有3种
B.刚毛雌雄蝇交配后代会出现截毛雌蝇
C.果蝇刚毛和截毛的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相同,杂交后代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
D.和纯合刚毛雄果蝇交配可通过性状判断子代性别
三、非选择题:此题包括5 小题,共60分。
17.(12分)古人认为:“沙田种烟烟叶瘦,山田种烟烟叶枯。根长全赖地肥力,气厚半借土膏腴”。研究人员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生长素(IAA)对烟草幼苗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素等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 上,可用纸层析法将该物质与其他叶绿体色素分离,原理是 。
(2)测量净光合速率的指标是 。实验中,烟草幼苗应给予相同的 (答出2点即可)。据图分析,该实验的结论是 。
(3)若突然降低 CO2浓度,则短时间内烟草幼苗叶肉细胞中 C5/C3的比值会 (填“上升”“下降”或“基本不变”)。
18.(12分)基因表达就是 DNA中的遗传信息转译成有功能的 RNA或蛋白质的过程。基因表达时,构成核糖体的r蛋白与rRNA结合的能力比与 mRNA强,只要有游离的 rRNA,新合成的 r蛋白就会与之结合装配核糖体(如图甲)。r蛋白的量总与 rRNA数量相当,这是 r蛋白进行自体调控的结果(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③为 ,该过程形成的 mRNA的碱基与 DNA模板链上碱基的关系是 ,理由是 。
(2)过程②的原料是 ,核糖体沿 mRNA 由 (填“5'端→3'端”、“3'端→5'端”)的方向移动。过程④发生在核仁,理由是 。
(3)图乙中的 mRNA是合成 的模板,该调节方式可以避免物质和能量的浪费,原理是 。
19.(12分)根据部分临床结肠癌样本的基因研究结果,发现肿瘤发生机制与一系列相关基因突变有关(如图)。许多抗肿瘤药物是通过干扰肿瘤细胞 DNA功能或代谢过程而发挥疗效的,如丹参酮能抑制 DNA聚合酶活性、羟基脲能阻止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等。回答下列问题:
(1)人和动物细胞中的 DNA本来就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基因有 ,前者表达 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具有的特征是 (答3点)。
(2)随着年龄的增长,结肠癌患病风险 (填“增加”“降低”或“不变”)。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多吃蔬菜、水果和高纤维、低脂肪的食品、定期进行结肠癌的筛查都是预防结肠癌的有效方法。定期体检对预防癌症意义是 。
(3)羟基脲处理后,肿瘤细胞中 DNA复制过程出现 匮乏;丹参酮处理后,肿瘤细胞DNA复制过程中子链无法正常延伸,理由是 。以上这两种药物都会对正常细胞产生不利影响。
20.(12分)因遗传物质改变 并按一定的方式传于后代引起的疾病称为遗传病。部分遗传性疾病仍难以控制,已成为影响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图两种遗传病 的遗传系谱图,甲病由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只有基因型为E_F_时才表现正常,其中Ⅰ-1基因型为 EeFf,且Ⅱ-2与Ⅱ-3的子代都不会患甲病。乙病由基因D、d 控制,I-2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互换,回答下列问题:
(1)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理由是 。
(2)Ⅱ-2与Ⅱ-3的基因型分别是 。Ⅱ-2与Ⅱ-3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 。
(3)Ⅲ-1与基因型为 EeFFXDY| 的男性婚配,子代只患乙病的概率为 。遗传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通过 等手段进行检测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21.(12分)时珍曰:荞麦南北皆有。立秋前后下种,八、九月收刈,性最畏霜。荞麦最早起源于中国,最早的荞麦实物出土于陕西咸阳杨家湾四号汉墓中,距今已有 2000多年。荞麦的落粒性(落粒是作物种子成熟后脱落的现象)和非落粒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研究者利用荞麦 的非落粒性纯合品系与落粒性纯合品系杂交得 F1,F1自交得 F2,F2中落粒性与非落粒性的比例约为 27:37.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实验结果推测,荞麦的非落粒和落粒性至少受_对等位基因控制,做出判断的理由是 。
(2)F2中非落粒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F1测交后代表型及其比例是 。
(3)荞麦花也被叫做恋人花,可以送给自己喜爱的人。研究人员在白花的植株中获得的紫花植株突变体且紫花性状由一对隐性突变的等位基因控制,为了对紫穗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研究人员利用单体(2n-1)定位法对荞麦 的紫花基因进行基因定位(假设荞麦单体减数分裂Ⅰ后期,未配对的染色体随机分配)。科研人员以表型为 的植株为材料人工构建荞麦的单体系,然后将紫花突变体与该荞麦单体系中的全部单体分别杂交,留种并单独隔离种植,并统计后代的表型及比例。①若子代 ,说明紫花基因位于该单体所缺少的染色体上。②
甘肃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C
【解析】一个胰岛素分子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或羧基各2个,A错误; 胰岛素的A、B 两条肽链分别由胰岛素基因的一条链编码,B错误; 胰岛素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C正确;经高温处理过的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 D错误。
2. D
【解析】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发生在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故选D。
3. B
【解析】低温不会使酶的空间构象改变导致酶活性变性失活,B错误。
4. C
【解析】乳酸菌在完全无 O2条件下生成乳酸,不涉及体积变化, A 正确;动物肌肉在O2充足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B正确;[H]和O2结合生成水是有氧呼吸的第三个阶段,乳酸菌等厌氧菌细胞中不能发生,C 错误; 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释放的能量来自于第一个阶段,无氧呼吸的第二个阶段无能量的释放,D正确。
5. D
【解析】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可知,F1为杂合子,基因型为 Rr,F2中黑翅雌蛾的基因型为 RR、Rr、rr,黑翅雄蛾的基因型为 RR、Rr, A、C错误; F 黑翅雌雄蛾的基因型为 Rr,其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为 Rr和rr,比例为1:1,因此后代黑翅: 灰翅=3:1,B错误; rr×rr,后代基因型均为 rr,雌性个体表现为黑翅,雄性个体表现为灰翅,D正确。
6. C
【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单基因遗传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相关基因用B、b表示,正常女性(基因型为XBXB或XBXb) 和正常男性(基因型为XBY)的婚配后代中男性可能患该遗传病, A错误;正常女性(基因型为XBXB或XBXb)和患病男性(基因型为XbY)婚配后代中女儿和儿子都可能患病,B错误; 患病女性(基因型为 XbXb)和正常男性(基因型为XBY)婚配后代中女儿的基因型为 XBXb,都是携带者, C 正确;女性中患病率与人群中该致病基因的频率的平方, D错误。
7. A
【解析】不同真核生物的 DNA分子中,A与T的数量相等, C与 G 的数量相等,因此,A+G/T+C的值都为1, A正确;由于 DNA分子中 DNA分子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空间结构相同, 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主要与它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密切相关,B错误; DNA分子复制过程中,碱基对之间氢键的形成不需要酶的催化,C错误;由于 DNA聚合酶具有专一性,而 DNA的 2条链是反向平行的,所以在复制时一条子链的合成是连续进行的,而另一条子链的合成是反向不连续进行的, D错误。
8. A
【解析】全新的病毒外壳在烟草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A错误; 根据后续操作用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和 RNA分别侵染烟草,因此,处理①是将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 和蛋白质分开,B 正确;步骤②的后续操作是 RNA侵染健康烟草,烟草患病, C 正确;由于 RNA 病毒中的遗传物质是 RNA,重组病毒的 RNA来自 HRV 型病毒,因此用这个病毒去感染烟草,在烟草细胞内分离出来的病毒与 HRV 型病毒相同,D正确。
9. D
【解析】纯合的黄体毛小鼠(BB)与黑体毛小鼠 (bb)杂交,F 小鼠的基因型均为 Bb,因此,F 小鼠的体毛颜色虽然不同,但相关的基因型相同, A 错误;子一代鼠随机交配后代中的基因型为BB、Bb、bb,黄鼠的基因型可能为BB 或 Bb,后代中黑鼠的比例占 1/4,B错误; RNA 聚合酶与启动子识别并结合,使转录开始,调控序列在启动子的上游,因此调控序列不是 RNA 聚合酶结合的位点, C错误; 调控序列甲基化会抑制基因 B的转录从而影响基因表达,但不会影响 DNA分子的复制,D正确。
10. C
【解析】HIV 侵染人体细胞会形成双链 DNA分子要经历逆转录, 需逆转录酶参与, A 正确; 与双链DNA相比,RNA单链结构不稳定,因此,HIV的突变频率较高, B正确; HIV是逆转录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包括逆转录、转录、DNA复制、翻译等过程,而 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无逆转录, C 错误; 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因此,少量的 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D正确。
11. B
【解析】核污染的辐射作用可能导致染色体上某些基因的缺失引起染色体变异,A错误;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遗传, B正确;基因突变也会由于 DNA复制偶尔发生错误等原因自发产生, C错误;基因重组不能导致新性状的出现,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D错误。
12. B
【解析】对于许多物种而言, 破碎化导致个体在适宜栖息地板块间的迁徙变得更加困难,种群变得更小,减少了斑块间的基因流并可能导致局部灭绝, A 错误; H/R增大,说明捕食者可以深入到被捕食者栖息地的深度更大,被捕食者生存压力随之增大,B错误;相对安全区范围影响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协同进化的速率, C 正确;建立高架桥、涵洞、生态走廊可加强生物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是防止栖息地破碎化的重要措施,D正确。
13. AB
【解析】该实验乙组和丙组加入酶的目的是特异性地去除一种物质,这样的自变量控制的方法为减法原理, A 正确;乙组用蛋白酶去掉了蛋白质, S型菌的 DNA 仍可起转化作用,能转化 R型肺炎链球菌,所以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细菌和S型细菌, B 正确;甲组中含有 DNA等物质,所以甲组培养皿中有R型细菌和S型细菌,但只有少部分 R型菌被转化,因此甲组的培养基中菌落类型大多数为R型, C错误; 丙组用S型菌的 DNA经 DNA酶处理后失去转化作用,则不能转化肺炎链球菌,则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D错误。
14. C
【解析】细胞②无同源染色体,细胞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A错误; 据基因型判断,细胞②中 A、a不同是由基因突变引起,B错误;细胞⑤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说明处于减数分裂Ⅱ的中期,该细胞中有一个染色体组, C 正确; 细胞②③着丝粒分裂不是星射线牵引的结果, D错误。
15. ACD【解析】为看到更多分裂期的细胞,改变视野,寻找更多分裂期的细胞, A 错误;某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越大,说明该时期的时间越长, B 正确; 赤道板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C 错误; b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加倍发生在后期,D错误。
16. ACD
【解析】该群体的基因型有XBXB、XBXb、XbXb、XBYB、XBYb、XbYB、XbYb共7种,A错误;刚毛雌蝇的基因型为 XBXb,刚毛雄蝇的基因型为XbYB,两者交配后代雄蝇都是截毛,雌蝇有截毛、刚毛,B正确、C错误; 利用截毛雌果蝇和纯合刚毛雄果蝇交配,后代无论雌雄都是刚毛,因此不能通过性状判断子代性别, D错误。
17.(除标注外,每空2分)
(1)类囊体(薄膜)(1分)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3分)
(2)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 CO2吸收量 CO2浓度、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 实验中不同浓度的 IAA可能通过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来提高烟草幼苗的净光合速率(3分)
(3)上升
【解析】(1)叶绿素等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由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因此可用纸层析法将该物质与其他叶绿体色素分离。
(2)据图中的净光合速率的单位可知,测量净光合速率的指标是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 CO2吸收量。本实验探究的是不同浓度的 IAA 对烟草幼苗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其他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如 CO2浓度、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均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进行。由实验结果可知,添加不同浓度的 IAA均使烟草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增加,说明 IAA 可通过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来提高烟草幼苗的净光合速率。
(3)若突然降低 CO2浓度,短时间内 CO2的固定速率降低,光反应生成 NADPH和 ATP 的速率短时间内不变,C3的还原仍在进行,导致C5增加,C3降低,因此烟草幼苗叶肉细胞中 C5/C3的比值上升。
18.(除标注外, 每空1分)
(1)转录 互补配对 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与 DNA模板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2分)
(2)氨基酸 5'端→3'端 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2分)
(3)r蛋白 若细胞内 rRNA合成不足则会造成已经合成的 rRNA 蛋白过量,进而与 r蛋白 mRNA结合阻止该种蛋白质的继续合成(合理解释即可)(3分)
【解析】(1)过程①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过程①为转录。转录时,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与 DNA模板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因此,转录成的 RNA的碱基与 DNA 模板链的碱基是互补配对的关系。
(2)过程②为翻译,需要的原料是氨基酸。核糖体沿 mRNA 由5′端→3′端的方向移动。由于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因此过程④为核仁。
(3)以mRNA为模板合成了 r蛋白,故图乙中的 mRNA 是翻译r蛋白的模板。若细胞内 rRNA合成不足则会造成已经合成的rRNA蛋白过量,进而与 r蛋白 mRNA结合阻止该种蛋白质的继续合成,因此该调节的方式避免物质与能量的浪费。
19.(除标注外,每空1分)
(1) 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位置不可颠倒)(2分) 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分散和转移(每点 1分,共3分)
(2)增加 定期体检可帮助人们及早发现病变,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或早期治疗,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3分)
(3)原料(脱氧核苷酸) DNA聚合酶能催化 DNA复制过程中子链的延伸,丹参酮能抑制 DNA聚合酶活性,进而导致 DNA复制过程中子链无法正常延伸(2分)
【解析】(1)人和动物细胞中的 DNA本来就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基因: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性降低,容易分散和转移等等。
(2)癌变是一系列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结肠癌患病风险增加。定期体检可帮助人们及早发现病变,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或早期治疗,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
(3)DNA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录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所以羟基脲处理后,肿瘤细胞中 DNA复制过程出现原料匮乏。DNA 聚合酶能催化 DNA 复制过程中子链的延伸,丹参酮能抑制 DNA聚合酶活性,进而导致DNA复制过程中子链无法正常延伸。
20.(除标注外,每空2分)
(1)X染色体隐性遗传(1分) Ⅰ-1和Ⅰ-2都不患乙病,其儿子Ⅱ-1患病,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由于Ⅰ-2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说明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3分)
(2) EEffXDXd、eeFFXDY(或eeFFXDXd、EEffXDY)(写对一种组合即可) 1/4
(3) 3/32 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解析】(1)由于Ⅰ-1和Ⅰ-2都不患乙病,其儿子Ⅱ-1患病,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由于 Ⅰ-2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说明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乙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对于甲病来说,由于Ⅱ-2(甲病患者)与Ⅱ-3(甲病患者)的子代不会患甲病,说明Ⅱ-2与Ⅱ-3的基因型为 EEff、eeFF(或 eeFF、EEff)。对于乙病来说,Ⅱ-2(正常)与Ⅱ-3(正常)的儿子Ⅲ-2为乙病患者,说明其母亲Ⅱ-2 的基因型为 XDXd,其父亲Ⅱ-3的基因型为 XDY,综合考虑,Ⅱ-2与Ⅱ-3的基因型分别是 EEff XDXd、eeFF XDY(或eeFF XDXd、EEff XDY)。Ⅱ-2与Ⅱ-3的子代不会患甲病,故两者再生一个孩子,患病 (患乙病)的概率是 1/4。
(3) Ⅲ-1的基因型为 1/2EeFfXDXD、1/2EeFfXDXd, 与基因型为 EeFFXDY的男性婚配, 只患乙病的概率是 3/4×(1/2×1/4)=3/32。遗传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进行检测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预防遗传病 的产生和发展。
21.(除标注外,每空2分)
(1)3(1分) F2代中落粒性占全部个体比例为27/(27+37)=27/64=(3/4)3,根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F2代中显性个体所占比例(3/4)n,可判定荞麦的非落粒和落粒性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3分)
(2) 19(1分) 落粒性:非落粒性=1:7
(3)野生型白花 白花:紫花约为1∶1 若子代全为白花,说明紫花性状不位于该单体所缺少的染色体上
【解析】(1)根据 F2代中落粒性占全部个体比例为 27/(27+37)=27/64=(3/4)3,可判定荞麦的非落粒和落粒性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
(2)该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相关的基因型有3×3×3=27种,其中落粒性状的基因型有 2×2×2=8种,则 F2中的非落粒性个体基因型至少有27-8=19种。F1减数分裂产生8种比例相等配子,因此 F1测交后代表型及其比例是落粒性: 非落粒性=1:7。
(3)若紫花是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R、r表示), 以表型为野生型白花(RR)的植株为材料人工构建荞麦的单体系(RR或RO),将紫花荞麦 (rr)与野生型荞麦单体系中的全部单体分别杂交。若紫花基因位于该单体所缺少的染色体上,则该单体的基因型为RO,与紫花荞麦(rr)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白花(Rr):紫花(r0)=1:1.若紫花基因不位于该单体缺失的染色体上,且该单体为纯合子,则该单体的基因型为RR,与紫花荞麦(rr)杂交,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全为白花。
22. B
【解析】酵母菌在有氧条件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采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对比实验法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A 错误; 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会随着光照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B 正确;由于雌雄配子的数量一般不等,因此在“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要相等,但每个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一定要相等, C错误; 21三体综合征为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需在社会上随机抽样调查, D错误。
23. AC
【解析】据图可知,二价体可以正常联会和分离,而单价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配对, A正确;将同源四倍体与正常二倍体杂交可获得三倍体, 但三倍体是高度不育的,B错误;据图可知,三价体是三条染色体参与联会,分离时一般是两条染色体进入一极,一条进入另一极,C正确;联会形式为Ⅱ+1的同源三倍体因单价体可能会随机丢失,形成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 n,但也可能形成含 2n条染色体的配子, D错误。
24. C
【解析】YYh×YYm→YY(致死)、YYh(褐色)、YYm(褐色)、YmYh(黄褐色), 因此后代中褐色: 黄褐色=2:1, C正确。
25. D【解析】图中染色体乙中没有Ⅱ区,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A正确;该缺刻翅果蝇甲染色体正常,乙染色体含有缺失片段,在联会时存在未配对的游离区段且会形成缺失环, B正确;图示为一只缺刻翅雌果蝇的染色体,图中的结构只有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时才能看到,故要从果蝇卵巢中取材,摩尔根的实验表明控制果蝇的缺刻翅和正常翅的等位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图中所示的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该雌果蝇缺刻的原因,因此,图示染色体为 2条(一对)X染色体,C 正确;据题干信息“布里奇斯发现了另一只缺刻翅雌果蝇”可知,该缺刻翅果蝇为雌果蝇,不能与正常雌蝇交配, D错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