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凉山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14 18:2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凉山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某热播剧以虚拟架构的“九川”大陆为地理背景,细心网友发现与现实中的中国地理分布极为相似。其中霁川梯田层叠,喜食菌类;苍川干燥贫瘠,物质稀缺;墨川边境要塞,牧民散居;莹川雨量充沛,四季常青;丹川女子当家,酷爱吃辣……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九川”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苍川”位于第三级阶梯
B.“墨川”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丹川”为半干旱地区
D.“霁川”地区河流无结冰期
2.对“苍川”和“莹川”两地自然环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植被因素 C.纬度位置 D.地形因素
3.与“莹川”最接近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可能是(▲)
A.青 B.晋 C.闽 D.豫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水系状况和1月0℃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M、N两条河流的分水岭是(▲)
A.大巴山 B.南岭 C.秦岭 D.阴山
5.与R2河段相比,R1河段(▲)
A.流速慢 B.流量大 C.冰期长 D.有凌汛
杨树属落叶大乔木,生长快,适应性强,枝叶繁茂,是造林绿化树种,广泛用于城乡绿化。每年4月左右,华北地区各地会陆续进入飘絮期,时间可长达半月左右,漫天的飞絮让人不胜其扰。下图为某年华北地区各地飘絮期开始时间图。据此完成6~8题。
6.影响我国华北各地区进入飘絮期时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水分 C.热量 D.昼夜温差
7.与南方相比,华北地区春季飞絮问题严重的原因是(▲)
①多大风,容易扩散 ②湿度小,不易产絮 ③水域广,不易打扫 ④湿度小,不易沉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推测杨树飘絮最多的时间可能是(▲)
A.凌晨 B.午后 C.傍晚 D.清晨
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据此完成9~11题。
9.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海距离 B.局地水域 C.地形条件 D.植被分布
10.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A.冻害 B.虫害 C.滑坡 D.洪水
11.图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水文特征是(▲)
A.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B.流程较短 C.含沙量高 D.春、夏汛明显
我国某中学的园艺小组,采用绳系水桶把井水吊上来的传统方法进行打水浇灌,并记录一年中绳子投放的长度。下图是根据记录绘制的绳子投放长度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中学最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13.图中A时段投放绳子较长的原因(▲)
A.受副高影响,降水少 B.受梅雨影响,降水多
C.受台风影响,降水多 D.受陆风影响,降水少
我国某一河流,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上,河道出现“连底冻”(从水面到河底全断面冻结成冰)现象。下图示意该流域降水量、径流量年内分配。据此完成14~16题。
14.该河流4月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降水 B.地下水 C.季节性融雪 D.高山冰雪融水
15.影响该河流7月径流量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量少 ②下渗量大 ③蒸发量大 ④生活用水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该河流最可能位于(▲)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交错带生态环境进一步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埋深变化。据此完成17~18题。
17.“生态裂谷”的位置最可能位于距县城(▲)
A.0~20km B.20~40km C.40~60km D.60~80km
18.“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地下水流向绿洲地区 B.风力侵蚀作用较弱
C.植被覆盖率较高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藏纸造纸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原料来自于喜马拉雅山脉6500米以上生长的狼毒草的灌木树皮纤维,经过石灰和土碱处理等十余道工序而制成,上世纪五十年代后,藏纸制造业日趋衰落。近年来在西藏自治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藏纸制作业又得到恢复并呈现出新的生命力。据此完成19~21题。
19.藏纸造纸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原因是(▲)
A.质量较好,竞争力强 B.成本较低,价格低廉
C.制作复杂,传承困难 D.历史悠久,工艺独特
20.藏纸制造业日趋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狼毒草等原料缺乏 B.劳动力日益减少
C.现代造纸业的冲击 D.交通不便,销路狭窄
21.藏纸制造业恢复并呈现出新的生命力的原因不包括(▲)
A.国家加大保护力度 B.制作工业复杂,产量低
C.西藏旅游业蓬勃发展 D.藏纸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基石,关系着一个国家农业产业的竞争力。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防止农业发展出现断种的风险。据此完成22~24题。
22.目前,我国“藏粮于地”有效途径是(▲)
A.提高农业科技 B.实行精耕细作 C.提高耕地质量 D.扩大耕地面积
23.从采集种子品种的角度考虑,我国种子库最适宜分布在(▲)
A.东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西南山区
24.加强我国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防止农业发展出现断种的风险,可实施的措施有(▲)
①提高种子研发技术,培育新品种
②建立种子基因库,保护地方特性品种
③拓展国际种子进口渠道,增加进口品种
④发展常规育种技术,减少种子发生变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四合院是我国传统民居之一,正房坐北朝南,不留后窗,窗前多植树,屋内冬暖夏凉。下图为我国某地保留的四合院景观,现今该地区住宅仍采用坐北朝南布局,但很少新建四合院。据此完成25~26题。
25.窗前植树的主要目的是(▲)
A.夏季遮阴 B.遮挡视线 C.美化环境 D.冬季御风
26.该地区现今很少新建四合院的原因可能是(▲)
①建筑成本高 ②宅基地供应紧张 ③技术要求高 ④户均人口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20年6月,国家五部门助推“工业锈带”转型为“生活秀带”。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省份之一,在现代化进程中留下了宝贵的工业遗产。下图为辽宁工业遗产产业部门结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27~28题。
27.据图推测,该省早期工业发展(▲)
A.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 B.采掘业占相当大比重
C.轻重工业均衡发展 D.高新技术工业发达
28.对待工业遗产,合理的做法是(▲)
A.适度进行改造,保留城市记忆 B.通过技术升级,恢复传统生产
C.原封不动保存,忠于历史原貌 D.占地面积较大,全部拆除改建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于1992年提出,其构想是从山东蓬莱经庙岛群岛至辽宁旅顺,建设长度约100千米的直达快捷通道,在众多的建设方案中,南桥北隧是认可度较高的一种选择,预计造价超过1000亿元。截至目前,渤海湾是我国三大湾区(杭州湾、粤港澳大湾区、渤海湾)中唯一一个没有跨海通道的湾区。下图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29~30题。
29.利于该通道南段建设跨海大桥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海水结冰期短 B.珊瑚礁质地硬 C.岛屿间距离近 D.冬季风影响小
30.渤海湾是目前我国三大湾区中唯一一个没有跨海通道的湾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域水文特征 B.区域发展水平 C.科学技术水平 D.地形地质条件
第Ⅱ卷(综合题 共40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40分。)
31.(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螺蛳粉是广西柳州著名小吃,是用螺蛳汤料、米粉、腐竹为主料,配以酸笋、黑木耳(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等10多种配料制作而成。2010年在北京开设了多家螺蛳粉门店,但效益不佳,2018年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螺蛳粉口味浓重,风味独特,原料多产自本地,螺蛳汤不易长期储存。目前,柳州螺蛳粉已实现产业化、规模化,2020年,仅袋装螺蛳粉销售收入就高达109亿元,配套及衍生产品销售收入超130亿元。为保证配料的供给,当地政府引导农户种植黑木耳,取得较好效益,黑木耳得以广泛种植。下图为广西柳州位置示意图。
(1)分析螺蛳粉配料黑木耳在广西柳州得以广泛种植的区位条件。(6分)
(2)简述柳州螺蛳粉产业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6分)
(3)简述2010年在北京开设的螺蛳粉门店效益不佳的原因。(8分)
32.(10分)【选修3——旅游地理】
盈江县位于云南西部,区内山涧、溪流、沟渠、水库等湿地众多,地处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当地发现和记录的鸟类多达550余种,占全国1/3以上,被称为中国“鸟类博物馆”。近年来,前往盈江“观鸟”的成都游客越来越多,观鸟已成为盈江新的旅游形式,下图为盈江位置图和区域图。
简述“盈江观鸟”吸引成都游客的原因,并为盈江发展观鸟游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3.(10分)【选修6——环境保护】
2000年以来,宁夏中卫在压砂地(干旱地区在土壤表面铺设10-20cm砾石和粗砂覆盖层的耕地)上种植硒砂瓜(如下图)。硒砂瓜是在砂砾碎石上生长的,一亩瓜地需大量砂砾,农民为了寻找砂砾,部分地区要频繁的垦殖开荒,开垦为压砂地。硒砂瓜富含人体所需的硒、锌、钙、铁等微量元素均由当地富含矿物质的砾石提供。硒砂瓜有很强的吸水特性,种植后会不断的从土壤中吸走水分。硒砂瓜连年大规模种植,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成为当地的“生态杀手”。
分析压砂地连年大规模种植硒砂瓜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凉山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D 2.B 3.C 4.C 5.A 6.C 7.D 8.B 9.C 10.A
11.D 12.B 13.A 14.C 15.B 16.D 17.A 18.A 19.D 20.C
21.B 22.C 23.D 24.A 25.A 26.D 27.B 28.A 29.C 30.B
二、综合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40分)
31.(20分)
(1)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条件好、降水充沛,适合黑木耳的生长(2分);广西螺蛳粉产业的发展,黑木耳需求量大,市场广阔(2分);政府引导农户种植木耳,有政府政策的支持,种植面积增大。(2分)
(2)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并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2分);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2分);提高当地的税收,促进经济的发展。(2分)
(3)原料多产自柳州(北京缺乏相应原料),运输距离远,成本高(2分);原料易变质,不易储存(2分);知名度较低(2分);风味独特,(受饮食习惯的影响)目标消费人群有限。(2分)
32.(10分)
原因:盈江的鸟类种类多、数量大,资源独特,观赏价值高;距经济发达的成都距离较近(客源市场近);靠近腾冲机场,交通便利,方便成都游客出行(可缩短出行时间);盈江观鸟区及附近旅游资源丰富,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吸引力强。(任答三点6分)
建议: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鸟类的自然保护区和观赏区;倡导绿色旅游,不破坏鸟类栖息地。(任答两点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3.(10分)
硒砂瓜生长过程中耗水量较大,而宁夏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加剧水资源短缺(2分);大量采挖砂石,造成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加重(2分);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不合理的灌溉,造成土地盐碱化(2分);硒砂瓜从土壤中吸收大量营养元素,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退化等。(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