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赵州桥》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1《赵州桥》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4 22:4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11赵州桥》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赵州桥》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说明文,它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文章结构严谨,全文围绕“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展开。为了说明桥的坚固,作者先从桥的建筑结构方面写了桥长和桥宽,再具体写了桥的建筑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大创举。课文简洁明了,用不同数据介绍了赵州桥的特点,是学生自读、自悟、自得的一篇好课文。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理解书本上的字面意思应该不成问题。但在现代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高科技大桥层出不穷。站在这样的高度去透视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赵州桥,也许学生很难欣赏这座古桥之美。教学时要借助多媒体课件这一直观手段,让学生体悟课文语言,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设计理念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是从学习表达的角度提出的。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学一改往日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并推崇一种符合时代发展、小学学生内心需求的新的教学方式,最常见的就是情境教学模式。刚好这篇教学设计我运用了让学生当游客情境教学,围绕怎么把赵州桥特点写清楚,并给学生营造符合教学课程的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感受语文课本内容带来的感彩和魅力。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县、拱”等 11 个生字,会写“赵、慧”2个生字。
2.能有感情的朗读第一、二自然段,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知道赵州桥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重难点
1. 会认本课“县、拱”等 11 个生字,会写“赵、慧”2个生字。(重点)
2.知道赵州桥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难点)
教学方法及手段
主要是以情景教学法,以游客的身份再现情景现场,通过对景物的介绍见人如见景,仿佛置身事外内如临其境,教学手段遵循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为主,传统的黑板式教学为辅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1.图片激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几幅图片,大家一起看(课件出示各种桥的图片)你觉得哪座桥比较古老?(指赵州桥)看,就是这座桥!你想知道它有多少年历史吗?那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其中的奥秘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注意“州”的写法,学生书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到赵州桥去旅游一番。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
1.出示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眼睛仔细看,注意读准字音。
(2)想一想:作者笔下的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2.师生交流。(指名回答)
3.师配乐范读课文。
师:通过的自读课文,大家大致知道了故事的内容。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都会边读边动脑筋,非常棒!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赵州桥,听老师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词,读准字音
1.检查预习。(生字关)
(1)请学生读准字音。(出示本课带拼音的生字)
①出示生字:(指名读)
县 拱 济 匠 计
横 史 爪 智 慧 历
师:谁来挑战一下第一行 请你来,你读得非常好,给你点赞。谁来挑战一下第二行?请你来,看来这些生字也难不倒他。
师:现在请全班的同学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②分类读准字音。(抢读)
在刚才的生字中左右结构的字有...上下结构的字有...半包围...独体结构...
左右结构:拱 济 计 横
上下结构:县 智 慧
半包围:匠 历
独体结构:史 爪
2.读生字词语。(词语关)
师:“生字关”同学们都读得很流利,接下来再一起挑战“词语关”。
展示词语:“
石匠 设计 创举 冲击 节省 不但
而且 各自 似乎 体现 人民 智慧 才干
师:看,这些词语,大家还认识吗?一起来读读,一个读两遍。(同学们读得可真响亮,掌声送给自己。)
3.学习多音字。(多音字关)
(1)出示多音字:爪。
(2)让学生说一说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并组词。
爪:zhuǎ(鸡爪)(爪子) zhǎo(龙爪)(爪牙)
(3)区分两个字的意思:“zhǎo”指猛禽猛兽的脚或趾甲“zhuǎ”指小动物带尖甲的脚。
过渡:同学们读的声音可真响亮!相信同学们识记生字也能行,我们来看看下面的生字。
4.指导写字,出示易错字“赵”“慧”
(1)观察字形结构,识记“赵”字。
过渡:赵州桥的“赵”是我们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生字,一起读(zhao),
①观察“赵”字。”
大家观察“赵”这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
生:我发现它的偏旁部首是走之底。
生:我发现了它是半包围结构。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
②师范写,生书空“赵”字。
请同学们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书空,一起来写“赵”字。师范写。(“赵”字是半包围结构,走字底注意角度,捺画舒展。师边板书边说“禁止走路”帮助记忆字形。)生跟书空。
③.扩词训练。
师:现在谁能给“赵”字组词 (预设:姓赵、赵国)
(2)学习“慧”字。
①学生自主学习“慧”字。”
师:你能用刚才我们学习“赵”字的方法来学习“慧”字吗 (能)
②师指导书写,生书空。
师: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书空。(“慧”上中下结构。上面是两个“丰”,中间部分要写得扁一点,下面的“心”要写得宽一些。。)
(3)生描红“赵”“慧”字。(展示点评)
5.齐读课文。(恭喜你们生字关都过了,拿到去赵州桥的门票,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课文吧)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生说一说,第一自然段读懂了什么?
生:交流汇报
2.文中介绍说明了赵州桥的位置、名称、设计者、历史状况。
师:赵州桥成为我国桥梁建造史上的创举,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我们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下面,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诵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品读本段课文。
2.引导感悟:
(1)写赵州桥作者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它在本段中起什么作用?介绍了桥的哪方面知识?
(2)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这种设计好出在哪里
(4)写作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汇报
生1:围绕“赵州桥非常雄伟。”写作,是本段中心句,具有总领全段的作用。主要写赵州桥的雄伟、坚固。(板书雄伟、坚固)
生2:写“赵州桥的长50多米、宽9米多,......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那个方法,具有科学性。
生3: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①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②大桥洞顶上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种设计的作用:“减轻流水的冲击力,减轻桥身的重量,节省石料,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
生:本段写作上的特点是:“总写——分述”的写法,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板书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三)指导有感情的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1、教师引读:我们在赞叹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李春的了不起时,我们更应该赞美和感谢劳动人民,没有劳动人民就没有赵州桥。让我们读出赵州桥的雄伟和坚固(读第一、二自然段);赵州桥,与其说是由一块块的石板和条石筑成的,不如说是一个个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的结晶。让我们自豪地对全国、全世界人民说(读第一、二自然段)。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第二自然段紧紧围绕着中心句把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写清楚。还懂得“总写——分述”的方法来写清楚一段话的意思。而赵州桥还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下节课我们继续。
板书设计
11 赵州桥
雄伟
坚固
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教学反思
以图片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讲新课过程中,由字到词,层层递进,符合中年级的学习特点。但是学生不举手发言课堂气氛不活跃,这点需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