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班考课文背记与默写过关练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1.按要求填空。
(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赴后继。我们忘不了_________的李大钊,我们忘不了《金色的鱼钩》中____________的老班长。他们都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正如文学家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的文人墨客总是对春色情有独钟,春色中往往伴随着绵绵春雨。其中有王维“_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的送别春景;有杜甫“_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的喜雨之夜;更有韩愈“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之景。
(3)《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两句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
2.根据语境把内容补充完整。
(1)朱自清感叹:“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_______________外,又剩些什么呢?”所以,我们要珍惜时光,好好学习。
(2)诗中有美景。让我们跟随杜甫沉浸在“晓看红湿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艳丽春色里:跟随叶绍翁游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中体会惊喜。
(3)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就要深入实际,做客观的研究。正如古人云:“___________________,近山识鸟音。”
(4)俗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可以从自我做起,每天坚持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把温暖的亲情珍藏在心中!
(5)人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不断成长,正如《周易》所言:穷则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如《礼记》所言:苟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顾本学期所学知识,补充下列句子中的内容。
(1)读诗可以怡情养性:杨万里在《宿新市徐公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了春日里村边小路的寂静画面;罗隐在《蜂》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歌颂了蜜蜂的辛劳与奉献;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冕在《墨梅》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自己清白正直的品格。
(2)诗和音乐一样,______________;诗人艾青在《绿》中为我们描述了各种各样的绿,所有的绿挤在一起,_____________,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3)读书可以启迪智慧:讲述车胤努力读书的短文是《_________》,文中流传下来一个成语“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坚持不懈;古人还把学习比喻成登山和渡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读书要刻苦;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自《周易》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4.根据下面情境填入相应诗句。
(1)赏美丽春景。春,是叶绍翁笔下“____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那一枝开得正艳的红杏:春,还是杜甫笔下“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__________”中悄然无声、滋润万物的春雨。
(2)悟诗人品格。《竹石》中,郑燮借“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竹子表达自己的铁骨铮铮:《石灰吟》中,于谦把自己持身清白、坚贞不屈的心性融入诗句“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中。
(3)品节日文化。 每逢七夕佳节,人们边吟诵“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__”,边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到了中秋,人们望着月亮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以表相思之情。
5.任务五:腹有诗书气自华,璐璐嘉嘉带你积累古诗文,共做古典文学小达人。
(1)____________,眉眼盈盈处。(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2)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______。(叶绍翁《游园不值》)
(4)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韩翃《寒食》)
(5)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日积月累》)
(6)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____________。(《学弈》)
6.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
(1)“路遥知马力,____________。”只有和人相处久了,才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品德如何。
(2)古诗文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老年人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时,我们可以用苏轼《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慰。
(3)《荀子》里这样写道:“青,____________”。所以弟子不必不如师,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4)同样是送别,王维用诗句“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高适则用豪迈的话语“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来激励友人。
(5)在“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诗中,“绿”字用的妙,你知道为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
(6)《鲁宾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荒岛上救了一个野人,取名叫: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两小儿辩日》通过写两个孩子______________,什么时候离人远的问题进行辩斗,孔子面对这个问题无法作出决断一事,表现了两小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孔子______________的品质,同时也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送元二使安西》本诗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____________诗。他的诗与画齐名,被苏轼评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中有的事物具有特定的意义,能委婉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内心情感,即意象。本诗前两句中最典型的意象是_________。本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浣溪沙》的上阕描绘了一幅幽美、洁净的山林雨景图,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意象构成。上阕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幅画面。
8.名句填空。
(1)《论语》中在评价君子和小人品行上有许多名言警句,例如在胸怀上“君子 _____,小人 _____”;在“义”和“利”的问题上“君子 _____,小人 _____。
(2)保家卫国是古代将士的心志,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从军行》中就抒发自己保家卫国、壮志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而宋代诗人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也用“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思之情。
(3)歇后语常常利用有意思的谐音让语句意思变得生动有趣,请把歇后语补充完整,并用你所掌握的课内或课外的歇后语结合语境写一个句子。
四月的冰河——_____ 梁山伯的军师——_____
隔着门缝吹喇叭——_____ 咸菜烧豆腐——_____
_____
9.按要求补充诗句。
(1)在古代当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时,被称为“___________”
(2)恻隐之心,___________。(《孟子》)
(3)___________,山衔落日浸寒漪。___________,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4)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5)当你长大成人,你会想起母亲的爱是无法报答的,你会想起孟郊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华好男儿,铮铮铁骨,一片赤子心。祖国山河壮丽,王之涣看到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耸峙在高山中,不禁赞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宋诗人陆游看到百姓被金人欺压,多么希望朝廷收复失地,于是发出了这样的感慨“___________, ___________。”;杜甫听说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高兴的心早已穿过长江飞回了洛阳“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0.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______景色,让我们感受到荷兰牧场的______,体会到______的美好意境,表达了作者______之情。
(2)《威尼斯的小艇》的作者是______国的______,课文写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用“______”比喻小艇的两头向上翘起的样子,用“______”比喻小艇行动起来轻快灵活。课文围绕小艇写了______、______和______三方面内容。
(3)《乡村四月》一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诗句中最能体现农人繁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乡村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______,也表达了对______的赞美之情。
11.请默写古诗文及名言。
(1)______,平明送客楚山孤。______,______。(《芙蓉楼送辛渐》)
(2)我家洗砚池头树,______,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墨梅》)
(3)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__,惟有蜻蜓蛱蝶飞。(《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4)不论平地与山尖,______。采得百花成蜜后,______?
(5)______,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______。(《独坐敬亭山》)
(6)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______,______。(《卜算子·咏梅》)
(7)天行健______。(《周易》)
(8)少年不知勤学苦,______。
12.古诗词默写。
(1)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七律 ·长征》)
(3)___________________,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4)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马诗》)
(5)________________ ,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石灰吟》)
(6)_________________ ,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7)桃花一簇开无主,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忆江南》)
参考答案:
1. 英勇无畏 舍己为人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渭城朝雨浥轻尘 随风潜入夜 天街小雨润如酥 粉骨碎身浑不怕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填空、名篇名句理解与默写。
(1)《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于194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描写了李大钊镇定从容、英勇无畏的品质。
《金色的鱼钩》课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表现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书写时注意“泰”“鸿”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渭”“浥”“随”“潜”“润”“酥”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粉”“碎”的正确写法。
2. 徘徊 花重锦官城 春色满园关不住 近水知鱼性 树欲静而风不止 变则通 通则久 日日新 又日新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句的积累。
(1)在书写时需要注意“徘、徊”的正确书写。
(2)在书写时需要注意“重、锦、城、春、满、住”的正确书写。
(3)在书写时需要注意“近、知、鱼、性”的正确书写。
(4)在书写时需要注意“欲、静、风、止”的正确书写。
(5)在书写时需要注意“则、通、久、曰”的正确书写。
3.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生命全在节奏 重叠在一起 囊萤夜读 夜以继日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文的积累。
(1)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篱、疏、得、蜜、谁、甜、壶、颜、清、乾、坤”的正确书写。
(2)在书写时需要注意“命、奏、重、叠”的正确书写。
(3)《囊萤夜读》讲述了晋朝人车胤勤学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
夜以继日:本义是指夜晚接上白天,后形容日夜不停,加紧工作或学习。
在书写时需要注意“涯、作、舟、健、强、息”的正确书写。
4. 春色满园关不住 当春乃发生 立根原在破岩中 要留清白在人间 脉脉不得语 今夜月明人尽望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默写。
(1)书写时注意“满”“春”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破”“留”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得”“望”的正确写法。
5. 欲问行人去那边 路转溪桥忽见 小扣柴扉久不开 寒食东风御柳斜 忠言逆耳利于 惟弈秋之为听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默写。
(1)书写时注意“欲”“那”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转”“溪”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柴”“扉”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寒”“御”的正确写法。
(5)书写时注意“逆”“言”的正确写法。
(6)书写时注意“惟”“弈”的正确写法。
6. 日久见人心 老大徒伤悲 休将白发唱黄鸡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君更尽一杯酒 天下谁人不识君 “绿”字不仅写出了春天的绿色,还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天到来后的一派生机勃勃,生意盎然的景象。 星期五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默写、理解及名著阅读。。
(1)书写时注意“久”“心”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徒”“黄”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蓝”“青”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更”“酒”“谁”的正确写法。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意思是: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岸边景色,皎洁的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绿:吹绿。用“绿”字,有春天的色彩感觉,让人满目绿色,春天气息感受无遗。也有动感,好像春风将绿色带到江,吹过,然后江南便开始变绿。
(6)《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作者名为丹尼尔·笛福。在该小说中,鲁滨逊救的那个野人就是叫“星期五”。
7. 围绕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 善于观察 说话有理有据的优点 实事求是 知识无穷、学无止境 唐 王维 送别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柳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兰芽 溪水 松林 沙路 暮雨 子规 兰芽浸溪 沙路无泥 暮雨子规啼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填空。
(1)本题考查古诗理解。
出自先秦列子的《两小儿辩日》,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散文,亦是一则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该文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体现了两小儿的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能片面地看待问题,否则是得不出结论的,我们要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2)本题考查古诗理解。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七言绝句。原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首诗是诗人送别元二去安西时写的送别诗。
苏轼在评论王维的诗画时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书写时注意“君”“酒”“西”的正确写法。
(3)“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出自《浣溪沙》,意思: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上阕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意思是山下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洁净无泥。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鸟的叫声。根据词意找出相应景物,写出即可。如:上阙由兰芽、溪水 、松林、沙路、暮雨子规;概括画面时也要结合词意,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如: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子规啼。
8. 坦荡荡 长戚戚 喻于义 喻于利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开动(冻)了 无(吴)用 名(鸣)声在外 有言(盐)在先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夏天的天气真是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万里晴空,现在就下起大雨来!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古诗词以及歇后语的积累。
(1)在书写时需要注意“荡、戚、喻、利”的正确书写。
(2)在书写时需要注意“战、穿、破、楼、终、遗、胡、尘、望”的正确书写。
(3)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形容原本固定冻得很牢的物品动了,也能形容禁锢的思想思路一下子开窍了。
梁山伯的军师——无(吴)用 ,这是谐音歇后语,一般用来说某人没有用处。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指人出名后,名声在外流传,为众人所知。形容名气很大,名声已经传到了其他的地方。
咸菜烧豆腐——有言在先,谐音歇后语,形容有话说在前面。
用歇后语写句子如:听了这个消息,我的心如同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9. 弱冠 人皆有之 草满池塘水满陂 牧童归去横牛背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名言警句、古诗文默写。
(1)古时以男子二十岁为成人,初加冠,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后世遂称男子二十或二十左右的年纪为弱冠。
(2)书写时注意“皆”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塘”“陂”“牧”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桂”“静”“春”的正确写法。
(5)书写时注意“草”“报”“晖”的正确写法。“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句语言清新流畅,无任何藻绘与雕饰,用比兴手法,将儿女比作区区小草,母爱比作春天阳光,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6)书写时注意“孤”“仞”“祭”“翁”“峡”“襄”的正确写法。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诗的情调由悲痛转化为激昂,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抒发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
10. 荷兰 美丽、幽静 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由衷的赞美 美 马克·吐温 新月 水蛇 小艇的外形 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 小艇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 宋 翁卷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热爱之情 乡村生活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填空。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牧场之国》文章描写了荷兰独特的田园风光,使我们感受到了荷兰的宁静、祥和与活力牧场,体会到了人与动物、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荷兰的由衷赞叹。
(2)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相关知识。
《威尼斯的小艇》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结合文章句子“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可知用“挂在天边的新月”比喻小艇的两头向上翘起的样子,用“田沟里的水蛇”比喻小艇行动起来轻快灵活,文章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3)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相关知识、古诗默写。
《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书写时注意“桑”“插”“遍”“规”“声”的正确写法。
11. 寒雨连江夜入吴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朵朵花开淡墨痕 只留清气满乾坤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无限风光尽被占 为谁辛苦为谁甜 众鸟高飞尽 只有敬亭山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君子以自强不息 老来方知读书迟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及谚语的背诵和默写。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
(1)注意“寒”“壶”字的正确书写。
(2)注意“墨”“痕”“乾”字的正确书写。
(3)注意“菜”“篱”字的正确书写。
(4)注意“限”字的正确书写。
(5)注意“尽”“敬”字的正确书写。
(6)注意“烂”“漫”字的正确书写。
(7)注意“君”“息”字的正确书写。
(8)注意“读”“迟”字的正确书写。
12. 望湖楼下水如天 乌蒙磅礴走泥丸 少小离家老大回 燕山月似钩 千锤万凿出深山 咬定青山不放松 可爱深红爱浅红 春来江水绿如蓝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词默写。
(1)书写时注意“望”“楼”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蒙”“磅”“礴”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离”“家”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燕”“钩”的正确写法;
(5)书写时注意“锤”“凿”的正确写法;
(6)书写时注意“青”“松”的正确写法;
(7)书写时注意“爱”“浅”的正确写法;
(8)书写时注意“绿”“蓝”的正确写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