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分班考基础知识过关练习(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分班考基础知识过关练习(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6 08:4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班考基础知识过关练习(二)-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鱼饵(ěr)栅栏(zào)绷紧(bēng) B.泡沫(mò) 遗憾(gǎn) 唯一(wéi)
C.碍事(ài)关系(xì)鳄鱼(è) D.痒痒(yǎng)丁零(lín) 糖醋(chù)
2.各句中画线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作者多年________的质朴纯美的情和爱,汩汩地从笔端________出来,与崇高宽阔的胸怀相________,充满了纯朴的人情美。
A.积淀、流淌、契合 B.积聚、流淌、吻合 C.积淀、流露、吻合 D.积聚、流露、契合
3.选出下列不是同一类的一组( )
A.汉族 回族 苗族 壮族 B.钢笔 铅笔 圆珠笔 毛笔
C.长江 黄河 银河 洞庭湖 D.汽车 火车 摩托车 自行车
4.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大家的心里难免有些忧伤。在这离别的时刻,我会用“ ”来安慰大家。( )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给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完璧归赵( )
A.全,完整 B.完结
C.完成 D.消耗尽
6.《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作为9至13岁孩子的通俗的历史和地理读物,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其中,风、河流、城市都成了拟人化的形象,巧妙的比喻更让人耳目一新,如把斯康奈的平坦大地比喻为( )
A.“方格子布” B.“粗麻布” C.“长面包和小点心” D.“黑色的线穗”
7.下列哪篇课文运用了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 )。
A.《藏戏》 B.《背影》
C.《十六年前的回忆》 D.《桃花心木》
8.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晓丽长得像她的妈妈,非常漂亮。(比喻)
B.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夸张)
C.山风温柔地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拟人)
D.父母的钱,难道我们就可以随便乱花,随意浪费吗?(反问)
9.下面语句排列通顺的一组是( )
①一些不知名的小花,长在绿草中,像蓝天上缀着的星星。
②小花园在教室的左边,长八米,宽四米。
③花园里四周的道路上都长满了青草,好像铺了一层绿毯。
④它紧靠短墙,由一排横、两排竖的篱笆和这面短墙围起来。
⑤花是老师精心栽培的,有的长在地上,有的长在盆里,构成了一个个图案。
⑥到了夏天,大的、小的、圆的、长的、各种形状的绿叶,托着红的、黄的、蓝的、白的各色各样的花儿,美丽极了!
A.②⑥①⑤③④ B.⑥⑤①④③②
C.⑥④①②③⑤D.②④③⑤⑥①
10.下列成语中与人体有关的字用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尖嘴猴腮 皮开肉绽
B.唇枪舌剑 劈头盖脸
C.肝胆相照 扬眉吐气
D.指高气扬 千钧一发
11.选出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人们推推搡搡地把他迎进屋。
B.室内一片狼藉,像是刚刚经过一场很大的劫难。
C.他艰难地往前走着,一个趔趄险些摔倒在地。
D.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前流着。
1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风雨同舟 美不盛收 不落窠臼 雕梁画栋
B.流连忘返 抑扬顿挫 振耳欲聋 无影无踪
C.恍然大悟 兴高彩烈 百折不挠 焦躁不安
D.张冠李戴 大病新愈 长途跋涉 不解之缘
13.下面句子中,不是拟人句的是( )
A.海浪和堤岸正在说着悄悄话。
B.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
C.小明长得很像他爸爸。
14.结合句子划线词语的意思,找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飘飘悠悠——本文指苇絮从空中轻缓地往下降。
B.“蠢东西!”中尉想着心事,轻蔑地冷笑了一下。轻蔑——轻轻地看
C.爸爸对妈妈说:“鬼子又‘扫荡’了,民兵都到区上集合。一两个月才回来。”扫荡——本文指日本鬼子企图用武力消灭抗日根据地军民。
D.老人们说:“有志不在年高 , 雨来是个好孩子。”有志不在年高——有没有志气,不在乎年龄的大小。本课指雨来人小志气大。
15.下列词语中表达的感彩不一致的一组是( )
A.阴险——善良
B.温柔——和蔼
C.卑鄙——无耻
D.名声——声誉
16.“花丛中有一只只蝴蝶在飞舞。”这句话最简洁的表达是( )
A.蝴蝶在飞舞。 B.花丛中在飞舞。 C.花丛中有蝴蝶在飞舞。 D.有一只只蝴蝶在飞舞。
17.下列语句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种一粒粟”中,“种”对应的农具是“锄头”。
B.季羡林所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
C.《马诗》的作者是我国宋代著名诗人李贺。
D.《最大的麦穗》《山谷中的谜底》都是借事说理的散文。
18.选出词语修饰不当的一项( )
A.茫茫的大海 茫茫的草地 茫茫的云雾
B.浓浓的茶水 浓浓的情思 浓浓的色彩
C.隆隆的雨声 隆隆的鼓声 隆隆的掌声
D.冷冷的声调 冷冷的面孔 冷冷的眼神
19.选出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晚饭过后,与会代表们兴致勃勃地观赏了美丽如画的南通夜景。
B.听到这里,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C.巴金的文学作品凝聚着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青藏铁路建设者攻克了大量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取得了今非昔比的巨大成就。
二、信息匹配
20.根据语境,填写词语。
(1)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这一刻,所有的中国人都为祖国在航天lǐng yù( )取得的成就感到fèn wài( )自豪。观众们的目光紧盯电视屏幕,不曾nuó yi( )别处,wéi kǒng( )错过精彩的瞬间。
(2)毕业那天,míng mèi( )的阳光照耀着我们的幸福校园,轻柔的wēi fēng( )拂过我们的脸庞。我们在校园里pái huái( ),希望时光可以停留;我们在教室里歌唱,送上bǐ cǐ( )的祝福。qīng cuì( )的歌声,jì tuō( )着我们对母校深深的眷恋。
21.请按拼音在括号里写出同音字。
【bō】 ( )璃 ( )纹 ( )打 ( )放
( )夺 ( )菜
【bàn】 ( )路 陪( ) 凉( ) 牵( )
花( ) 装( )
【yù】 领( ) 抵( ) 监( ) ( )米
( )桶 食( )
22.将下列修辞手法对号入座。(填正确答案的序号)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E.反问 F.设问
⑴广场上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连根针都插不进去。( )
⑵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
⑶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
⑷小蜜蜂在花丛中边歌边舞。( )
⑸半绿半黄的树叶纷纷飘落下来,像是一只只彩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 )
23.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字是错的,请圈出来改在后面的括号里。
(1)A.幸而 B.逛庙会 C.独出心裁 D.蜂 涌 而至(   )
(2)A.书 藉 B.里程碑 C.落荒而逃 D.鱼贯而入(   )
(3)A.振奋 B.软棉棉 C.精兵简政 D.焦躁不安(   )
24.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并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意思:A.语言、文字等的意义;B.思想内容;C.愿望;D.礼品所代表的心意;E.意见;F.情趣、趣味;G.某种趋势或苗头。
(1)小萝卜头的话很有意思,常常逗得狱友们哈哈大笑。 ( )
(2)真是服了你,连“瞻仰”的意思都不懂。 ( )
(3)你帮了我,这是我的一点儿小意思,请你收下。 ( )
(4)小华的意思是暑假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 )
(5)我读了好几遍才理解了这篇短文的中心意思。 ( )
25.体会破折号的用法,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1)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
(2)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一一自己的——祖国。” ( )
(3)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
A.表示解释或说明
B.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C. 表示声音的延续
26.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
要求 请求 哀求 祈求
A.他( )上级给他最艰巨的任务。
B.百姓摆上供品,跪拜神显,( ) 来年有个好收成。
C.罪犯在长官面前苦苦( ),饶他一条性命。
D.王老师对同学的书写( )十分严格。
27.给下列词语归类,找出两对近义词,两对反义词。
不慌不忙 全神贯注 兴致勃勃 聚精会神 洋洋得意
兴高采烈 斩钉截铁 垂头丧气 犹豫不决 粉身碎骨
近义词:( )——( ) ( )——( )
反义词:( )——( ) ( )——( )
28.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
不是……而是…… 无论……都…… 即使……也…… 如果………就……
(1)( )这些设想能实现,( )是遥远的事情。
(2)( )不注意用眼卫生,( )会影响你的视力
(3)拿矿物资源来说,它( )上帝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4)( )严寒酷暑,徐霞客( )没有停止考察探险的脚步。
29.积累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2)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不同的诗词,就有不同的感受。“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黄河_________________的气势;“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体会到诗人 _______________的感情;“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体会到诗人______________ 的心情。
(4)当今社会,不断更新,不断发展,就如《礼记》中所言:“________ ,日日新,__________。”
(5)中国民间四大传说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略
2.A
【详解】略
3.C
【详解】略
4.C
【详解】略
5.A
【详解】略
6.A
【详解】略
7.D
【详解】略
8.A
【详解】略
9.D
【详解】略
10.D
【详解】略
11.A
【详解】略
12.D
【详解】略
13.C
【详解】略
14.B
【详解】略
15.A
【详解】略
16.A
【详解】略
17.A
【详解】略
18.C
【详解】略
19.D
【详解】略
20. 领域 分外 挪移 唯恐 明媚 微风 徘徊 彼此 清脆 寄托
【详解】本题考查了词语的拼写能力。
首先仔细拼读音节,读准字音;然后想清楚对应的词语是什么,准确书写出来,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字体要端正,结构、笔画要规范。
注意“域、挪、媚、脆”字的正确书写。
21. 玻 波 拨 播 剥
菠 半 伴 拌 绊 瓣 扮

御 狱 玉 浴 欲
【详解】本题考查同音字。
读音是“bō”的字有“玻、波、拨、播、剥、菠、啵”等。
玻璃:用白砂、石灰石、碳酸钠、碳酸钾等混合起来,加高热烧融,冷却后制成的坚硬物质。有透明与半透明两种,可以制成镜子、窗户等各种用具。
波纹:水面轻微起伏而形成的水纹。
拨打:用手拨号码,打电话。
播放:通过广播放送。
剥夺:用强制的方法夺去或照法律取消的意思。
菠菜:一种普通蔬菜。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叶略呈三角形,根略带红色。
读音是“bàn”的字有“半、伴、拌、绊、瓣、扮、办”等。
半路:比喻事情正在进行中或事情进行到中间。
陪伴:指随同做伴。
凉拌:把食品加调料拌和凉着。
牵绊:牵扯,纠缠使不能脱开:两个牲口联在一起,前前后后~着,总也跑不快。
花瓣:花冠的通常呈叶状的一个构成部分。
装扮:打扮;化装;假装。
读音是“yù”的字有“域、御、狱、玉、浴、欲、遇”等。
领域:国家行使主权的区域。
抵御:抵抗;抵挡。
监狱:监禁犯人的场所。
玉米: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粗壮,叶子长而大,花单性,雌雄同株,子实比黄豆稍大。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之一。
浴桶:洗澡用的大桶。
食欲:人进食的欲望。
22. C B C B A
【详解】1)夸张修辞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连根针都插不进去”极力说明人多,是夸张的修辞手法。2)拟人修辞指把事物当作人一样来写,赋予事物人的动作和感情。睡了是人的动作,这里修饰古老的威尼斯,显然是拟人手法。3)夸张修辞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山冈也动了”极力说明声音大,因此是夸张的修辞手法。4)边歌边舞是人的动作,这里用来修饰蜜蜂,所以本句是拟人句。5)比喻就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换言之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本题将树叶比喻成彩色的蝴蝶,是比喻句。
23.涌-拥 藉-籍 棉棉-绵绵
【详解】略
24. F A D E B
【详解】略
25. A C B
【详解】略
26. 请求 祈求 哀求 要求
【详解】略
27. 近义词: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兴致勃勃 兴高采烈 反义词:斩钉截铁 犹豫不决 垂头丧气 洋洋得意
【详解】略
28. (1)即使 也 (2)如果 就 (3)不是 而是 (4)无论 都
【详解】略
29. 此夜曲中闻折柳 俯首甘为孺子牛 浪淘风簸自天涯 奔腾咆哮、磅礴 不知秋思落谁家 思念友人 漫卷诗书喜欲狂 喜悦、兴奋 苟日新 又日新 孟姜女哭长城 白蛇传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默写和理解。
(1)本句出自唐代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全诗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本句出自鲁迅《自嘲》,意思是: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
(3)本句出自唐代刘禹锡《浪淘沙》,全诗是: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可以感受到黄河向下游奔涌的磅礴气势。
本句出自唐代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全诗是: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用委婉的疑问语气,把自己对月怀念友人的感情表达得更加深沉蕴藉。
本句出自唐代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
(4)本句出自《礼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5)中国民间四大传说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