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司 马 光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
如果你碰见一个小朋友掉进了水缸里,你会怎样施救呢?
司马光(1019—1086),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读准字音,认清字
形。
学习目标
1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
正确断句。
3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常见文言文词语的意思;
借助工具书,通译全文,掌握主要内容。
4
感悟文章的内涵,体会文言学习的乐趣。培
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古典气质。
司 跌 皆 弃 持
sī
diē
qì
jiē
chí
半包围结构
弃
众
司
登
跌
持
庭
司 (司 马)(司空见惯)
庭 (庭 院)(大庭广众)
登 (登 山)(登峰造极)
跌 (跌 倒) (一跌不振)
皆 (比比皆是)(草木皆兵)
弃 (放 弃 ) (自暴自弃)
众 (大 众) (众望所归)
持(主 持)(各持己见)
多音字
得
dé(得到)(得天独厚)
de(飞得高)(跑得快)
děi(得亏)
近义词:登——攀 击——打
反义词:皆——独 活——死 弃——留
皆:全,都。
词语理解
持:拿着,握住。
迸:涌出。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小时候,与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玩耍。一个孩子爬到瓮上去玩,失足掉进瓮中被水淹没了。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他拿着石头砸破瓮,水涌了出来,孩子得救了。
朗读指导:朗读时注意停顿,体会司马光的聪明、勇敢。朗读停顿如下: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这三句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子爬上大缸,失足掉落到缸中被水淹没。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水迸,儿得活
水流出来了,小孩得救了。
涌出。
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做游戏,一个孩子爬到水缸上去玩,一不小心失足掉进缸中淹没了,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石头把水缸砸破,水流出来了,小孩得救了。
翻译:
小孩落水后,孩子们都有哪些反应?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不知所措,纷纷跑开
拿石头砸破水瓮
其他小朋友
司马光
对比
司马光
一儿
跌没翁中
众儿
弃去
不救
光
持石击翁
得救
沉着冷静
肯动脑筋
1.比一比,再组词。
2.按要求填空。
持( ) 登( ) 众( ) 庭( )
寺( ) 凳( ) 从( ) 挺( )
(1)“众”的结构是( ),组词为( )。
(2)“登”的偏旁是( ),共( )画。
(3)“持”的音序是( ),音节是( )。
坚持
寺院
登上
凳子
众人
从前
庭院
挺立
上下结构
众人
癶
12
C
chí
本课是一篇文言文,文中主要讲述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瓮救人的故事,赞扬了司马光遇事不慌、善于动脑、聪明勇敢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