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二 《原子的结构》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学习完“原子的结构”之后,莎莎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 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 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数目一定相同
C.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 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
2.三位科学家在锂电池发展上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已知一种锂原子的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4 B. 1 C. 7 D. 3
3.当我们在室内感到头昏脑胀的时候,来到森林或海边立感神清气爽,这就是空气中负氧离子(O2-)的作用。一个O2-含有的电子数为( )
A. 8 B. 9 C. 16 D. 17
4.不同的元素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与元素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 )
A. 电子层数 B. 核外电子数 C. 质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5.下列关于Fe、Fe2+、Fe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B. 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同
C. 它们的质量完全相同
D. 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6.一种元素的原子通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推断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有( )
A. 电子 B. 中子 C. 质子 D. 原子核
7.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 )
A. A B. B C. C D. D
8.下列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①②两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B. 只有③④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 ③④都属于阴离子
D. ②③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种粒子
9.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 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C. 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则原子得到电子后一定形成阴离子
D.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10.如图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钠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钠离子
B. 氯原子形成氯离子时,质子数发生了改变
C. 该变化过程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改变
D. 生成的氯化钠固体中,离子是静止不动的
11.已知 核外有x个电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该粒子含有的中子数为( )
A. B.
C. D.
12.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 由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B. 只由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C. 只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构成
D. 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二、综合题
13.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离子这些微粒中;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_;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有________;
(3)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________;
(4)带正电的微粒有________;
(5)带负电的微粒有________;
(6)质量最小的微粒有________;
(7)参加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有________;
(8)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________.
14.下图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示意图D中的x =________。
(2)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填序号)。
(3)其中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有________(填序号),表示阴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
(4)与B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________(填序号)。
15.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m=12,则该粒子所对应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
(2)若m-n<10,则该粒子是一个________(选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3)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其对应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
(4)若该粒子是原子,且化学性质与氟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则m=________。
16.人类对原子的内部结构认识永无止境,通过科学家不断建立与修正原子结构模型,实验中思考探索完成。
(1) 粒子是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氦原子核,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则 粒子带2个单位________(填“正”或“负”)电荷。
(2)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于是提出核式结构模型。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________(选序号)。
(3)金(元素符号为Au)是由金原子构成的,3个金原子的符号表示为________。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 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____(填标号)。
A 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 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4)卢瑟福提出“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里的“很小的结构”是指原子中的________。
三、计算题
17.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以元素锶(Sr)的原子做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38,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88,一个碳-12原子质量为 ,则求:
(1)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核内中子数为________。
(2)锶元素原子的质量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无需写出计算结果)。
(3)若某原子内部一共含有28个微粒,其中包含不显电性的微粒10个,则该原子的质量与锶原子的质量比为________。
18.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39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质量为4.89946×10﹣25kg(已知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计算:
(1)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2)该原子中子数为多少?
(3)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多少?
课题二 《原子的结构》 同步测试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A、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故B选项符合题意;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分析
B、根据质子数和中子数没有相等关系分析
C、根据原子的质量进行分析
D、根据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分析
2.【答案】 D
【解析】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故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
故答案为:D。
【分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3.【答案】 D
【解析】一个带有1个单位的负电荷,含有的电子数=8+8+1=17
故答案为:D。
【分析】在分子中,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各个原子的质子数之和。
负氧离子带有1个单位的负电荷,说明离子中电子总数比质子数多1个。
4.【答案】 D
【解析】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所以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
5.【答案】 A
【解析】A. 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铁离子,则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故符合题意;
B. 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铁离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变,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C. 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铁离子,尽管电子的质量很小,但它们的质量不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D. 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铁离子,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 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铁离子,进行分析。
6.【答案】 C
【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一种元素的原子通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而元素种类的改变与核内质子数有关,则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是质子,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
7.【答案】 A
【解析】在氚原子中具有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且1个质子与2个中子构成原子核,1个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做高速运动,
故答案为:A。
【分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8.【答案】 D
【解析】A、最外层电子个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①中只有一个电子层,该电子层上有两个电子,已达到稳定结构,②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化学性质不稳定。所以①②两种元素化学性质不相似,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③④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已达到稳定结构,①中只有一个电子层,该电子层上有两个电子,已达到稳定结构,具有稳定结构的是①③④;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③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④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②③的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种粒子,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分析
B、根据相对稳定结构的概念分析
C、根据阴离子的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分析
D、根据元素的概念分析
9.【答案】 C
【解析】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推理不符合题意。
B、稀有气体原子是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都为8,氦为2个,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也可能是离子,推理不符合题意。
C、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则原子得到电子后一定形成阴离子,推理符合题意。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推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质子和电子都带电分析
B、根据原子得失电子后的最外层也会有8个电子分析
C、根据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
10.【答案】 C
【解析】A、钠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钠离子,不符合题意;
B、氯原子形成氯离子时,质子数没有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C、该变化过程中,钠原子和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发生了改变,符合题意;
D、生成的氯化钠固体中,离子是不断运动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表示原子核,圈内的数表示核电荷数,圈外的弧线表示电子层数,弧线上的数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
11.【答案】 C
【解析】 核外有x个电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a, 是M原子得到了两个电子形成的,故M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由于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M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故该粒子含有的中子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分析
12.【答案】 D
【解析】A、氢原子内有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故反氢原子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反氢原子中除了含有一个带正电的电子,还含有一个带负电的质子,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反氢原子中除了含有一个带负电的质子,还含有一个带正电的电子,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反氢原子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 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 进行分析
二、综合题
13.【答案】 (1)分子、原子、离子
(2)分子、原子、离子
(3)分子、原子、中子
(4)质子、原子核
(5)电子
(6)电子
(7)分子
(8)质子、电子
【解析】解:(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离子,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3)分子、原子、中子不显电性,所以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分子、原子、中子;(4)带正电的微粒有质子、原子核;(5)带负电的微粒有电子.故填:电子.(6)电子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电子是质量最小的粒子;(7)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有分子;(8)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故答案为:(1)分子、原子、离子;(2)分子、原子、离子;(3)分子、原子、中子;(4)质子、原子核;(5)电子;(6)电子;(7)分子;(8)质子、电子.
【分析】可以根据微观粒子的构成、微观粒子的电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答案】 (1)8(2)BC(3)CD;Cl-(4)A
【解析】(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18-2-8=8;故填:8;(2)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因为B、C的核内质子数相同,所以B、C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故填:BC;(3)其中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有CD,是因为它们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表示阴离子的是C,C是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符号为Cl- , 故填:CD;Cl-;(4)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粒子B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粒子化学性质与B粒子化学性质相似,故填:A。
【分析】(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8;
(2)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BC属于同种元素;
(3)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CD具有相对稳定结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时,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B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阴离子,符号为Cl-;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A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15.【答案】 (1)Mg(2)阴离子(3)(4)17
【解析】小题1:如果m=12,那么n=12,则该离子符号为:Mg
小题2:若m-n<10,则m<10+n,即质子数小于电子数,则为阴离子;
小题3: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该离子得到两个电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还原成原子则为硫原子,故符号为:S 2
小题4:若该粒子是原子,且化学性质与氟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则最外层有7个电子,则为氯原子,则m=17;
【分析】根据还原成原子的方法来分析解答。
16.【答案】 (1)正(2)D(3)3Au;B(4)原子核
【解析】(1)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 粒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2)该实验有极少数 粒子撞击到原子核被原路弹回。原子核带正电,同性相斥,离核近的 粒子出现较大偏移。
故答案为:D。
(3)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金原子的符号表示为3Au。
绝大多数 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故答案为:B。
(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填:原子核。
【分析】(1)根据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进行分析。
(2)根据原子核带正电,同性相斥,进行分析。
(3)元素符号前有数字,表示多个该原子。
(4)原子核很小,但是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三、计算题
17.【答案】
(1)38;50
(2)设锶元素原子的质量为x,则锶元素原子的质量为 ,x=
(3)19:88
【解析】(1)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38,则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8;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锶原子核内中子数=88-38=50.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88,核内中子数=88-38=50。
(2)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详见答案。
(3)若某原子内部一共含有28个微粒,其中包含不显电性的微粒10个,所以该原子的中子数为10,则该原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为: =9,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0=19,则该原子的质量与锶原子的质量比为:19:88。
【分析】
(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分析。
(2)根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
(3)原子的质量比=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18.【答案】
(1)解: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某原子的质量为4.89946×10﹣25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95.
(2)解:根据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为139,而质子数=核电荷数,则该原子中子数为295﹣139=156
(3)解:根据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故156﹣139=17.
【解析】(1)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质子数,进行分析;(3)根据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进行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