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三 《元素》 同步测试(答案详解)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三 《元素》 同步测试(答案详解)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17 15:5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三 《元素》同步测试题
一、单选题
1.钠元素和钙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 )
A. 原子的电子层数不同
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 原子的中子数不同
D. 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2.下列元素符号和名称都正确的是( )
A. 铝一AL B. 贡一Hg C. 钠一Na D. 硅一SI
3.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高钙牛奶”“铁强化酱油”等商品,这里的“碘”“钙”“铁”是指( )
A. 原子 B. 离子 C. 分子 D. 元素
4.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B.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电子数
C.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D.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
B.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
D.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6.下列关于元素符号“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表示氢元素 ②表示氢气 ③表示1个氢原子 ④表示1个氢分子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7.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H B. O2 C. Cu D. Cl
8.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B. 不同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核外电子数不同
C.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D.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B. 不同元素的原子其核电荷数一定不同
C. 原子是物质变化的最小微粒
D. 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0.今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第150周年。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从表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B. 原子的质子数
C.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D. 原子的中子数
11.认真分析元素周期表可得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
B. 除第一周期外,其余的周期开头的总是金属元素
C.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9个周期
D. 每一周期的结尾总是稀有气体元素
12.下列有关化学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B.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
C.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D.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钠元素
13.为了庆祝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宣布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 氟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 氟、硫、氯的原子都很容易得电子
C. 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
D. 氟和氯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
二、综合题
14.请你用元素符号填写: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
(4)生物细胞里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
(5)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15.科学研究证实,物质从宏观上讲是由元素组成,从微观上讲是粒子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请你在下列空格里,用“元素、原子、分子、离子”填空:
(1)水是由氧、氢两种________组成的;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________;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4)体温计中的汞是由________构成的;
(5)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是由________构成的;
(6)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________构成的.
1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料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②表示的是________。
(2)铁是由________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构成的。
17.请根据此表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①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元素②的符号为________
(3)元素③的原子中质子数为________
(4)元素④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
(5)元素⑤组成的物质是由________构成。(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
(6)元素⑥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它的名称是________
(7)元素⑦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
1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______判断正确.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19. I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回答下列问题。
(1) I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2)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另一种稳定的碘原子 I,它和 I同属于碘元素。 I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
课题三 《元素》同步测试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核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
2.【答案】 C
【解析】A、铝一Al,元素符号错,不符合题意;
B、汞一Hg,元素名称错,不符合题意;
C、钠一Na,符合题意;
D、硅一Si,元素符号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元素符号的书写,一个字母的大写,两个字母的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据此分析
3.【答案】 D
【解析】生活中常遇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铁强化酱油”等商品,这里的“碘、钙、铁”是指表示宏观概念的元素,不是表示微观的意义的原子、离子、分子,更不是单质。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食品中成分多指元素成分分析。
4.【答案】 D
【解析】A、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变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因此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元素的原子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因此体现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变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因此原子才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离子是原子或原子团带一定电荷后形成的,因此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原子和原子的概念分析
B、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分析
C、根据分子的概念分析
D、根据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分析
5.【答案】 D
【解析】A.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14,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石”字旁可知,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14,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一格中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汉字下面是的数字表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6.【答案】 C
【解析】H是氢的元素符号,可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①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和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分析。
7.【答案】 C
【解析】A. H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故不符合题意;
B. O2表示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一个氧分子、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C. Cu表示铜元素、一个铜原子,还可表示铜这种物质,故符合题意;
D. Cl表示氯元素、一个氯原子,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元素符号,在宏观上表示一种元素,在微观上,表示一个该原子。
一般情况下,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它们的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
所以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说明这种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8.【答案】 B
【解析】A、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A不符合题意;
B、不同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B符合题意;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故C不符合题意;
D、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元素的概念分析
B、根据元素的概念分析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D、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一格的含义分析
9.【答案】 B
【解析】A. 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 不同元素的原子其核电荷数一定不同,故符合题意;
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不符合题意;
D. 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钠离子和氖原子,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D、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10.【答案】 D
【解析】A、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元素小方格中的汉字就是该元素的名称,该方格就是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选项不符合题意;
B、元素周期表中方格的左上角的数字就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同,选项不符合题意;
C、元素周期表中方格的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就是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选项不符合题意;
D、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需要通过计算才能得出,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分析,一是可以知道元素处于的周期数或族,即可以知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二是根据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则可以判断质子数;三是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提供的信息可以知道相对原子质量,而不能得到中子数。
11.【答案】 C
【解析】A.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16个族 ,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第一周期开头是氢,所以除第一周期外,其余的周期开头的总是金属元素,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目前人类发现的元素原子中电子层数最多是七层,因此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 ,选项C符合题意;
D.第一周期结尾是氦,然后由上而下是氖、氩、氪、氙、氡,每一周期的结尾总是稀有气体元素,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分析
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分布分析
C、根据元素周期表共有七周期分析
D、根据稀有气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
12.【答案】 B
【解析】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选项B符合题意;
C、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选项C不符合题意;
D、海洋中含量最多的溶质是氯化钠,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钠元素,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13.【答案】 D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氟,带“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说法不符合题意。
B、氟、硫、氯均属于非金属的原子,都很容易得电子,说法不符合题意。
C、根据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说法不符合题意。
D、氟和氯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族,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最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据此分析
二、综合题
14.【答案】 (1)O(2)N(3)Al(4)O(5)Hg
【解析】(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O;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N;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元素:Al;
(4)生物细胞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O;
(5)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元素是汞元素:Hg。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写法:一大二小的原则进行书写。
15.【答案】 (1)元素(2)分子(3)原子(4)原子(5)分子(6)离子
【解析】(1)水是由氧、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4)体温计中的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5)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6)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的。
【分析】根据物质从宏观上讲是由元素组成,从微观上讲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是由构成的,再结合分子、原子的特点和性质分析解答;
16.【答案】 (1)原子;分子
(2)铁原子;二氧化碳分子
【解析】(1)汞属于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图中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分子;
(2)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分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原子,分子,离子。
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17.【答案】 (1)非金属(2)He(3)6(4)8(5)原子(6)铝(7)三
【解析】(1)元素①是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填:非金属。
(2)元素②是氦元素,故填:He。
(3)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从左向右依次递增,硼元素原子序数=质子数=5,故元素③原子序数=质子数为6,故填:6。
(4)元素④原子序数等于10,为氖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故填:8。
(5)元素⑤是钠元素,组成的物质是金属钠,金属由原子构成,故填:原子。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填:铝。
(7)由图可知,元素⑦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行,属于第三周期元素,故填:三。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结合各个小题,进行分析。
18.【答案】 (1)金属;55(2)A,C
【解析】(1)根据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铯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元素信息图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因原子序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故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5;(2)A、同一周期中,右边元素的原子序数大于左边元素的原子序数,选项正确;
B、同一族的元素核外核外电子数相同,电子总数不同,选项错误;
C、处在同一横行的元素是同一周期的元素,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AC。
【分析】根据元素名称还“钅”旁的为金属元素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分析,元素周期数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19.【答案】 (1)53(2)53;74
【解析】(1)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I原子 的质子数为53,故其核外电子数为53。
(2) I原子 为嗲元素,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可能不同,因此 I 原子 的质子数为53,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27-53=74。
【分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 I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 ,有53+78=131,则131表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再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相关分析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