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化学反应中不发生改变且能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原理的是下列①~⑥中的( )
①物质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原子种类; ⑤原子数目;⑥原子质量.
A. ① B. ②③ C. 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2.下列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5g白糖溶于50g水中,得到55g白糖水
B. 铁丝燃烧后生成固体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的质量
C. 水变成汽油(汽油中含有碳元素)
D. 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3.根据化学方程式 S+O2 SO2 , 无法获得的信息是( )
A. 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
B. 参加反应硫和二氧化硫的质量比
C.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
D.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4.有关2H2 +O2 2H2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
B.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C. 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
D. 2g氢气和lg氧气反应生成2g水
5.二氧化氯(ClO2)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一种安全、高效的强力杀菌剂,制取二氧化氯的反应是:2NaClO3+4HCl(浓)Cl2↑+2ClO2↑+2NaCl+2X,则X的化学式是( )
A. H2O B. H2 C. O2 D. HCl
6.电解食盐水是化学工业中的一个重要反应,电解食盐水不可能生成的是( )
A. Cl2 B. H2 C. NaOH D. Na2CO3
7.下列实验(天平未画出)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B. C. D.
8.A、B、C三种物质各30g,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物质D60g,若增加15gA,A与C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B与C的质量比是( )
A. 5:3 B. 1:2 C. 2:3 D. 3:2
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 +Y ==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Z一定是化合物
B. 在反应中X 、Y 、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 若ag 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D. 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10.利用太阳光能人工合成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发生变化
C. 甲、乙、丁都是氧化物
D. 氧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
11.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甲是反应物 B. 反应中乙、丁两种物质间质量比为7:5
C.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D.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12.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f质量之比为9:22。若2.6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
A. 4:9 B. 10:11 C. 8:1 D. 31:44
二、填空题
13.Ag氯酸钾与B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1)若充分反应后,得到Cg氯化钾,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
(2)若充分反应后,得到Cg剩余固体,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_。
14.2.2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6.6g二氧化碳和3.6g水(无其他生成物),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元素.(列式计算)各原子的个数比________.
15.用微观思想分析和看待问题,就是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实质。A、B、C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和“ ”分别表示硫原子和氧原子。
(1)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上述变化Ⅰ、Ⅱ中,属于物理变化中的“一定条件”可能是________。
(3)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
(4)从微观角度,你能从变化Ⅰ中得到什么信息?________(写一点)。
16.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2)乙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3)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4)该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为________。
17.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恰好完全反应)
回答问题:
(1)丁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甲、乙、丙、丁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
(3)构成物质乙的微粒为________(填微粒名称)
(4)参加化学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三、实验探究题
18.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甲同学用 A 装置实验,在瓶中先铺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_______,此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
(2)乙同学用 B 装置实验,发现天平的指针________(填“偏左”、“偏右”或“不偏转”)
(3)丙同学用 C 装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4)丁同学完成如图 D 实验时,发现一定质量的镁完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的质量轻,联系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5)综上所述,A,B,C,D所示四个实验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________(填字母)。
四、计算题
19.某同学把4g硫放在给定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O2的质量(g) 3 4 6
生成SO2 的质量(g) 6 8 8
回答下列问题:
(1)从以上数据说明,这三次实验中第________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________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________g;
(3)第三次实验中消耗掉硫和氧气的质量分别为________g、________g;
(4)这三次实验的化学反应过程中,是否有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________。
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 同步测试 答案
一、单选题
1. C 2. D 3. C 4. B 5. A 6. D 7. D 8. B 9. D 10. D 11. A 12. B
二、填空题
13. (1)(A-C)g(2)(A-C+B)g;Bg
14. 碳、氢;碳、氢原子个数比为3:8
15. (1)A(2)降温或压缩(其它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3)分子构成不同(其它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4)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其它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16. (1)分解反应(2)不一定(3)丙 甲+丁(4)9:8
17. (1)H2O(2)CO2、H2O(3)二氧化碳分子(4)3:1
三、实验探究题
18. (1)防止锥形瓶底部受热不均而炸裂;缓冲气压,形成密闭
(2)偏右
(3)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天平平衡
(4)部分氧化镁以白烟形式逸散到空气中(或坩埚钳上残留部分氧化镁)
(5)ABCD
四、计算题
19. (1)二(2)一;1(3)0;0(4)没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