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散步》-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统编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 《散步》-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统编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4 21:3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统编版)
第6课 《散步》
一、单选题
1.下列注音和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分歧( qí ) 委曲( qu ) 鱼塘( táng ) 熬 ( áo ) 过
B.拆散( chāi ) 散步( sàn ) 温馨( xīn ) 嫩 ( nèng )
C.粼粼( lín ) 蹲下来( dūn ) 毕竟( jìn ) 水波( bō )
D.稳当( wěn ) 责任( zé ) 习惯( guàn ) 铺 着( pū)
2.对句子中划线词语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忍受,艰苦支持。)
B.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C.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形容水的明净。)
D.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意见不一致。)
3.下列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照相师一再告诉我,要尽量放自然些。
B.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这篇文章从头到尾他都仔细看过了。
C.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她对这里的生活还不习惯。
D.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始终不明白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各级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真诚关心、爱护人才,增强人才凝聚力,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B.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入融融春光中。
C.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等现象。对此,我们不能熟视无睹。
D.面对五花八门的早教机构和课程,家长不应盲目跟风,而应理性判断,科学选择。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B.亲子运动会不仅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也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C.为回馈广大顾客,本店打折销售部分商品,具体详情敬请进店咨询。
D.智能手机功能强大,不仅能聊天,还能看电影,看直播,因此深受用户欢迎。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B.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C.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D.“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7.下列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好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B.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C.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
D.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8.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A.为了表示对您的衷心感谢,我们特意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
B.王强同学从班主任杨老师手里接过获奖证书,然后说到:“感谢您的厚爱。”
C.王校长说:“李教授,明天我校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请您斗胆赐教。”
D.虽然你尽的是绵薄之力,但是我知道这些钱是你的全部积蓄,谢谢你。
9.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
②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
③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
④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⑤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A.②④①③⑤ B.②①⑤④③ C.④②①⑤③ D.③②⑤①④
10.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体裁是散文,运用了“小中见大”的表现手法。
B.《散步》一文对景物描写着墨不多,仅有两处,却充满了诗情画意,为“散步”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
C.课文记叙的同时穿插议论,以议论为主,揭示中心。
D.课文通过散步这一件小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二、综合题
11.综合性学习。
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七年级(1)班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为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你们班准备11月25日下午4点在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写一张邀请卡,邀请学校领导来参加这次活动。请交代清楚时间、地点、目的,并使用恰当的敬辞或谦辞。
三、现代文阅读
12.阅读理解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对选文中“强壮”“高大”该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意说一说。
(2)为什么母亲改变主意要走小路?
(3)找出选文中的景物描写并说明其作用。
(4)下面两句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①我说:“走大路。”
②(母亲)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5)为什么“我”的母亲和儿子都不算重,“我”和妻子却都走得那么慢,那么仔细呢?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给母亲梳头发
林文月
①这一把用了多年的旧梳子,滑润无比,上面还浸染着属于母亲的独特发香。我用它给母亲梳头,小心谨慎,尽量少让头发掉落。母亲背对我坐着,花白的发根清晰可见。唉,曾经多么乌黑浓密的长发,如今却变得如此稀薄,只余小小一握在我的左手掌心。
②小时候,最喜欢每天早晨睁眼时看到母亲梳理头发。那一头从未修剪过的头发,几乎长可及地,所以她总是站着梳理。一把梳子从头顶往下缓缓地梳,还得用左手分段抓着才能梳通。全部梳通之后,就在后脑勺用一条黑丝线来回地扎,扎得牢牢的;再将一根比毛线针稍细的钢针穿过,然后便把垂在背后的一头乌亮的长发在那钢针上左右盘缠,梳出一个均衡而标致的髻子;接着套上一个黑色的细网,再用四只长夹子从上下左右固定形状;最后拔去钢针,戴上有翠饰的簪子。对于母亲梳头的动作,我真是百看不厌,心里好羡慕那一头长发,觉得她那熟练的一举一动很动人。
③母亲曾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是自我记事以来,她似乎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事上了。她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无微不至。她对子女们也照顾得十分用心,向来是亲自上市场选购食物。她还要在周末给我们洗晒球鞋,那些大大小小、黑黑白白的球鞋经常被整齐地放在阳台的栏杆上。
④母亲也很关心子女的读书情况。她不一定指导每一个人的功课,只是尽量替我们处理好课业外的琐事。我们房间里有一个专放文具的五斗柜,最上面的两个抽屉里,左边放着削尖的铅笔,右边则是用过的磨钝的铅笔。兄弟姐妹放学后,每个人只需放入写钝的,取走削好的,便可各自去做功课了。每一支铅笔都是母亲用小刀削好的。现在回想起来,母亲未免太过宠爱我们了,然而我们当时却视此为理所当然而不知感激。有一回,削尖的铅笔已被拿光,我竟为此与母亲斗过气。家中琐碎事那么多,我真想象不出,母亲是在什么时间做这些额外的事情的。
⑤岁月流逝,子女们都先后长大成人,而母亲却在我们忙于成长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地衰老。她的一头秀发也逐渐变得花白而稀薄。这些年来,我忙着养育自己的儿女,更能体会往日母亲的爱心。我不再能天天与母亲相处,也看不到她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样子,只是惊觉那发髻已明显变小。她仍然梳着相同样式的髻子,但是,从前堆满后颈的乌发,如今所余已不及原来的四分之一。
⑥近年来,母亲的身体已大不如前。由于心脏机能衰退,不得不施行外科手术。她十分害怕,幸而一切顺利,经过一夜安眠之后,母亲终于渡过难关。数日后,医生准许母亲下床活动,以促进伤口愈合。可是,母亲忽然变得十分软弱,不再是从前翼护着我们的那位大无畏的妇人了。每隔一日,我便为她擦洗身体。起初,我们两个人都有些忸怩。母亲一直嘀咕着:“怎么好意思让女儿给我洗澡呢!”我用不太熟练的手法,小心地为她擦拭身子。没想到,她竟然逐渐放松,终于柔顺地任由我照料。我的手指遂不自觉地带着一种母性的慈祥和温柔,爱怜地为母亲洗澡。我相信,我幼小的时候,母亲也一定是这样慈祥温柔地替我沐浴的。我突然分辨不出亲情的方向,仿佛眼前这位衰老的母亲是我娇宠的婴儿。
⑦洗完澡,换一身干净的衣服,母亲觉得舒畅无比,更要求我为她梳理因久卧病床而蓬乱的头发。我们拉了一把椅子到窗边,闲聊着,不久,就变成我一个人的轻声絮聒。母亲背对我坐着,我看不见她的脸。许是困了吧?我想她大概舒服地睡着了,像婴儿沐浴后那样……嘘,轻一点。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儿吧。
(有删改)
13.此文由“我”给母亲梳理头发写起,主要回顾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情?请从母亲的角度简要概括。
14.第②段为什么用大量笔墨描写母亲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场景?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15.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中任选一个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嘘,轻一点。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儿吧。
16.此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抒写家庭亲情,有人认为是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关注。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四、写作题
17.本文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用与母亲、孩子一同散步这个极为普通、细小的生活琐事,表达出“尊老爱幼、中年人要肩负起承上启下的历史责任”这一深刻的主题。请你也运用这种写作手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1)交友之道,贵在真诚。
(2)我班拟定于11月25日下午4点,在七年级(1)班教室举行“有朋自远方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诚邀您参加,并期盼您的光临和指导!
12.【答案】(1)“强壮”是从母亲看儿子的角度说的,在年迈的母亲眼里,儿子正值中年,是“强壮”的;“高大”是从儿子看父亲的角度说的。
(2)对孙儿的呵护和关爱
(3)“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揭示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活力,透露出一种新的希望。
(4)晚辈尊重孝敬老人。长辈爱惜小孙子。尊老爱幼的品质。
(5)因为他们是家庭责任的象征,需要认真地去担负起来
【答案】13.母亲年轻时梳头发,姿态优美;母亲操持家务;母亲为子女准备削尖的铅笔;母亲头发逐渐变得花白稀疏。
14.作者写晨曦中母亲梳理乌黑的秀发,是要通过对比写出母亲头发今昔的变化,写出岁月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如今再给母亲梳头,已经稀疏斑白,从而写出了母亲为这个家的付出与爱,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
15.作者给病中的母亲梳头,连用两个“不要”,深情地写出了作者对母亲的呵护,写出了此时的母亲需要子女的照顾,表达了作者对母亲从前照顾自己的感恩。
16.作者因替母亲梳头忆起童年看母亲梳头的往事,感叹岁月流逝;作者又忆起儿时母亲对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想起从前不懂得体谅母亲的心。作者为母亲梳洗,以无限的怜爱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体现了家庭浓浓的亲情。
17.【答案】【参考例文】
棋如人生
从四年级开始,我学会了下象棋,多年来,渐渐发现这小小的棋盘也反映着偌大的人生。
棋逢对手的确是一件快事,双方坐定,大战三百回合,直杀得天昏地暗,仍不分胜负,双方都免不了心情烦躁,偶尔大意失荆州,被对手抓住机会,穷追不舍,似乎败局已定,胜利无望,忽又眼前一亮,柳暗花明,回马一枪,直捣黄龙,对手亦无防备,终以败局告终。此时顿觉特别畅快,回味无穷……
其实人生也就是一局棋,生活便是对手,是不易言败的对手,自己也只有在行棋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不断完善自我,方能取得胜利。我总想,能在这一方小天地上发现这生命的玄机,也就不枉此生了。
所以,与其说棋如人生,不如说人生如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