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1.3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测试(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高一课时练习)读下面地球外部圈层构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2.有关地球几个圈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 B.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是广泛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水圈的圈层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任何内部圈层没有什么关系
(2021·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3.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地震波经过F、G交界面时,传播速度减为0
4.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③由上图中的D和E构成;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1·高一课时练习)下图示意某同学制作的地球圈层结构模型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各圈层位置的正确描述是( )
A.生物圈位于地壳的内部 B.软流层位于岩石圈的内部
C.地核位于莫霍界面以上 D.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
6.关于图中各圈层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壳由厚度相同的岩石组成 B.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地幔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 D.大气圈的组成物质分布均匀
(2021·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大致( )
A.由东向西递减 B.由北向南递减
C.由西向东递减 D.由南向北递减
8.根据地壳厚度判断,M、N两地对应的地形可能是( )
A.盆地、山地 B.山地、盆地
C.盆地、盆地 D.山地、平原
9.地壳等厚度线为0km处是( )
A.莫霍界面 B.岩石圈底部
C.古登堡界面 D.软流层底部
(2021·高一课时练习)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两个界面为界,地球内部被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地壳( )
A.由固体岩石组成 B.平均厚度为5-10千米
C.洋壳比陆壳更厚 D.温度比其他内部圈层高
11.软流层( )
①位于下地幔上部②上部与地壳相邻③部分呈熔融状态④影响板块的运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2.岩石圈( )
A.由坚硬岩石组成 B.位于莫霍界面以上
C.位于上地幔以上 D.包括地壳和上地幔
(2021·高一课时练习)2019年1月21日凌晨,别济米扬内火山在俄罗斯堪察加地区开始爆炸性喷发,火山灰喷发到海拔1万米的高空。因该火山喷发,航空危险代码为最高“红色”级别。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14.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15.一般认为火山喷发出的大量炽热岩浆可能来源于( )
A.地壳 B.软流层 C.下地幔 D.岩石圈
二、综合题
16.(2022·高一课时练习)下图是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波,B表示____波
(2)图中字母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其中C表示____界面,该界面下A波B波的速度变化是____。
(3)图中D表示____界面,该界面下地震波A完全____,地震波B速度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E处物质状态为____态。
(4)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填选项)
A.① B.② C.③ D.④
17.(2021·高一课时练习)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中,FG线的高度约为2000~3000km,这个高度称为____圈上界。
(2)图中A、B、C、D、E分别表示地球的不同圈层,其中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____,表示地球内部圈层的是____,组成地球生态系统的圈层是____。(填字母)
(3)图中D层的分布特点是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陆地壳与海洋地壳的显著差异是____。
(4)简述图中C圈层与其他圈层的关系。
18.(2021·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内部活动是导致地壳厚度和地势起伏变化的根本原因,地球内部活动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球内部莫霍界面等深线分布示意图。
(1)据图说明莫霍界面深度与地势高低的关系。
(2)判断图中河流的大体流向,并依据莫霍界面等深线分布说明理由。
(3)推测某地质勘探队利用地震波在该地探测是否有油气资源的最简单方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1.3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测试(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高一课时练习)读下面地球外部圈层构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2.有关地球几个圈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 B.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是广泛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水圈的圈层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任何内部圈层没有什么关系
【答案】1.B 2.D
【分析】1.据图可看出,A为大气圈,C为水圈,D为岩石圈,B为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全部及岩石圈上部的生物圈,所以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大气圈、生物圈、水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大气圈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A正确,不合题意;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B正确,不合题意;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上部,是广泛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水圈的圈层,C正确,不合题意;地球上有生命,由地壳(或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共同组成了地球的生态系统,所以地球的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中的地壳关系密切,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地球的内部圈层由外到里分别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之间为莫霍面,地幔和地核之间为古登堡面。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上部,生物是生物圈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2021·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3.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地震波经过F、G交界面时,传播速度减为0
4.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③由上图中的D和E构成;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3.C 4.B
【解析】3.地球外部圈层分为: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所以外部圈层由A、B、C三个圈层组成,C为水圈,A错;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里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所以内部圈层由D、F、G三个圈层组成,E为岩石圈,B错;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由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四大圈层构成,而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地壳,E为岩石圈,C对;F和G的交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地震波通过古登堡界面时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下降,D错。故选C。
4.岩石圈是指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而不是整个地幔,①错;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②对;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③对;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而岩石圈除地壳外还包括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所以岩石圈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但不会缺失,④错。综上所述,B对,ACD错。故选B。
【点睛】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地球圈层结构地球圈层结构 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圈)、地幔(圈)、地核(圈)。
(2021·高一课时练习)下图示意某同学制作的地球圈层结构模型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各圈层位置的正确描述是( )
A.生物圈位于地壳的内部 B.软流层位于岩石圈的内部
C.地核位于莫霍界面以上 D.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
6.关于图中各圈层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壳由厚度相同的岩石组成 B.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地幔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 D.大气圈的组成物质分布均匀
【答案】5.D 6.B
【分析】5.生物圈涉及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A错;读图可知,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没有位于岩石圈的内部,B错;地核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C错;地球内部随着深度增加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D正确。故选D。
6.地壳薄厚不一,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A错;水圈是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这些水体在地球表面是循环运动的,所以水圈是连续、不规则的圈层,B正确;与地核相比,地幔厚度较小,C错;大气圈的组成物质会随着的海拔的升高而变化,D错。故选B。
【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内部从地表到地心依次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软流层为岩浆发源地。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大气圈包围着地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2021·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大致( )
A.由东向西递减 B.由北向南递减
C.由西向东递减 D.由南向北递减
8.根据地壳厚度判断,M、N两地对应的地形可能是( )
A.盆地、山地 B.山地、盆地
C.盆地、盆地 D.山地、平原
9.地壳等厚度线为0km处是( )
A.莫霍界面 B.岩石圈底部
C.古登堡界面 D.软流层底部
【答案】7.C 8.A 9.A
【分析】7.根据地壳等厚度线的分布可知,地壳厚度大致由西向东递减,C正确、A错误;地壳等厚度线大致南北延伸,BD错误。故选C。
8.读图可知,M地地壳厚度较周围地区薄,可能为盆地;N地地壳厚度较周围地区厚,可能为山地。故选A。
9.地壳等厚度线的数值表示地壳的薄厚,所以地壳等厚度线为0km处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即莫霍界面,A正确;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地核的分界面,C错误;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包括上地幔顶部和地壳,BD错误。故选A。
【点睛】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两个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2021·高一课时练习)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两个界面为界,地球内部被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地壳( )
A.由固体岩石组成 B.平均厚度为5-10千米
C.洋壳比陆壳更厚 D.温度比其他内部圈层高
11.软流层( )
①位于下地幔上部②上部与地壳相邻③部分呈熔融状态④影响板块的运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2.岩石圈( )
A.由坚硬岩石组成 B.位于莫霍界面以上
C.位于上地幔以上 D.包括地壳和上地幔
【答案】10.A 11.D 12.A
【分析】10.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A正确;地壳厚薄不一,海洋地壳的厚度一般为5-10千米,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B、C错;与地幔和地核相比,地壳温度较低,D错。故选A。
11.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①错;莫霍界面与地壳相邻,软流层上部不与地壳相邻,②错;软流层温度很高,岩石部分熔融,能缓慢流动,③正确;科学家推断,地球板块的运动与之相关,④正确;③④正确,故选D。
12.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位于软流层以上,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A正确,C、D错;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B错。故选A。
【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内部从地表到地心依次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软流层为岩浆发源地。
(2021·高一课时练习)2019年1月21日凌晨,别济米扬内火山在俄罗斯堪察加地区开始爆炸性喷发,火山灰喷发到海拔1万米的高空。因该火山喷发,航空危险代码为最高“红色”级别。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14.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15.一般认为火山喷发出的大量炽热岩浆可能来源于( )
A.地壳 B.软流层 C.下地幔 D.岩石圈
【答案】13.D 14.A 15.B
【解析】本大题以别济米扬内火山喷发为材料,涉及地球圈层结构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3.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于软流层,其位于地幔中,D项正确,ABC项错误。
14.由题干“蔓延的火山灰”知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又根据“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最上面是大气圈,中间是水圈,最下面是岩石圈。其中,生物圈为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下来到岩石圈。故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A项正确,BCD项错误。
15.一般认为,火山喷出的炽热岩浆来自于上地幔中的软流层,B项正确,ACD项错误。
【点睛】地球圈层结构
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
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二、综合题
16.(2022·高一课时练习)下图是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波,B表示____波
(2)图中字母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其中C表示____界面,该界面下A波B波的速度变化是____。
(3)图中D表示____界面,该界面下地震波A完全____,地震波B速度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E处物质状态为____态。
(4)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填选项)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 横 纵
(2) 莫霍 明显增加
(3) 古登堡 消失 突然下降 液
(4)A
【分析】本题以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为试题背景,涉及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地震波在这两个界面上波速的变化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详解】(1)由所学知识可知,地震波有两种:横波和纵波,横波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速度快,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根据这一特点可判断A为横波,B为纵波,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2)结合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中C表示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C界面下A波、B波的速度明显增加。
(3)结合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中D表示古登堡界面,该界面下地震波A完全消失,地震波B速度突然下降,并继续往深处传播,根据横波和纵波的特点,说明E处物质状态为液态或融熔状态。
(4)由所学知识可知,纵波波速要大于横波波速,海底油气矿藏属于液态物质,遇到此物质,横波消失,纵波先突然减小,后增大,①图符合该特点,表示海底储有石油,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
17.(2021·高一课时练习)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中,FG线的高度约为2000~3000km,这个高度称为____圈上界。
(2)图中A、B、C、D、E分别表示地球的不同圈层,其中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____,表示地球内部圈层的是____,组成地球生态系统的圈层是____。(填字母)
(3)图中D层的分布特点是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陆地壳与海洋地壳的显著差异是____。
(4)简述图中C圈层与其他圈层的关系。
【答案】(1)大气
(2)A、B、C;D、E;A、B、C、D
(3)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
(4)C是生物圈,它分布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结果。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生物的生命活动改造着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分析】本题考查地区内部圈层、外部圈层的分布及相互关系,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详解】(1)自地表向上,随高度的增加,空气越来越稀薄,大气的上界可延伸到2000~3000km的高度,根据图示位置,可知FG表示大气圈的上界。
(2)图中A表示大气圈、B表示水圈、C表示生物圈、D表示岩石圈、E表示地幔。其中大气圈A、水圈B、生物圈C属于外部圈层,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A、B、C;岩石圈D、地幔E属于内部圈层,表示地球内部圈层的是D、E;外部圈层和岩石圈组成地球生态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组成地球生态系统的圈层是A、B、C、D。
(3)D表示岩石圈,据图可知,岩石圈厚度不均匀,大陆地壳与海洋地壳的显著差异表现为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
(4)C圈层是生物圈,与其他圈层的关系从位置关系、作用关系两方面分析。位置关系:生物圈分布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结果。作用关系:生物圈中的生物不仅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从而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点睛】
18.(2021·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内部活动是导致地壳厚度和地势起伏变化的根本原因,地球内部活动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球内部莫霍界面等深线分布示意图。
(1)据图说明莫霍界面深度与地势高低的关系。
(2)判断图中河流的大体流向,并依据莫霍界面等深线分布说明理由。
(3)推测某地质勘探队利用地震波在该地探测是否有油气资源的最简单方法。
【答案】(1)莫霍界面深度与地势高低呈正相关。
(2)流向:自西向东流。理由:河流沿线的莫霍界面等深线数值自西向东逐渐减小,说明地势西高东低。
(3)测量该地是否有横波穿过。
【分析】本题以莫霍界面等深线为载体,考查莫霍界面深度分布、河流流向、油气资源勘探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地理实践力学科素养。
【详解】(1)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地壳厚薄不一,地势较高处地壳较厚,莫霍界面深度较大;地势较低处地壳较薄,莫霍界面深度较小,故莫霍界面深度与地势高低呈正相关。
(2)莫霍界面深度与地势高低呈正相关。读图可知,河流附近的莫霍界面等深线数值自西向东减小,说明河流沿线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可判断河流自西向东流。
(3)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因为油气资源是液体或气态,所以探测此地是否有油气资源可测定是否有横波穿过。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