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4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同步测试(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理想土壤组成物质体积分数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森林中的枯枝落叶大部分会形成土壤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江西东南山区的寻乌村,分布着独特的富硒土壤。寻乌村土壤硒元素含量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B.生物 C.气候 D.地形
(2022·高一课时练习)土壤颜色是土壤的重要特征,根据颜色命名土壤是土壤重要的命名法则。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五色土是指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纯天然土壤,由东(长江中下游平原)、西(塔里木盆地)、南(东南丘陵)、北(东北平原)、中(黄土高原)五个方位各地进贡而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若由中部进贡而来的土壤颜色是黄色,则下列进贡方位与土壤颜色对应正确的是( )
A.东方——青灰 B.南方——黑色
C.西方——红色 D.北方——白色
4.下列土壤颜色与其形成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紫色土—风力沉积作用 B.黄土—湿热的气候条件
C.黑土—草类植物的大量生长 D.红壤—岩石性质和特征
(2021·高一课时练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简称土壤微生物量碳)指土壤中体积小于5000立方微米的微生物体内碳的总和。下图为内蒙古温带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的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造成内蒙古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在水平地域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 B.温度 C.降水量 D.耕作制度
6.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垂直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这主要是因为越往深处土壤( )
A.有机质含量越少 B.通气状况越好 C.环境作用越大 D.根系越发达
(2021·高一课时练习)下图是世界某区域植被和黑土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地黑土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
A.雨热异期 B.森林茂密 C.草原广布 D.河流众多
8.近年来对黑土主要分布区的过度开垦,可能导致( )
A.黑海面积扩大 B.大气污染加重
C.气候明显变干 D.河流流量增大
(2021·高一课时练习)土壤是位于地球陆地表面表层和浅水域底部,由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组成,具有一定肥力,且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
A.矿物颗粒大小 B.透气状况 C.有机质含量多少 D.透水能力大小
10.土壤中矿物部分的主要来源是( )
A.矿物质 B.有机质 C.水分 D.空气
11.与一般岩石相比较,土壤的特征是( )
A.透水性差 B.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
C.致密粘重 D.在地表以下
(2021·高一课时练习)清明节期间高中生张小明前往我国家某森林公园进行研学旅行。在公园里,他发现有一些树上深绿树叶中有些树叶开始枯黄脱落,而有一些光秃秃树上开始长出嫩绿叶,他查阅资料绘制了公园里两种树的树叶凋落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如下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甲、乙树种最有可能属于( )
A.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C.热带季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13.张小明根据甲乙树的树叶生长及脱落特征推断自然界有些树的树叶夏季停止生长,当秋雨开始时立即生长。该树种最有可能位于( )
A.10°~25°大陆东岸 B.30°~40°大陆东岸
C.30°~40°大陆西岸 D.40°~60°大陆东岸
(2021·高一课时练习)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植物扎根立足的场所。我国东北地区是黑土地,黄土高原是黄土地,成都平原是紫色土,江南丘陵分布着红壤。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4.下列土壤颜色与其形成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黑土—草类植物的大量生长 B.黄土—湿热的气候条件
C.紫色土—风蚀作用 D.红壤—岩石性质和特征
15.成都平原的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养分,说明( )
A.植物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B.矿物质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C.生物对土壤的形成影响巨大 D.空气的氧化作用是土壤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综合题
16.(2021·高一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是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深度变化示意图。
(1)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 、腐殖质层、 、淀积层、 和母岩层。
(2)仅考虑地形条件,在 地形,成土母质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在 地形,成土母质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3)图中四条曲线中,与风化壳发育的厚度有明显对应关系的是 曲线和 曲线。
(4)图中B和C纬度地带比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是 (填字母),主要是因为 作用缓慢。
(5)D处植被类型是热带荒漠,其叶面积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或为刺,以减少 ,且大多有发达的 ,以便从土壤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取水分
17.(2021·高一课时练习)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近些年来,黑土肥力衰退问题日益严重。为保护黑土肥力,中国农业大学在吉林省进行以秸秆还田为基础的免耕法试验。其具体做法是,秋季玉米成熟后,使用联合收割机在收获作物的同时,将秸秆切断粉碎并均匀覆盖在土壤表层,同时将秸秆高茬留在田地。春季不需要翻耕土地,通过机器将种子精准地埋进地里,避免对土壤的扰动。
材料二:下图中左、右图分别是传统耕作方式和免耕法对土壤的影响示意图。
材料三:在太空物理风化的作用下,月球表面的月壤由一层细粉状风化物组成,粒径在30微米~1毫米之间,平均厚度为3~5米。若有小行星高速撞击在厚层月壤上,将月球表面的岩块砸碎的同时也可将月壤压实。
(1)在春季冰雪全部消融,播种农作物之前,进行东北黑土肥力状况调查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2)传统的耕作方式频繁翻耕土壤,在农具挤压等的影响下,若土壤下方形成的“犁底层”过于紧实,会造成通气透水困难等问题。请分析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免耕法可以改善土壤肥力的原因是 、 、 。
(3)与地球土壤相比,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所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 。
18.(2021·高一课时练习)某学校组织同学开展土壤专题的实践活动,阅读图文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自然土壤的剖面构造
材料二 2020年 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成功,12月2日,"嫦娥五号"完成抓取表层月壤和钻取月岩样本,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平安返回地球,之后我国将在实验室进行长期、系统的月球样品研究工作。
(1)将备选项序号按实践活动的正确顺序排序。
制定课题→____→____→____→撰写实践报告。(备选项∶①记录实践数据、收集资料②确定研究计划、前期准备 ③分析、归纳数据资料)
(2)补齐土壤剖面构造的两层,甲为____乙为_____。
(3)观察自然土壤一般从____、____、土壤剖面构造等三个方面进行。
(4)推测月球样品的"月壤"与"地球土壤"的不同,指出缺失的层面并说明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4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同步测试(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理想土壤组成物质体积分数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森林中的枯枝落叶大部分会形成土壤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江西东南山区的寻乌村,分布着独特的富硒土壤。寻乌村土壤硒元素含量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B.生物 C.气候 D.地形
【答案】1.C 2.A
【解析】1.根据土壤的组成可知,①为空气,②为矿物质,③为有机质,④为水分,①和④可互换。森林中的枯枝落叶属于有机物,会形成土壤中的③有机质。C正确,其他选项与图文信息不符,A、B、D错误。故选C。
2.土壤中的硒主要来源于各种岩石矿物,岩石矿物来源于成土母质,所以土壤硒元素含量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成土母质;生物主要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气候和地形影响土壤的发育程度,对矿物质影响较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
(2022·高一课时练习)土壤颜色是土壤的重要特征,根据颜色命名土壤是土壤重要的命名法则。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五色土是指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纯天然土壤,由东(长江中下游平原)、西(塔里木盆地)、南(东南丘陵)、北(东北平原)、中(黄土高原)五个方位各地进贡而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若由中部进贡而来的土壤颜色是黄色,则下列进贡方位与土壤颜色对应正确的是( )
A.东方——青灰 B.南方——黑色
C.西方——红色 D.北方——白色
4.下列土壤颜色与其形成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紫色土—风力沉积作用 B.黄土—湿热的气候条件
C.黑土—草类植物的大量生长 D.红壤—岩石性质和特征
【答案】3.A 4.C
【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方土来自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为水稻土,颜色为青灰色,A正确;南方土来源于东南丘陵,为红壤,颜色为红色,B错误;西方土来自于塔里木盆地,为荒漠土,颜色为黄色,C错误;北方土来自于东北平原,为黑土,颜色为黑色,D错误。故选A。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紫色土是紫色岩石风化而形成的土壤,与岩石的性质和特征有关,A错误;黄土是风力沉积作用下形成的土壤,气候比较干燥,B错误;黑土是草类植物大量生长后所形成的富含腐殖质的土壤,C正确;红壤形成的原因是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淋溶作用形成的,D错误。故选C。
【点睛】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包括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等。 成土母质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它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气候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
(2021·高一课时练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简称土壤微生物量碳)指土壤中体积小于5000立方微米的微生物体内碳的总和。下图为内蒙古温带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的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造成内蒙古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在水平地域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 B.温度 C.降水量 D.耕作制度
6.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垂直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这主要是因为越往深处土壤( )
A.有机质含量越少 B.通气状况越好 C.环境作用越大 D.根系越发达
【答案】5.C 6.A
【分析】5.图示信息显示土壤微生物量碳呈现出草甸草原最高、典型草原次之、荒漠草原最低的分布格局,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C正确。图中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的变化主要体现的是降水量的水平变化,与海拔、温度和耕作制度无关,A、B、D错误。故选C。
6.表层土壤积累了较多的腐殖质,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同时表层积聚了大量植物根系,而越往土壤深处,植物根系越少,有机质的含量越少,A正确,D错误。越往土壤深处,土壤越紧实,通气状况越差,B错误。深层土壤的环境条件趋于稳定,对微生物的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A。
【点睛】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2021·高一课时练习)下图是世界某区域植被和黑土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地黑土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
A.雨热异期 B.森林茂密 C.草原广布 D.河流众多
8.近年来对黑土主要分布区的过度开垦,可能导致( )
A.黑海面积扩大 B.大气污染加重
C.气候明显变干 D.河流流量增大
【答案】7.C 8.B
【分析】7.据图可知,黑土主要分布在草原带和森林草原带,说明草原植被有利于黑土的形成,C正确。南部雨热不同期的地中海气候和北部的森林沼泽带并没有黑土分布,说明雨热异期和森林茂密不是该地黑土形成的有利条件,A、B错误。图中流经黑土区的河流较少,D错误。故选C。
8.由图可知,黑土主要分布在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对该区域的过度开垦,会导致水土流失加重,河口地区的泥沙淤积增多,可能导致黑海面积缩小,A错误。该地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风蚀作用强,对黑土主要分布区的过度开垦,容易导致植被破坏,风力侵蚀加剧,形成扬尘,污染大气,B正确。黑土主要分布区的过度开垦对气候的影响较小,C错误。过度开垦会导致灌溉增多,河流流量减小,D错误。故选B。
【点睛】黑土是温带湿润气候草原草甸植被条件下形成的均腐殖质土壤。曾称退化黑钙土、变质黑钙土、淋溶黑钙土、灰化黑钙土、黑钙土型土、湿草原土和暗色草甸土等。
(2021·高一课时练习)土壤是位于地球陆地表面表层和浅水域底部,由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组成,具有一定肥力,且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
A.矿物颗粒大小 B.透气状况 C.有机质含量多少 D.透水能力大小
10.土壤中矿物部分的主要来源是( )
A.矿物质 B.有机质 C.水分 D.空气
11.与一般岩石相比较,土壤的特征是( )
A.透水性差 B.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
C.致密粘重 D.在地表以下
【答案】9.C 10.A 11.B
【分析】9.土壤主要由矿物质,空气,水分和有机质组成。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土壤主要由矿物质,空气,水分和有机质组成。矿物质经风化分解,能够把原来固结在矿物中的一些养分元素如钾、钙、磷等释放出来,供植物吸收。因此土壤中矿物部分的主要来源是矿物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由材料可知,土壤是位于地球陆地表面表层和浅水域底部,由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组成,具有一定肥力,且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具有一定肥力,能生长植物是土壤的特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2021·高一课时练习)清明节期间高中生张小明前往我国家某森林公园进行研学旅行。在公园里,他发现有一些树上深绿树叶中有些树叶开始枯黄脱落,而有一些光秃秃树上开始长出嫩绿叶,他查阅资料绘制了公园里两种树的树叶凋落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如下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甲、乙树种最有可能属于( )
A.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C.热带季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13.张小明根据甲乙树的树叶生长及脱落特征推断自然界有些树的树叶夏季停止生长,当秋雨开始时立即生长。该树种最有可能位于( )
A.10°~25°大陆东岸 B.30°~40°大陆东岸
C.30°~40°大陆西岸 D.40°~60°大陆东岸
【答案】12.B 13.C
【分析】12.读图可知,甲树种在春季落叶最多,应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冬季气温较低,降水少,到了春季气温回升,旧树叶凋落,新叶长出;乙树种秋季落叶最多,冬季几乎没有落叶,应是温带落叶阔叶林,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根据题干,该树种夏季停止生长,秋雨开始后再生长,可能与气候有关。据此推测,当地夏季炎热干燥,树木缺水,停止生长,冬季温和多雨,树木秋雨开始后再生长,这符合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生长特点,故推断该地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30°~40°大陆西岸,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
(2021·高一课时练习)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植物扎根立足的场所。我国东北地区是黑土地,黄土高原是黄土地,成都平原是紫色土,江南丘陵分布着红壤。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4.下列土壤颜色与其形成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黑土—草类植物的大量生长 B.黄土—湿热的气候条件
C.紫色土—风蚀作用 D.红壤—岩石性质和特征
15.成都平原的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养分,说明( )
A.植物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B.矿物质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C.生物对土壤的形成影响巨大 D.空气的氧化作用是土壤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答案】14.A 15.B
【分析】14.黄土与风力沉积作用有关;紫色土与岩石性质和特征有关;红壤与湿热的气候条件有关,BCD错。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草类植物生长量大,草木的落叶等常年堆积形成深厚的腐殖质层,土壤颜色呈黑色,A正确,故选A。
15.矿物质是土壤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植物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B正确,A错。CD选项表述均正确,但和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D。故选B。
【点睛】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有: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成分和养分状况)、生物因素(有机质的提供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速度)、气候因素(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以及淋溶作用强,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时间因素(影响土壤层的厚度)以及人为因素等。
二、综合题
16.(2021·高一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是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深度变化示意图。
(1)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 、腐殖质层、 、淀积层、 和母岩层。
(2)仅考虑地形条件,在 地形,成土母质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在 地形,成土母质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3)图中四条曲线中,与风化壳发育的厚度有明显对应关系的是 曲线和 曲线。
(4)图中B和C纬度地带比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是 (填字母),主要是因为 作用缓慢。
(5)D处植被类型是热带荒漠,其叶面积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或为刺,以减少 ,且大多有发达的 ,以便从土壤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取水分
【答案】 有机层 淋溶层 母质层 陡峭 平坦 降水量 植被生产力
B 微生物分解 蒸腾 根系
【分析】本题考查了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分别对应图中6-1的图例。
(2)仅考虑地形条件,在地势陡峭的地形部位,外力侵蚀作用强烈,成土母质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在地势平坦的地区,易受外力沉积,成土母质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3)读图可知,降水量曲线和植被生产力曲线与风化壳发育厚度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4)B纬度相对于C纬度,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较弱,因此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高。
(5)D处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典型植被类型是热带荒漠,其叶面积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或为刺,以减少蒸腾,且大多由发达的根系,以便从土壤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取水分。
【点睛】
17.(2021·高一课时练习)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近些年来,黑土肥力衰退问题日益严重。为保护黑土肥力,中国农业大学在吉林省进行以秸秆还田为基础的免耕法试验。其具体做法是,秋季玉米成熟后,使用联合收割机在收获作物的同时,将秸秆切断粉碎并均匀覆盖在土壤表层,同时将秸秆高茬留在田地。春季不需要翻耕土地,通过机器将种子精准地埋进地里,避免对土壤的扰动。
材料二:下图中左、右图分别是传统耕作方式和免耕法对土壤的影响示意图。
材料三:在太空物理风化的作用下,月球表面的月壤由一层细粉状风化物组成,粒径在30微米~1毫米之间,平均厚度为3~5米。若有小行星高速撞击在厚层月壤上,将月球表面的岩块砸碎的同时也可将月壤压实。
(1)在春季冰雪全部消融,播种农作物之前,进行东北黑土肥力状况调查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2)传统的耕作方式频繁翻耕土壤,在农具挤压等的影响下,若土壤下方形成的“犁底层”过于紧实,会造成通气透水困难等问题。请分析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免耕法可以改善土壤肥力的原因是 、 、 。
(3)与地球土壤相比,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所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 。
【答案】 遥感(RS) 土壤表面有秸秆覆盖,增加腐殖质积累(或提高土壤肥力) 减少土壤的翻动挤压,避免出现紧实的“犁底层”,利于根系伸展或作物生长 蚯蚓等土壤生物生长,有利于土壤保水透气。 不含有机质 不含水分或不含空气
【分析】本题考查土壤的相关知识。同时,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详解】(1)从材料可得,东北地区主要问题是黑土肥力衰退,颜色退却,故在春季冰雪全部消融,播种农作物之前,进行东北黑土肥力状况调查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
(2)读图可知,免耕法的做法好处是:土壤表面有秸秆覆盖,使腐殖质积累更多,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减少对土壤的翻动,保护了土壤的分层结构,使表层土壤较高肥力得以保持;免耕又可以对蚯蚓等土壤生物起到保护作用,使其更好地改善土壤结构。
(3)月球上没有大气和水分基本是公认的结果;月球上的土壤不适合生物生长,故缺乏有机质。
【点睛】
18.(2021·高一课时练习)某学校组织同学开展土壤专题的实践活动,阅读图文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自然土壤的剖面构造
材料二 2020年 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成功,12月2日,"嫦娥五号"完成抓取表层月壤和钻取月岩样本,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平安返回地球,之后我国将在实验室进行长期、系统的月球样品研究工作。
(1)将备选项序号按实践活动的正确顺序排序。
制定课题→____→____→____→撰写实践报告。(备选项∶①记录实践数据、收集资料②确定研究计划、前期准备 ③分析、归纳数据资料)
(2)补齐土壤剖面构造的两层,甲为____乙为_____。
(3)观察自然土壤一般从____、____、土壤剖面构造等三个方面进行。
(4)推测月球样品的"月壤"与"地球土壤"的不同,指出缺失的层面并说明原因。
【答案】(1)②;①;③
(2)腐殖质层、淋溶层
(3)土壤颜色、土壤质地
(4)“月壤”没有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任意两点)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和水,冷热温差大, 没有有机质,所以没有富含养分的层面。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壤的剖面构造、土壤观察的角度、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内容较为基础,调动和运用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详解】(1)开展以土壤专题的实践活动,首先要制定课题,然后要确定研究计划和前期准备,在实践的过程中要记录实践数据,收集资料,之后对实践数据和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处理,最后撰写实践报告。所以顺序为②→①→③。
(2)甲位于有机层之下,为腐殖质层;乙位于腐殖质层之下,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为淋溶层。
(3)一般而言,观察土壤需要从土壤的颜色、土壤的质地以及土壤剖面构造等方面观察。
(4)本题需要理解月球表面环境与地球表面环境的差异。月球无大气层,表面属真空状态,没有大气和水,昼夜温差大,无生物活动,没有有机质,所以月壤中没有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等(注:月球无生物活动,没有有机质,所以无有机质层;腐殖质层是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而来,所以也没有腐殖质层;淋溶层和淀积层需要有水的参与,所以也无淋溶层和淀积层)。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