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3探秘澜沧江—湄公河的河流地貌同步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新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3探秘澜沧江—湄公河的河流地貌同步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14 22:16:4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探秘澜沧江—湄公河的河流地貌同步测试(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高一课时练习)图Ⅰ为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图Ⅱ为某区域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欲使直径为0.1mm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流速至少应降为( )
A.0.1cm/s B.0.5cm/s C.0.8cm/s D.30cm/s
2.图1能够反映图2所示地貌成因的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1·高二课时练习)落脚河峡谷住于贵州省毕节市区东侧,在60Km2范围内发育了61.33Km的峡谷,峡谷蜿蜒曲折,孕育了76个河曲,其规模和形态较为稀有和独特。河曲型深切峡谷形成主要经历湖盆期(孕育期)、自由河曲形成期和深切期。结合落脚河峡谷深切期纵剖面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落脚河峡谷属于( )
A.喀斯特地貌 B.盐风化地貌 C.冰川侵蚀地貌 D.冻融风化地貌
4.落脚河峡谷中孕育较多自由河曲,是因为形成期( )
A.下蚀作用强烈 B.侧蚀作用强烈 C.地转偏向力强 D.搬运能力较强
5.对深切期峡谷的形成影响最弱的是( )
A.碳酸岩易被溶蚀 B.地壳间歇性抬升 C.岩层垂直节理发育 D.边坡崩塌现象频发
(2021·高二课时练习)钱塘江河口地区受径流、潮流、风浪的综合影响,涌潮明显。钱塘江含沙量小,河口的泥沙主要以海沙为甚,海域来沙包括出长江口进入杭州湾的泥沙以及东海大陆架带入的泥沙。下图为钱塘江河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钱塘江河口含沙量的季节变化特点是( )
A.夏季冬季均低 B.夏季冬季均高
C.冬季高夏季低 D.夏季高冬季低
7.钱塘江南岸镇海以西岸线上几乎无港口的原因是( )
A.南岸泥沙淤积强,滩涂广 B.南岸地处岬角处,风浪大
C.南岸经济落后,对海运需求小 D.南岸潮水冲刷,岸线侵蚀严重
(2021·高一课时练习)悬沙浓度是泥沙和水动力作用的直接体现,它反映了泥沙在水动力作用下的搬运、沉积和再悬浮过程。河道宽窄与深浅、泥沙落淤、水动力等都会影响河流水体的悬沙浓度。泥沙在河口悬浮对河口水域环境产生很大影响。下图为2011年长江口-杭州湾不同测点悬沙浓度的平面分布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崇明岛北部悬沙浓度比南部高的原因是( )
A.河道更窄 B.河水更深
C.河流流量更大 D.海水作用更强
9.河口地区悬沙浓度过大可能会导致( )
A.航运能力减弱 B.浮游生物增加
C.生态环境恶化 D.三角洲面积增大
(2022·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河流地貌的发育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地貌景观中,与上图甲、丙所处位置相对应的分别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④、②
11.与乙地相比,丁地( )
A.地形平坦,汊流较少 B.砂砾堆积,颗粒较大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多沙洲、沙岛发育
(2021·高一课时练习)辽河口形成了大片广阔的潮滩,生长着一望无际的盐地碱蓬。潮涨潮落在滩面冲刷出一道道潮沟——类似河流坡面冲沟,呈树枝状分汊,被形象的称为“潮汐树”。盐地碱蓬能稳定沟岸和沟槽,是“潮汐树”发育生成的关键因素。若没有植被,潮水会不断破坏沟岸,冲刷出新的沟槽,形成的是散乱的辫状水道。下图示意辽河口位置及潮沟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潮流塑造潮沟的过程中,下图所示(箭头表示涨潮和落潮),涨潮、落潮海水流速有差异,其速度差异及对潮沟形成的影响组合正确的是( )
A.涨潮海水流速更快,滩面侵蚀更严重 B.落潮海水流速更快,滩面侵蚀更严重
C.落潮海水流速更快,易导致滩面泥沙堆积 D.涨潮海水流速更快,易导致滩面泥沙堆积
13.碱蓬在潮沟形成中的作用有( )
A.减缓潮流速度,加固潮沟岸壁 B.阻碍人类活动,保持海滩原貌
C.有利于潮沟更深、更宽、更长,形成“潮汐树” D.影响海水多少,减缓海浪侵蚀
(2021·高一课时练习)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区域河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该河流( )
A.水流湍急 B.水量季节变化小
C.右岸坡度小 D.虚线为丰水期河岸
15.支流含沙量较大,但支流汇入干流处没有形成三角洲,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支流流速慢 B.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侵蚀严重
C.干流水体对支流抬升作用小 D.汇入处落差大
二、综合题
16.(2021·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秘鲁东南的圣母河(下图)流域森林茂密,雨量丰沛,但季节分配不均,6~8月为旱季,12月到次年3月为雨量特别大的雨季。该河流因盛产沙金而远近闻名,考察发现其金粒主要来源于南部山区的岩浆岩和变质岩中。
(1)说明圣母河下游多牛轭湖发育的原因。
(2)说明含有大颗粒的金矿石主要沉积在甲处附近的原因。
17.(2021·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甲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某河谷剖面简图”,该谷地沿线无断层。
材料二乙图为“美国西北部奎茨河及等高线分布图(单位:m)”,该河谷植被茂密,被称为温带“雨林”,是美国大陆“最潮湿”的地方。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图甲中该形态河谷的形成过程。
(2)河谷地区有大量河底沉积物,请你指出河底沉积物在空间上和颗粒上的特点。
18.(2021·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看,戊为 ,乙为 ;从地貌类型看,甲为 ,丙为 。
(2)从地质作用看,乙处由 作用形成,丙、丁处由 作用形成。
(3)甲、乙、戊中,寻找地下水应在 处,寻找油、气应在 处。
(4)如果要在甲、乙、丙、戊四处选址修一条南北向的隧道,宜选择 处,请说明理由。
(5)解释戊处地貌形成原因是
(6)描述丙处地貌的特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探秘澜沧江—湄公河的河流地貌同步测试(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高一课时练习)图Ⅰ为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图Ⅱ为某区域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欲使直径为0.1mm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流速至少应降为( )
A.0.1cm/s B.0.5cm/s C.0.8cm/s D.30cm/s
2.图1能够反映图2所示地貌成因的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C 2.B
【分析】1.由图示信息分析可知,如果降到0.1cm/s时,已经发生堆积了,不符合题意,A错误。如果降到0.5cm/s时,已经发生堆积了,也不符合题意,B错误。根据坐标反映的关系,欲使直径为0.1mm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的速度至少应降为沉降速度与0.1mm交点处的河流流速,约为0.8cm/s,C正确。如果降到30cm/s时,已经发生侵蚀了,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C。
2.根据坐标反映的关系,图2是入海口附近的三角洲地貌,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甲是侵蚀作用,与题意不符,A错误。乙、丁是堆积作用,但乙的颗粒比丁的颗粒小;在入海口附近,颗粒较小,因此能够反映图2所示地貌成因的点是乙,B正确,D错误。丙是搬运作用,与题意不符,C错误。故选B。
【点睛】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渐堆积;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2021·高二课时练习)落脚河峡谷住于贵州省毕节市区东侧,在60Km2范围内发育了61.33Km的峡谷,峡谷蜿蜒曲折,孕育了76个河曲,其规模和形态较为稀有和独特。河曲型深切峡谷形成主要经历湖盆期(孕育期)、自由河曲形成期和深切期。结合落脚河峡谷深切期纵剖面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落脚河峡谷属于( )
A.喀斯特地貌 B.盐风化地貌 C.冰川侵蚀地貌 D.冻融风化地貌
4.落脚河峡谷中孕育较多自由河曲,是因为形成期( )
A.下蚀作用强烈 B.侧蚀作用强烈 C.地转偏向力强 D.搬运能力较强
5.对深切期峡谷的形成影响最弱的是( )
A.碳酸岩易被溶蚀 B.地壳间歇性抬升 C.岩层垂直节理发育 D.边坡崩塌现象频发
【答案】3.A 4.B 5.D
【分析】3.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地分布有碳酸盐,岩石垂直节理发育,有洞穴分布和地下水流,结合该地貌分布在贵州省,判断应为喀斯特地貌。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依据材料,在落脚河自由河曲形成之前经历了湖盆期,地表多湖泊沉积物,地形平坦,沉积物相对松软,有利于河流侧蚀作用,逐渐形成河曲;形成期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不同时期地转偏向力不能有强弱区分;地形平坦,下蚀作用力弱,搬运能力较弱。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该峡谷为喀斯特地貌峡谷,沉积的碳酸岩易被流水溶蚀;图中垂直节理发育,岩层多裂隙,有利于流水侵蚀;地壳的间歇性抬升有利于流水下切侵蚀;边坡崩塌会使峡谷展宽,所以其对深切峡谷的形成影响最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落脚河河曲型峡谷因地壳抬升并由早期自由河曲继承性下切而形成,主要经历了湖盆期(孕育期)、自由河曲发育期、河谷深切期等3个时期。
(2021·高二课时练习)钱塘江河口地区受径流、潮流、风浪的综合影响,涌潮明显。钱塘江含沙量小,河口的泥沙主要以海沙为甚,海域来沙包括出长江口进入杭州湾的泥沙以及东海大陆架带入的泥沙。下图为钱塘江河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钱塘江河口含沙量的季节变化特点是( )
A.夏季冬季均低 B.夏季冬季均高
C.冬季高夏季低 D.夏季高冬季低
7.钱塘江南岸镇海以西岸线上几乎无港口的原因是( )
A.南岸泥沙淤积强,滩涂广 B.南岸地处岬角处,风浪大
C.南岸经济落后,对海运需求小 D.南岸潮水冲刷,岸线侵蚀严重
【答案】6.D 7.A
【分析】6.钱塘江河口地区受径流、 潮流风浪的影响。由材料可知,钱塘江含沙量小,河口的泥沙主要以海沙为甚,海域来沙包括出长江口进入杭州湾的泥沙以及东海大陆架带入的泥沙。钱塘江河口的海沙主要来自于北边的长江口,夏季长江径流量大,海水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少,转移至钱塘江口较多,使得含沙量大;冬季长江径流量小、入海水量少,海水携带泥沙在长江河口堆积量大,转移至钱塘江口较少,使得含沙量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进入钱塘江口的海潮由东向西流,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北)偏转,南岸泥沙堆积较多,北岸侵蚀,导致钱塘江南岸滩涂 广布,不利于建设港囗。A正确。南岸不是地处岬角处,南北岸经济差距不大,北岸受潮水冲刷,BCD错误。故选A。
【点睛】注意外力是潮汐运动,潮水向岸运动,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偏转,应该是向北岸偏,侵蚀北岸。
(2021·高一课时练习)悬沙浓度是泥沙和水动力作用的直接体现,它反映了泥沙在水动力作用下的搬运、沉积和再悬浮过程。河道宽窄与深浅、泥沙落淤、水动力等都会影响河流水体的悬沙浓度。泥沙在河口悬浮对河口水域环境产生很大影响。下图为2011年长江口-杭州湾不同测点悬沙浓度的平面分布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崇明岛北部悬沙浓度比南部高的原因是( )
A.河道更窄 B.河水更深
C.河流流量更大 D.海水作用更强
9.河口地区悬沙浓度过大可能会导致( )
A.航运能力减弱 B.浮游生物增加
C.生态环境恶化 D.三角洲面积增大
【答案】8.D 9.A
【分析】8.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部河水更浅、流量更小。北部河道较窄且流量小,泥沙容易沉积。北支入海口附近没有小岛等,海水更容易涌入,潮汐作用强,使底层沉积的泥沙再悬浮。故选D。A、B、C错误。
9.悬沙浓度过大,直接影响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悬沙浓度只是含沙量增加,对河口生态环境影响不大。悬沙浓度增加,泥沙沉积被悬浮,三角洲面积略有减小。悬沙浓度增加,会加大对螺旋桨的磨损和影响,不利于航运。故选A。B、C、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河流水体悬沙浓度的印象因素及河口泥沙淤积的影响。泥沙淤积会导致航运能力减弱。
(2022·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河流地貌的发育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地貌景观中,与上图甲、丙所处位置相对应的分别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④、②
11.与乙地相比,丁地( )
A.地形平坦,汊流较少 B.砂砾堆积,颗粒较大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多沙洲、沙岛发育
【答案】10.B 11.D
【解析】10.从图中看,甲是峡谷,丙地是冲积平原。甲——①,丙——③。故选B。
11.根据上题分析乙地为山前冲积扇,丁地为三角洲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所以,丁地多沙洲、沙岛发育,D选项正确;三角洲地区汊流较多,A选项错误;丁地多为泥沙沉积,颗粒较小,B选项错误;三角洲和冲积扇土壤都肥沃,气候都湿润,C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
(2021·高一课时练习)辽河口形成了大片广阔的潮滩,生长着一望无际的盐地碱蓬。潮涨潮落在滩面冲刷出一道道潮沟——类似河流坡面冲沟,呈树枝状分汊,被形象的称为“潮汐树”。盐地碱蓬能稳定沟岸和沟槽,是“潮汐树”发育生成的关键因素。若没有植被,潮水会不断破坏沟岸,冲刷出新的沟槽,形成的是散乱的辫状水道。下图示意辽河口位置及潮沟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潮流塑造潮沟的过程中,下图所示(箭头表示涨潮和落潮),涨潮、落潮海水流速有差异,其速度差异及对潮沟形成的影响组合正确的是( )
A.涨潮海水流速更快,滩面侵蚀更严重 B.落潮海水流速更快,滩面侵蚀更严重
C.落潮海水流速更快,易导致滩面泥沙堆积 D.涨潮海水流速更快,易导致滩面泥沙堆积
13.碱蓬在潮沟形成中的作用有( )
A.减缓潮流速度,加固潮沟岸壁 B.阻碍人类活动,保持海滩原貌
C.有利于潮沟更深、更宽、更长,形成“潮汐树” D.影响海水多少,减缓海浪侵蚀
【答案】12.B 13.A
【分析】12.由于涨潮时海水上升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而落潮时海水下降的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因此落潮速度快,涨潮速度慢;由题干提示潮涨潮落类似河流的流水作用,因此落潮速度快,海水侵蚀作用强,导致滩面侵蚀更严重;涨潮速度慢,海水堆积作用强,导致滩面泥沙堆积。B对,ACD错。故选B。
13.碱蓬可以增加地面摩擦系数,阻挡潮流速度;碱蓬的根系可以加固潮沟岸壁,A对。碱蓬植株矮小,不能阻碍人类活动,B错。由题干提示若没有植被,潮水会不断破坏沟岸,冲刷出新的沟槽,形成的是散乱的辫状水道。因而碱蓬不利于潮沟更深、更宽、更长,形成“潮汐树”,C错。碱蓬可以减缓其所覆盖区域的海浪侵蚀,使海水相对集中侵蚀沟槽,但碱蓬不能影响海水的多少,D错。故选A。
【点睛】“潮汐树”是一个陌生的地理事物,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充分利用题干中材料提示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关键,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此题。
(2021·高一课时练习)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区域河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该河流( )
A.水流湍急 B.水量季节变化小
C.右岸坡度小 D.虚线为丰水期河岸
15.支流含沙量较大,但支流汇入干流处没有形成三角洲,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支流流速慢 B.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侵蚀严重
C.干流水体对支流抬升作用小 D.汇入处落差大
【答案】14.C 15.D
【分析】14.图中河道出现弯曲和河漫滩,说明流经地区地势较平坦,水流速度较慢,A错;图中虚线为枯水期河岸位置,枯水期河漫滩显露,说明河流水量季节变化较大,BD错;图中右岸为凸岸,流速慢,流水堆积作用明显,河床坡度较小,C正确,故选C。
15.支流汇入干流处没有形成三角洲,可能与汇入处为凹岸,水流速度较快,河床坡度陡峭,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泥沙不易沉积等因素有关,D正确;支流流速慢则有利于泥沙沉积,A错;图中支流位于河流凹岸处,受流水弯道动力的影响更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相对较小,B错;图中干流河道相对较开阔,支流河道狭窄,干流水体对支流具有一定的“顶托作用”,使得干流水体对支流抬升作用相对较强,C错。故选D。
【点睛】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原理及形成过程: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 河流变得越来越弯曲。
二、综合题
16.(2021·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秘鲁东南的圣母河(下图)流域森林茂密,雨量丰沛,但季节分配不均,6~8月为旱季,12月到次年3月为雨量特别大的雨季。该河流因盛产沙金而远近闻名,考察发现其金粒主要来源于南部山区的岩浆岩和变质岩中。
(1)说明圣母河下游多牛轭湖发育的原因。
(2)说明含有大颗粒的金矿石主要沉积在甲处附近的原因。
【答案】(1)圣母河下游地形平坦开阔;河流进入平坦区域受地转偏向力作用水河流侧蚀作用强烈,易成河曲;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促使河曲不断发育,由于流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截弯取直后,原有的河曲被废弃,最终形成牛轭湖。
(2)圣母河上中游分界点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河流出山口前,落差大,流速快,携带大量含有金矿的砾石;出山口后,地势趋平,流速减慢,比重大的大颗粒岩石(砾石)首先在此沉积。
【分析】本题以秘鲁东南的圣母河流域为材料,涉及湖泊的成因及河流沉积物的特征分析,考查对地理事物的阐释和探究能力。
【详解】(1)圣母河下游地形平坦开阔,河流进入平坦区域,河流因为地转偏向力、地质结构、土壤岩石质地差异等因素的影响,通常难以保持一条直线流动,会产生弯曲。在河道弯曲的地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由此,河流的弯曲度就会越来越大;当河流弯曲度特别大时,拐弯处水流不畅,流速减慢,泥沙易淤塞河道,如果水量较大,河流很可能会将弯曲处狭窄的地峡冲开,与对面的河道相连,河流按直线路线流动,这种现象被称为河流的“截弯取直”;河流截弯取直后,原本弯曲的河道因为泥沙淤塞、水位下降,逐渐与主河道分离,渐渐被废弃,成为遗留在原河流凹岸边一段弯曲积水的湖泊,形状如牛轭,从而形成了牛轭湖。
(2)由图可知,圣母河上中游分界点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河流出山口前,河流流经山区,山区落差大,流速快,河流的侵蚀与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含有金矿的砾石;出山口后,地势趋平,流速减慢,搬运能力下降,比重大的大颗粒岩石首先在甲处附近沉积。
【点睛】
17.(2021·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甲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某河谷剖面简图”,该谷地沿线无断层。
材料二乙图为“美国西北部奎茨河及等高线分布图(单位:m)”,该河谷植被茂密,被称为温带“雨林”,是美国大陆“最潮湿”的地方。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图甲中该形态河谷的形成过程。
(2)河谷地区有大量河底沉积物,请你指出河底沉积物在空间上和颗粒上的特点。
【答案】(1)冰川侵蚀作用,形成有“U”型谷;后来冰川消退,谷地中的河流的下蚀作用明显,形成“V”型河谷。
(2)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的磨圆度越来越好,颗粒越来越细;沉积物有层理结构,分选性好。
【分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的学科素养,难度一般。
【详解】(1)根据材料,挪威纬度高,气温低,冰川广布,由于冰川侵蚀作用,形成“U”型谷;后来,冰川后退,谷地中地势较洼,利于河流发育,谷地中河流的下切侵蚀,形成“V”型河谷。
(2)自河流上游到下游,由于流水的冲刷及流水携带物质不断打磨,其磨圆度越来越好,越来越细;自河流上游到下游,随着流水速度的减缓,搬运能力逐渐减弱,沉积作用逐渐加强,沉积物有层理结构,分选性好。
18.(2021·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看,戊为 ,乙为 ;从地貌类型看,甲为 ,丙为 。
(2)从地质作用看,乙处由 作用形成,丙、丁处由 作用形成。
(3)甲、乙、戊中,寻找地下水应在 处,寻找油、气应在 处。
(4)如果要在甲、乙、丙、戊四处选址修一条南北向的隧道,宜选择 处,请说明理由。
(5)解释戊处地貌形成原因是
(6)描述丙处地貌的特点
【答案】(1) 向斜 断层 谷地 冲积扇
(2) 内力 流水堆积(或外力)
(3) 戊 甲
(4) 甲 甲处背斜,背斜呈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积水。
(5)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6)(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地势由高变低;沉积物由厚到薄;颗粒由粗变细。
【分析】本题以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为背景材料,考查地质构造相关知识,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
【详解】(1)从地质构造看,戊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乙处岩层断裂,并且发生位移,为断层;从地貌类型看,甲地势低,为谷地,丙为山前冲积扇。
(2)从地质作用看,乙处由内力作用挤压断裂形成,丙为山前冲积扇、丁处为河口三角洲,他们都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3)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所以甲、乙、戊中,寻找地下水应在戊处,寻找油气应在甲处。
(4)背斜顶部天然拱形,支撑力强,地质构造稳定;不易积水,适合修建隧道,在甲、乙、丙、戊四处中只有甲处为背斜,故选址就应该在甲处。
(5)戊处为向斜成山,原因是向斜槽部受到向下的挤压力,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而其两侧易被侵蚀,因此向斜处相应升高形成山岭。
(6)丙处地貌为山前冲积扇,其形成原因是河流流出山口后,地形变得平坦开阔,泥沙易于沉积,在山口处形成扇形堆积体,越往下游地势越低,沉积物由厚到薄,颗粒物直径由粗到细。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