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1.1地球自转的意义同步测试(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其余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A点的区时是( )
A.7月8日12时 B.7月7日24时 C.7月8日6时 D.7月8日16时
2.此时北京时间是( )
A.7月8日15时 B.7月8日14时 C.7月8日20时 D.7月7日14时
3.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点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三点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
D.三点线速度相同,角速度A点大于B点
(2022·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弧线NQ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晨线 B.为昏线
C.地方时相同 D.该日日出时间相同
5.P点所属时区是( )
A.东七区 B.东六区 C.东八区 D.东九区
6.此时Q点的地方时为( )
A.0时 B.6时 C.12时 D.18时
(2022·高二课时练习)读下面的日照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点即将进入白昼 B.C点地方时为2时
C.AB线是晨线 D.D、E两点的地方时相同
8.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A.120°E,23°26'N B.100°W,23°26'S
C.20°W , 23°26'S, D.120°W,23°26'N
(2022·高二课时练习)下图是“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区域所在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是( )
A.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高纬度
10.图中R、T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R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T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C.R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T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2022·高二课时练习)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1.M地纬度( )
A.10° B.30°
C.45° D.60°
12.图中M、N、O和Q四地中( )
A.Q地线速度1670km/h
B.N地线速度大于837km/h
C.M地线速度约是赤道的一半
D.O地自转周期约12小时
(2022·高二课时练习)图为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造成图示区域相邻等线速度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经度 C.纬度 D.海拔
14.R、T两地等线速度出现显著差异,关键在于( )
A.海陆位置 B.人类活动 C.地球公转 D.海拔高低
15.T地所在实线最可能是( )
A.山脉 B.海沟 C.平原 D.盆地
二、综合题
16.(2021·高二课时练习)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表示 (节气)的光照情况,判断依据是 。
(2)A、B、C三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图上各点角速度变化规律。
(3)A的地理坐标是 ,C点的日出时间是 点钟。B点的日出时间是 点钟。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点所在时区是 。
(5)由H地向A地发射炮弹,炮弹将落在A地偏 方向。
(6)0时所在经线为 ,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日期占全球的范围是 。
17.(2021·高二课时练习)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此图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2)分别写出图示中的晨线和昏线。
(3)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 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时,E点的地方时为 时。
(4)假设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说出炮弹在运行过程中的偏转方向及相对D、乙所在经线的落地位置。
18.(2021·高二课时练习)读图,回答问题。
(1)BD为 (晨线/昏线)该图为 (北极点/南极点)的俯视图。
(2)A点的地方时 。此时,北京时间为 。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此日,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4)图中新的一天的范围是 。新的一天范围占全球的几分之几 。
(5)假如北斗导航卫星定位点成功后,其位于地面对应点(D点)连续两次日出的时间间隔为 小时。
(6)某导弹部队假如从E点向正南方向发射导弹,射程为300KM,那么,导弹将落在发射点的偏 (东、西)方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1.1地球自转的意义同步测试(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其余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A点的区时是( )
A.7月8日12时 B.7月7日24时 C.7月8日6时 D.7月8日16时
2.此时北京时间是( )
A.7月8日15时 B.7月8日14时 C.7月8日20时 D.7月7日14时
3.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点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三点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
D.三点线速度相同,角速度A点大于B点
【答案】1.C 2.B 3.C
【解析】1.由于图中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其余部分表示7月8日,故阴影两侧的经线一条为180°经线,一条为0时刻线,再加上经度的分布特点可知,与A点所在经线相对的那条经线为180°,同时可算出时间为18:00,故A点所在经度为0°,地方时为6:00,0°刚好为零时区中央经线,故A地区时也为6:00,日期为7月8日,故选C。
2.结合上题可知,A点经度为0°,时间为6:00,北京处在东八区,应比A点早8个小时,故为14:00,同时也处在新的一天范围内,日期为7月8日,故选B。
3.结合所学可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余地区都为15°/h;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着纬度升高而降低,极点为0,故ABC三地自转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为A>B>C,C选项正确,排除ABD。故选C。
【点睛】地球上有两条日期变更线:一条是人为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基本是与180°经线重合;另一条是地方时0时所在经线。自0时经线向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的范围,0时经线向西至180°经线为旧的一天的范围。
(2022·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弧线NQ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晨线 B.为昏线
C.地方时相同 D.该日日出时间相同
5.P点所属时区是( )
A.东七区 B.东六区 C.东八区 D.东九区
6.此时Q点的地方时为( )
A.0时 B.6时 C.12时 D.18时
【答案】4.B 5.A 6.B
【解析】4. 据图可知,弧线NQS为晨昏线,Q点位于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上,晨昏线以西为黑夜,以东为白昼,因此该晨昏线为晨线,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如图所示,N、Q、S位于同一经线上,因此三点的地方时相同,C不符合题意;图中晨昏线和经线重合,则该日为春秋分日,故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此时全球昼夜等长,日出时间均为6点,日落时间18点,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B。
5.如图,P点位于东经100°,根据公式:时区=当地的经度/15度,当所得结果余数小于7.5度为当前时区数,如果所得结果余数大于7.5度,那就再加1。即100°÷15°的商为6,余数为10>7.5,所以时区为东七区,A正确。故选A。
6.读图可知,Q点位于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上,晨昏线以西为黑夜,以东为白昼,因此该晨昏线为晨线,其与赤道的交点Q点的地方时为6点。故选B。
【点睛】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2022·高二课时练习)读下面的日照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点即将进入白昼 B.C点地方时为2时
C.AB线是晨线 D.D、E两点的地方时相同
8.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A.120°E,23°26'N B.100°W,23°26'S
C.20°W , 23°26'S, D.120°W,23°26'N
【答案】7.D 8.D
【解析】7.根据图示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可知,D点位于晨线上,故D点即将进入白昼,故A选项叙述正确;据图可知,D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以D点的地方时为6时,C点与D点的经度差为60°,地方时相差4小时,且C点位于D点的西边,故C点的地方时为2时,故B选项叙述正确;晨昏线是指昼夜半球的分界线,随着地球自转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线为晨线,所以AB线是晨线,故C选项叙述正确;D、E两点不在同一条经线上,所以两点的地方是不同,故D选项叙述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
8.据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23°26′N(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图中D点的地方时为6时,可计算出180°经线的地方时为8时,180°经线与太阳直射经线(地方时为12时)相差60°,太阳直射经线在180°以东60°,故太阳直射经线的经度为120°W,所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120°W,23°26′N),故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随着地球自转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线为晨线,随着地球自转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线为昏线。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时。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坐标为该日太阳直射纬线的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坐标为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的经度。
(2022·高二课时练习)下图是“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区域所在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是( )
A.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高纬度
10.图中R、T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R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T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C.R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T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答案】9.A 10.B
【解析】9.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规律:除两极点外,速度大小由赤道向两侧递减。读图,图上速度值由南向北逐渐增大,表明由南向北靠近赤道,图为南半球情况。图上数值1500左右,接近赤道线速度1670千米每小时,故位于南半球低纬度,A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图文信息,B、C、D错误。故选A。
10.根据等值线的变化规律可知,R点地球自转等线速度凸向高值方向,凸高为低,R点自转线速度值低;同理,T点凸低为高,自转线速度值高。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B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图文信息,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规律:除两极点外,速度大小由赤道向两侧递减。大小受纬度和海拔的影响。
(2022·高二课时练习)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1.M地纬度( )
A.10° B.30°
C.45° D.60°
12.图中M、N、O和Q四地中( )
A.Q地线速度1670km/h
B.N地线速度大于837km/h
C.M地线速度约是赤道的一半
D.O地自转周期约12小时
【答案】11.D 12.C
【解析】11.读图可知,M地的自转线速值约为赤道处自转线速度的一半,因此该地的纬线长度为赤道处周长的一半,因此该地的纬度为60°,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读图可知,Q地线速度小于1670km/h,A错误;N地线速度小于837km/h,B错误;M地线速度约是赤道的一半,C正确;O地自转周期约24小时,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自转角速度: 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约为15°/h;地球自转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恒星日为23小时56分4秒,此时地球自转360°,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2022·高二课时练习)图为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造成图示区域相邻等线速度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经度 C.纬度 D.海拔
14.R、T两地等线速度出现显著差异,关键在于( )
A.海陆位置 B.人类活动 C.地球公转 D.海拔高低
15.T地所在实线最可能是( )
A.山脉 B.海沟 C.平原 D.盆地
【答案】13.C 14.D 15.A
【分析】13.图示区域相邻等线速度南、北差异主要是由于纬度不同,纬度越大,自转线速度越大,C正确;南、北向差异受地形、经度、海拔影响小,ABD错误。故选C。
14.R、T两地纬度相同,但等线速度差异显著,主要是因为海拔高低导致自转线速度出现差异,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D正确。地球自转等线速度与海陆位置、人类活动、地球公转无关,ABC错误。故选D。
15.T地所在实线处自转线速度大于同纬度东、西两侧,说明该地海拔高于东、西两侧,应为山脉,A正确;海沟、平原海拔低,自转线速度小,BC错误;盆地自转线速度小于东、西两侧,D错误。故选A。
【点睛】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最小为0,南北纬60°约为赤道的一半。同纬度地区地势越高,线速度越大。
二、综合题
16.(2021·高二课时练习)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表示 (节气)的光照情况,判断依据是 。
(2)A、B、C三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图上各点角速度变化规律。
(3)A的地理坐标是 ,C点的日出时间是 点钟。B点的日出时间是 点钟。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点所在时区是 。
(5)由H地向A地发射炮弹,炮弹将落在A地偏 方向。
(6)0时所在经线为 ,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日期占全球的范围是 。
【答案】(1) 夏至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2) C、A、B 各点相等
(3) (23°26'N、0°) 6 3
(4) (23°26'N、45°W) 中时区
(5)西
(6) 135°E 7/8
【分析】(1)
地球逆时针自转,为北半球俯视图。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说明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
(2)
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图中三点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C、A、B,因此A、B、C三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C、A、B。除极点外,全球自转角速度相等。
(3)
据图可知A地位于北回归线上,因此纬度为23°26'N;A点所在经线与180°经线相对,为0°;所以A地的坐标为(23°26'N、0°)。C点位于赤道上,昼夜平分,所以C点日出时间为6点。据图可知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为12点,1格3小时,再结合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很容易判断B点地方时为21点;B点位于昏线上,因此B点21点日落,则日出时间为3点。
(4)
地球逆时针自转,为北半球俯视图。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地方时为12点经线,根据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为12点这一特点及180°经线的位置,可得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23°26'N、45°W)。A点所在经线与180°经线相对,为0°;0°经线所在时区是中时区。
(5)
地球逆时针自转,为北半球俯视图。北半球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右偏;由H地向A地发射炮弹,右偏后炮弹将落在A地偏西方向。
(6)
读图可知,45°W为12时,则0时所在经线为与之相对的135°E。135°E往东到180°,与北京120°E处于同一天的日期,占全球的范围是(135+180)/360=7/8。
17.(2021·高二课时练习)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此图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2)分别写出图示中的晨线和昏线。
(3)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 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时,E点的地方时为 时。
(4)假设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说出炮弹在运行过程中的偏转方向及相对D、乙所在经线的落地位置。
【答案】(1)南半球
(2)AB为晨线,BC为昏线
(3) 2 18 12
(4)向左偏(向东偏);落地位置位于D、乙所在经线的东侧。
【分析】本题以光照图为情境,考查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及意义,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
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呈顺时针,故该图为以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故该图代表南半球。
(2)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经过AB线,由夜晚进入白天,故AB为晨线;自西向东经过BC线,由白天进入夜晚,故BC为昏线。
(3)
图示B所在经线为90°E,地方时为0时(夜半球中间的经线),故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2时,国际标准时间(0°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E点经线为昼半球中间的经线,90°W,地方时为12时。(时差:经度相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东加西减)
(4)
图示为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向左偏,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的落地位置将位于D、乙所在经线的左侧,即东侧。
【点睛】
18.(2021·高二课时练习)读图,回答问题。
(1)BD为 (晨线/昏线)该图为 (北极点/南极点)的俯视图。
(2)A点的地方时 。此时,北京时间为 。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此日,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4)图中新的一天的范围是 。新的一天范围占全球的几分之几 。
(5)假如北斗导航卫星定位点成功后,其位于地面对应点(D点)连续两次日出的时间间隔为 小时。
(6)某导弹部队假如从E点向正南方向发射导弹,射程为300KM,那么,导弹将落在发射点的偏 (东、西)方向。
【答案】 昏线 南极点 3:00 17点 (45°E,23°26′S) 66°34′ 135°W向东到180° 7/8 24 东
【分析】本题通过地球运动光照图的判读,考查学生对于地球自转、公转意义的理解,具体如晨昏线的判读、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太阳直射点所在的位置、新一天与旧一天的比例、地转偏向力的判断等。
【详解】(1)由图可知,结合所学知识地球自转“北逆南顺”的特征,可判读中心点为南极点。又因为此图右侧有太阳光线,因此可判读CBD为晨昏线且左侧为夜半球,根据晨昏线的特征可判断BD由白昼转向黑夜为昏线。BC由黑夜转向白昼为晨线。
(2)由图可知,B点所在的经线为0时,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A点与B点经度差为45°,且在B点以东,因此A点的地方时为3时。又据图可知,45°E为昼半球中央经线,时间为12时,可判断120°E即北京时间为=12+(120°-45°)÷15=17时。
(3)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分为经度与纬度,经度为昼半球中央即45°E;纬度可结合晨昏线与极昼出现的最低纬度综合判读,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因此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坐标为45°E,23°26′S,由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直射点23°26′S的正午太阳高度是90°,所以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90°-23°26′=66°34′。
(4)图中两条日界线分别为B点即0时所在的经线以及180度经线,因此新一天的范围即为B点所在的经线向东一直至180°,而B点所在经线的经度与45°E正好相反,可知B点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35°W。自135°W向东至180°,即(180°+135°+180°)÷360°=7/8,可判读新一天占全球范围的八分之七。
(5)赤道地区永远昼夜平分,6点日出18点日落,因此两次日出的间隔为24小时。
(6)导弹部队由E向南发射导弹,进入南半球范围,按照地转偏向力的特征,南半球将向左偏转,因此实际的导弹将落在左侧即为偏东方向。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