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5.2土壤同步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5.2土壤同步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14 23:00:1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5.2土壤同步测试题(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高一课时练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把甲、乙、丙、丁四份质地不同的土壤堆成形状大小相同的圆锥体,在其中三个土堆上覆盖一层相同的草皮。通过模拟实验观测相同降水强度下土壤质地、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量的关联性。壤土质地中,三类不同粒径土壤比例差别较小,砂土、粉土、黏土均以一种粒径为主。读实验相关数据表,回答问题。
甲 乙 丙 丁
土壤质地(%) 砂粒 40 45 78 14
粉粒 25 25 14 19
黏粒 35 30 8 67
水土流失量(g/m2) 47.3 201.2 15.7 76.9
1.甲土壤属于( )
A.砂土 B.壤土 C.黏土 D.粉土
2.丁土壤属于( )
A.砂土 B.壤土 C.黏土 D.粉土
3.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植被覆盖条件下,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土壤质地( )
A.砂粒与黏粒比重接近 B.黏粒比重小,砂粒比重大
C.粉粒与黏粒比重接近 D.砂粒比重小,黏粒比重大
【答案】1.B 2.C 3.D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砂土是指土壤颗粒组成中砂粒含量较高的土壤,砂粒(粒径1-0.05毫米)含量大于50%为砂土,A错误;壤土,指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甲土壤中砂粒、粉粒、黏粒各自比重相差不大,含量适中,因此应为壤土,B正确;黏土是含砂粒很少、有黏性的土壤,水分不容易从中通过而具有较好可塑性,甲土壤中砂粒比重占40%,黏粒较少,不是黏土,C错误;粉土砂粒比重小于20%,介于砂土和黏性土之间,D错误。故选B。
2.从表中可以看出,丁土壤中,黏粒比例最大,为黏土,是含沙粒很少、有黏性的土壤,故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故选C。
3.由材料“把甲、乙、丙、丁四份质地不同的土壤堆成形状大小相同的圆锥体,在其中三个土堆上覆盖一层相同的草皮”可知,乙土壤水土流失量远超其它三类土壤,因此乙土壤是没有覆盖草皮的土壤。据题干“在相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甲丙丁三类土壤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丁类土壤,从表中可以看出,砂粒比重小,黏粒比重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1、砂土的特点具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耕作方便,不易板结开裂和春季升温快的特点。但保水保肥力差,有效的矿质营养含量低,栽培作物易早衰,老化。2、黏土的特点土质细密,春季气温回升缓慢,栽培蔬菜的成熟期较晚:保水保肥力强,但排水不良,浇水后易干裂,不便耕作;播种后缓苗比较困难,植株根部吸收难度大,发育比较迟缓。这类土壤中含有丰富的养分,有丰产潜力。3、壤土、指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质地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间,兼有黏土和砂土的优点,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是较理想的农业土壤。壤土土质松细适中,春季升温较慢,保水保肥较好,土壤结构良好,便于耕作有机质和天然养分较为丰富,是一般蔬菜较为适宜的土壤。
(2022·高一课时练习)土壤是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三相物质组成的,土壤容重(ρb)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重量,其中M表示物质质量,V表示物质体积。土壤容重与土壤质地、压实状况、土壤颗粒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种土壤管理措施有关。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发育良好。下图为土壤三相物质比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土壤容重越大( )
A.有机质含量越低 B.土壤孔隙度越高
C.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轻 D.越利于作物生长
5.下列四种土壤中,土壤容重最小的是( )
A.东南丘陵的红壤 B.松嫩平原的黑土
C.三江平原的沼泽土 D.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
6.下列措施不能降低土壤容重的是( )
A.引水灌溉 B.秸秆还田 C.深耕土地 D.红壤掺沙
7.影响土壤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 )
A.成土母质 B.气候 C.生物 D.地形
8.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通常是土壤中的( )
A.矿物质的含量 B.有机质的含量 C.水分的含量 D.空气的含量
【答案】4.A 5.B 6.A 7.C 8.B
【解析】4.根据材料可知,土壤容重越大,有机质含量越低,土壤孔隙度越低,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重,越不利于作物生长,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5.根据材料,“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可知,选项中最肥沃的土壤,土壤容重应最小,四种土壤中黑土最肥沃,土壤容重最小,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6.秸秆还田、深耕土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红壤掺沙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都能够降低土壤容重,BCD正确;而引水灌溉使得土壤物质紧实,可能会提高土壤容重,A错误。本题选择不能降低土壤容重的,所以选A。
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影响土壤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是生物,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通常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B正确;矿物质含量、水分含量、空气含量不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
(2022·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中a、b、c分别表示土壤中固态、气态、液态成分的体积分数,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四种土壤。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表示理想土壤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关于土壤肥力的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土壤肥力是土壤特有的本质属性
②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养分的多少
③土壤肥力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④农业生产中,土壤肥力越来越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9.C 10.C
【解析】9.理想土壤中矿物质占45%左右,有机质占5%左右,空气和水分各占20%~30%。结合下图分析可知,①的空气所占比重太低,水分所占比重太高,有机质和矿物质所占比重太低,故A选项排除:②空气所占比重太高,水分所占比重太低,故B选项可排除;④空气所占比重太高,水分所占比重太低,故D选项排除;③各成分所与比重符合理想土壤的构成,C选项正确。故选C。
10.土壤具有肥力是其特有的本质属性,①正确。人类生存离不开农业,而农业生产首先是绿色植物的生产,其与土壤肥力密切相关,可以说现阶段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②错误,③正确。人类农业生产过程中,如果合理经营管理,做到用养结合,土壤肥力会逐渐提高;如果利用不当,则会引起土壤肥力减退,④错误;C①③正确。故选C。
【点睛】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水、肥、气、热的协调程度,土壤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2022秋·高一课时练习)下表为“我国东部地区的三种典型土壤:黑土、水稻土、红壤成分表”。读表回答问题。
土壤 水分 空气 矿物质 有机质
a 30% 20% 49% 1%
b 25% 30% 37% 8%
c 35% 15% 47% 3%
11.表中a、b、c代表的三种土壤正确的排序组合是( )
A.黑土、水稻土、红壤 B.红壤、黑土、水稻土
C.水稻土、黑土、红壤 D.红壤、水稻土、黑土
12.表中所列土壤,哪种是经人类长期耕作改造形成的土壤( )
A.黑土 B.水稻土 C.红壤 D.都不是
【答案】11.B 12.B
【解析】11.黑土、水稻土、红壤三种土壤中,红壤有机质含量最少,据表可知:a有机质含量最少,故a为红壤;黑土因有机质含量最高而最肥沃,b有机质含量最多,故b为黑土;则c为水稻土,所以a、b、c代表的三种土壤正确的排序组合是红壤、黑土、水稻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属于水稻种植中,长期培育出的土壤,所以经人类长期耕作改造形成的土壤是水稻土,B正确,D错误;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是地表植被经过长期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是自然形成的土壤,A错误;红壤是在亚热带气候和常绿阔叶林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土壤。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区,由于该地区降水丰沛,土壤淋溶作用强,故钾、钠、钙、镁积存少,而铁、铝的氧化物较丰富,故土壤颜色呈红色,是自然形成的土壤,C错误;故选B。
【点睛】在我国,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土壤肥沃;红壤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区,主要特点是贫瘠、呈酸性、土质黏重;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属于水稻种植中,长期培育出的土壤。
13.(2022·高一课时练习)不同水热和地形条件下土壤发育情况不同。研究人员在青海湖某支流上游(37°25'N,100°15'E)选取一处河谷开展实地测量研究。该支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70.3mm,主要集中在6-9月份,多年平均蒸发量为607.4mm。研究人员在研究区内分别选取阳坡和阴坡各一处钻孔取样测量,下左图示意不同坡向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下右图示意两钻孔处土壤剖面。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阴坡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比阳坡少
B.甲坡母岩层厚度较大,故为阴坡
C.乙坡为阳坡,光照条件好,植被生长好,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厚
D.乙坡淋溶淀积层较厚,其原因与气温低、蒸发量小、生物量大有关
【答案】D
【详解】读左图,总体来看,阴影表示的阴坡横柱比空白表示的阳坡横柱长,说明阴坡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比阳坡多,A错误。由资料可知,该地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阴阳坡关键在于光照的差异。阴坡光照较弱,蒸发较少,土壤水分含量相对较高,有机碳含量高,土层厚;阳坡光照条件较好,蒸发较大,土壤湿度较小,有机碳含量低,土层薄,由右图可知,甲剖面比乙剖面土层薄,是阳坡,乙剖面是阴坡,且淋溶淀积层较厚,其原因与气温低、蒸发量小、生物量大有关。BC错误,D正确。故选D。
(2022秋·高一课时练习)牙刷草是找铜矿的指示植物。“牙刷草,开紫花,哪里有铜,哪里就有它”,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牙刷草之所以被称为铜矿的指示植物,主要是受到( )的影响。
A.生物 B.气候 C.地形 D.成土母质
15.有关土壤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
B.成土母质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C.陡峭的山坡上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D.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东北地区
【答案】14.D 15.C
【解析】14.植物体内的矿质元素都是根从土壤中吸收的。而成土母质是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物理性质改变,形成的疏松的风化物,是土壤初始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故牙刷草生长所需的铜元素主要来自成土母质,D正确;牙刷草称为铜矿的指示植物受生物、气候、地形的影响不大,ABC错误。故选D。
15.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率快,土壤发育程度较差,故C选项正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影响因素,故A、B选项错误;低温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寒冷,有机质分解缓慢,形成了肥沃的黑土,故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成土母质主要为土壤提供矿物质,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生物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通过生物的循环,才能把大量的太阳能纳入成土过程,才能使分散于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的多种养分物质聚集于土壤之中,才能使土壤具有肥力并使之不断更新.因此,成土过程实质上就是成土母质在一定条件下被生物不断改造的过程,没有生物的作用便没有土壤的形成。
二、综合题
16.(2022·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万物土中生,土壤是农业之基,是人类及动植物生存、繁衍生息的依靠。随着人口迅速膨胀,人类对粮食的需求、对生存空间的需要大大增加,土壤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图1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图2是不同气候下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
(1)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______。根据图文信息推测图2中甲乙丙降水量的大小关系______。
(2)判断图1中Ⅰ、Ⅱ分别表示的植被类型:Ⅰ______Ⅱ______
(3)面对土壤危机,请提出合理的土壤养护措施。
【答案】(1) 生物 甲>丙>乙
(2) 草原 森林
(3)改良改造劣质土壤,优良土壤注重种养结合。
【分析】本大题以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和不同气候下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因素、土壤剖面特点、土壤养护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是动物以及植物等生物因素。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因此降水量的大小关系是甲>丙>乙。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草原地区的有机质含量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是降低的,且草原地区有机质含量较高,由以上分析可知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是I,Ⅱ是森林。
(3)随着人口迅速膨胀,人类对粮食的需求、对生存空间的需要大大增加,土壤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因此,在土壤的养护中要改造劣质土壤, 对优良土壤注重种养结合。
17.(2022·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化壳的厚度反映了当地的岩石的风化强度。图1为森林土壤剖面图,图2为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风化壳的深度示意图。
(1)图1中,以分解和半分解有机质为主的是________层(填字母);上层土壤淋失物质主要在________层沉淀(填字母)。
(2)在野外进行土壤观察时,我们一般可从土壤颜色、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进行观察。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很多,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________。
(3)图2中岩石风化强度最大地区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请分析该植被分布区岩石风化强度较大的自然原因________。
【答案】(1) A D
(2) 土壤质地 土壤剖面构造 生物
(3) 热带森林 热带森林所处地区的气候湿热,温度高,降水量大,生物繁茂,岩石的风化强度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壤剖面构造以及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详解】(1)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的是有机层,有机层位于土壤的最表层,对应A。上层土壤淋失物质主要在淀积层沉积。图中A为有机层,B为腐殖质层,C为淋溶层,D为淀积层。
(2)在野外进行土壤观察时,一般可以从土壤颜色,土壤质地以及土壤的剖面结构等方面进行观察。气候、成土母质、生物、地貌、时间等均会影响土壤的形成,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因素。
(3)图2中岩石风化强度最大的地区,其风化壳厚度越大,对应热带森林地区。热带森林所在地区,地处热带,纬度低,气候湿热,气温高,降水量大,同时,生物茂盛,生物作用强烈,岩石的风化强度大,风化壳的厚度大,岩石风化程度深。
18.(2022·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序号①②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①表示绿色植物的____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___。
(2)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____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生物是土壤____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3)气候对土壤形成的作用主要是通过____和____来实现的。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
(4)最近几年,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地,面临黑土肥力下降、黑土土层变薄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请提出你宝贵的建议
【答案】(1) 光合 矿物质
(2) 物质基础 有机质
(3) 气温 降水 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有机质积累较多
(4)增施有机肥;作物轮作;平整土地
【分析】本题以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为载体,考查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等内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读图可以看出,①是植物,吸收阳光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②在成土母质上面,表示绿色植物从成土母质中吸收矿物质。
(2)根据所学,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植物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生物是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并且土壤肥力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3)根据所学可知,气候对土壤形成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气温和降水来实现的,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缓慢,并转化成大量腐殖质累积于土体上部,形成土质肥沃的黑土。
(4)针对黑土肥力下降问题,可以增施有机肥;注意用地养地、合理轮作;针对黑土土层变薄的问题,可以注意平整土地;合理耕作,沿等高线种植;对地形较陡的坡地宜营造防护林带,治坡治沟,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5.2土壤同步测试题(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高一课时练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把甲、乙、丙、丁四份质地不同的土壤堆成形状大小相同的圆锥体,在其中三个土堆上覆盖一层相同的草皮。通过模拟实验观测相同降水强度下土壤质地、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量的关联性。壤土质地中,三类不同粒径土壤比例差别较小,砂土、粉土、黏土均以一种粒径为主。读实验相关数据表,回答问题。
甲 乙 丙 丁
土壤质地(%) 砂粒 40 45 78 14
粉粒 25 25 14 19
黏粒 35 30 8 67
水土流失量(g/m2) 47.3 201.2 15.7 76.9
1.甲土壤属于( )
A.砂土 B.壤土 C.黏土 D.粉土
2.丁土壤属于( )
A.砂土 B.壤土 C.黏土 D.粉土
3.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植被覆盖条件下,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土壤质地( )
A.砂粒与黏粒比重接近 B.黏粒比重小,砂粒比重大
C.粉粒与黏粒比重接近 D.砂粒比重小,黏粒比重大
(2022·高一课时练习)土壤是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三相物质组成的,土壤容重(ρb)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重量,其中M表示物质质量,V表示物质体积。土壤容重与土壤质地、压实状况、土壤颗粒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种土壤管理措施有关。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发育良好。下图为土壤三相物质比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土壤容重越大( )
A.有机质含量越低 B.土壤孔隙度越高
C.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轻 D.越利于作物生长
5.下列四种土壤中,土壤容重最小的是( )
A.东南丘陵的红壤 B.松嫩平原的黑土
C.三江平原的沼泽土 D.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
6.下列措施不能降低土壤容重的是( )
A.引水灌溉 B.秸秆还田 C.深耕土地 D.红壤掺沙
7.影响土壤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 )
A.成土母质 B.气候 C.生物 D.地形
8.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通常是土壤中的( )
A.矿物质的含量 B.有机质的含量 C.水分的含量 D.空气的含量
(2022·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中a、b、c分别表示土壤中固态、气态、液态成分的体积分数,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四种土壤。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表示理想土壤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关于土壤肥力的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土壤肥力是土壤特有的本质属性
②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养分的多少
③土壤肥力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④农业生产中,土壤肥力越来越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22秋·高一课时练习)下表为“我国东部地区的三种典型土壤:黑土、水稻土、红壤成分表”。读表回答问题。
土壤 水分 空气 矿物质 有机质
a 30% 20% 49% 1%
b 25% 30% 37% 8%
c 35% 15% 47% 3%
11.表中a、b、c代表的三种土壤正确的排序组合是( )
A.黑土、水稻土、红壤 B.红壤、黑土、水稻土
C.水稻土、黑土、红壤 D.红壤、水稻土、黑土
12.表中所列土壤,哪种是经人类长期耕作改造形成的土壤( )
A.黑土 B.水稻土 C.红壤 D.都不是
13.(2022·高一课时练习)不同水热和地形条件下土壤发育情况不同。研究人员在青海湖某支流上游(37°25'N,100°15'E)选取一处河谷开展实地测量研究。该支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70.3mm,主要集中在6-9月份,多年平均蒸发量为607.4mm。研究人员在研究区内分别选取阳坡和阴坡各一处钻孔取样测量,下左图示意不同坡向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下右图示意两钻孔处土壤剖面。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阴坡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比阳坡少
B.甲坡母岩层厚度较大,故为阴坡
C.乙坡为阳坡,光照条件好,植被生长好,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厚
D.乙坡淋溶淀积层较厚,其原因与气温低、蒸发量小、生物量大有关
(2022秋·高一课时练习)牙刷草是找铜矿的指示植物。“牙刷草,开紫花,哪里有铜,哪里就有它”,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牙刷草之所以被称为铜矿的指示植物,主要是受到( )的影响。
A.生物 B.气候 C.地形 D.成土母质
15.有关土壤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
B.成土母质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C.陡峭的山坡上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D.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东北地区
二、综合题
16.(2022·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万物土中生,土壤是农业之基,是人类及动植物生存、繁衍生息的依靠。随着人口迅速膨胀,人类对粮食的需求、对生存空间的需要大大增加,土壤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图1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图2是不同气候下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
(1)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______。根据图文信息推测图2中甲乙丙降水量的大小关系______。
(2)判断图1中Ⅰ、Ⅱ分别表示的植被类型:Ⅰ______Ⅱ______
(3)面对土壤危机,请提出合理的土壤养护措施。
17.(2022·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化壳的厚度反映了当地的岩石的风化强度。图1为森林土壤剖面图,图2为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风化壳的深度示意图。
(1)图1中,以分解和半分解有机质为主的是________层(填字母);上层土壤淋失物质主要在________层沉淀(填字母)。
(2)在野外进行土壤观察时,我们一般可从土壤颜色、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进行观察。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很多,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________。
(3)图2中岩石风化强度最大地区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请分析该植被分布区岩石风化强度较大的自然原因________。
18.(2022·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序号①②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①表示绿色植物的____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___。
(2)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____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生物是土壤____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3)气候对土壤形成的作用主要是通过____和____来实现的。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
(4)最近几年,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地,面临黑土肥力下降、黑土土层变薄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请提出你宝贵的建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