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4.1流域内协调发展同步测试(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高二课时练习)美国科罗拉多河全长2334千米,但径流量仅为密西西比河的2.3%,且时空分布不均,86%的径流量集中于河流上游的高山地区;70%的径流量集中于夏季。科罗拉多河是美国最早进行水能资源开发的河流,下图为科罗拉多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科罗拉多河开发水能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能源需求量大 B.地势起伏大且水能集中
C.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D.全流域水能分布均匀
2.科罗拉多河水能开发的主要影响是( )
A.改善生态环境 B.解决缺水问题 C.减少生物多样性 D.导致地震频发
【答案】1.B 2.C
【解析】1.根据材料“86%的径流量集中于河流上游的高山地区;70%的径流量集中于夏季”可知,上游地势起伏大且水能集中,B正确,C、D错误;能源需求量大属于社会经济条件,A错误。故选B。
2.科罗拉多河大量修建水库水坝,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影响生态环境,减少生物多样性,A错误,C正确;根据所学区域知识可知,科罗拉多河附近人口较少,缺水问题不突出,且修建水库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缺水问题,B错误;地震主要是地壳运动导致的,D错误。故选C。
【点睛】水能开发对区域的影响可从社会、经济、生态等角度进行分析。
(2022·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中的桃花河位于我国鄱阳湖平原地区桌村,村民为了灌溉之便,开挖了两条水渠,并在河中修筑两条低矮的水坝(低于河水水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上图中水渠利用率较高的时间可能是(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4.水坝建成后可以( )
①增加水渠流量②提高水渠入口水位③增加水坝上游流速④增加水坝下游河道淤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3.B 4.C
【解析】3.7—8月鄱阳湖平原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少,正处于伏旱,且农作物播种面积大,需水量大,水渠利用率较高,B正确;10-11月、1-2月处于秋冬时节,农作物处于收获时期,越冬农作物播种面积相对较小,需水量相对较小,AD错;相比于4-5月而言,7-8月气温更高,蒸发更大,且又受伏旱的影响,需水量更大,水渠利用率更高,C错。故选B。
4.修建水坝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灌溉,其主要作用是阻挡上游来水,抬高水渠入口处水位,增加水渠流量,①②正确;由于水坝对水坝上游河段来水的阻挡作用,水坝上游流速降低,泥沙沉积量增大,水坝下游河道淤积情况减弱,③④错。故选A。
【点睛】调动水坝对上下游水文特征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抓住时间信息“7-8月”和地点信息“鄱阳湖平原”等,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判断即可。
(2022·高二课时练习)黄河上游内蒙古河段南岸的十大孔兑(蒙语,山洪沟)是季节性高含沙支流。各孔兑长度在65-110千米之间,总流域面积1.1万平方千米。水文站监测数据显示,暴雨期十大孔兑主要洪水过程从起涨至洪水峰值出现的时差平均为1.4小时,洪水持续时间平均为18小时,具有水量大、含沙量极高、持续时间短的显著特征,下图示意内蒙古段黄河干流与十大孔兑水系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十大孔兑共同的水系特征及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A.流域面积小而狭窄---地形复杂,山谷发育多
B.流向自南向北流---南部降水多,北部降水少
C.上游支流多,下游支流少---上游降水多,下游降水少
D.含沙量大---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沙漠广布
6.十大孔兑主要洪水过程快、洪峰水量大,该现象的成因包括( )
①流域面积小,流程短,汇水速度快②流域植被稀疏导致降水少,气候干旱③流域植被稀疏,涵养水源能力较弱,洪水持续时间短④流域沟谷众多,同时来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21世纪以来孔兑输沙量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黄河上游水利工程建设 B.孔兑中游营造防风固沙林
C.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减少 D.孔兑上游加强水土保持
【答案】5.A 6.D 7.D
【解析】5.孔兑是季节性高含沙支流,说明水流速度快,地形复杂,山谷发育多,流域面积小而狭窄,A正确;南部地势高,自南向北流,河流流向不能推断河流流向,故B错误;上游与下游的地形不同,上游起伏大,侵蚀作用强,易形成沟谷洪流,故支流多,故C错误;含沙量不是水系特征,故D错误。故答案选A。
6.流域面积小,流程短,汇水速度快,①正确;气候干旱不是水量大的原因,②错误;流域植被稀疏,涵养水源能力较弱,洪水来水时间短,持续时间短,③正确;流域沟谷众多同时来水,使得来水速度快,④正确。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7.黄河上游修建的水库调节黄河干流的输沙量,对支流孔兑输沙量没有影响,A错误。孔兑中游防风固沙林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对孔兑输沙量影响较小,B错误。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大小无法通过材料信息推断,C错误。孔兑上游地区加强水土保持,可以减少流入孔兑的泥沙,使孔兑输沙量减少,D正确。故答案选D。
【点睛】流域内植被覆盖率的提高,提高水土保持的能力,会减轻水土流失,使入河泥沙减少,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
(2022·高一课时练习)鄱阳湖位于长江三峡大坝下游地区,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2003年大型水利枢纽三峡工程运营后,鄱阳湖水量、泥沙等水情变化明显,对湖区供水、灌溉、航运等造成重大影响。下图示意鄱阳湖入湖和出湖年输沙量的年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三峡工程运营前,鄱阳湖输沙量( )
A.入湖大于出湖 B.入湖小于出湖 C.出入湖大致相当 D.出入湖均减少
9.与三峡工程运营前相比,运营后多年平均入湖水量( )
A.丰水期增加,枯水期减少 B.丰水期增加,枯水期增加
C.丰水期减少,枯水期增加 D.丰水期减少,枯水期减少
10.三峡工程为长江流域工业发展带来的有利条件有( )
①提高能源供给②增强航运能力③改善供水条件④增加电煤储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8.A 9.C 10.A
【解析】8.根据材料可知,2003年大型水利枢纽三峡工程运营,由图可知2003年前,鄱阳湖入湖输沙量大于出湖输沙量,A选项正确,B、C选项错误。运营前出入湖输沙量均较多,且呈波动变化,D选项错误。
9.鄱阳湖位于长江三峡大坝下游地区,根据所学知识,与三峡工程运营前相比,运营后大坝起到防洪抗旱、蓄水的作用,在丰水期蓄水防洪,枯水期放水抗旱,因此下游地区,丰水期水量减少,枯水期水量增加,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
10.三峡工程主要的功能包括防洪、发电、航运、养殖等,因此可提高能源供给,①正确。使长江流量稳定,增强航运能力,②正确。库区可改善供水条件,③正确。主要以水能发电为主,对电煤需求减少,对增加电煤储备影响不大,④错误。因此A选项正确,B、C、D选项正确。
【点睛】大坝的建设的益处:防洪、发电、航运、灌溉、供水和发展库区经济等巨大的综合经济效益。大坝的建成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水库淹没耕地,移民和城镇迁建,会加剧本来就已十分突出的人地矛盾,并由此而可能加剧植物的破坏、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等。
(2022·高二课时练习)依河道的天然走势,采用铅丝网石笼对边坡进行防护,是一种新式的河岸边坡治理方式。图是我国某铅丝网石笼防护的河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与钢筋混凝土相比,采用铅丝网石笼进行边坡防护可以( )
A.减少蒸发 B.减少泥沙 C.增加下渗 D.增加径流
12.通常需要重点进行边坡防护的河段是( )
A.河流源头 B.河流凸岸 C.入海口处 D.河流凹岸
13.除边坡防护外,铅丝网石笼还可以用于( )
①防洪固堤②调节流速③海岸防护④滑坡预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1.C 12.D 13.C
【分析】11.读图可知,与钢筋混凝土相比,采用铅丝网石笼进行边坡防护,铅丝网石笼空隙较大,有利于增加河水下渗,同时也能起到护岸的作用,C正确;与减少蒸发和减少泥沙,增加径流的作用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12.通常需要重点进行边坡防护的河段是河流凹岸,河流凹岸侧蚀严重,岸边不稳定,D正确;河流源头是河流下切侵蚀,对边坡影响不大,A错误;河流凸岸是沉积作用为主,不用边坡防护,B错误;入海口处也是河流沉积作用为主,边坡侵蚀作用较弱,C错误。故选D。
13.除边坡防护外,铅丝网石笼主要是可以减轻水的侵蚀作用,因此还可以用于防洪固堤,海岸防护,滑坡预防,①③④正确;河流的流速是主要是受河床的比降影响,铅丝网石笼防护边坡,对河床的比降影响不大,对调节流速作用不大,②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防治滑坡的工程措施很多,归纳起来分为三类:一是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二是改变滑坡体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三是改善滑动带土石性质。
(2022·高二课时练习)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湖泊,它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其面积和蓄水量季节性变化很大。由于洞里萨湖流域降水集中期较湄公河磅湛以上集水区偏晚约1-2个月,因此产生湖水倒流现象,下图示意洞里萨湖周边区域图(图左)及磅湛站和波雷格丹站水量年内分布状况图(图右)。完成下面小题。
14.洞里萨湖向湄公河补给水量最大的月份是( )
A.11月 B.5月 C.8月 D.1月
15.湄公河流域近一百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下降,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
A.径流量减少,洪涝灾害减少 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
C.输沙量加大,水库淤积严重 D.流速减慢,有利于内河航运
【答案】14.A 15.C
【分析】14.由图可知,波雷格丹站水量正值时洞里萨湖水流出补给湄公河,为负值时湄公河水流入补给洞里萨湖。因此,洞里萨湖向湄公河补给水量最大的月份应是波雷格丹站水量为正值时的最高点11月,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15. 上游地区植被覆盖率大幅度下降,汛期是下游径流量增大,枯水期径流量减少,季节变化加大,洪涝灾害增加,AB错误;植被覆盖率大幅度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河流输沙量加大,水库淤积严重,C正确;流速主要受流域内地势起伏影响,与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点睛】河流水与湖泊水的互补关系:河流丰水期,河流水汇入湖泊,枯水期时湖泊水汇入河流。
二、综合题
16.(2022·高二课时练习)读下图回答问题。
(1)简述甲气温特征及形成原因。
(2)简述乙河流的水文特征。
(3)简述该区域发展小水电建设的有利条件。
【答案】(1)甲为低温中心;甲地为山地,气温较临近地区低,形成低温中心;
(2)乙河流为闽江;河流流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水能丰富。
(3)位于湿润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低山丘陵地形,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工农业生产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分析】本题以福建省等温线图为情境,设置三道小题,考查气温特征及形成原因与河流的水文特征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甲地位于等值线的闭合中心,因此甲地的温度比26℃更低,为低温中心。由图中河流的分布可知,甲地为山地,气温较周围地区低,因此形成低温中心。
(2)由经纬度及海陆位置推测此地为福建省,乙河为闽江。亚热带气候,降水较多,河流流量大;夏季降水集中,河流水位高,有夏汛且时间较长;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大;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较小;亚热带冬季气温高于0℃,河流无结冰期,无凌汛现象;落差大,水能丰富。
(3)区域发展小水电建设的有利条件主要从流量,水能以及能源需求的来进行分析。从流量的角度来说,由于该地区位于湿润地区,因此降水量较大,所以河流的流量较大。从水能的角度来说,由于该地区位于低山丘陵地区,河流落差较大,因此水能较为丰富。从能源的角度来说,由于该地区工农业生产发达,因此对能源的需量较大。
17.(2022·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香溪河为直接汇入三峡库区的长江一级支流,汇口距三峡坝址约30km。2003年三峡大坝蓄水后,汛期水库低水位运行,非汛期水库高水位运行。随后对香溪河进行考察发现,受长江水位变化影响,该河的河口段淤积严重,其含沙量与长江含沙量相近。2010年后,长江、上游金沙江梯级电站陆续建成运行。下图为香溪河汇流段示意图。
(1)画出PQ线河道剖面图,并用“→”画出断面处水的运动方向。
(2)三峡大坝蓄水后,香溪河河口段泥沙淤积严重,试分析其原因。
(3)推测金沙江梯级电站建成运行对香溪河河口段泥沙淤积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答案】(1)绘图如下:
(2)非汛期三峡水库高水位运行,受长江干流河水顶托作用影响,干流泥沙倒灌入香溪河的河口,同时香溪河河口段流速减慢,促进泥沙淤积。
(3)香溪河的河口段泥沙淤积减轻。金沙江梯级电站建成运行,拦截干流泥沙,使长江干流输沙量减少。
【分析】本题以香溪河流域为材料,涉及河流地貌,外力作用以及流域内的综合开发等知识点,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及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详解】(1)结合材料可知,PQ线段的香溪河是南北流向,从北向南流,读图可知,P为凸岸,Q为凹岸,结合已学的知识,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因此在剖面图中,P水下较为平缓,Q水下较为陡峭。
(2)当三峡大坝蓄水后,香溪河河口的位置会受库区高水位的影响,导致顶托作用,水流速度会减慢,以致于泥沙会在河口段沉积,此外,长江干流的河水中的泥沙也会倒灌入香溪河口。
(3)金沙江梯级电站的位置位于长江上游,在此处建立了众多的梯级电站,不仅会发电,也会拦截金沙江中的泥沙,从而导致香溪河口附近长江的泥沙变少,因此香溪河口的泥沙淤积会减轻。
18.(2022·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春,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遭受百年来最严重的旱情。2016年3月15日,应越南政府请求,我国云南澜沧江景洪水电站开闸放水,当日下泄水流量达到2190m3/s。澜沧江—湄公河是流经六国的国际性河流,被称为“东方的多瑙河”。下图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图。
(1)分析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遭受百年来最严重旱情的原因。
(2)分析这次旱情对湄公河下游河段自然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
(3)对于国际性河流的开发利用,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答案】(1)越南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较大,是旱季;春季农作物需水量大;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需水量大;我国云南省在湄公河的上游地区,建设水电站蓄积了一定的水量;受强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加剧了越南南部春季的干旱程度。
(2)湄公河下游河段流量减少,流速变缓和水位下降;含沙量减少,湄公河三角洲面积增速减缓;引起海水入侵,水质变差,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变差等。
(3)①以合作、互相谅解和互相尊重各国利益为前提,建立各种国际管理机构,负责流域内的综合开发和全面治理等;②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③加大流域的开放深度和开发力度,快速提高流域经济总体实力;④因地制宜,选择合理开发战略;⑤高度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切实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⑥建立资源分配机制,包括水资源、水能资源、航道资源等。
【分析】本题以越南湄公河流域遭受旱灾为材料,设置了三个小题,涉及到旱灾成因分析、旱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国际性河流开发利用的措施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1)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遭受百年来最严重旱情,主要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个方面来分析。越南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春季雨季尚未到来,降水少,河流流量小;春季气温回升蒸发旺盛,导致水源消耗快;春季农作物播种和灌溉用水量大;湄公河三角洲人口稠密,生活和工业用水量都大;从材料可知,当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加剧了越南南部春季的干旱程度;我国在云南省境内修建了水电站,蓄积了一定的流量。
(2)旱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可以从地形地貌、水文特征、土壤与生物等方面加以分析。该区域这次发生旱情期间,降水少,河流流量减少;水位下降流速变慢;含沙量减少;河口三角洲泥沙沉积减少,海水对岸线的侵蚀加强;入海水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水质变差;流量减少影响水生生物活动,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变得恶劣。
(3)国际河流的开发,对外涉及与邻国的关系问题,对内牵涉到边疆地区的发展问题,情况复杂,因此,应以合作、互相谅解和互相尊重各国利益为前提,开展河流的开发和利用;要建立国际管理机构,统一协调和负责流域内的综合开发和全面治理等;从国家战略出发,抓紧制定国际河流的规划;从国家需求出发,加快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在满足国家需求的情况下保持和发展与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因地制宜,选择合理开发战略;高度重视对环境的保护等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4.1流域内协调发展同步测试(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高二课时练习)美国科罗拉多河全长2334千米,但径流量仅为密西西比河的2.3%,且时空分布不均,86%的径流量集中于河流上游的高山地区;70%的径流量集中于夏季。科罗拉多河是美国最早进行水能资源开发的河流,下图为科罗拉多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科罗拉多河开发水能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能源需求量大 B.地势起伏大且水能集中
C.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D.全流域水能分布均匀
2.科罗拉多河水能开发的主要影响是( )
A.改善生态环境 B.解决缺水问题 C.减少生物多样性 D.导致地震频发
(2022·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中的桃花河位于我国鄱阳湖平原地区桌村,村民为了灌溉之便,开挖了两条水渠,并在河中修筑两条低矮的水坝(低于河水水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上图中水渠利用率较高的时间可能是(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4.水坝建成后可以( )
①增加水渠流量②提高水渠入口水位③增加水坝上游流速④增加水坝下游河道淤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2·高二课时练习)黄河上游内蒙古河段南岸的十大孔兑(蒙语,山洪沟)是季节性高含沙支流。各孔兑长度在65-110千米之间,总流域面积1.1万平方千米。水文站监测数据显示,暴雨期十大孔兑主要洪水过程从起涨至洪水峰值出现的时差平均为1.4小时,洪水持续时间平均为18小时,具有水量大、含沙量极高、持续时间短的显著特征,下图示意内蒙古段黄河干流与十大孔兑水系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十大孔兑共同的水系特征及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A.流域面积小而狭窄---地形复杂,山谷发育多
B.流向自南向北流---南部降水多,北部降水少
C.上游支流多,下游支流少---上游降水多,下游降水少
D.含沙量大---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沙漠广布
6.十大孔兑主要洪水过程快、洪峰水量大,该现象的成因包括( )
①流域面积小,流程短,汇水速度快②流域植被稀疏导致降水少,气候干旱③流域植被稀疏,涵养水源能力较弱,洪水持续时间短④流域沟谷众多,同时来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21世纪以来孔兑输沙量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黄河上游水利工程建设 B.孔兑中游营造防风固沙林
C.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减少 D.孔兑上游加强水土保持
(2022·高一课时练习)鄱阳湖位于长江三峡大坝下游地区,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2003年大型水利枢纽三峡工程运营后,鄱阳湖水量、泥沙等水情变化明显,对湖区供水、灌溉、航运等造成重大影响。下图示意鄱阳湖入湖和出湖年输沙量的年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三峡工程运营前,鄱阳湖输沙量( )
A.入湖大于出湖 B.入湖小于出湖 C.出入湖大致相当 D.出入湖均减少
9.与三峡工程运营前相比,运营后多年平均入湖水量( )
A.丰水期增加,枯水期减少 B.丰水期增加,枯水期增加
C.丰水期减少,枯水期增加 D.丰水期减少,枯水期减少
10.三峡工程为长江流域工业发展带来的有利条件有( )
①提高能源供给②增强航运能力③改善供水条件④增加电煤储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2·高二课时练习)依河道的天然走势,采用铅丝网石笼对边坡进行防护,是一种新式的河岸边坡治理方式。图是我国某铅丝网石笼防护的河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与钢筋混凝土相比,采用铅丝网石笼进行边坡防护可以( )
A.减少蒸发 B.减少泥沙 C.增加下渗 D.增加径流
12.通常需要重点进行边坡防护的河段是( )
A.河流源头 B.河流凸岸 C.入海口处 D.河流凹岸
13.除边坡防护外,铅丝网石笼还可以用于( )
①防洪固堤②调节流速③海岸防护④滑坡预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高二课时练习)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湖泊,它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其面积和蓄水量季节性变化很大。由于洞里萨湖流域降水集中期较湄公河磅湛以上集水区偏晚约1-2个月,因此产生湖水倒流现象,下图示意洞里萨湖周边区域图(图左)及磅湛站和波雷格丹站水量年内分布状况图(图右)。完成下面小题。
14.洞里萨湖向湄公河补给水量最大的月份是( )
A.11月 B.5月 C.8月 D.1月
15.湄公河流域近一百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下降,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
A.径流量减少,洪涝灾害减少 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
C.输沙量加大,水库淤积严重 D.流速减慢,有利于内河航运
二、综合题
16.(2022·高二课时练习)读下图回答问题。
(1)简述甲气温特征及形成原因。
(2)简述乙河流的水文特征。
(3)简述该区域发展小水电建设的有利条件。
17.(2022·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香溪河为直接汇入三峡库区的长江一级支流,汇口距三峡坝址约30km。2003年三峡大坝蓄水后,汛期水库低水位运行,非汛期水库高水位运行。随后对香溪河进行考察发现,受长江水位变化影响,该河的河口段淤积严重,其含沙量与长江含沙量相近。2010年后,长江、上游金沙江梯级电站陆续建成运行。下图为香溪河汇流段示意图。
(1)画出PQ线河道剖面图,并用“→”画出断面处水的运动方向。
(2)三峡大坝蓄水后,香溪河河口段泥沙淤积严重,试分析其原因。
(3)推测金沙江梯级电站建成运行对香溪河河口段泥沙淤积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18.(2022·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春,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遭受百年来最严重的旱情。2016年3月15日,应越南政府请求,我国云南澜沧江景洪水电站开闸放水,当日下泄水流量达到2190m3/s。澜沧江—湄公河是流经六国的国际性河流,被称为“东方的多瑙河”。下图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图。
(1)分析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遭受百年来最严重旱情的原因。
(2)分析这次旱情对湄公河下游河段自然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
(3)对于国际性河流的开发利用,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