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2.3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同步测试题(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0秋·高二课时练习)读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刻石家庄和合肥相比可能( )
A.石家庄气温高,天气晴朗 B.合肥气温低,气压高
C.合肥有暴风雪,气温低 D.石家庄有降雪,气温低
2.此时,北京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偏北风 C.西南风 D.正南风
(2022·高一课时练习)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使大气混浊并造成视程障碍的叫霾。刚入12月,中国中东部大地区再次遭遇持续性雾霾天气。图为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3.雾霾笼罩时,图中( )
A.①将增强 B.②将减弱 C.③将减弱 D.④将增强
4.近地面大气的主要能量来源是( )
A.① B.③ C.⑤ D.②
(2022·高一课时练习)2018年2月19日,印度尼西亚的锡纳朋火山发生喷发,火山灰冲天如蘑菇云,遮天蔽日。右图为“近地面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火山灰弥漫空中,会导致该地区的( )
A.①增加 B.②减少 C.③增加 D.④不变
6.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
(2022·高一课时练习)农业生产过程中,田间管理日益受到农民的重视。华北地区,在春季低温期采用地膜覆盖的方式将农作物播种期提前,农产品可以提前上市;在寒冷的冬日来临前,将果树树干涂白,减小树干基部昼夜温差,避免树干树皮冻裂发生。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春季低温期用地膜覆盖,类似于图中哪一环节作用( )
A.① B.② C.③ D.④
8.冬季树干涂白,类似于图中哪一环节作用( )
A.① B.② C.④ D.⑥
(2022·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图回答下面各题。
9.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B.甲处气温比乙处高 C.丙处气压比丁处低 D.甲处气温比丙处低
10.图中几种环流形式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022·高一课时练习)下图示意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1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13.近地面,空气做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2022·高一课时练习)下图示意南半球某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丙地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二、综合题
16.(2022·高一课时练习)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温室大棚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的栽培或育苗等。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某地区新型温室大棚照片。
(1)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的设计原理和生产原理与大气的受热过程基本相同。对于____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几乎是“透明”的,可以大部分进入温室.但对于____长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却是不“透明”的,长波辐射很少能透过。
(2)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数码①、②、③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辐射,请写出这三种辐射的名称:①____,②____,③____。
(3)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试说明其有助于保温的原理。
(4)大棚温室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产的蔬菜,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17.(2022秋·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面受热不均会导致等压面发生弯曲。下图为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某时刻1010百帕和1000百帕等压面的分布图,其中乙地、丙地位于同一等高面上。
(1)据图判断甲地的天气状况,并说明理由。
(2)比较乙、丙两地的风力大小,并解释原因。
(3)判断丙地的风向____,并在图中绘制丙地的风向____。
18.(2022秋·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城市风”的课题研究,下图为衡阳城区与郊区间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
(1)在图中用实线绘制4000m高度处的等压面(不需要标气压值),并在MN之间的高空和近地面用箭头绘制出热力环流示意图。
(2)图中M和N中,代表衡阳市城区的是________
(3)请你为缓解衡阳市城市热岛效应提出合理建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2.3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同步测试题(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0秋·高二课时练习)读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刻石家庄和合肥相比可能( )
A.石家庄气温高,天气晴朗 B.合肥气温低,气压高
C.合肥有暴风雪,气温低 D.石家庄有降雪,气温低
2.此时,北京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偏北风 C.西南风 D.正南风
【答案】1.D 2.B
【解析】1.据图可知,此时陆地上形成冷高压,石家庄位于冷锋后,可能出现降雪天体,气温低,故D正确,A错;合肥位于冷锋前,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温度高,天气晴朗,故BC错,本题选D。
2.在等压线图上,具体一点的风向垂直等压线,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北半球向右偏形成偏北风,故B正确,ACD错,本题选B。
【点睛】风的受力情况:高空:只受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低空:受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与风向垂直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2022·高一课时练习)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使大气混浊并造成视程障碍的叫霾。刚入12月,中国中东部大地区再次遭遇持续性雾霾天气。图为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3.雾霾笼罩时,图中( )
A.①将增强 B.②将减弱 C.③将减弱 D.④将增强
4.近地面大气的主要能量来源是( )
A.① B.③ C.⑤ D.②
【答案】3.B 4.C
【解析】3.图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④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雾霾笼罩时,图中①基本不变,A错误;雾霾笼罩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图中②将减弱,B正确;雾霾笼罩时,图中③大气逆辐射将增强,C错误;雾霾笼罩时,图中④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将减弱,D错误。故选B。
4.结合第1题分析可知,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故近地面大气温度的直接热源是⑤地面辐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AD错误,C正确。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损失的热量有一定补偿作用,但不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能量来源,B错误。故选C。
【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是: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
(2022·高一课时练习)2018年2月19日,印度尼西亚的锡纳朋火山发生喷发,火山灰冲天如蘑菇云,遮天蔽日。右图为“近地面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火山灰弥漫空中,会导致该地区的( )
A.①增加 B.②减少 C.③增加 D.④不变
6.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
【答案】5.B 6.C
【解析】5.根据图中箭头的位置和指向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火山灰弥漫空中,大气中颗粒物增多,对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①)无影响,但会削弱进入大气层中的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减少,使地面获得的热量减少,地面辐射(③)随之减少,AC错误,B正确;火山灰弥漫空中,大气中颗粒物增多,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从而增强大气逆辐射(④),D错误。故选B。
6.根据图中箭头的位置和指向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对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①)无影响,A错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吸收少量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稍微减少,B错误;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能量增多,大气逆辐射(④)随之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地面温度会升高,从而导致地面辐射(③)增强,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睛】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通过选择性吸收、半选择性散射和无选择性的反射,削弱太阳辐射,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小。大气透明度越低,大气削弱作用越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等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将能量截留在大气中,然后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补偿地面的能量损失,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一般大气透明度越低、温室气体含量越高,气温越高,大气逆辐射越强。
(2022·高一课时练习)农业生产过程中,田间管理日益受到农民的重视。华北地区,在春季低温期采用地膜覆盖的方式将农作物播种期提前,农产品可以提前上市;在寒冷的冬日来临前,将果树树干涂白,减小树干基部昼夜温差,避免树干树皮冻裂发生。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春季低温期用地膜覆盖,类似于图中哪一环节作用( )
A.① B.② C.③ D.④
8.冬季树干涂白,类似于图中哪一环节作用( )
A.① B.② C.④ D.⑥
【答案】7.D 8.A
【解析】7.春季低温期用地膜覆盖,可使地温提高,为农作物起到保温作用,对农作物发育起到很大作用,类似于图中④大气逆辐射保温环节,D正确;图中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是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都不能起到保温作用,由此可知ABC选项错误。本题应选D。
8.冬季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昼夜温差较大,容易对树木造成冻害伤害。冬季树干涂白后,白天时可将40%~70%阳光和紫外线反射,以减少树干吸收的热量,从而降低树体温度;同时也降低了树干基部的昼夜温差,减轻了低温冻害的影响。因此,冬季树干涂白,类似于图中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本题应选A。
【点睛】冬季将树干涂白的作用:将树干涂白,对虫卵和病菌有杀伤作用,涂白的材料主要是生石灰,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将树干涂白,能够减小树干的昼夜温差,减轻了低温冻害的影响;树干涂白能够增加植株的美观程度,让树木更具观赏性;树干涂白也能增加夜间行车的安全系数,在夜晚起到反光的作用,可以减少道路上的交通隐患,利于作为驾驶员参照距离。
(2022·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图回答下面各题。
9.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B.甲处气温比乙处高 C.丙处气压比丁处低 D.甲处气温比丙处低
10.图中几种环流形式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9.B 10.A
【解析】9.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M线代表地球表面,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丙处气压比甲处低,A错误;图中显示,丙处气流流向丁处,因此丙处气压高于丁处,C错误;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因此甲处气温高于丙处,D错误;图中甲处盛行上升气流,乙处盛行下沉气流,根据热力环流原理推断,甲处因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乙处因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因此甲处气温高于乙处,B正确。故选B。
10.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可知,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而图A中热的地方有上升有下沉,冷的地方也有上升有下沉,不符合热力环流原理,该环流形式不正确,A符合题意;白天时,谷地因地形封闭,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气流应下沉,山坡获得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气流上升,近地面气流由谷地吹向山坡,高空相反,图B中环流与之相符,该环流形式正确,B不符合题意;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海洋降温慢,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高空相反,图C中环流与之相符合,该环流形式正确,C不符合题意;由于城市人口产业集中,排放的废热较多,气温高于郊区,城区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郊区气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区,高空相反,与图D中环流相符,该环流形式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地面受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或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上升气流使得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下沉气流使得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空气的水平运动(气流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2022·高一课时练习)下图示意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1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13.近地面,空气做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答案】11.A 12.C 13.D
【解析】11.从图文材料中准确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近地面的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其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一定的角度,南半球风向向左偏转一定的角度。由于PM>PN,可推知⑤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因是北半球,所以风向相对于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若是近地面,则偏转为⑥风向。若为高空,不受摩擦力的影响,则偏转为与等压线平行的⑦风向;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从图文材料中准确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高空的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不受摩擦力的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其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于等压线;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南半球风向向左偏转与等压线平行。已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
13.近地面的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其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一定的角度,南半球风向向左偏转一定的角度。近地面风向受三个力的作用,当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与气压梯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成180°角)时,则三力合力为零(或三力达到平衡状态),此时风向不再偏转,而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2022·高一课时练习)下图示意南半球某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丙地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答案】14.A 15.C
【解析】14.从图中看,两图的比例尺大小相同,两图中等压线的疏密相同。甲乙所在的图中每两条等压线的气压差大于丙丁所在的图,因此风力比丙丁大,CD错误。甲的等压线比乙密,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比乙大,风力比乙大,因此四地风力最大的是甲,A正确、B错误。故选A。
15.由材料可知,丙地位于南半球。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南半球,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基础上,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左偏30°~45°,可画出风向为东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近地面风向的画法:第一步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等压线。第二步画风向,北半球,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基础上,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30°~45°;南半球向左偏。
二、综合题
16.(2022·高一课时练习)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温室大棚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的栽培或育苗等。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某地区新型温室大棚照片。
(1)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的设计原理和生产原理与大气的受热过程基本相同。对于____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几乎是“透明”的,可以大部分进入温室.但对于____长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却是不“透明”的,长波辐射很少能透过。
(2)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数码①、②、③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辐射,请写出这三种辐射的名称:①____,②____,③____。
(3)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试说明其有助于保温的原理。
(4)大棚温室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产的蔬菜,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答案】(1) 太阳(短波、太阳短波) 地面
(2)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3)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的能力增强,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4)大棚里夜间保温作用强,昼夜温差小,营养物质积累少,蔬菜质量差。
【分析】本大题以以温室大棚蔬菜种植为材料,涉及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其应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落实了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素养。
【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穿透能力强,因此对于太阳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几乎是透明的,绝大部分太阳辐射都可以透过大棚顶部进入大棚;但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长波辐射穿透能力差,因此对长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是不透明的,这样一来,太阳辐射进得来,但地面辐射出不去,大部分的热量就被截留在大棚中,使得大棚温度升高。
(2)读图可以看出,图中①由太阳射向地面,故表示太阳辐射;②箭头由地面指向大气,表示地面辐射;③箭头由大气指向地面,表示大气逆辐射。
(3)结合所学可知,在大棚里洒水,可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可以增强大气对于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夜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保温作用强;同时洒水可以增加土壤湿度,水的比热容较大,使得土温不易降低,因此大棚内夜间温度不至于太低。
(4)结合所学可知,一般情况下,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蔬菜营养物质的积累,使得蔬菜的品质好。结合上一题分析可知,大棚里夜间保温作用强,夜里的温度较自然状态下高,因此大棚里昼夜温差小,不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故蔬菜品质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产的蔬菜。
17.(2022秋·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面受热不均会导致等压面发生弯曲。下图为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某时刻1010百帕和1000百帕等压面的分布图,其中乙地、丙地位于同一等高面上。
(1)据图判断甲地的天气状况,并说明理由。
(2)比较乙、丙两地的风力大小,并解释原因。
(3)判断丙地的风向____,并在图中绘制丙地的风向____。
【答案】(1)天气状况:晴朗。理由:甲地等压面向上凸起,为高压,是气流下沉形成的,水汽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水。
(2)风力:丙地大于乙地。原因: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或者乙地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3) 东南风 绘图如下:
【分析】本题以北半球某地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为情景,考查等压面的判读、风力大小的比较、风向的判读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1)判断甲地的天气状况,首先应判断甲地的天气系统状况,据图可知,甲地等压面往高处凸,说明甲地气压比周围高,说明甲地受高压控制,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多为晴朗天气。
(2)考查风力大小的判断,在水平面等压线图中,风力大小主要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有关,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小,反之越小;据图可知,丙地等压线密集,说明单位气压变化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故丙地风力大于乙地。
(3)丙地风向如下图:根据指向标得出该风向是东南风。根据图中指向标进行方向的判断,图中方向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图中丙地气压东侧高于西侧,所以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东指向西,形成偏东风,由于为北半球受向右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偏向右,同时还受摩擦力的影响,最后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偏转为东南风,风向如下图所示:
18.(2022秋·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城市风”的课题研究,下图为衡阳城区与郊区间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
(1)在图中用实线绘制4000m高度处的等压面(不需要标气压值),并在MN之间的高空和近地面用箭头绘制出热力环流示意图。
(2)图中M和N中,代表衡阳市城区的是________
(3)请你为缓解衡阳市城市热岛效应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如图所示:
(2)M
(3)增加绿化面积(或植树种草);增加湿地面积(或修建人工湖泊等);节能减排,减少人为热的排放(将产热多的工厂搬迁至远郊;或提倡乘坐公交车/共享单车等)。
【分析】本题以衡阳城区与郊区间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为材料,涉及热力环流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1)从图中看,M处等压面向下弯曲,因此为近地面低压;N处等压面向上弯曲,为近地面的高压;所以近地面水平方向上气流由N吹向M;高空等压面弯曲状况与近地面相反,高空气流由M吹向N;M为低压,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N为高压,垂直方向上气流下降;故形成的热力环流呈顺时针,如图所示:
(2)城市有热岛效应,衡阳城区气温较郊区高,为低压,等压面向下处弯曲,因此M代表城区,即为衡阳。
(3)缓解衡阳市城市热岛效应的建议,可结合成因来回答。城市热岛的原因是排放的人为热多,因此可将产热多的工厂搬迁至远郊,以减少人为热的排放;提倡乘坐公交车或共享单车等,节能减排;另外可以植树种草,增加绿化面积;修建人工湖泊,增加湿地面积,增强植被和湿地调节气候的功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