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3.4“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同步测试题(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高二课时练习)近年来中国、日本、欧美等国家及地区的资本和产业的进入使得印度经济持续发展,而在中国“一带一路”的带动下,印度经济还将持续快速增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其他国家及地区的资本和企业进入印度,产生的影响是( )
A.提高了印度的环境质量 B.减慢了人口的增长速度
C.降低了印度的城市化水平 D.缓解了印度的就业压力
2.印度参与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有( )
①国内资金雄厚,利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②濒临印度洋,对外交通便利③自然资源丰富,有利于经济发展④人口众多,利于参与全球分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3·高二课时练习)“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3.从能源利用的角度看,“一带”和“一路”所经之处,共同且最具优势的能源资源是( )
A.风能 B.太阳能 C.煤炭 D.石油、天然气
4.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带动下,印度经济将继续快速增长。印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有( )
①国土面积大,自然资源丰富②与我国国土相邻,陆上交通便捷
③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④经济发达,资金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一带一路”建设是圆梦之路,对密切我国与沿线国家间经济联系意义重大。通过与西欧国家的合作,我国可以( )
A.进口大量的石油资源 B.输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C.出口先进的工业技术 D.拓宽产品的销售市场
(2021·高二课时练习)自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中俄农业双边贸易总量持续增长。下图是2015年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进、出口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与俄罗斯相比,我国农业生产具有的优势是( )
A.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B.机械化水平高 C.热量充足 D.河湖水域辽阔
7.近年来,我国和俄罗斯农业双边贸易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①政策支持②经济互补性强③航空运输发达④经济水平相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推测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农产品比重明显上升的是( )
A.坚果 B.水产品 C.油籽 D.畜产品
(2022·高二课时练习)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丝绸之路”沿线的许多古文明中心消亡的主要原因是( )
A.现代铁路的兴起 B.自然环境的恶化 C.中外文化的融合 D.交流物质的短缺
10.目前,乌鲁木齐、喀什等城市新的发展机遇是( )
A.西气东输工程建设 B.西部经济大开发政策
C.共建“一带一路”经济带 D.经济特区的建立
11.与陇海一兰新铁路东段所经区域相比,西段所经区域的经济发展优势是( )
A.资源丰富 B.人才充足 C.科技发达 D.交通便利
(2021·高二课时练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此次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旨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陆上丝绸之路是由西安经乌鲁木齐、德黑兰、莫斯科到鹿特丹的线路,海上丝绸之路是由上海依次经过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英吉利海峡至鹿特丹的海上航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 )
①东部能源需求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②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③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一带一路”的西端是世界乳畜业发达地区,其最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A.政策大力支持 B.市场需求量大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气候温和湿润
(2021·高二课时练习)“一带一路”倡议让中非合作更加紧密,本班光伏产业园位于埃及阿斯旺尼罗河西岸北部35km处,是埃及首个由中国企业承建并参与融资的光伏发电项目,于2018年4月开工建设,有望成为世界最大光伏产业园之一,帮助埃及实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20%的目标。下图为埃及地理位置简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本班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气温高 B.降水少,晴天多
C.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D.海拔较高,空气稀薄
15.该项目在建设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是( )
A.多风沙,影响发电效率 B.昼夜温差大,设备易老化
C.可利用土地面积较小 D.夏季降水多,发电效果差
二、综合题
16.(2022·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全球变暖背景下,“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方面,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已是主要领域之一。美国企业公共政策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20年,中国在“一带一路”项目中可再生能源投资占比大幅提升了近40%,超过了化石能源投资。
材料二:我国从2013年起发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是重要的平台。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以企业为主体,以商业运作为基础,以促进互利共赢为目的,主要由投资主体根据市场情况、东道国投资环境和引资政策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决策在境外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完备、主导产业明确、公共服务功能健全、具有集聚和辐射效应的产业园区。
材料三:下图为“1981-2019年全球年平均气温升温1.5℃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分布及2006-2017年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空间分布图”。
(1)概括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对中国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2)说明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境外经贸合作的能源举措。
17.(2022·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内陆开放高地,与东盟国家贸易联系紧密,增长速度快,2014年以来,东盟已经成为重庆最大的贸易伙伴。产业结构、贸易通道、文化交流和政策等影响其贸易格局,出口到东盟主要有电子产品、摩托车、机电、建材等产品。从东盟进口主要有电脑配件、集成电路、橡胶、水果、大米、木材等产品。贸易通道有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其中大宗商品大多需要通过长三角、珠三角进行中转,贸易通道大致可以分为东向和南向。下图为重庆与东盟国家主要贸易通道分布示意图。
(1)指出重庆从泰国曼谷进口10万吨大米的最佳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2)简析东盟成为重庆最大贸易伙伴的有利条件。
(3)简述我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意义。
18.(2022·高二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亚五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国。借“一带一路”建设的热度,中亚地区迎来了一拨新的旅游增长。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2019年正式启动“丝路签证”统一服务项目。中亚五国矿产资源丰富,油气、煤炭、铁、锰、铬、铜、钼、金、锑、锌、铝土等矿产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材料二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和南部为山地;该国东部的费尔干纳州位于山间盆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乌兹别克斯坦纸张的消费量不断增长。2019年初,我国G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乌兹别克斯坦在费尔干纳州成立了中乌合资企业,专门用石头制作纸张。石头纸是一种介于纸张和塑料之间的新型材料,既可替代传统的部分功能性、专业性纸张,又能替代传统的大部分塑料包装物;且生产过程中无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成本低,产品可自行降解。项目投产后,乌兹别克斯坦将成为世界上除中国外第二个拥有这项技术的国家。下图示意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州位置。
(1)分析中亚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性。
(2)分析石工业选择在费尔干纳州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3)从原料供应与市场需求角度,阐释乌兹别克斯坦发展石头纸产业的重要意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新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3.4“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同步测试题(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高二课时练习)近年来中国、日本、欧美等国家及地区的资本和产业的进入使得印度经济持续发展,而在中国“一带一路”的带动下,印度经济还将持续快速增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其他国家及地区的资本和企业进入印度,产生的影响是( )
A.提高了印度的环境质量 B.减慢了人口的增长速度
C.降低了印度的城市化水平 D.缓解了印度的就业压力
2.印度参与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有( )
①国内资金雄厚,利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②濒临印度洋,对外交通便利③自然资源丰富,有利于经济发展④人口众多,利于参与全球分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1.D 2.B
【解析】1.大量工业的迁入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降低了印度的环境质量;资本和企业的进入对印度人口的增长速度影响很小;企业的进入,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提高本国的城市化水平;外国资本和企业的进入,给印度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利于缓解印度的就业压力。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印度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国内资金不足;印度参与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有濒临印度洋,对外交通便利;印度自然资源丰富,有利于经济发展;人口众多,利于参与全球分工。故选B。
【点睛】印度位于10°N-30°N之间,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大体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凉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印度矿产资源丰富,铝土储量和煤产量均占世界第五位,云母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60%。
(2023·高二课时练习)“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3.从能源利用的角度看,“一带”和“一路”所经之处,共同且最具优势的能源资源是( )
A.风能 B.太阳能 C.煤炭 D.石油、天然气
4.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带动下,印度经济将继续快速增长。印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有( )
①国土面积大,自然资源丰富②与我国国土相邻,陆上交通便捷
③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④经济发达,资金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一带一路”建设是圆梦之路,对密切我国与沿线国家间经济联系意义重大。通过与西欧国家的合作,我国可以( )
A.进口大量的石油资源 B.输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C.出口先进的工业技术 D.拓宽产品的销售市场
【答案】3.D 4.C 5.D
【解析】3.根据图示可知,“一带”和“一路”都经过中亚、西亚等地区,这些地区是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产区,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自然资源丰富,国土面积大,有利于参与一带一路贸易,推动经济发展,①正确;印度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利于参与全球分工,③正确;印度虽然与我国国土相邻,但是相邻区域地形复杂、海拔高,陆上交通不便捷,印度经济较为落后,国内资金不充足,②④错误;故选C。
5.西欧经济发达,通过与西欧合作,我国可以拓宽产品的销售市场,D正确;欧洲经济发达,石油的需求量较大,石油资源匮乏,我国不会从欧洲进口大量的石油资源,A错误;我国距欧洲远,且欧洲需要的劳动力技术水平高,我国不宜输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B错误;欧洲的经济、工业技术水平高于中国,C错误;故选D。
【点睛】“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021·高二课时练习)自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中俄农业双边贸易总量持续增长。下图是2015年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进、出口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与俄罗斯相比,我国农业生产具有的优势是( )
A.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B.机械化水平高 C.热量充足 D.河湖水域辽阔
7.近年来,我国和俄罗斯农业双边贸易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①政策支持②经济互补性强③航空运输发达④经济水平相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推测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农产品比重明显上升的是( )
A.坚果 B.水产品 C.油籽 D.畜产品
【答案】6.C 7.A 8.D
【分析】6.俄罗斯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后备耕地资源充足,故A错误;人口1.4亿,属于典型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故B错误;读图可知,我国出口到俄罗斯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比例最高,说明俄罗斯因纬度高,热量不足,不适合蔬菜、水果生产,故C正确;俄罗斯出口到我国的主要是水产品,说明俄罗斯河湖水域辽阔,适合渔业生产,故D错误。故选C。
7.材料“自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说明政策支持促进农业双边贸易发展,读图可知,中国对俄罗斯进出口农产品结构不同,说明二者互补性强,故A正确。材料中不能体现航空运输情况和经济水平情况,故B、C、D错误。故选A。
8.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畜牧产品的需求重会不断上升。目前中国进口俄罗斯的农产品中畜产品比重较低,因此提升最明显,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以极地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2022·高二课时练习)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丝绸之路”沿线的许多古文明中心消亡的主要原因是( )
A.现代铁路的兴起 B.自然环境的恶化 C.中外文化的融合 D.交流物质的短缺
10.目前,乌鲁木齐、喀什等城市新的发展机遇是( )
A.西气东输工程建设 B.西部经济大开发政策
C.共建“一带一路”经济带 D.经济特区的建立
11.与陇海一兰新铁路东段所经区域相比,西段所经区域的经济发展优势是( )
A.资源丰富 B.人才充足 C.科技发达 D.交通便利
【答案】9.B 10.C 11.A
【解析】9.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当时的自然环境较好。但是人口增加,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增多,特别是植被的破坏,使得沿线荒漠化不断扩大,因此许多古文明中心被风沙淹没,逐渐衰落消亡,B正确。现代铁路的兴起、中外的融合是能够推动古代文明的发展,因此AC错误;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不会出现物资短缺,因此D错误。故选B。
10.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为乌鲁木齐、喀什等城市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C正确。西气东输工程是把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以及境外的天然气向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输送,乌鲁木齐和喀什不是资源的供应地,西气东输给其带来的发展机遇不大,A错误;西部大开发政策是1999年提出实施的,2010年国家在喀什建立经济特区,对于乌鲁木齐、喀什来说不是最新的目前的发展机遇,BD错误。故选C。
11.陇海一兰新铁路东段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西段位于西北内陆地区。西北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是资源丰富,例如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广阔的土地资源、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其他矿产资源等,A正确。相比西段地区,陇海-兰新铁路东段所在地区是我国中部经济地带和东部经济地带,经济比较发达,人才充足,科技力量雄厚,交通便利,故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021·高二课时练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此次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旨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陆上丝绸之路是由西安经乌鲁木齐、德黑兰、莫斯科到鹿特丹的线路,海上丝绸之路是由上海依次经过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英吉利海峡至鹿特丹的海上航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 )
①东部能源需求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②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③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一带一路”的西端是世界乳畜业发达地区,其最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A.政策大力支持 B.市场需求量大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气候温和湿润
【答案】12.A 13.B
【分析】12.根据题干信息,“一带一路”的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是东部能源需求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①正确;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②正确;西部地区经济发达,人才众多,而中东部地区经济落后,人才少,西部并不能够从中东部引进大量人才,从而形成互补③错误;南亚地区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需要进口,④错误。A项的①②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一带一路”的西端是世界乳畜业发达地区,其最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市场需求量大,B正确;乳畜业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市场、交通和饲料,政策和劳动力资源对其影响较小,AC错误;气候温和湿润是属于乳畜业发达的自然条件,D错误。故选B。
【点睛】西欧乳畜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光照、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合发展乳畜业;西欧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城市众多,乳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西欧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便于乳畜产品的销售。
(2021·高二课时练习)“一带一路”倡议让中非合作更加紧密,本班光伏产业园位于埃及阿斯旺尼罗河西岸北部35km处,是埃及首个由中国企业承建并参与融资的光伏发电项目,于2018年4月开工建设,有望成为世界最大光伏产业园之一,帮助埃及实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20%的目标。下图为埃及地理位置简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本班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气温高 B.降水少,晴天多
C.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D.海拔较高,空气稀薄
15.该项目在建设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是( )
A.多风沙,影响发电效率 B.昼夜温差大,设备易老化
C.可利用土地面积较小 D.夏季降水多,发电效果差
【答案】14.B 15.A
【分析】14.读图可知,本班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故太阳能资源丰富,B正确。气温高,太阳能资源不一定丰富,A错误;本班位于内陆地区,没有寒流影响,C错误;该区域位于尼罗河沿岸平原,海拔较低,D错误。所以选B。
15.该地区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气候干旱,降水少,热带荒漠自然带,周围沙漠广布,因此多风沙,影响发电效率,A正确;设备受昼夜温差影响小,B错误;“尼罗河西岸北部35km处,有望成为世界最大光伏产业园之一”,说明可利用土地面积大,C错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少,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有: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二、综合题
16.(2022·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全球变暖背景下,“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方面,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已是主要领域之一。美国企业公共政策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20年,中国在“一带一路”项目中可再生能源投资占比大幅提升了近40%,超过了化石能源投资。
材料二:我国从2013年起发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是重要的平台。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以企业为主体,以商业运作为基础,以促进互利共赢为目的,主要由投资主体根据市场情况、东道国投资环境和引资政策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决策在境外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完备、主导产业明确、公共服务功能健全、具有集聚和辐射效应的产业园区。
材料三:下图为“1981-2019年全球年平均气温升温1.5℃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分布及2006-2017年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空间分布图”。
(1)概括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对中国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2)说明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境外经贸合作的能源举措。
【答案】(1)分布具有不均衡性,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积极影响:转移国内过剩产能;合理规避贸易壁垒;开拓国外市场;降低跨国经营风险;扩大国际影响力。
(2)调整能源结构;推动产业结构转型;提升能源利用率;加速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健全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努力增加生态碳汇。
【分析】本题结合图文材料,设置两个小题,涉及产业分布特征及其影响、环境保护的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学科素养。
【详解】(1)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图中显示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分布具有不均衡性,该合作区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欧洲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在国外建立工厂企业,可开拓国外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转移国内过剩产能;在国外建立工厂企业,可减少进出口,合理规避贸易壁垒;建立经贸合作,加强与当地政府、企业的联系,降低跨国经营风险;在境外建立经贸合作,可提高企业在当地的知名度,扩大国际影响力。
(2)材料显示“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方面,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已是主要领域之一”,因此可采取调整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能减少碳排放;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发展低污染、低排放、附加值高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提升能源利用率,减少废气物的排放;加大科技投入,加速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减少碳排放;建立健全低碳发展体制机制,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植被覆盖率,努力增加生态碳汇。
17.(2022·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内陆开放高地,与东盟国家贸易联系紧密,增长速度快,2014年以来,东盟已经成为重庆最大的贸易伙伴。产业结构、贸易通道、文化交流和政策等影响其贸易格局,出口到东盟主要有电子产品、摩托车、机电、建材等产品。从东盟进口主要有电脑配件、集成电路、橡胶、水果、大米、木材等产品。贸易通道有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其中大宗商品大多需要通过长三角、珠三角进行中转,贸易通道大致可以分为东向和南向。下图为重庆与东盟国家主要贸易通道分布示意图。
(1)指出重庆从泰国曼谷进口10万吨大米的最佳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2)简析东盟成为重庆最大贸易伙伴的有利条件。
(3)简述我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意义。
【答案】(1)先通过海运,将10万吨大米从曼谷运到上海,再经长江水运,运到重庆。理由:因10万吨大米属于大宗货物,数量大、体积大但价值不高;走水运运费最低,结合海运和河运,运输成本最低,经济效率最高。
(2)东盟距重庆较近,具有位置优势;重庆与东盟各国产业结构互补性强,重庆工业发达,部门齐全,东盟农矿产品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迅速;贸易通道畅通,重庆与东盟各国有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相连;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为重庆与东盟各国贸易提供了政策支持:东盟是海外华人华侨的最大聚居地,文化交流畅通,为双方贸易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土壤等。
(3)打造我国与东盟各国新型国际合作模式;推动我国与东盟各国新型国际关系建设;开拓我国与东盟各国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新空间:提供我国与东盟各国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文化驱动力;促进我国和东盟各国的共同繁荣。
【分析】本题以重庆与东盟国家主要贸易通道分布示意图为背景资料,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经济发展条件、经济合作的意义等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详解】(1)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货物的特征、运输要求、现有的交通运输方式等因素。因10万吨大米属于大宗货物,数量大、体积大但价值不高,运输距离较远,不急需,因此选择水运,可以降低运费;重庆属于长江沿岸的城市,河运方便;曼谷属于沿海城市,海运便利。最佳运输方式是先通过海运,将10万吨大米从曼谷运到上海,再经长江水运,运到重庆。
(2)由图可知,东盟距重庆较近,具有位置优势;交通便利,重庆与东盟各国有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相连;由材料可知,出口到东盟主要有电子产品、摩托车、机电、建材等产品,从东盟进口主要有电脑配件、集成电路、橡胶、水果、大米、木材等产品。重庆与东盟各国产业结构互补性强,重庆工业发达,部门齐全,东盟农矿产品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迅速;“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为重庆与东盟各国贸易提供了政策支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盟是海外华人华侨的最大聚居地,文化交流畅通,为双方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等。
(3)可以从经济和社会两方面进行分析。经济方面:我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可以开拓我国与东盟各国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新空间;促进我国和东盟各国的共同繁荣。社会方面:打造我国与东盟各国新型国际合作模式;推动我国与东盟各国新型国际关系建设;提供我国与东盟各国国家间深化合作的文化驱动力等。
18.(2022·高二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亚五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国。借“一带一路”建设的热度,中亚地区迎来了一拨新的旅游增长。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2019年正式启动“丝路签证”统一服务项目。中亚五国矿产资源丰富,油气、煤炭、铁、锰、铬、铜、钼、金、锑、锌、铝土等矿产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材料二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和南部为山地;该国东部的费尔干纳州位于山间盆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乌兹别克斯坦纸张的消费量不断增长。2019年初,我国G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乌兹别克斯坦在费尔干纳州成立了中乌合资企业,专门用石头制作纸张。石头纸是一种介于纸张和塑料之间的新型材料,既可替代传统的部分功能性、专业性纸张,又能替代传统的大部分塑料包装物;且生产过程中无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成本低,产品可自行降解。项目投产后,乌兹别克斯坦将成为世界上除中国外第二个拥有这项技术的国家。下图示意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州位置。
(1)分析中亚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性。
(2)分析石工业选择在费尔干纳州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3)从原料供应与市场需求角度,阐释乌兹别克斯坦发展石头纸产业的重要意义。
【答案】(1)第二亚欧大陆桥经过;北靠俄罗斯,西接欧洲,南邻西亚,是东西方友好往来的桥梁和枢纽,是东西方商贸往来的集散地;中亚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产量高。
(2)费尔干纳州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周围多山地地形,石头原料丰富;有河流流经,水资源丰富;盆地内部地形平坦,人口较多,劳动力丰富廉价;有国家优惠政策支持。
(3)乌兹别克斯坦位居内陆,气候干燥,用于造纸的森林资源不足,东部多山地,石料资源丰富,用石头造纸可缓解原料短缺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乌兹别克斯坦纸张消费量大增,石头造纸可满足市场对纸张的需求。
【分析】本题以我国G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乌兹别克斯坦在费尔干纳州成立了中乌合资企业,专门用石头制作纸张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理位置的地理意义分析,工业区位条件和工业发展的意义及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对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的考查。
【详解】(1)中亚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性主要从其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交通条件等方面分析。中亚地处欧洲、俄罗斯、西亚的交界位置,是一带一路通往欧洲、西亚、俄罗斯的重要节点,地理位置优越;第二亚欧大陆桥经过,交通便利;中亚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产量高,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高。
(2)可以从原料、水资源、劳动力、政策等方面分析石头纸产业选择在费尔干纳州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据图可知,费尔干纳州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周围多山地地形,石头原料丰富,该区域有阿姆河和锡尔河上游流经,河流流量较大,水资源丰富;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和南部为山地,人口稀少,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地形平坦的盆地内部,盆地内部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而廉价;乌兹别克斯坦在费尔干纳州成立了中乌合资企业,国家优惠政策支持。
(3)从原料和市场两大方面阐释乌兹别克斯坦发展石头纸产业的重要意义。据图和材料可知,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自然带为草原和荒漠,造纸的森林资源不足,东部多山地,石料资源丰富,用石头作原料进行造纸,可缓解原料短缺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乌兹别克斯坦纸张消费量大增,石头造纸可满足市场需求,也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