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练笔
这位生病的儿子能体会到母亲这深切又深远的爱吗?尝试仿照作者的写法把儿子在看病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写一写,给儿子的内心世界进行补白。
(提示: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我会怎么想呢?当我看好病出来的时候,我又是怎么想呢?)
我 摇 摇 晃 晃 地 走 出 了 家 门 , 我 想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难点: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准备练习纸张。
一 、了解作者 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毕淑敏 问:知道她吗?谁来说说?
2、出示作者简介。
师:毕淑敏说自己写得散文都是真实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毕淑敏写的一篇叙事散文板书课题目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课前通过预习单预习了课文。
二、预习反馈 梳理问题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略读课文。虽然是略读课文,但是里面也有很多不易读懂的词语。通过整理,老师发现同学们认为这写词比较难读,看看现在会读了没有?
1、检查字词及主要内容。(出示预习单)
(1)出示词语 打蔫儿 拖沓 怔住
(2)第二行是同学们认为难理解的词语。谁来说说你理解了没有?
理解“按图索骥”,层次如下:
1)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不知道)
不知道可以猜一猜,猜一猜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2)引导:“按”是(按照),图是(图片),索是(寻找)“骥”知道吗 “骥”在古时候指“马”,那么连起来是,
“按图索骥”在文中指的是?( 按照母亲给的线路图学会看病)
我们用一个词语就能带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可以用课题扩充法。加上主要人物连起来就可以了。
2、梳理情感线
课前我们根据预习单认真的预习,梳理了母亲在不同时段的感情变化,谁来跟大家交流交流。放在实物投影。
(1)指名说。你为什么这么梳理?我们可以把它概括成一个词。如果有差错的同学可以修改下。教师( ) 让生自己订正。
(2)如果老师把你们梳理的心理变化的内容转换成板画,那怎么画呢?
我们先在这条直线上把时间段分好,然后把母亲心理不同变化的几个关键词写好,最后,把这起伏的心理变化有线把它连起来。你看,梳理文章不仅可以用表格的形式,有时也可以通过画图的形式来梳理,你们不妨在以后的学习中试试。
3、梳理问题
过渡:学贵有疑,同学们不仅梳理了文章,还提出了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看!这是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1) 出示学生预习时提出的问题。
(2) 师生共同梳理。
师:同学问的最多的是这个问题,共 人,相信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其它问题也就不攻自破。
4、回到板画上。其实同学们提的问题就是儿子出门后这个时段,对母亲这种 心理变化的疑问。也是心理描写刻画的最细致的部分。
三、自读自悟 赏析重点
师: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走进这位母亲的内心世界。关注儿子出家门独自看病去看病时段,母亲的心理变化。
(1) 出示学习单:4
1、默读课文,聚焦儿子出门后母亲的心理描写部分,圈出特别触动你的词句,用一两个词写写批注。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母亲为什么让儿子独自去看病?让他独自去后为什么心里是那样后悔、不安、自责 板书:心理描写
(二)全班交流
交流:谁来和大家交流交流?哪些词句特别触动你的心?
预设一:后悔(4)——(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哪个词特别触动你?说说你的想法
1、 雪上加霜。文中的雪指什么?加的霜是什么?也就是母亲给儿子加什么?(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解决困难的勇气),也是母亲给他加的别样的爱。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你就知道了。
2、 合作读。这份与众不同的爱,让我看起来成了世界上最狠心的母亲,我为此深深后悔。我们来合作读,我读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你们接着读,一起来体会母亲这份别样的爱。
3、 小结,同学们,作者用了第一人称自言自语式的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是心理描写方法的一种,内心独白。
还有谁来交流
预设二:
出示句子(时间艰涩地……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师:哪些词特别触动你?艰涩、为什么会艰涩?
1、像沙漏”这一句。
(1)什么是“沙漏”?(图片出示配解说:沙漏也叫做沙钟,是一种测量时间的装置。)
(2)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3)小结:这句话是采用了打比方的手法写出时间的缓慢,这也是突出母亲内心的煎熬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板书:(打比方)
2、品“坠”
如果给“坠”换个词,你会换成什么?哪个词给你的感觉最痛?
这每一秒的流逝,都像很重的东西砸进母亲原本就忐忑不安的心房,而且是整整的两个多小时。
3、缩成一团,担心什么?
小结:这一个个担心使她的心都收缩成一团了,体现母爱之深啊!
预设情景三
1、谁来交流?
2、这么多的后悔和担心让她受不了了,她陷入深深的自责中。——出示句子
你们发现了没有?这一自然段中用了很多关联词语表达自责的内心。
3、文中像这样用关联词语表达自己心理的还有很多,快速找一找,圈一圈。4、汇报,师出示。是这些吗?
小结,同学们,用上关联词语把自己的想法连起来,有时也更能描写好自己内心的心理。板书:用关联词语
四、再悟母爱
(一)理解两个磨练。
1、 师: 儿子真的像母亲担心的那样吗?没有,儿子平安回来了,母亲的心终于放下了,勇气回升了,坚定了自己最初的想法。
2、 是什么使母亲的“勇气又渐渐回到了心里”?
(儿子成功接受了挑战,自己学会了看病……)多找几个学生说一说。
3、怎么理解这两个磨练?
怎么说磨练了作者自己呢?
(二)抓“一张路线图”
最后,母亲也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出示:生读
一张路线图在文中只什么?(告诉儿子看病的程序)还可能指什么?(面对生活、面对困难种种应对办法。如,解决问题的能力,生存的能力)
(三)问题反馈 (师可直接概括)
1、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母亲让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了吗?(培养孩子独自面对困难)是啊,儿子将来的路是要自己走,将来的生活中的问题是要自己解决,可见母亲爱的多么深远。板书:深远
2、你明白母亲在决定让孩子去看病后,心理又是那么后悔、不安、自责了吗?
这是出于母亲对儿子深深个爱,爱的多么深切。板书:深切
四|、仿写练笔
假如,你是那位生病的儿子,你能体会到母亲这深切又深远的爱吗?我们把儿子在看病的过程中的想法写一写,可以尝试用上打比方、用上关联词语把心理活动刻画的更细致些。提示: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会怎么想呢?当我看好病出来的时候,我又是怎么想呢?
我摇摇晃晃的走到了医院,按图索骥,我想:……
四、总结提升 迁移运用
(一) 师: 毕淑敏除了写学会看病后,还写了《剥豆》,翻开书116页,快速读《剥豆》,看一看与我们刚刚学的这篇课文有什么相似之处?
1、生读文章
2、交流读书收获。
3、和《学会看病》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文章表面看似母亲残忍、狠心、冷漠,其实都在细腻的表达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
2)通过描写语言和心理的句子,表现母亲感情的变化。(指名读几处)
3)两个主人公;
4) 结尾都表白自己的心声。
(二)简介儿子的成就。
1、知道吗?在作者的用心良苦的磨炼下,他的儿子培养的非常优秀。品学兼优,在大学连续获得三个硕士学位。
2、出示毕淑敏母子俩的照片。师:这就是毕淑敏母子俩的照片,就是这位可敬的母亲用理性和智慧,熏陶儿子、浇灌儿子,儿子也以优秀和超越回报了这份深沉的母爱。
五、布置作业 (两个)
板书:
20*学会看病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