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含答案)(2)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含答案)(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28 22:4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卷(2)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颀长(qí) 悚然(sù) 镌(juàn)刻 韬光养晦(huì)
B. 人寰(huán) 攫取(jué) 赁屋(lìn)彳亍(chì chù)
C.攒射(zǎn) 横亘(gèn) 造福桑梓(zǐ) 筋疲力尽(jìn)
D.鞭挞(tà) 骨骼(gé) 辗转反侧(niǎn) 解剖(pō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搅绊 彷徨 左故右盼 浪遏飞舟
B.恶耗 长蒿 陨身不恤 用之不竭
C.报怨 和霭 忸怩不安 残无人道
D.斑斓 寥落 黯然失色 毛骨悚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2·1·c·n·j·y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这些人垂头丧气,连眼皮都不敢抬,个个噤若寒蝉,都挤到角落去找遮掩的坐位,正襟危坐,就像待审的犯人。
D.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流掌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
B.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
C.她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给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出了贡献。 21·cn·jy·com
D.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难题。
5.下文划线处选填哪项才恰当( )
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____,又来了一场沁人心脾的冷雨。
A.刚吹过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 B.一阵乌云刚刚布满天空
C.刚飞过一群欢叫的大雁 D.一堆堆令人生寒的积雪还依稀可见
二、文言文阅读部分(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王衷裒①,字伟元,城阳营陵人也。祖脩,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魏世。父仪,高亮雅直,为文帝司马。东关之役,帝问于众日:“近日之事,谁任其咎?”仪对日:“责在元帅。”帝怒日:“司马欲委罪于孤邪!”遂引出斩之。裒少立操尚,行己以礼,身长八尺四寸,容貌绝异,音声清亮,辞气雅正,博学多能。痛父非命,未尝西向而坐,示不臣朝廷也。于是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母性畏雷,母没,每雷,轨到墓日:“裒在此。”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家贫,躬耕,计口而田,度身而蚕。或有助之者,不听。诸生密为刈麦,裒遂弃之。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门人为本县所役,告裒求属令。裒曰:“卿学不足以庇身,吾德薄不足以荫卿,属之何益!且吾不执笔己四十年矣。”乃步担干饭,儿负盐豉,草屩,送所役生到县,门徒随从者千余人。安丘令以为诣己,整衣出迎之。裒乃下道至土牛旁,磬折而立,云:“门生为县所役,故来送别。”因执手涕泣而去。令即放之,一县以为耻。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彦后为西夷校尉,卒而葬于洛阳,裒后更嫁其女。彦弟馥问裒,裒曰:“吾薄志毕愿山薮,昔嫁姊妹皆远,吉凶断绝,每以此自誓。今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此则京邑之人也,岂吾结好之本意哉!”馥曰:“嫂,齐人也,当还临淄。” 裒曰:“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用意如此,何婚之有!”北海邴春少立志操,寒苦自居,负笈游学,乡邑佥②以为邴原③复出。裒以春性险狭慕名,终必不成。其后春果无行,学业不终,有识以此归之。裒常以为人之所行期于当归善道,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及洛京倾覆,寇盗蜂起,亲族悉欲移渡江东,裒恋坟垄不去。贼大盛,方行,犹思慕不能进,遂为贼所害。
选自(《晋书·孝友传》)
[注]①裒:音póu。②佥:皆。③邴原:汉末学者。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或有助之者,不听。 听:听任
B.裒告求属令 属:联系
C.安丘令以为己诣 诣:造访
D.犹思慕不能进 慕:依恋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乃步担干饭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B.因执手涕泣而去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此则京邑之人也 无以,则王乎
D.某所,而母立于兹 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
8.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裒有操行的一组是( )
①每雷,辆到墓日:“裒在此。” ②安丘令以为诣己,整衣出迎之
③计口而田,度身而蚕 ④裒以春性险狭慕名,终必不成
⑤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 ⑥辞气雅正,博学多能
A.②④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①③⑤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王裒因父亲为文帝所杀痛而不仕。
B.王裒对管彦做了校尉并不持否定态度。
C.王裒改嫁其女是因为管彦去世。
D.王裒的学生怕触及老师的思亲之情而不读《蓼莪》一诗。
三、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乡台
范成大
千山已尽一峰孤,立马行人莫疾驱。
从此蜀川平似掌,更无高处望东吴。
注: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作者由静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府(今广西桂林)调任四川制置使、成都知府。成都北面有望乡台。此诗作于入川赴任之时。这里用它为题,不一定实指其地。
(10)本诗是怎样以“望”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5分)
(11)“从此蜀川平似掌,更无高处望东吴”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什么感情?请简要赏析。(6分)
四、课文默写(10分)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沁园春·长沙》)
(2)寻梦?撑一支长篙, 。(《再别康桥》)
(3)她飘过, , 。(《雨巷》)
(4)大行不顾细谨, 。(《鸿门宴》)
(5)真的猛士, , 。(《记念刘和珍君》)
(6)沉默呵,沉默呵! , 。(《记念刘和珍君》)
五、现代文阅读(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林清玄
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似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田里
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永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样的辛苦在呵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21cnjy.com
“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 ( http: / / www.21cnjy.com )采莲谣。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你打桨,我撑篙,拨破浮萍过小桥。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活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
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21教育网
我在白河镇看莲花的子民工作了一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种莲的人就像莲子一样,表面上莲花是美的,莲田的景观是所有作物中最美丽的景观,可是他们工作的辛劳和莲心一样,是苦的。www.21-cn-jy.com
采莲的季节在端午节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莲子采 ( http: / / www.21cnjy.com )收完毕,接下来就要挖土里的莲藕了。莲田其实是一片污泥,采莲的人要防备田里游来游去的吸血水蛙,莲花的梗则长满了刺。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可见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21·世纪*教育网
小孩子把莲叶卷成杯状,捧着莲子在莲田埂上跑来跑去,让我感知,再辛苦的收获也有快乐的一面。
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花前叫“荷”,开花结果后就叫“莲”。我总觉得两种名称有不同的意义:荷花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好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莲花则是宝相庄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少妇。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莲花带了一点生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想起多年来我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的高处看莲、想莲;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
我陪着一位种莲的人在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莲田逡巡,看他走在占地一甲的莲田边,娓娓向我诉说一朵莲要如何下种,如何灌溉,如何长大,如何采收,如何避过风灾,等待明年的收成时,觉得人世里一件最平凡的事物也许是我们永远难以知悉的,即使微小如莲子,也有一套生命的大学问。www-2-1-cnjy-com
我站在莲田上,看日光照射着莲田,想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留得残荷听雨声”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境界,因为荷残的时候,他们又要下种了。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田里交缠不清。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荷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  21*cnjy*com
12.请简要概括种莲人的“苦”表现在哪几方面?(3分)
13.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答: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文章第③节中,作者为什么要引用童年唱的《采莲谣》?(5分)
(2)行文中一直是写“莲”,为何第⑨节要写到“荷”?(5分)
14.赏析文中第④节划线句子的妙处。(5分)21*cnjy*com
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
15. 阅读全文,说说文题“用岁月在莲上写诗”的深刻含义。(6分)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紧扣种莲的“苦与乐”行文。其中“苦”是次要的,“乐”才是作者要着力表现的。
B.文章第⑤节划线句中加点的“挖”、“剥”两个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采莲人的心灵手巧和剥莲子的辛苦。
C.作者在走近采莲人的过程中加入适时的议论,很好地表达自己对种莲人的独特感悟。
D.文章写了作者由开始的“吃惊欣悦”到后来的“愧疚感悟”,表达了对种莲人的赞美之情。
六、语言运用(20分)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据报道,春节期间,纽约帝国大厦亮起了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喜庆和吉祥的彩灯向华人拜年,农历大年初一被定为该州的法定节日。在英国,近50万人从英国各地聚集到有“伦敦心脏”之称的特拉法加广场和唐人佳,看龙腾狮舞,品中国小吃,享受鞭炮声和欢笑声中浓浓的中国年味。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概述。(100字左右)(7分)
19. 两个同学要去参加运动会,他们都邀请好友为其助阵。请分别拟出两个同学的邀请语。要求:话语得体,符合规定的语言表达方式。 (4分)2-1-c-n-j-y
(1)一位同学幽默地说: (2分)
(2)一位同学含蓄地说: (2分)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来源:21cnj*y.co*m】
  妈妈说:“你不是没有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部分
一、选择题
1、B【解析】A项“悚”读作sǒng;C项“牾”读作wǔ;D项“辗”读作zhǎn。
2、D【解析】A中“左故右盼”的“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为“顾”;B中“恶耗”的“恶”应为“噩”;C中“报怨”的“报”应为“抱”,“和霭”的“霭”应为“蔼”。【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C【解析】A项“不孚众望”,孚,信服。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为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应改为“不负众望”。B项“呼之欲出”,呼,叫、喊;之,文言代词,指代呼唤的对象;欲,将要;出,出来。意为一召唤他就会出来似的,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这里与“立体报纸”这一对象搭配不当。D项“绘声绘色”,是形容叙述描写得生动,属于使用对象错误。
4、A 5、A【解析】要求与后面的一句形成对偶句。
二、文言文阅读部分
6、B 7、A 8、D 9、C
三、诗歌鉴赏
参考答案:(10)本诗围绕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望”字,写了过去、当前、未来三种情景。首句概括过去几个月的艰难行程,可以是“回望”过去的艰难行程;第二句写“行人”(诗人自己)立马山头,缓辔踟蹰的场面,含蓄表现诗人当时油然而生的特殊感触,可以说是“怅望”;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申述自己立马踟蹰的缘由,可以说是“遥望”,意味深长。
(11)蕴含了作者思念故乡之情。这两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述的情景是:诗人即将进入蜀川,再无崎岖之苦,但四周的高山,更加阻隔了与故乡的通路,连登高以望东吴(作者故乡苏州)之处也没有了,这就把思乡之情更加深化了;蜀川,指四川盆地,用“平似掌”来比喻,形象而贴切。诗人面对展现于眼前的蜀川,应是心情开朗,但到了川中,离乡越远,乡思越切,这种相反的心情,构成了此诗深婉而不低沉、萦回而不失开阔的基调,准确表现作者的感受。
四、课文默写
1、漫江碧透,百舸争流。2、向青草更青处漫溯。3、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4、大礼不辞小让。 5、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6、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五、现代文阅读
12、参考答案:①采莲条件落后,完全靠人工;②采莲的时间太早或太晚;
③剥莲子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④采莲时身体往往会受到伤害。(写对3点得3分)。
13、参考答案:(1)与下文写种莲人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的采莲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采莲谣》写的是采莲时的快乐愉悦惬意的心情,而真正的种莲人采莲时是充满艰辛,毫无诗意可言,强调种莲人的辛苦。【出处:21教育名师】
(2)通过“荷”的宜于观赏与莲”作对比,反衬出我对莲花多年的无知,表明真正的莲花世界背后生活的悲欢,以及我内心的愧疚之情。【版权所有:21教育】
14、参考答案:对采莲人进行了细致的动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写,其中背、带、涉、摘、放等动词突出表现了采莲人的辛劳。“一个个”,“一朵朵”等叠词的使用,也可以表现出采莲的人们采摘莲子时的一丝不苟和辛勤劳苦。
15、参考答案:①一朵莲的生长过程包括下种、灌溉、长大、采收、避过风灾、等待收成,凝聚着种莲人的辛苦付出的岁月历程。
②采莲人正是用这些岁月和汗水抒写生活生命之诗,收获背后的艰辛,但他们的生活不乏情趣,他们创造的美景富有诗意。
16、A
17、例句:
没有宽容,人生就如长夜,无论怎么照射,都难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驱散心头的阴暗;
没有宽容,人生就如雨季,无论怎么晾晒,都不能拯救发霉的心灵;
没有宽容,人生就如严冬,无论怎么取暖,都无法消融心中的坚冰。
18、参考答案(1)节日文化相互交融。(意思对即可)
(2)正确引导,健康过节。所谓“节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是一种纪念性的日子,过节就是精神的洗礼。不论是过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过外来的“洋节日”,都可视为文化的折射与传播,我们应该“取其精华”,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家园更加温馨。每一个人对节日的看法与过法不一样,我们应该加以正确引导,让那些节日过得更加健康、更有意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19、参考答案:(1)如果我是刘翔,你就是孙海平啊!你不去能行吗?
(2)如果你能来给我助阵,也许我会获得更好的名次呢!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