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恩施州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14 19:2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恩施州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地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最近淄博烧烤火了,在淄博不仅有专门的烧烤专列、公交专线和免费街区摆渡车,还有专门的烧烤地图、烧烤志愿者。各种服务面面俱到。另外在淄博吃烧烤还得配上“灵魂三件套”一小饼、香葱、蘸料。下图为烧烤类食材供应链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烧烤店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条件 B.品牌效应 C.顾客流量 D.服务质量
2.淄博烧烤行业带来的影响有( )
①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③产生资源短缺问题 ④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为实现淄博烧烤行业的长期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支持烧烤行业为主导产业 B.提高店铺和小摊位的租金
C.在远郊区建大型烧烤夜市 D.做好配套行业的监督工作
L县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山区面积达95.5%,辖103个村(含6个居委会),是以纳西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2015年该县户籍人口为22.78万人,常住人口为22.91万人。下图示意L县自西向东不同区域人口流动状况。据此完成4~6题。
4.有关甲、乙、丙、丁四个县域功能区排列正确的是( )
A.主城近郊区、主城区、主城远郊区、偏远山区
B.主城近郊区、偏远山区、主城远郊区、主城区
C.主城远郊区、偏远山区、主城近郊区、主城区
D.主城远郊区、主城区、主城近郊区、偏远山区
5.L县域人口流动活跃度东部显著高于西部,可能是东部( )
A.旅游业较发达 B.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C.农业收入有限 D.教育、医疗设施好
6.为进一步振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当地宜采用的发展策略是( )
A.异地城镇化 B.就近城镇化 C.郊区城镇化 D.逆城镇化
造山带与沉积盆地是岩石圈的两个基本构造单元。新生代时期,青藏高原边缘发育塔里木盆地、兰州盆地等陆上沉积盆地,大河河口发育水下三角洲、海底扇等沉积体(下图)。与陆地上的新生代沉积盆地相比,海洋中的新生代沉积体保留较为完好。据此完成7~9题。
7.东亚大河河口新生代沉积体规模小于南亚大河河口,主要是因为东亚大河( )
A.河流径流量小 B.河流含沙量小
C.河口落差较小 D.距离造山带远
8.下列新生代沉积体沉积物性质最接近的可能是( )
A.湄公河海底扇、依一萨海底扇 B.长江水下三角洲、黄河水下三角洲
C.印度河海底扇、孟加拉海底扇 D.长江水下三角洲、孟加拉海底扇
9.与陆地上的新生代沉积盆地相比,海洋中的新生代沉积体保留较为完好,主要得益于( )
①地壳运动较弱 ②上覆沉积物更多 ③形成年代较晚 ④不受地震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面四幅图分别示意四座山地南、北坡的植被或气候要素随海拔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0~12题。
10.从南北半球看,位于不同半球的两座山地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丁 C.甲和丙 D.甲和丁
11.四座山地的共同特征是( )
A.南坡都是阳坡 B.南坡都是迎风坡
C.山顶都有冰川 D.阳坡都是迎风坡
12.下列关于甲、丁两山地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处于亚热带大陆的东、西两岸 B.冬季都盛行西南风
C.河流汛期出现的季节相反 D.南坡光热条件都优于北坡
据记载,公元724年我国唐代天文学家张遂设计了一把拐尺(左图),AB为长边空心管,BC为短边,并在B点系一重锤。通过空心管观测北极星,实测并计算了地球上北极星高度相差一度的南北两地距离(右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张遂测量时除使用拐尺外,最有可能使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
A.司南(指示方向) B.测绳(测量长度)
C.日晷(观测地方时) D.浑天仪(观测天体在地球表面的坐标)
14.当观测点由Q地向P地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昼夜变化幅度减小 B.白昼时长逐渐减小
C.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D.正午太阳方位不变
15.根据上述测量,最有可能测算地球的( )
A.半径经度 B.经度海拔 C.海拔纬度 D.纬度半径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氢能是能效很高的清洁能源,利用氢气加工制取。根据加工过程中的碳排放程度分为灰氩(通过化石燃料制氩,技术最为成熟)、绿氩(利用可再生能源通过电解工序生产氩气,经济成本高)。甘肃省总面积42.58万平方千米,人口2492.42万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下图)。玉门素有“世界风口”之称,近年来,当地政府在传统氩能源产业链基础之上,在新能源制氩、储氯、运输、加注、应用、氩能装备制造等领域延链补链,大力引进下游项目,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2022年7月,中石油玉门油田建造的甘肃省首条中长距离输氩管道主线路全线贯通,并入我国西氩东送能源运输通道。
(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简述甘肃省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6分)
(2)说明玉门氢能源产业由“灰氢”向“绿氢”转变的主要原因。(6分)
(3)简述西氢东送工程如何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6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我国西南某岩溶山区多发育“U”形岩溶槽谷地貌,地势高差大。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该山区耕地“非粮化”问题突出,按用途可分为种植非粮作物、撂荒、生态修复、休耕等四种类型。经调查,谷底耕地的“非粮化”主要是种植非粮作物。下图示意该山区“U”形岩溶槽谷地貌。
(1)说明该山区耕地“非粮化”问题突出的原因。(6分)
(2)分析谷底耕地的“非粮化”主要种植非粮作物的原因。(6分)
(3)若该地区为保障粮食安全促使耕地“趋粮化”发展,请提出合理的建议。(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
库苏古尔湖位于蒙古国北部,是蒙古国第一大淡水湖。库苏古尔湖面积约2600平方千米,深度超过244米,湖泊四周为山丘起伏的草原,与贝加尔湖有着相似的起源,是贝加尔湖的“姐妹湖”。每年农历腊月,库苏古尔湖因湖水快速结冰发出雷鸣般的轰隆声,而在湖水解冻之后湖面往往又会出现大团浓雾。下图示意库苏古尔湖及周边水系分布。
(1)简述库苏古尔湖的形成过程。(5分)
(2)分析库苏古尔湖湖水快速结冰的原因。(6分)
(3)简析库苏古尔湖解冻之后湖面大团浓雾的成因。(8分)
恩施州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D A C B D A A C D B B A D
16.(1)地处第一、二级阶梯过渡地带,地势高差大,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域东西、南北跨度大,水热组合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人口密度小,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小;河西走廊位于连接西北地区和中东部地区的通道,生物多样性丰富。(6分,任答3点即可)
(2)玉门地区风能、太阳能丰富;“绿氢”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少,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更易获得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减少碳排放,有利于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6分,任答3点即可)
(3)有利于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经济、技术优势统筹配置;有利于提高资源整体利用效率;有利于加强区际联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6分,每点2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17.(1)耕地破碎且坡度大,不适宜耕种;种植经济作物经济效益高;该地生态环境脆弱,部分耕地退耕还林还草转为生态修复用地;农民种植理念转变,休耕土地增加。(6分,任答3点即可)
(2)谷底土地肥沃,灌溉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利于种植;非粮食作物经济效益高,利于增加收入;谷底交通便利,有利于农产品外运。(6分,每点2分)
(3)完善粮食种植政策,为种粮提供财政补贴;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粮食作物产量;鼓励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轮换种植;运用卫星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耕地用途情况监测等。(6分,任答3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18.(1)库苏古尔湖地处地质断裂带,地壳断裂陷落形成谷地(2分);而后地表径流不断汇聚,积水成湖(3分)。
(2)湖泊离冬季风源地近,冷空气势力强,湖水降温快;湖泊周围主要为山丘、草原,地势起伏小,对冬季风阻挡作用小;该湖为淡水湖,盐度低,湖水易结冰等。(6分,每点2分)
(3)库苏古尔湖解冻之后,湖面冰面碎裂,水汽蒸发至空气中,空气中水汽增多;库苏古尔湖面积大,深度大,蓄水量大,水汽蒸发多;冬季(或农历腊月),空气温度较水温度低;较暖的水汽遇到较冷的空气发生冷凝。(8分,每点2分)
【附】选择题解析
1.烧烤行业属于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业,所以顾客流量是影响烧烤店布局的主导因素;交通条件对烧烤店布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是最主要的;品牌效应、服务质量主要影响烧烤店的市场竞争力。故选C。
2.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烧烤行业会提供就业岗位,带动烧烤相关产业发展,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但是相关资源目前不存在短缺情况,①②④正确,排除③。故选B。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市大力发展烧烤行业,使烧烤行业成为主导产业,会导致产业结构单一,不利于经济发展,A错误;提高租金会增加行业成本,不利于长期发展,B错误;远郊区交通不便,人流量较小,不利于长期发展,C错误;做好相关配套行业监督工作,保证各方面(如蔬菜和肉类)质量监督,有利于烧烤行业长期发展,D正确。故选D。
4.读图可知,从人口流动强度(有正有负)来看,乙为净流入且数值较大,丁为净流出且数值较大,根据人口流动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机会,推知乙是主城区,丁是偏远山区;甲与乙有相似特征,但甲人口流动强度基本稳定,丙与丁有相似特征,但丙流出相对较少,推知甲是主城近郊区,丙是主城远郊区。故选A。
5.据上题判断可知,东部地区主要是偏远山区,自然灾害多,耕地面积小,农业收入有限,人口流出多,流人少,人口流动活跃度较大,C正确;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距城市远,旅游业不发达,教育、医疗设施较落后。故选C。
6.该地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山区面积广大,多为民族小聚居区,当地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因此为进一步振兴社会经济发展,保护当地民族文化,当地宜采用的发展策略是就近城镇化,B正确;异地城镇化要求进行大规模跨区域流动,而本地区现在城镇化水平低,且该地地处偏远地区,交通条件差,实施起来难度大,异地城镇化后民族文化融合困难或者被同化,A错误;当地地处偏远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工业化和城镇化还处在初期阶段,因此郊区城镇化和逆城镇化均不是现阶段的发展策略,C、D错误。故选B。
7.东亚大河有长江、黄河等,南亚大河有恒河、印度河等。长江径流量比恒河、印度河大,但河口沉积体规模相对较小,排除A。黄河含沙量大,但河口沉积体规模较小,排除B。东亚大河和南亚大河下游河口地带均为平原,可推测两地河口落差的差异不大,排除C。与南亚大河相比,东亚大河的河口离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的造山带较远,河流流程较长,河流挟带的物质在流经地区不断沉积,到达河口的沉积物较少,导致沉积体规模较小,D正确。故选D。
8.湄公河、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温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流向东南亚地区,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相似,侵蚀的物源相似,湄公河海底扇与依一萨海底扇的沉积物性质接近,A正确。长江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黄河主要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和植被差异较大,因此两河流径流量、含沙量差异较大,水下三角洲沉积物性质差异较大,B错误。印度河主要流经热带沙漠地区,孟加拉海底扇主要由恒河带来的沉积物堆积形成,恒河主要流经热带季风气候区,印度河海底扇和孟加拉海底扇的沉积物性质差异大,C错误。长江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恒河主要流经热带季风气候区,长江水下三角洲和孟加拉海底扇的沉积物性质差异大,D错误。故选A。
9.海洋中的新生代沉积体距离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的青藏高原这一碰撞核心较远,地壳运动较弱,①正确。海洋中的新生代沉积体所在区域地势较低,始终能接受沉积,在原有沉积层上又不断覆盖新的沉积物,对下部的沉积层起到了保护作用,②正确。海洋中的新生代沉积体不一定比陆地上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形成时间晚,排除③。海洋中也有地震,海洋中的新生代沉积体同样会受到地震的影响,④错误。故选A。
10.由图可知,甲山地7月气温高于1月气温,应该位于北半球;乙山地7月3℃等温线南坡海拔高于北坡,说明南坡为阳坡,应该位于北半球;丙山地海拔3000m以下北坡气温高于南坡,说明北坡是阳坡,此山地位于南半球;海拔3000m以上北坡气温低于南坡,说明北坡可能是迎风坡,海拔3000m以上多地形雨,削弱了太阳辐射,降低了气温;丁山地同一自然地带在南坡的分布海拔高于北坡,南坡雪线低于北坡,说明南坡为阳坡和迎风坡,应位于北半球。综上,甲、乙、丁三地位于北半球,丙地位于南半球。故选C。
11.由上题分析可知,丙山地北坡是阳坡,A错误;受降水影响,降水较多的一侧为迎风坡,雪线偏低,图中丙山地的北坡及乙、丁两山地的南坡雪线都偏低,即乙、丁两山地的南坡为迎风坡,丙山地的北坡为迎风坡,B错误;甲山山顶(海拔2100m左右)7月均温大于10℃,没有永久积雪或冰川分布,C错误;综上分析可知,甲、乙、丁三座山地的南坡气温高,降水多,为阳坡和迎风坡,丙山地的北坡为阳坡和迎风坡,D正确。故选D。
12.甲山地7月高温少雨,1月温和多雨,应位于北半球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区;丁山地南坡为阳坡,基带植被又是常绿硬叶林,故也应位于北半球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区,则两地冬季都盛行西南风,且河流汛期出现的季节相同,B正确,A、C错误;甲、丁两山地的南坡均是迎风坡,降水多,光照条件不及北坡,D错误。故选B。
13.司南可以指示南北方向,但不能测量距离,故A错误;根据材料可知,除了观测北极星仰角外,还需要实测并计算北极星高度相差一度的南北两地距离,测绳可以测量距离,故B正确;日晷可以观测地方时,故C错误;浑天仪用来测量天体在地球球面的坐标,故D错误。故选B。
14.P、Q两地同在北半球,且Q地纬度较高,P地纬度较低,纬度越低,昼夜变化幅度越小,故A正确;根据材料不能判断太阳直射点位置,因此白昼时长无法判断谁更长,正午太阳方位无法判断,故B、D错误;正午太阳高度根据直射点纬度和所求点纬度差来求,直射点位置无法判断,因此正午太阳高度是否增大也无法判断,故C错误。故选A。
15.利用拐尺观测北极星,在P地,AB边空心管对准北极星观测,所以AB边平行于地轴,如右图所示,重锤所受重力指向地心,所以P地的纬度=90°-α;Q地的纬度为=90°-β,故可以测量当地地理纬度;据右图可知,实测并计算了地球上北极星高度相差一度的南北P、Q两地距离L,由圆的知识可知,弧长公式=n(圆心角)×π(圆周率)×r(半径)/180°,可得L=π(β-α)r/180°,所以可以测算地球的半径,故选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