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我国唯一的科技
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第三十六届基础年段期末联考
城,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但其工
(2022一2023学年度下学期)》
业产业结构多样化指数低,工业产业结构单一。下图为20082020年绵阳市产业结构统
高二地理试题
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理试题共6页,包括两道大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
60
将答题卡交回。
50
40
口第一产业
注意事项:
题第二产业
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正确粘贴在条
口第三产业
形码区域内。
0
2.答题时,请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做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
2008
2020(年)
无效。
3.2008-2020年,绵阳市
第卷(选择题)
A.产业结构逐渐失衡
B.第一产业产值逐年降低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6题,共计48分)
C.第二产业占比先降后升
D.第三产业占比波动增加
城市群作为经济发展和融合的新形式,是当前城市和国家参与全球竞争最主要的载
4.提高绵阳市工业产业结构多样化指数,可以
体。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城市与城市、区域与区域的竞争,而是城市群与城
A.以优势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B.降低农业生产投入
市群之间的竞争。下图示意我国七大城市群可持续竞争力内部差异,其差异数值大小与
C.禁止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D.改善城市规模结构
全球自然资源分布广泛,但很不均匀,存在着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资源跨区
内部辐射带动作用呈负相关。
0.45
域调配是解决资源分布不均的有力措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0.41893
04
5.关于自然资源分布特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0.35
0.30512
A.自然资源的分布没有规律
B.自然资源具有相同的分布规律
0.3
0.2641
0.24637
C.可再生资源分布多具有地带性
D.非可再生资源分布多具有地带性
0.25
1932
0.20232
0.2
6.下列各项不属于自然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是
A.西电东送B.南水北调
C.西气东输
D.北煤南运
0.
2022年11月20日,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下图)举行,重要比赛都
0.05
0
安排在夜晚比赛,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长三角城市科
粤路澳大湾区
长江中游城市群
中縣域市群
关中城市
50°
52
波
斯
湾
1.七大城市群内部辐射带动作用最弱的是
沙)
卡
A.成渝城市群B.粤港澳大湾区C.关中城市群
D.长三角城市群
特
阿
多哈
2.缩小城市群可持续竞争力内部差异的可行性措施是
拉
伯
A.鼓励城市群间人员自由流动
B.注重打造宜居型中心城市
图例
C.激发城市群内经济发展活力
D.推动各城市之间产业协作
。首都
国界线
合长国
259
高二地理试题第1页(共6页)
高二地理试题第2页(共6页)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第三十六届基础年段期末联考
(2022—2023 学年度下学期)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1.A
【解析】1.根据材料“可持续竞争力内部差异,其差异数值大小与内部辐射带动作用呈负
相关”可知,成渝城市群内部差异最大,故其辐射带动作用最弱,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
2.D
城市群间人员可以自由流动,只是受经济发达的城市吸引,流动具一定倾向性,不能缩小
内部差异,A 错误;注重打造宜居型中心城市,并不能将其他城市变得更好,则不会缩小
内部差异,B 错误;激发城市群内经济发展活力是口号型的措施,可行性不高,C 错误;
推动各城市之间产业协作,使各城市优势互补,促进经济一体化,有利于缩小内部差异,
D 正确。故选 D。
3.D
【解析】3.读图可知,2020 年绵阳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占据主导地
位,A 错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不代表产值下降,B 错误;第二产业占比先增后降,C 错
误;第三产业占比波动增加,D 正确,故选 D。
4.A
绵阳市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但其工业产业结构多样化指数低,工业产业结构单一,
应以优势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带动新兴产业,A 正确;禁止高耗能高
污染产业的发展无益于产业结构多样化,C 错误;降低农业生产投入不利于农业产业化,
B 错误;改善城市规模结构,促进城市宜居环境,改善环境质量,与产业结构关系不大,
D 错误,故选 A。
5.C
【解析】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资源分布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且不同自然资源的
分布规律并不相同,AB 错误;可再生资源分布多具有地带性规律,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
资源的分布受到地质条件的制约,不具备地带性,C 正确,D 错误。故选 C。
高二地理试题·答案 第 1 页(共 6 页)
{#{QQABYQoAogCgAgBAABBCQwUiCkKQkhAAAAgGREAQsEAASQFABCA=}#}
6.A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
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水资源、天然气、煤炭均为自然资源,因此南水北调、西气
东输、北煤南运均属于自然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B、C、D 不符合题意。电力不能从自
然界中直接获得,是人类生产形成的,不属于自然资源,因此西电东送不属于自然资源跨
区域调配工程,A 符合题意。故选 A。
7.A
【解析】7.卡塔尔位于阿拉伯半岛,位于北回归线到 30°N 之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夏季高温,室内降温能源消耗量大,冬季相对凉爽,
不需要大量能源而降温,较节能,A 正确,C、D 错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均少,
B 错误。故选 A。
8.D
世界杯比赛期间,人口大量聚集,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A 错误;世界杯比赛不是工业生
产部门,对带动经济增长和加快城市化工业化影响很小,B、C 错误;世界杯比赛中,各
国运动员、球迷欢聚卡塔尔,可以促进各国文化交流,D 正确。故选 D。
9.C
【解析】9.欧洲出现能源危机,对于电热毯、电暖器等取暖设备需求量增加,我国制造
业发达,取暖设备相关企业较多,协作工厂多,成本较低,能够迅速生产大量产品,出口
欧洲的量爆发式增长,C 正确;制造能力强,物流发达是能够出口的基础条件,但不是出
口爆发式增长的主要条件,A 错误;生产经验、产品耐用对于出口爆发式增长影响较小,
B 错误;电热毯、电暖器灯设备技术含量较低,D 错误;故选 C。
10.B
减少油气使用量、限制油气产业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A 错误;技术革新、产业升级能
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量,保障能源安全,B 正确;固定单一的供给国,会
导致我国能源安全受到威胁,C 错误;我国的主要能源消费结构不是以木材为主,木材对
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较小,D 错误;故选 B。
高二地理试题·答案 第 2 页(共 6 页)
{#{QQABYQoAogCgAgBAABBCQwUiCkKQkhAAAAgGREAQsEAASQFABCA=}#}
11.B
【解析】11.由材料可知,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 CO2,
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海拔
高,气温低,森林植被少,碳汇能力弱,A 错误;东南丘陵森林植被覆盖率高,且为亚热
带常绿阔叶林,碳汇能力最强,B 正确;河西走廊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碳汇能力弱,
C 错误;山东半岛分布着温带落叶阔叶林,碳汇能力较强,但冬季落叶,碳汇能力不如东
南丘陵,D 错误。故选 B。
12.A
根据预测 2030 年之后,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已较发达,可以通过改善能源结构来实现碳
中和,A 正确;增加能源利用量会增加碳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B 错误;降低人均消
费不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C 错误;2030 年以后我国人口老龄化已较严重,人
口增长相对缓慢,此时控制人口增长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D 错误。故选 A。
13.B
【分析】13.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
的开发利用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利用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B 正
确,其他信息无法在图表中获取,ACD 错误。故选 B。
14.C
农业文明阶段是以种植和养殖为标志的。该阶段土地质量和数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
的重要因素。农业文明时期,在土地贫瘠或难以开垦的地区,人地矛盾突出。人类砍伐森
林、开垦草原,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导致土地质量不断下降。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 C。
15.D
【分析】15.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是《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
和《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②、③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
黎协定》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公约,①、④错。故选 D。
高二地理试题·答案 第 3 页(共 6 页)
{#{QQABYQoAogCgAgBAABBCQwUiCkKQkhAAAAgGREAQsEAASQFABCA=}#}
16.A
含磷洗衣粉的使用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引发赤潮等,直接影响和危
害其他水生生物正常生存,A 对;推广使用无氟冰箱,可减少氟利昂的排放量,从而防止
臭氧空洞。推广使用无铅汽油的最主要原因是,减少尾气中的铅毒;认购绿色标志产品,
就是在用最有效的实际行动来支持环保,同时做绿色生活方式的领跑者,保证自己与家人
的健康与安全。综上所述,这些都是对环境的保护,但不能直接保护生物多样性,B、C、
D 错。故选 A。
17.
(1)(原厂所在地)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地方政策吸引。
(2)增加财政税收;提高经济实力;扩大就业;拉动产业升级;加快城市化步伐;增加
机场货运吞吐量。(任答三点即可)
(3)印度的供应链不完善;印度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劳动力素质低,培训成本高。
(4)美国有优惠的政策(巨额的财政补贴);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有人才、技术优势;
生产自动化程度高,需要劳动力少;美国市场广阔。(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劳动力、市场、政策、其他因素。富士康主要从事制造行业,
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大。由图可知,富士康企业由东部向中西部
转移,由图中各城市当年 7 月份最低月工资可知,转移后的城市最低月工资较低,
说明(原厂所在地)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使得富士康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城市转
移;富士康可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中西部地区为了当地社会
经济发展,制定了相应优惠政策,吸引富士康转入。
(2)由材料“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专业从事计算机、通讯、消费性电子等 3C 产品研发制造
的高新科技企业”可知,富士康落户河南郑州可以带动郑州市产业升级,加快城市化
步伐,可以增加财政税收,提高经济实力;由材料“其中航空港厂是郑州富士康总部”
可知,富士康落户河南郑州可以增加机场货运吞吐量;由材料“雇用了 35 万名工人”
可知,富士康落户河南郑州可以扩大就业。
(3)本小题可从富士康的生产特点结合工业区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由材料“富士康科
技集团是专业从事计算机、通讯、消费性电子等 3C 产品研发制造的高新科技企业”
可知,富士康对产业链条、基础设施、工业基础与协作条件、劳动力素质及成本等
高二地理试题·答案 第 4 页(共 6 页)
{#{QQABYQoAogCgAgBAABBCQwUiCkKQkhAAAAgGREAQsEAASQFABCA=}#}
要求较高。印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化水平低,产业供应链不完善;基础
设施比较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协作条件较差;印度人口数量众多,劳动力成本低,
但由于劳动力素质低,培训成本高。导致富士康在印度生产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
最后不得不关闭在印度的工厂。
(4)美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有人才、技术优势,有利于制造业投资建厂;富士康是
制造业,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大,但美国经济发展水平高,工业化水平高,生产自动
化程度高,需要劳动力少,可以降低富士康的劳动力成本;美国经济发达,市场广
阔,国际贸易环境好;由材料“该州为吸引富士康建厂,承诺为其提供巨额补贴”可
知,美国有优惠的政策,提供了巨额财政补贴,吸引富士康前往美国建厂。
18.
(1)三江平原地势低平,耕地面积大,土地资源丰富;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耕地的水
热资源配置较好;低温冻害、干旱和洪涝等农业气象灾害多发,耕地粮食产量年际
波动大。(同时答出地形、气候影响给满分;单一的只给 3 分,答够两点即可满分)
(2)推广少耕、免耕及秸秆还田等方法,减少黑土地退化,提高土壤肥力;培育推广粮
食高产品种,研发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及水利工程建设,降低农
业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使用生物农药或引入天敌,防治病虫害;进一步发展农
业机械化。(任答三点即可)
(3)通过粮食跨区域调剂,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充分利用国际粮
食,例如大豆和谷物,以此作为保证粮食安全的辅助手段;建立粮食储备。(可以以
教材内容为标准)
【解析】
(1)土地资源的特征可以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描述,且紧扣地形和气候的角度。结合所
学可知,三江平原为我国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地势低平,面积广大,所以耕地面积
也大;从气候来说,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故耕地质量高;但同时也由于季风气候区低温冻害、干旱和洪涝等农业气象灾害多
发,会导致耕地粮食产量不稳定。
(2)结合材料分析可知,气候和翻耕的做法会导致该地农业减产,故对应的措施有:加
强农田基础设施及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农业气象灾害所
带来的损失;推广少耕、免耕及秸秆还田等方法,减少翻耕,以减少黑土地退化,
提高土壤肥力来提高产量;除此外,还可以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提高机械化
高二地理试题·答案 第 5 页(共 6 页)
{#{QQABYQoAogCgAgBAABBCQwUiCkKQkhAAAAgGREAQsEAASQFABCA=}#}
水平,提高单产;还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引入天敌,防治病虫害,都可以达到提高
单产的效果。
(3)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在北方,而主要粮食消耗区在南方,可以通过粮食跨区域调剂,
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保障不同地区粮食安全;同时可以加大
粮食进口,充分利用国际粮食,例如大豆和谷物,以此作为保证粮食安全的辅助手
段;除此外,要积极做好粮食储备,减少粮食的大量出口,以防不时之需。
19.
(1)海南岛西部铁,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距离橡胶园较近,石油化工生产
原料丰富;位于东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背风区,不易给全岛带来大气污染;多优良
港湾,海运发达,对外联系便利。
(2)海南岛中部为山地、丘陵地区,热带雨林和湿地密布,是多种生物的繁衍地和栖息
地;热带雨林通过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全岛旱涝灾害、地质灾害的发生;雨
林通过蒸腾作用,参与全岛的水循环,调节降水和气温;茂密的热带雨林为土壤发
育提供丰富的有机质,促进生物循环,维持生态平衡;国家政策支持。(任答三点即
可)
【解析】
(1)本小题可从工业区位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有地形、水
源等,社会经济因素有土地成本、原料、交通运输、动力、市场、劳动力素质及成
本、环境、基础设施、工业基础、政策法规等。由图可知,海南岛西部铁、石油、
煤炭、天然气资源丰富;靠近橡胶园,接近化工原料产地,生产原料丰富;海南岛
西部位于东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背风区,位于下风向,不易给全岛带来大气污染;
岛屿西部多优良港湾,海运发达,对外联系便利。
(2)本小题可从山区森林的生态功能和国家政策等角度进行分析。海南岛中部是山地、
丘陵地形,热带雨林和湿地面积广,森林、湿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环境,保护
生物多样性;雨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可减少岛上的洪涝灾害、地质
灾害的发生,减轻水土流失;雨林可以调节气候,通过蒸腾作用,参与全岛的水循
环,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海南岛的气候;雨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美化
环境;雨林可以为土壤的发育提供生物基础,提供有机质,促进生物循环,维持生
态系统的平衡;国家政策支持建立自然保护区。
高二地理试题·答案 第 6 页(共 6 页)
{#{QQABYQoAogCgAgBAABBCQwUiCkKQkhAAAAgGREAQsEAASQF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