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十五课国共十年对峙(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一第十五课国共十年对峙(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29 08:1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渡尽劫波兄弟在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从1927年3月1起,一年左右时间,被杀害者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几近当时党员总数的一半。
蒋介石屠杀共产党人就在沉默中灭亡!
不在沉默中爆发,奋起反击
---攻打大城市南昌起义概况:1927.8.1 南昌
周恩来、贺龙等
起义后南下→受阻
→兵分两路 意义:打响武装反抗第一枪中共独立领导武装
斗争、创建人民军
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八七会议时间:1927.8.7 地点:汉口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里取得的”
意义: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秋收起义 1927年秋,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进攻方向是长沙,受挫,毛泽东决定放弃进攻计划,改向井冈山进军。
提问:南昌起义南下广州与秋收起义进攻大城市长沙,结果都失败,为什么会这样?说明了什么?
因为大城市敌人力量强大;
说明了城市斗争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拨云见日
---城市转农村革命的摇篮——井冈山 位于湖南、江西两省
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在
两省四县的众山丛中,
周围有五百多里。 毛泽东在井冈山根据地成立初期就说过:“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
探究:
一)表格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地主拥有大量的土地,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却无地或少地
二)在农村进行革命斗争必须取得哪些人支持和参加革命?
广大农民
三)面对上表情况,中共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开展土地革命,使农民获得土地 星火燎原
---工农武装割据 理论总结武 装斗 争
土 地革 命
根据地建设“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核心)南京上海杭州南昌长沙广州徐州郑州武汉毛泽东朱德建立赣南闽西根据地发展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首府瑞金方志敏建立
闽浙赣革命
根据地徐向前等建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贺龙等建立
湘鄂边革
命根据地邓小平等创建的左
右江革命根据地▲彭德怀等创建
湘赣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时间:
地点:
标志:
概况:制定宪法大纲、定都瑞金、毛泽东为主席
正式建立了和国民党对峙的政权1931年冬江西 瑞金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战略转移
---红军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
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毛泽东御敌于国门之外
——中共中央第五次反围剿口号
红军的长征原因
直接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主观原因 “左“倾错误 (根本原因)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转折时间:1935年1月
内容:(1)军事上,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
错误
(2)组织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
导 ;
意义:转折点
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遵义会议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胜利到达陕北 七律·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金沙水拍云崖暖,
万水千山只等闲。 大渡桥横铁索寒。
五岭逶迤腾细浪, 更喜岷山千里雪,
乌蒙磅礴走泥丸。 三军过后尽开颜。遵义会议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长征的意义(1)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开创革命新局面。
(2) 保留了革命的精干力量,传播了革命主张。
(3) 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迪克·威尔逊(英国)
“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小结: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