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上)期末考数学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直线x-y+1=0的倾斜角为( )
A.30° B.45° C.120° D.150°
2.若(1+x)9=a0+a1x+a2x2+…+a9x9,则a1+a2+a3+…+a9=( )
A.1 B.513 C.512 D.511
3.一百零八塔,位于宁夏吴忠青铜峡市,是始建于西夏时期的喇嘛式实心塔群该塔群随山势凿石分阶而建,依山势自上而下,第一阶1座,第二阶3座,第三阶3座,第四阶5座,第五阶5座,从第五阶开始塔的数目构成一个首项为5,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总计108座,故名一百零八塔.则该塔的阶数是( )
A.10 B.11 C.12 D.13
4.已知圆x2+y2+2x-2y+a=0截直线x+y+2=0所得的弦的长度为4,则实数a的值是( )
A.-2 B.-4 C.-6 D.-8
5.2023年杭州亚运会组委会要从小张、小赵、小李、小罗、小王五名志愿者中选派四人分别从事翻译、导游、礼仪、司机四项不同工作,若其中小张和小赵只能从事前两项工作,其余三人均能从事这四项工作,则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
36种 B. 12种 C. 18种 D. 48
6.若点O和点F分别为椭圆的中心和左焦点,点P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则的最大值为
A.2 B.3 C.6 D.8
7.已知双曲线C:-=1(a>0,b>0)的离心率为,右顶点为A,以A为圆心,b为半径作圆A,圆A与双曲线C的一条渐近线交于M,N两点,则有∠MAN=( )
A. 30° B.60° C.90° D.120°
8.已知.设为数列的前项和,则( )
A. B. C. D.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有选错的得0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
9.已知正整数满足不等式,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已知圆,点在圆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的圆心是,半径是
B.圆的圆心是,半径是
C.直线平分成面积相等两部分
D.过点与圆相切的直线方程是
11.设为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
A. B. C. D.数列为递减数列
12.已知抛物线与圆交于、两点,且,直线过的焦点,且与交于、两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存在某条直线,使得
D.若点,则周长的最小值为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若二项式展开式中的第5项是常数,则自然数n的值为
14.将4名大学生分配到3个乡镇去当村官,每个乡镇至少一名,则不同的分配方案
有 种(用数字作答).
15.已知数列{an}满足a1=1,nan+1-(n+1)an=1+2+3+…+n,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
16.已知F为抛物线C:y2=4x的焦点,过F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1,l2,直线l1与C交于A,B两点,直线l2与C交于D,E两点,则|AB|+|DE|的最小值为 .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在下面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条件,补充在后面问题中的横线上,并完成解答.
条件①:“展开式中所有项的系数之和与二项式系数之和的比为”;
条件②:“展开式中前三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
问题:已知二项式,若_____填写条件前的序号,
(1)求展开式中含项的系数;
(2)求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
18.(12分)等比数列{an}中,a1=1,a5=4a3.
(1)求{an}的通项公式;
(2)记Sn为{an}的前n项和.若Sm=63,求m.
19.(12分)直线过点且与轴、轴正半轴分别交于、两点.
(1)若直线与法向量平行,写出直线的方程;
(2)求面积的最小值;
20.(12分)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S1=2,an+1=Sn+2.
(1)求证:数列{an}为等比数列;
(2)记bn=log2an,数列的前n项和为Tn.若Tn≥10,求λ的取值范围.
21.(12分)已知抛物线C:y2=2px(p>0),其焦点为F,O为坐标原点,直线l与抛物线C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M为AB的中点.
(1)若p=2,M的坐标为(1,1),求直线l的方程.
(2)若直线l过焦点F,AB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点N,求证:为定值.
22.(12分)已知点A(1,-)在椭圆C:+=1(a>b>0)上,O为坐标原点,直线l:-=1的斜率与直线OA的斜率乘积为-.
(1)求椭圆C的方程;
(2)不经过点A的直线y=x+t(t≠0且t∈R)与椭圆C交于P,Q两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R(与点A不重合),直线AQ,AR与y轴分别交于两点M,N,求证:|AM|=|AN|.2022-2023(上)期末考数学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直线x-y+1=0的倾斜角为( )
A.30° B.45° C.120° D.150°
解析 由题意得,直线y=x+1的斜率为1,设其倾斜角为α,则tan α=1,又0°≤α<180°,故α=45°.
答案 B
2.若(1+x)9=a0+a1x+a2x2+…+a9x9,则a1+a2+a3+…+a9=( )
A.1 B.513 C.512 D.511
解析令x=0,得a0=1,令x=1,得a1+a2+a3+…+a9=29-1=511. D
3.一百零八塔,位于宁夏吴忠青铜峡市,是始建于西夏时期的喇嘛式实心塔群该塔群随山势凿石分阶而建,依山势自上而下,第一阶1座,第二阶3座,第三阶3座,第四阶5座,第五阶5座,从第五阶开始塔的数目构成一个首项为5,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总计108座,故名一百零八塔.则该塔的阶数是( )
A.10 B.11 C.12 D.13
【答案】C
【分析】先求出前四阶共12座,设第五阶塔的数目为,则,设从第五阶开始自上而下,每一层的塔的数目为,由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可得结果.
【详解】由第一阶1座,第二阶3座,第三阶3座,第四阶5座,则前四阶共12座.
则从第五阶后共有座.
设第五阶塔的数目为,则,设从第五阶开始自上而下,每一层的塔的数目为
由从第五阶开始塔的数目构成一个首项为5,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所以
所以
所以由,解得或 (舍去)
所以该塔的阶数是
故选:C
4.已知圆x2+y2+2x-2y+a=0截直线x+y+2=0所得的弦的长度为4,则实数a的值是( )
A.-2 B.-4 C.-6 D.-8
解析 将圆的方程化为标准方程为(x+1)2+(y-1)2=2-a,所以圆心为(-1,1),半径r=,圆心到直线x+y+2=0的距离d==,故r2-d2=4,即2-a-2=4,所以a=-4.故选B.
答案 B
5.2023年杭州亚运会组委会要从小张、小赵、小李、小罗、小王五名志愿者中选派四人分别从事翻译、导游、礼仪、司机四项不同工作,若其中小张和小赵只能从事前两项工作,其余三人均能从事这四项工作,则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
A. 36种 B. 12种 C. 18种 D. 48种
【解析】分两类:若小张或小赵入选,则有选法;若小张、小赵都入选,则有选法,共有选法36种,选A.6.若点O和点F分别为椭圆的中心和左焦点,点P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则的最大值为
A.2 B.3 C.6 D.8
【答案】C
【解析】由题意,F(-1,0),设点P,则有,解得,
因为,,所以
==,此二次函数对应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为,因为,所以当时,取得最大值,选C。
7.已知双曲线C:-=1(a>0,b>0)的离心率为,右顶点为A,以A为圆心,b为半径作圆A,圆A与双曲线C的一条渐近线交于M,N两点,则有∠MAN=( )
A. 30° B.60° C.90° D.120°
解析 双曲线C:-=1的渐近线方程为y=±x,离心率为=,则==1+=,=,故渐近线方程为y=±x.取MN的中点P,连接AP,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AP|=,则cos∠PAN===,所以cos∠MAN=cos 2∠PAN=2·-1=,则∠MAN=60°,故选 B.
8.已知.设为数列的前项和,则( )
A. B. C. D.
解:由得即
所以当时,于是
所以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有选错的得0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
9.已知正整数满足不等式,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CD
10.已知圆,点在圆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的圆心是,半径是
B.圆的圆心是,半径是
C.直线平分成面积相等两部分
D.过点与圆相切的直线方程是
【答案】ACD
【分析】将圆的方程配成标准方程,可判断AB选项,利用圆的参数方程可判断C选项,将点坐标代入直线方程可得点在线上,再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可判断直线与圆相切
【详解】将圆配方成标准方程为:,圆心是,半径是,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
.直线过圆心平,分成面积相等两部分故选项C
又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故直线与圆相切,故选项D正确;
故选:ACD.
11.设为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
A. B.
C. D.数列为递减数列
【答案】CD
【分析】根据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而求出前项和,然后结合选项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因为,
当时,,即;
当时,,即,因此,
则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因此,故B错误;
,
所以,,故A错误;
,,,因此,故C正确;
当时,,即,因此数列为递减数列,故D正确;
故选:CD.
12.已知抛物线与圆交于、两点,且,直线过的焦点,且与交于、两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存在某条直线,使得
D.若点,则周长的最小值为
【答案】ABD
【分析】首先由对称性得点在抛物线 上,进而判断选项;
再根据韦达定理和不等式求最小值后进行判断选项C;画出大致图像,过点作准线的垂线,垂足为,交轴于,结合抛物线定义判断选项;过作垂直于准线,垂足为,结合的周长为,进而判断选项即可.
【详解】由对称性得点在抛物线 上,
所以,解得,故A正确;
设直线和双曲线交于两点,
设直线方程为,
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
所以,
所以:
故
则,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故C错误;
如图,过点作准线的垂线,垂足为,交 轴于,取的中点为,过点作轴的垂线,
过作垂直于准线,垂足为,
所以 的周长为,
当且仅当点 的坐标为时取等号,故D.
故选:ABD.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若二项式展开式中的第5项是常数,则自然数n的值为
解析 由二项式展开式的第5项C()n-4·=16Cx-6是常数项,可得-6=0,解得n=12.
14.将4名大学生分配到3个乡镇去当村官,每个乡镇至少一名,则不同的分配方案
有 种(用数字作答).
【答案】36
【解析】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将4名大学生按,2,1,1分成三组,其分法有;第二步将分好的三组分配到3个乡镇,其分法有所以满足条件得分配的方案有
15.已知数列{an}满足a1=1,nan+1-(n+1)an=1+2+3+…+n,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
【解析】∵nan+1-(n+1)an=1+2+3+…+n=,
∴-=-=,
∴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的等差数列.=1+(n-1)=,
∴an=.
16.已知F为抛物线C:y2=4x的焦点,过F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1,l2,直线l1与C交于A,B两点,直线l2与C交于D,E两点,则|AB|+|DE|的最小值为 .
解析 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为F(1,0),由题意可知l1,l2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不妨设直线l1的斜率为k,则l2直线的斜率为-,故l1:y=k(x-1),l2:y=-(x-1).
由消去y得k2x2-(2k2+4)x+k2=0.
设A(x1,y1),B(x2,y2),∴x1+x2==2+,
由抛物线定义可知,|AB|=x1+x2+2=4+.
同理得|DE|=4+4k2,
∴|AB|+|DE|=8+4k2+≥8+2=16.
当且仅当=k2,即k=±1时取等号.
故|AB|+|DE|的最小值为16.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在下面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条件,补充在后面问题中的横线上,并完成解答.
条件①:“展开式中所有项的系数之和与二项式系数之和的比为”;
条件②:“展开式中前三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
问题:已知二项式,若_____填写条件前的序号,
(1)求展开式中含项的系数;
(2)求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
【答案】(1)条件①②:135
(2)
【分析】(1)选择:求出各项系数和以及二项式系数和,然后建立方程即可求出的值;选择:求出前三项的二项式系数,然后建立方程求出的值.利用求得的的值求出展开式的通项公式,然后令的指数为,进而可以求解;
(2)根据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1)若选填条件,则由已知可得,解得,
若选填条件,则由已知可得,
整理得,解之得,或(舍)
所以二项式为,
则二项式通项,(,,,,)
当时,,
故展开式中含项的系数是,
(2)由(1)得,展开式共项,
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为.
18.(12分)等比数列{an}中,a1=1,a5=4a3.
(1)求{an}的通项公式;
(2)记Sn为{an}的前n项和.若Sm=63,求m.
解 (1)设数列{an}的公比为q,由题设得an=qn-1.
由已知得q4=4q2,解得q=0(舍去),q=-2或q=2.
故{an}的通项公式为an=(-2)n-1或an=2n-1.
(2)若an=(-2)n-1,则Sn=.
由Sm=63得(-2)m=-188,此方程没有正整数解.
若an=2n-1,则Sn=2n-1.
由Sm=63得2m=64,解得m=6.
综上,m=6.
19.(12分)直线过点且与轴、轴正半轴分别交于、两点.
(1)若直线与法向量平行,写出直线的方程;
(2)求面积的最小值;
【分析】(1)利用两直线垂直设出一般式,代入点即可求出直线方程;
(2)设直线截距式为,代入点得到,利用基本不定式即可求出面积最小值;
【详解】(1)由题设直线,将点代入得,,故直线
(2)设直线的方程为,
将点代入得,则,
则,当且仅当,结合,即时等号成立.
故的面积最小值为12.
20.(12分)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S1=2,an+1=Sn+2.
(1)求证:数列{an}为等比数列;
(2)记bn=log2an,数列的前n项和为Tn.若Tn≥10,求λ的取值范围.
(1)证明 由已知,得a1=S1=2,
则a2=S1+2=4.
当n≥2时,an=Sn-1+2,
所以an+1-an=(Sn+2)-(Sn-1+2)=an,
所以an+1=2an(n≥2).
又a2=2a1,所以=2(n∈N*).
所以数列{an}是首项a1=2,公比q=2的等比数列.
(2)解 由(1)可知an=2n,所以bn=n,
则==λ,
所以Tn=λ
=λ=.
由题意,有Tn≥10,即≥10,所以λ≥.
因为=10≤20,
所以λ的取值范围为[20,+∞).
21.(12分)已知抛物线C:y2=2px(p>0),其焦点为F,O为坐标原点,直线l与抛物线C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M为AB的中点.
(1)若p=2,M的坐标为(1,1),求直线l的方程.
(2)若直线l过焦点F,AB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点N,求证:为定值.
(1)解 由题意知直线l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
故设直线l的方程为x-1=t(y-1)
即x=ty+1-t,设A(x1,y1),B(x2,y2).
由得y2-4ty-4+4t=0,
∴Δ=16t2+16-16t=16(t2-t+1)>0,y1+y2=4t,
∴4t=2,即t=.
∴直线l的方程为2x-y-1=0.
(2)证明 ∵抛物线C:y2=2px(p>0),∴焦点F的坐标为.
由题意知直线l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
∵直线l过焦点F,故设直线l的方程为x=ty+(t≠0),设A(x1,y1),B(x2,y2).
由,得y2-2pty-p2=0,
∴y1+y2=2pt,Δ=4p2t2+4p2>0.
∴x1+x2=t(y1+y2)+p=2pt2+p,∴M.
∴MN的方程为y-pt=-t.
令y=0,解得x=pt2+,N,
∴|MN|2=p2+p2t2,|FN|=pt2+-=pt2+p,
∴==2p,为定值.
22.(12分)已知点A(1,-)在椭圆C:+=1(a>b>0)上,O为坐标原点,直线l:-=1的斜率与直线OA的斜率乘积为-.
(1)求椭圆C的方程;
(2)不经过点A的直线y=x+t(t≠0且t∈R)与椭圆C交于P,Q两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R(与点A不重合),直线AQ,AR与y轴分别交于两点M,N,求证:|AM|=|AN|.
(1) 解 由题意知,kOA·kl=-·=-=-,
即a2=4b2,①
又+=1,②
所以联立①②,解得,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y2=1.
(2)证明 设P(x1,y1),Q(x2,y2),则R(-x1,-y1),
由
得x2+tx+t2-1=0,
所以Δ=4-t2>0,即-2<t<2,
又t≠0,所以t∈(-2,0)∪(0,2),
x1+x2=-t,x1·x2=t2-1.
法一 要证明|AM|=|AN|,可转化为证明直线AQ,AR的斜率互为相反数,
即证明kAQ+kAR=0.
由题意知,kAQ+kAR=+
=
=
==
=0,
所以|AM|=|AN|.
法二 要证明|AM|=|AN|,可转化为证明直线AQ,AR与y轴的交点M,N连线的中点S的纵坐标为-,即AS垂直平分MN即可.
直线AQ与AR的方程分别为
lAQ:y+=(x-1),lAR:y+=(x-1),
分别令x=0,得yM=-,yN=-,
所以yM+y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