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3第一单元第1课孔子与老子(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3第一单元第1课孔子与老子(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29 09:4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第一课 孔子和老子2004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5年。孔子故里曲阜隆重举行了纪念活动。来自海内外3000多名祭孔代表参加了盛大的仪式。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21日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 韩国大学生祭拜孔子2003年10月到2004年2月在法国巴黎集美博物馆举办了为期四个月的“孔子文化展”,每天参观人数多达4000人,法国文化部长说到“孔子属于全世界,属于全人类。”西方社会兴起了一阵孔子文化热。一、孔子及儒家思想(一)孔子简介: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二)孔子的思想1、“仁”的思想——核心(1)含义:“爱人”(2)方法:“忠恕 ”《论语十则》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3)、表现:对于统治阶级:“为政以德”——民本思想对于普通人: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反映儒家注重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并主张将和谐的家庭的伦理扩展到社会上,从而来稳定社会秩序。)2、“礼”的思想:(1)含义:“周礼”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2)礼的实践方法:“克己复礼”“正名”齐景公问礼,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反映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问题探究提问:“仁”和“礼”是什么关系?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只有具备了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制。反过来,只有礼制的规范,人们才能追求仁的境界。仁礼中庸3、中庸思想:你能从生活中举一个成功运用中庸之道的例子吗?指既不过分,也不走极端,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凡事掌握好分寸,恰到好处。“执其两端而用乎中”4、天命思想:“敬鬼神而远之”,并主张把探讨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放到首位。思考:这一做法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孔子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问题探究孔子有这样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为什么他的主张却不被统治者采纳呢?(三)孔子的教育思想: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第六》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第七》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1、教育思想:2、成就总结:?创办私学:有教无类,打破私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扩大教育范围,促进社会发展。?总结了一套先进的教学方法。?整理六经,继承传播文化。(四)孔子的历史地位1、变迁:2、对我国的政治、伦理、文化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春秋战国和秦朝不受重视;经历代不断创新改造,汉朝至清朝一直是正统思想;3、在世界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世界看孔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孔子的思想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人作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学习运用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作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全球伦理宣言》的,应该是孔子思想中的( )
A、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B、性相近,习相远也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C孔子拜谒老子二、老子及道家思想老子,姓李,名耳,楚国人,东周典藏史官,主要思想体现在《道德经》中。《道德经》石刻书法1、探讨宇宙自然的本源和规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是凌驾于天的世间万物的本原,是一个高度抽象、概括的、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2、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可以自然地相互转化。(抹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3、政治思想——“无为而治”“治大国如烹小鲜。”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思考:你认为老子的思想有局限性吗?老子名言欣赏:以柔克刚 以德抱怨 大智若愚 深藏若虚
辩者不善 善者不辩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欲取先予 欲擒故纵 遇弱示强 遇强示弱
善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道德经》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冷成金在他的专著《读史有智慧》中说: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一种智谋型文化,那么,法家智慧是最刻毒的一页,兵家智慧是最冷峻的一页,佛家智慧是最超脱的一页,儒家智慧是最深刻的一页,道家智慧是最聪明的一页。4、历史影响: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探讨宇宙起源的哲学家;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中国的哲学、伦理学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感悟:学习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你更喜欢谁的思想呢?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
(1)“仁” (2)“礼” (3)“为政以德” (4)“有教无类”
A、(1)(2)(3)(4)
B、(2)(3)(4)
C、(1)(3)(4)
D、 (1)(2)练一练D2、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 )
A、“仁”和“礼” B、 “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 “忠恕”之道B3、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万物的本原 B、抽象的概念
C、具体的物质 D、不可名状的自然本体
4、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  )
A、新兴地主的要求 B、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
C、手工业者的要求 D、富裕商人的要求
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