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张家界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选择题(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1.(2023·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传说图中供奉的人物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该人物是( )
A.黄帝 B.炎帝 C.大禹 D.蚩尤
2.(2023·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历史时,制作了如图知识卡片。该同学复习的主题是( )
★742年,北方与南方人口比例为3:2:1080年比例为2:5★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A.海外贸易繁盛 B.水稻产量增加
C.经济重心南移 D.都市经济繁荣
3.(2023·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其科技成就主要集中在农学、天文学、医学、数学等领域。这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 )
A.开放性 B.实用性 C.理论性 D.实验性
4.(2023·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推恩令”的实行( )
A.增强了地方的权力 B.开创了地方行政基本模式
C.明确了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D.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5.(2023·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岳飞、辛弃疾在各自的词中表达的共同情感是( )
A.豪迈的报国之情 B.浓郁的思乡之情
C.飘逸的山水之情 D.凄婉的惜别之情
6.(2023·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其中属于儒家思想的是( )
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以法治国” D.“仁”“为政以德”
7.(2022·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疆域辽阔,清朝奠定了我国现在疆域的基础。下列四幅地图中属于清朝疆域图的是( )
A. B.
C.
D.
8.(2022·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宋朝海上丝绸之路发达,明朝郑和下西洋,16世纪前后新航路开辟,都得益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9.(2022·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在该校举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专题讲座,需要搜集相关史料。下列能够选用的是( )
①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②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
③郑成功收复台湾
④清朝设置台湾府
⑤1885年清朝设置台湾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10.(2022·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该诗表达了唐朝诗人孟郊进士及第后的喜悦心情。他进士及第得益于哪一考试制度( )
A.刺史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11.(2022·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该诗是唐朝诗人韦庄对曾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古都的感慨。该古都是今天的( )
A.北京 B.西安 C.洛阳 D.南京
12.(2022·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文字起到了重要纽带作用。秦统一后,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楷书 D.草书
13.(2022·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它集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于一体,充分发挥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该水利工程是( )
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三峡工程
14.(2022·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内容,它追求极致、追求品质。如图是湖南宁乡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最精美的物品,该物品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利簋 D.毛公鼎
15.(2022·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这些简称源于西周实行的(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16.(2021·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早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对武陵山区已进行了有效管辖。能证明这一结论的考古发现是
A.彭头山遗址的发掘 B.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
C.城头山遗址的发掘 D.龙山里耶秦简出土
17.(2021·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会制年代尺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下图年代尺上标注的是中国历史上3个王朝建立的时间。关于这3个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并完成统一
B.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C.都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打压
D.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18.(2021·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选项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B.玄奘西行
C.签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D.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19.(2021·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清明时节,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开展祭祖仪式。请问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伏羲和女娲 B.炎帝和黄帝 C.尧舜和大禹 D.神农和伏羲
20.(2021·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 B.监察权力 C.丞相权力 D.地方权力
参考答案:
1.B
【详解】据所学可知,传说中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图文和历法知识,B项正确;传说中,黄帝教人们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铜,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排除A项;传说中,大禹用疏导的方法解决了黄河的水患,排除C项;蚩尤,是传说中制造兵器的人,排除D项。故选B项。
2.C
【详解】据题干卡片内容“1080年比例为2:5;‘苏湖熟,天下足’;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可知,宋朝时期,南方人口超过了北人,南方成为农业、手工业等的中心,这些都说明经济重心南移,C项正确;题干未涉及海外贸易,排除A项;“苏湖熟,天下足”并不能说明水稻产量增加,排除B项;都市经济繁荣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是农业文明,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产生了农学、天文学、医学、数学,这体现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实用性,B项正确;中国古代科技是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不能体现开放性,排除A项;中国古代科技以技术为主,没有产生系统的理论,排除C项;中国古代科技以生产为基础产生,不是以实验为基础产生,不能体现实验性,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据所学可知,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武帝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题干措施削弱了地方的权力,排除A项;郡县制开创了地方行政基本模式,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统治的加强与中央机构的决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岳飞、辛弃疾的词中,都表达了豪迈的报国之情,A项正确;浓郁的思乡之情、 飘逸的山水之情、 凄婉的惜别之情,都与岳飞、辛弃疾在各自的词中表达的共同情感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6.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政治上提倡以德治国,主张“为政以德”,D项正确;“无为而治”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政治主张,“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主张,“以法治国”是法家学派集大成者韩非子的主张,均不属于儒家思想,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7.D
【详解】据D图片“京师、乌里雅苏台”等结合所学可知,D是清朝疆域图,D项正确;据A图片“咸阳、南海郡、桂林郡”等结合所学可知,A是秦朝疆域图,排除A项;据B图片“大都、辽阳行省”等结合所学可知,B是元朝疆域图,排除B项;据C图片“唐、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等结合所学可知,C是唐朝疆域图,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北宋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指南针的发明推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宋朝海上丝绸之路发达,明朝郑和下西洋,16世纪前后新航路开辟”都要在大海上航行,离不开指南针的应用,D项正确;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但与题意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9.B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历朝历代对台湾的管辖的相关史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解答】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府,1662年,郑成功率军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次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②③④⑤正确;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是对新疆的管辖,不符合题意,①错误。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我国历朝历代对台湾的管辖的相关史实。
10.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该诗表达了唐朝诗人孟郊进士及第后的喜悦心情”结合所学知识。他进士及第得益我国古代的科举制。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制的创立,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基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能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延续了1300多年,C项正确;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排除B项;行省制是元朝开始的行政模式,排除D项。故选C项。
11.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三国鼎立时期,吴国定都建业,也就是今南京,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都城建康,建康即今南京,从420﹣589的170年里,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统称“南朝”,它们的都城都在建康,即今南京,D项正确;元明清定都北京,大顺定都 西安 ,东汉定都洛阳,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2.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B项正确;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 楷书 、草书均有小篆发展而来,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了都江堰等知识,重点掌握都江堰的修建以及影响。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它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田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至今仍然发挥着分洪、灌溉和运输的作用。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民。都江堰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项正确;ACD项与“天府之国”没有关系,排除ACD项。故选B项。
【点评】重点掌握都江堰的修建以及影响,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4.B
【详解】如图是湖南宁乡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最精美的物品,该物品是四羊方尊。四羊方尊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5.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西和山东省的简称主要和分封制下晋国和鲁国有关,B项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选贤任能制度,A项排除;世袭制指的是权力在一家一姓中传承,C项排除;郡县制是在秦朝大规模推行的,D项排除。故选B。
16.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简的出土是湖南省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其出土地点在龙山里耶。因此湖南龙山县里耶出土的秦简,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史料。选项D符合题意;彭头山遗址主要文化为彭头山文化时期遗存, 是长江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A排除;长沙马王堆汉墓反映的是汉朝情况,B排除;城头山遗址代表了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古文明的发展高度,C排除。故选择D。
17.A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年代尺上的三个王朝分别是指秦朝、隋朝和元朝,公元前221年,秦完成了灭掉六国、统一中国的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公元前581年,杨坚建立隋朝,隋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长期以来南北朝的分裂对峙局面,完成统一,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元灭掉南宋,结束了两宋以来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完成统一,A正确;三个王朝中只有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B排除;三个王朝中只有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C排除;三个王朝中秦朝、隋朝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但元朝并非如此,D排除。故选A。
18.C
【详解】根据“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签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是对鉴真东渡的评价,属于历史观点,C符合题意;ABD项都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属于历史事实,排除。故选择C。
19.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B符合题意;ACD项与“人文初祖”称号不符,排除。故选择B。
20.A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军机处内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的设置使皇帝的命令能直接下达到地方,提高了效率,增强了保密性,加强了皇权,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