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4张PPT。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统一大业的由来 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台湾问题的由来分别是什么?问题一:1842《南京条约》1860《北京条约》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新 界香港岛九龙历史回眸失去香港…澳门的象征——大三巴牌坊②澳门问题的由来?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1557年葡萄牙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1887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国永驻管理澳门”。抢走澳门… 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占领我国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收回台湾。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造成海峡两岸的分离与隔绝,形成“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港澳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1 .什么是“一国两制”2 .“一国两制” 构想怎样形成 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邓小平 一国两制中华人民共和国A大陆港澳台B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C补充不会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前提和核心主体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一)提出背景与过程
理论形成:酝酿:最初提出:宪法保证:正式确立: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1981年叶剑英提出“九条方针”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1982年宪法1984年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萌芽酝酿形成保证确立“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1981年叶剑英“九条方针”80年代后邓小平全面阐述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4年,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连连看1. 成功实践在香港2. 成功实践在澳门二、“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统一之路---“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香港回归意义
(1)香港回归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翻开了香港历史新的一页,中华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香港的成功回归,为澳门回归、台湾统一提供了借鉴意义。澳门回归的历程:1.签署声明
1987年4月,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2.恢复主权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港澳为何能够回归?①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
②“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
——撒切尔夫人根本原因: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关键因素: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群众基础:港澳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法律依据: 《联合声明》的提出。1.香港特区政府在庆祝回归10周年的时候,推出了一首名为《始终有你》的主题曲,其中唱道:“明艳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花瓣开的繁盛”,香港“找对了路径”是在 ( )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D2.以下为我国设立的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这两个特别行政区
①直属于中央人民政府 ②是地方行政区域 ③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④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3.《联合声明》中规定香港﹑澳门地区50年不变
的是( )
①外交制度②经济制度③军事制度④生活方式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B两岸关系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展望:材料一:20世纪50—70年代的宣传画:这一时期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导思想是什么?武力解放台湾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同日,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 80年代以来,两岸 “三通”的限制逐渐放宽 1992年,汪辜会谈与“九二共识”, “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汪道涵辜振甫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四、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 第三条: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台湾问题的性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
第五条: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2005年03月14日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两岸交流的有利与不利因素是什么? 从1940年代中期以后到1980年代末,在蒋氏父子治理台湾的四十多年里,对任何“台独”的言行都予以坚决打击,使一小撮“台独”败类在岛内无立锥之地,在海外亦处于穷途末路之境。蒋氏父子反“台独”的立场和行动,坚持了一个中国的立场,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暖流马英九 维护一个中国的原则,什么事情都好商量 “建立互信、搁置争议、
求同存异、共创双赢 ”连战与胡锦涛宋楚瑜与胡锦涛2013年2月,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暖流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2008年12月15日全面启动两岸人民反台独斗争 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经济联系加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中国综合实力的强大两岸人民渴望统一港澳的顺利回归和繁荣稳定历史依据:
根本保证:
正确方针:
经济联系:
人心所向:
榜样借鉴:“台湾早已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两国论”……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逆流李登辉的两国论美国干涉中国内政问题
民族问题港、澳、台历史遗留问题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港、澳、台地区一定的自治权高度的自治权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探究二】:1.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图一 图二
A.运用“一国两制”构想推进祖国统一
B.顺应工作重心的转移而调整对台政策
C.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并取得巨大成就
D.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外交关系B2. 1958年8月23日傍晚,解放军开始炮击金门。9月30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声明:如果中共愿意在台湾海峡地区“停火”,美国可以劝蒋军撤出金门、马祖。10月1日蒋介石明确表示没有义务遵守杜勒斯的声明,反对从金、马撤军。蒋介石此举客观上(??? )A.表明两党的分歧基本消失
B.坚持了一个中国的立场
C.意欲断绝与美国的关系
D.说明国共两党实现了再次合作B3. 2010年8月,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认为:“(解决两岸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应该是
A.在维持两岸现状的前提下,谋求两岸和平发展
B.积极开展两岸对话,谋求国家统一
C.拒绝两岸统一,坚持“台独”立场
D.反对台湾独立,促进国家统一A4 . 2005年12月24日汪道涵先生去世,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认为:“‘汪辜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B.“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
C.“汪辜会谈”受到海峡两岸的一致欢迎
D.“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