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1选择题(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
一、选择题
1.(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1978年,一些厂矿的负责人提出:每次权力下放,没有人想到要下放到企业,企业一点自主权都没有。企业管得这样死,经济怎能发展起来?这些负责人意在要求( )
A.彻底变更企业所有权 B.改变公有制主体地位
C.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对比图中2001年和2010年的数据,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开始开放沿海城市 B.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截止1953年12月,新中国举行了涉及5.7亿人口的基层选举,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这一选举主要是为了召开(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2022·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1992年1月,珠海市负责人向邓小平汇报工作时说:改革开放以前,不少人流向香港、澳门,后来珠海人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逐步过上了富裕日子,那些珠海人也陆续回来了。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包干到户 B.设立经济特区 C.开放沿海城市 D.加入世贸组织
5.(2022·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他们走进戈壁荒滩、深山峡谷,风餐露宿、艰苦创业,隐姓埋名、默默无闻,为祖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中包括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邓稼先 D.屠呦呦
6.(2022·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1956年,全国手工业工人代表、雕刻家杨士惠在献给毛主席的喜报信中写道:“毛主席、共产党指出了合作化的方向,给我们开辟了光明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这突出表现了
A.获得民族独立的自豪 B.对人民当家作主的骄傲
C.实现公私合营的喜悦 D.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认同
7.(2022·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建国初期,为发展同邻近的民族独立国家之间关系,消除他们对新中国的疑虑和误解,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的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8.(2021·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邓小平表示赞成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并说:这样大会也就有了一个主题了。这里的“大会”是指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八大
9.(2021·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中人物口袋里揣着露出“PEKING(北京)"字样的纸张,手举乒乓球和球拍比着“胜利”的姿势。他可能在庆祝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中国和美国关系出现缓和迹象 D.中日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0.(2021·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名为“为实现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的宣传画,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农民渴望土地改革的迫切心情 B.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
C.反映工人参与城市改革的积极态度 D.彰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
11.(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元朝时,一位意大利人曾在扬州担任官职3年。后来,他回忆起扬州时说:“城甚广大,所属二十四城,皆良城也。”他是( )
A.忽必烈 B.马可·波罗 C.高朗亭 D.盛白沙
12.(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从605年起,为连通全国南北的大河,建立庞大水路交通网,隋炀帝陆续开凿了( )
A.都江堰 B.大运河 C.灵渠 D.珠江
13.(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该作品是( )
A.《纵游淮南》 B.《春江花月夜》
C.《题扬州禅智寺》 D.《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4.(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一书中收录了一组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名称及其功能(图)。据此可知,当时青铜器( )
A.种类丰富 B.功能单一 C.工艺简单 D.象征皇权
15.(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扬州八怪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的是( )
A.汉武帝 B.刘细君 C.郑板桥 D.汪曾祺
16.(2022·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被称为京剧奠基人的高朗亭,曾作为“三庆班"领衔主演进京献艺,为乾隆皇帝祝寿。该史实发生于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17.(2022·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考古专家在一处遗址中发现了4000多粒距今7000-5500年之间的碳化稻米,这是我国首次发现人工优化水稻品种的珍贵实物史料。该遗址位于
A.高邮 B.江都 C.邗江 D.仪征
18.(2022·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民南迁 B.南方条件优越 C.对外交往发达 D.民族交融加强
19.(2022·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汉武帝采用主父偃之策,允许并鼓励诸侯王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结果“藩国自析(分解)”。与此相关联的措施是
A.建立郡县制 B.修筑道路网 C.实施“推恩令” D.推崇儒家学说
20.(2021·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作为第一位名载史册的汉家“和亲”公主,她远嫁乌孙,并带去了许多汉代中原地区的先进文明,促进了当地的社会进步。这位公主是
A.刘细君 B.解忧公主 C.王昭君 D.文成公主
21.(2021·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医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医圣”。他是
A.蔡伦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22.(2021·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古诗云“喜中青钱选,才高压俊英"(注:“青钱选"比喻科举考试时文章写得好,每次都被选中)。这说明科举制在选官上注重
A.血缘 B.品德 C.门第 D.才学
23.(2021·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分土封侯”制,或谓之“封诸侯,建藩卫”。该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参考答案:
1.C
【详解】从1984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据题干“管得这样死,经济怎能发展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负责人的主要诉求是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C项正确;企业要求的是经营自主权,不是变更企业的所有权,排除A项;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一直占主体地位,排除B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观察图示可知,2001年之后,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幅度提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按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履行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将进一步融人世界经济之中,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从而促进了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大幅度提升,D项正确;1984年我国开放沿海城市,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均与题干特指“2001年之后”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3.B
【详解】根据“截止1953年12月,新中国举行了涉及5.7亿人口的基层选举,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选举主要是为了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B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是在1949年召开,排除A项;中共八大是在1956年召开,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1978年召开,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根据所学,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珠海人回来主要是经济特区的创立,B项正确;A项主要在农村,排除A项;珠海是经济特区,不是沿海开放城市,排除C项;D项是2001年,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根据所学,“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C项正确;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模范人物,如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他们身上呈现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忘我劳动、奉献为民、勇于创新的精神。排除AB项;20世纪70年代屠呦呦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根据“毛主席、共产党指出了合作化的方向,给我们开辟了光明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可得出杨士惠对于通过合作化的道路对手工业进行改造是认可的,体现出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认同,D项正确;AB项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排除AB项;C项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而不是手工业,排除C项。故选D项。
7.A
【详解】根据所学,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A项正确;B项是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排除B项;C项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总原则 与总方针,排除C项;D项是新时代得出的,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详解】依据题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所学知识,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了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B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工作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A排除;2002年中共十六大确定了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C排除;2012年中共十八大选举习近平为中共中央总书记,D排除。故选B。
9.C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与乒乓外交有关,1971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促进了中美关系的改善,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正确;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中美关系无关,A排除;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B排除;1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D排除。故选C。
10.B
【详解】依据题干“为实现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和所学知识,1953-1957年,我国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此宣传画旨在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B正确;土地改革时间是1950-1952年,而且体现的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工业化建设并没有直接关系,A排除;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C排除;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排除。故选B。
11.B
【详解】根据题干“元朝”“意大利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中外交往频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华,居住了十几年。他深受元世祖信任,曾在扬州担任过官职。因此,他是马可·波罗,B项正确;忽必烈是元世祖,高朗亭是清代徽调演员,盛白沙是我国海军先驱,均与题干“意大利人”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为连通全国南北的大河,建立庞大水路交通网,从605年起隋炀帝陆续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B项正确;都江堰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排除A项;灵渠于公元前214年通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排除C项;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流经华南地块(包括华夏地块和扬子地块),自广州汇入南海,不是由隋炀帝开凿的,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唐朝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B项正确;《纵游淮南》的名句是“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题扬州禅智寺》的名句是“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名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均与题干“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14.A
【详解】根据材料图片信息可知,青铜器的名称及其功能各不相同,有防护器具,有食器,有盛酒器,有日常工具,反映出当时青铜器种类的丰富多样,A项正确;材料中青铜器功能各不相同,说明功能多样,排除B项;材料中青铜器形状不一,有的造型精美,有的造型奇特,工艺并不简单,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象征皇权的礼器,排除D项。故选A项。
15.C
【详解】郑板桥为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他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C项正确;汉武帝是西汉时期的皇帝,不是扬州八怪之一,排除A项;刘细君和亲塞外,不是扬州八怪之一,排除B项;汪曾祺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排除D项。故选C项。
16.D
【详解】根据所学,乾隆皇帝是清朝的,京剧也诞生于清朝,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7.A
【详解】高邮龙虬庄遗址上还发现了4000多粒7000——5500年之间的碳化稻米,这些稻米经历了从野生到人工栽培稻过程,序列完整,颗粒完整,这是我国首次发现人工优化水稻品种的珍贵实物史料。这一发现将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距今5500年前的水稻栽培区从长江以南划到了淮河以南。A项正确;江都、邗江、仪征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18.A
【详解】根据“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可得出南方经济发展,这主要是北民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及大量劳动力,南方得到开发并不断发展,A项正确;BD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D项;南方发展与对外交往无关,排除C项。故选A项。
19.C
【详解】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武帝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ABD项与此没有直接的关联,排除ABD项。故选C项。
20.A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中国第一位载入史册的和亲公主是汉代的刘细君,她远嫁乌孙,为西汉与乌孙的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A正确;解忧公主在刘细君之后远嫁乌孙,B排除;王昭君远嫁匈奴,C排除;文成公主在唐朝时期远嫁吐蕃,D排除。故选A。
21.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医圣”,B正确;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A排除;东汉末年名医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编制五禽戏,C排除;明朝时期李时珍著有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D排除。故选B。
22.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因文章写得好,在科举考试时被选中,这说明科举制在选官上注重才学,故D项正确;古代世官制以血缘为选官标准,故A项错误;汉代察举制以品德为选官标准,故B项错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选官标准,故C项错误.
23.A
【详解】依据题干“分土封侯”和所学知识,西周建立后,为了统治辽阔的疆域,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人口赐给诸侯,让他们在各地建立诸侯国,拱卫周王室,A正确;秦朝统一中国后,在地方上全面推行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B排除;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C排除;元朝建立后在地方推行行省制,D排除。故选A。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