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选择题(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1.(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由此,中国第一个举起了反法西斯的旗帜,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中参战时间最早、抗战时间最长的国家。材料中的“此”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2.(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1946年6月至10月,胶东我军主力部队奋起自卫还击,发起胶济路阻击战。阻击战历时3个多月,共歼敌1万余人。材料中的“自卫还击”( )
A.意在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有力配合了孟良崮战役
C.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有利于华北全境的解放
3.(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1915年某刊物创刊号的目录(节选)。该刊物( )
A.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B.号召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
C.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D.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4.(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对下文解读最准确的是( )
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了树身和树根。懂吗?保存了树身和树根!——金冲及《周恩来传(1898-1949)》
A.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B.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军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D.长征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5.(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在它起步时,就摈弃了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选票里面出政权”的议会道路的理念,坚持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十月革命道路。最能佐证该观点的史实是( )
A.五四运动 B.南昌起义 C.八七会议 D.秋收起义
6.(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著名学者姜铎说:“洋务派所进行的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反映和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因而在改变古老落后的封建经济、促进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方面,不能不在客观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旨在说明洋务运动( )
A.抵御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B.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C.引进了西方的政治制度 D.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7.(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电影《车轮滚滚》主要内容为:1948年冬,胶东解放区的一支民工小车队在淮海战场冒着枪林弹雨运送弹药。随后,小车队又随大军渡江南下,取得解放战争胜利。该电影的主题应该是( )
A.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人民支持是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
8.(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1945年8月,《新华日报》发表群众来信说:“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这的确反映和代表了我们老百姓的要求。”材料中的“毛先生来渝”取得的成果是( )
A.实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国共签署了“双十协定” D.实现了民主统一、和平建国
9.(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下表是中共党史的部分主题及其统摄概念。据此推断③对应的主题是( )
主题 统摄概念
① 五四火炬、开天辟地、面貌革新
② 国民革命、星火燎原、走向成熟
③ 共御外侮、中流砥柱、杨威东方
④ 和平谈判、转守为攻、天翻地覆
A.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B.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C.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
10.(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可以说,当时起义军退向井冈山,旨在避开占有优势的国民党军的攻击,却寻找到自己生存发展之路。材料中的“路”指的是( )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以城市为中心
C.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D.农村包围城市
11.(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脱离世界潮流几百年的中国,终于再次回到了世界潮流之中。虽然未来的路途也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学器物,失败;学制度,也失败;最终我们明白了要学思想。材料中的“学思想”( )
A.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12.(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这些报刊的主旋律是( )
A.有田同耕 B.变法图强 C.民主科学 D.驱除鞑虏
13.(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据下图的漫画可知洋务运动( )
A.得到西方列强鼎力相助 B.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
C.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统治 D.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14.(2021·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A.引进了西方科技 B.推翻了清王朝反动统治
C.形成了三民主义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15.(2021·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南京静海寺,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郑和下西洋之功而建。寺名取意四海平静,天下太平。然而在1842年,清王朝代表被迫和英国侵略者在这里议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材料中的“不平等条约"指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2021·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万雄师过大江能够气吞万里如虎,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同人民--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其强调了哪一战役胜利的原因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7.(2021·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下表为烟台某初中“胶东红色文化”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整理的资料(部分)。
据此推测,其研究的主题是胶东
A.中共党组织的创建 B.国民大革命如火如荼
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D.抗日救亡热潮的掀起
18.(2021·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构建时空坐标是提升学生时空观念的有效途径之一。下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一单元的时空坐标。其中①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护国战争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参考答案:
1.A
【详解】据题干“由此,中国第一个举起了反法西斯的旗帜,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中参战时间最早、抗战时间最长的国家。”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A项正确;华北事变发生在1935年,不是抗日战争的起点,排除B项;西安事变主要是张学良、杨虎城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排除C项;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胶济路阻击战发生在1946年6月至10月”,结合所学知识,1946年6月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3月, 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胶济路阻击战即发生在此时间段内,此次阻击战意在意在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A项正确;孟良崮战役发生在1947年5月13日至16日,排除B项;1947年6月30日夜,刘邓大军12万人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排除C项;1948年11月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发起平津战役,1949年1月平津战役结束,歼敌52万余人,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915年、敬告青年、陈独秀”等信息可知,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号召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B项正确;公车上书事件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排除A项;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排除CD项。故选B项
4.D
【详解】据题干“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了树身和树根。懂吗?保存了树身和树根!”结合所学可知,红军长征损失惨重,但长征粉碎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D项正确;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与长征无关,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遵义会议,排除B项;红军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与题干“保存了树身和树根”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七会议上,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把发动农民秋收起义作为最主要任务,毛泽东出席并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C项正确;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秋收起义是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进一步在全国人民面前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均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6.B
【详解】据题干“洋务派所进行的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反映和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因而在改变古老落后的封建经济、促进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方面,不能不在客观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可知,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的生产方式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B项正确;抵御了外国资本的入侵,题干未体现,排除A项;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未引进政治制度,排除C项;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根据材料“1948年冬,胶东解放区的一支民工小车队在淮海战场冒着枪林弹雨运送弹药。随后,小车队又随大军渡江南下,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分析可知,材料重点强调了民工的支援是解放战争胜利的一个原因。解放战争中,解放区的人民群众组成运输队、担架队随军担负战地勤务,为解放军运送粮食、弹药,救护伤员。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是解放战争胜利的一个主要原因。D项正确;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的时间是1947年,排除A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排除B项;1946年8月6日,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诊断,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根据“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这的确反映和代表了我们老百姓的要求。”及时间可得出这是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1945年8月,毛泽东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1945年10月10日,重庆谈判中国共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和平建国方案。但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并没有实现,C项正确,排除D项;AB项是在抗战时期,排除AB项。故选C项。
9.C
【详解】根据材料“共御外侮、中流砥柱、杨威东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在全民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项正确;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排除A项;国共两党经历了由合作到对立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逐渐由幼稚走向成熟 ,排除B项;在三大战役进行期间,国民党统治集团在美国支持和策划下,企图利用和平谈判的手段,达到“划江而治”的目的,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根据材料“当时起义军退向井冈山,旨在避开占有优势的国民党军的攻击,却寻找到自己生存发展之路”可知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D项正确;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井冈山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排除B项;“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论断是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提出的,是党从大革命失败的血的教训中取得的正确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的历程,其中“学思想”与新文化运动有关。新文化运动打着“民主”和“科学”的旗号,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C项正确;学制度包括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排除B项;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等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上书皇帝,宣传变法图强,B项正确;有田同耕与太平天国运动相关,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口号,排除C项;驱除鞑虏与辛亥革命相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根据漫画可以看出,洋务运动植根于封建主义,说明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由于顽固派的阻挠和西方列强的阻碍,导致洋务运动这株植物营养不良。C项正确;漫画说明洋务运动遭到西方列强的阻碍,排除A项;洋务运动没有使走上富强道路,排除B项;漫画与民族工业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4.B
【详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的终结。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 闸门。故B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科技,排除A;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C;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排除D。故选B。
15.A
【详解】1840 年 6 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挑起鸦片战争;1841 年,英军强占香港岛;1842 年8 月,清政府向英军求和。在南京签署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故A符合题意;《北京条约》不是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排除B;《马关条约》是指日本,排除C;《辛丑条约》签订是1901年,排除D。故选A。
16.D
【详解】依据题干“百万雄师过大江”可知与渡江战役有关,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D正确;辽沈战役属于三大战役之一,解放东北地区,A排除;平津战役属于三大战役之一,解放华北地区,B排除;淮海战役属于三大战役之一,解放长江以北中下游地区,C排除。故选D。
17.D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37年8月到1938年1月是抗日战争期间,根据“救亡团体”、“救亡歌咏队”、“抗日救国团”等信息可知,这些资料都与抗日救亡热潮有关,故选D;A是1921年创建中共党组织,国民大革命是1924-1927年;第一个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是晋察冀,排除ABC。
18.B
【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知①时间起自1915年,一直延续到1921年以后,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历史事件应该是新文化运动,故选B;护国战争是在1915—1916年,排除A;五四运动是在1919年,排除C;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排除D。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