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1选择题(中国古代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烟台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1选择题(中国古代史)(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14 21:2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烟台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1选择题(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1.(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下表是古代亚非地区代表性文明成果一览表。
大河流域 文明成果
尼罗河流域 象形文字、金字塔
两河流域 楔形文字、《汉漠拉比法典》
印度河流城和恒河流域 梵文、佛教
黄可流域和长江流域 甲骨文、青铜器
据此可知,人类早期文明具有( )
A.多样性 B.开放性 C.交融性 D.全球性
2.(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郑和下西洋既没有殖民开拓,也未能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它毫无疑问并不同于西方的地理大发现,并非近代的先声或是资本主义的序曲。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
A.有利于中外友好往来 B.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D.推动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3.(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所示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

A.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B.以门第作为主要参考标准
C.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延续了宋代重文轻武政策
4.(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手工业是人类第二次大分工的产物,早在三四千年前的商周时代,手工业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下列史料中可以实证材料观点的是( )

A.河姆渡猪纹陶钵 B.司母戊鼎 C.曲辕型 D.汝窑瓷器
5.(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诏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诸侯)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该措施( )
A.使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B.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
6.(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清朝周家禄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大功在备倭,城郭依然,公去苍茫谁嗣者;明诏使防海,风波未已,吾来宏济愧前贤。”其赞美的人物是( )
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李自成
7.(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化,实现封建化(少数民族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主要体现生产方式和文化的改进),封建化又促进某些民族间的交融。下列可以佐证该观点的是( )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贞观之治 D.王安石变法
8.(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下列可以印证这一毋庸置疑的历史的是( )
A.丝绸之路开辟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宣政院的设置 D.驻藏大臣的设置
9.(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陶寺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陶寺类型房址分台基、平地、半地穴式和窑洞四种。与陶寺人居住形式类似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10.(2021·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明代-部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巨著。该著作的作者是
A.贾思勰 B.李时珍 C.徐光启 D.宋应星
11.(2021·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大约一千年前,当货币还处于铸币支付时代时,中国就最早发国非开始使用纸币。如今,中国将再次成为推动货币改革的力量。在欧洲探讨是否应引人数学货币时.北京已经为数字人民币的推出铺平了道路。材料中的“纸币”发明于
A.唐代 B.北宋 C.南宋 D.元代
12.(2021·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存在一个“唐宋变革期”。在唐宋时期,古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发生着全方位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转折点在唐朝。下列史实可用于实证该观点的是
A.科举制正式确立 B.曲辕犁的发明 C.景德镇成为瓷都 D.元曲空前发达
13.(2021·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美国知名中国事务观察家彼得·沃克发现西方的价值观本身就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要么好,要么坏;要么赢,要么输。他意识到自己更倾向于东方的价值观,并且成为老子的忠实粉丝。据此可知,其最认可的“东方的价值观"是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4.(2021·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边蜀原认为: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是必然的,因为秦国打下了统一天下的基础。秦国代表了当时的先进生产力,农业生发达……的织好量强大的最合理的军团,据此可知,“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得益于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独尊儒术 D.北魏孝文帝改革
15.(2021·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中国政治制度论纲中说:“从武王开始,经过周公司成王的时候,先后封邦建国把周王的子弟、姻亲属、功臣勋将成为大太小小的诸侯。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治制度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皇帝制 D.郡县制
16.(2021·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距今约20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到更高一级的人类,即早期智人。下列哪处遗址能为研究这演化进程提供“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手史料
A.元谋人遗址 B.半坡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
参考答案:
1.A
【详解】据题干“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金字塔”“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汉漠拉比法典》”“印度河流城和恒河:流域梵文、佛教”“黄可流域和长江流域:甲骨文、青铜器”可知,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文明成就,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A项正确;不同地区的文明不能说明人类文明的开放性,排除B项;交融性题干未体现,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亚非文明,无法体现全球性,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据题干“郑和下西洋既没有殖民开拓,也未能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它毫无疑问并不同于西方的地理大发现,并非近代的先声或是资本主义的序曲。”和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是和平的对外交流,没有殖民掠夺和扩张,A项正确;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B项;文艺复兴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新航路开辟推动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排除CD项。故选A项。
3.C
【详解】根据题意“儒童”“县府级考试”“中央礼部考试”等信息可知是科举制,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C项正确;私学的兴起,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作为主要参考标准,排除B项;重文轻武是宋朝建立后的国策,与材料强调科举制流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据题干“早在三四千年前的商周时代,手工业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结合所学可知,司母戊鼎铸造于商代,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B项正确;河姆渡猪纹陶体早于商周时期,排除A项;曲辕犁是唐朝改进的生产工具,排除C项;汝窑瓷器属于宋朝,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嫡长子只可继承(诸侯)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可知,这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推恩令,实行推恩令最大的影响就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对皇帝的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项正确;启继禹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排除A项;高祖刘邦和吕雉对西汉的治理,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排除B项;秦始皇废除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建立了郡县制,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根据材料“大功在备倭,城郭依然,公去苍茫谁嗣者;明诏使防海,风波未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抗击倭寇,率领戚家军,基本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B项正确;郑和七下西洋,为人类航海事业做出贡献,排除A项;郑成功抗击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排除C项;李自成是农民起义领袖,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文化上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封建化改革,并非少数民族的汉化改革,排除A项;唐初的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开创的治世,排除C项;北宋的王安石变法是富国强兵目的的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公元前 60 年,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一东、以南的广大地区。B项正确;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排除A项;宣政院和驻藏大臣是管理西藏的机构,排除C和D项。故选B项。
9.D
【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陶寺类型房址分台基、平地、半地穴式和窑洞四种。与陶寺人居住形式类似的是半坡人,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因此采用半地穴式房屋,D项正确;北京人、山顶洞人不会建造房屋,住在山洞里,排除AB项;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宋应星著有《天工开物》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D符合题意;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排除A;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排除B;徐光启著有《农政全书》,排除C。故选D。
11.B
【详解】北宋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迅速,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在四川地区产生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故B符合题意;唐代、南宋和元代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2.B
【详解】曲辕犁是唐朝时期在江东地区发明的一种新式耕犁,标志着我国古代犁耕技术的成熟。故B符合题意;科举制正式确立是隋朝,排除A;景德镇成为瓷都是北宋时期,排除C;元曲空前发达是元朝,排除D。故选B。
13.A
【详解】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无为”的思想。故A符合题意;儒家创始人是孔子,排除B;墨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等,排除C;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创始人是韩非子,排除D。故选A。
14.B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商鞅变法在秦国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使秦国强大起来,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故选B;管仲改革是在齐国,排除A;独尊儒术是在西汉,排除C;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D。
15.B
【详解】根据“先后封邦建国把周王的子弟、姻亲属、功臣勋将成为大太小小的诸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分封诸侯的分封制,故选B;周代已经不存在禅让制,排除A;皇帝制到秦朝才出现,排除C;郡县制与分封诸侯不符,排除D。
16.C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京人生活在70万—20万年以前,所以根据“距今20万年前”可知北京人遗址符合题意,故选C;元谋人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排除A;半坡人和河姆渡人都生活在距今6000年到7000年左右,排除BD。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