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选择题(中国近代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选择题(中国近代史)(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14 21:2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天津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选择题(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1.(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2.(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制作时间轴是中学生常用的学习方法。根据下列时间轴所探究的主题推断,问号处对应的是( )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3.(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20世纪初,有一年份叫辛亥,有一壮举叫首义……”歌谣中辛亥年发生的“首义”是指( )
A.安庆起义 B.广西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4.(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地球的红飘带》一书中描写了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以及翻雪山、过草地等场景。这些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5.(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瓦窑堡会议
6.(2022·天津·统考中考真题)创办大生纱厂的状元实业家是
A.张謇 B.荣氏兄弟
C.卢作孚 D.侯德榜
7.(2022·天津·统考中考真题)1938 年创作的歌词“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把他在哪里灭亡。”从中可以感受到
A.北伐军胜利进军的气势 B.井冈山艰苦奋斗的精神
C.抗日军民乐观自信的态度 D.解放战争人民必胜的决心
8.(2022·天津·统考中考真题)有西方史学家认为,巴黎和会上的失败导致的后果就是整个中国陷入“大动乱”,但中国史学家普遍认为这一后果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他们评论的是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9.(2022·天津·统考中考真题)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
C.陈化成吴淞口率众抵抗
D.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021·天津·中考真题)了解家乡历史,培养家国情怀。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图报道的“解放天津全歼守敌”属于(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1.我国的对外开放是逐步推进的,天津成为沿海开放城市始于( )
A.1978年 B.1980年 C.1984年 D.1990年
(2021·天津·中考真题)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了两枚民国时期的银币。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一为“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中华民国建立于( )
A.1911年 B.1912年 C.1915年 D.1916年
13.学生们认出图二中的人物是袁世凯,找出他的史实是( )
A.虎门销烟 B.收复新疆 C.公车上书 D.复辟帝制
14.(2021·天津·中考真题)口号是时代的呼声,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5.(2021·天津·中考真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广西起义 D.黄花岗起义
16.(2021·天津·中考真题)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
1.A
【详解】据所学可知,1937年9月,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伏击日军,将日军全部歼灭。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A项正确;台儿庄战役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排除B项;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排除C项;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项正确;五四运动是1919年,排除A项;秋收起义是1927年,排除C项;井冈山会师是1928年,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详解】据题干“20世纪初,有一年份叫辛亥,有一壮举叫首义……”和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12日,起义军完全控制武汉三镇,史称“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武昌被称为首义之城。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清朝统治土崩瓦解,D项正确;安庆起义发生于1907年,是清代末年由光复会成员发动的反对清廷的武装起义之一,排除A项;广西起义发生于1907年,排除B项;黄花岗起义是1911年4月革命党人在广州举行的起义,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据题干“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以及翻雪山、过草地”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934年10月,由于红军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一路上敌人围追堵截,红军拼死英勇冲杀,冲过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红军人员损失过半。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巧渡金沙江,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此后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大雪山、草地,在1935年10月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 年10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B项正确;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与材料场景不符,排除A项;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与材料地点不符,排除C项;1949年4月,渡江战役胜利后,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与材料地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大会认真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建军建党的经验,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核心内容是党指挥枪,重申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B项正确;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排除A项;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C项;瓦窑堡会议是1935年在陕北安定县瓦窑堡举行扩大会议,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状元实业家张謇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A项正确;荣氏兄弟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排除B项;卢作孚被誉为“中国船王”,排除C项;侯德榜是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排除D项。故选A项。
7.C
【详解】1938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从歌词“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把他在哪里灭亡。”可以感受到抗日军民乐观自信的态度,C项正确;北伐军胜利进军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井冈山艰苦奋斗的精神在题干信息中不能体现,排除B项;解放战争的时间是1946—1949年,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导致中国国内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 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项正确;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都是反对袁世凯的斗争,排除A和B项;北伐的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并结合所学可知,D项是作者对鸦片战争的评价,属于历史解释,D项正确;ABC项属于历史史实的陈述,属于历史叙述,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C 11.C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解放天津全歼守敌是在平津战役中,C项正确;辽沈战役发生在东北地区,淮海战役发生在徐州地区,渡江战役是解放南京,都与解放天津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天津成为沿海开放城市是在1984年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中,C项正确;天津成为沿海开放城市是在1984年,不是1978年、1980年和1990年,排除ABD项。故选C项。
12.B 13.D
【详解】(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B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于1912年,不是1911年、1915年和1916年,排除ACD项。故选B项。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袁世凯在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意图复辟帝制,D项正确;领导虎门销烟的是林则徐,收复新疆的是左宗棠,领导公车上书的是康有为、梁启超,都与袁世凯不符,排除ABD项。故选D项。
14.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五四运动中,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B项正确;“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的内容,排除A项;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是国共十年内战期间关于根据地建设的口号,排除C项;“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抗日战争期间的口号,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A项正确;一·二八事变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了支援和配合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掩护其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的丑剧,排除B项;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都是同盟会领导的反对清朝统治的起义,排除CD项。故选A项。
16.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正确;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排除B项;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排除C项。故选D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