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4选择题(世界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4选择题(世界史)(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14 21:3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天津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4选择题(世界史)
一、选择题
1.(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如图的建筑产生于( )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拜占庭帝国
2.(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来源的发明家是( )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诺贝尔 D.爱迪生
3.(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英雄交响曲》气势磅礴,表达出作曲家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这位德国天才作曲家是( )
A.贝多芬 B.列夫·托尔斯泰 C.达尔文 D.梵高
4.(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和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B.1775年来克星顿传出了枪声
C.1789年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D.1789年的法国《人权宣言》具有历史进步性
5.(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英雄交响曲》本来是为歌颂拿破仑而作,但在1804年正式发表时作者愤怒地去掉了拿破仑的名字。这是因为拿破仑( )
A.发动政变 B.加冕称帝 C.远征俄国失败 D.兵败滑铁卢
6.(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以下资料进行探究学习。他们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照片:《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地图:《非洲独立进程图》纪录片:《巴拿马运河》传记:《曼德拉传》
A.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B.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C.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7.(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有人说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大多只是“道具”,因为许多事情已由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决定了。这说明巴黎和会( )
A.被大国所操纵 B.体现平等协商 C.复苏德国经济 D.挑起美苏冷战
8.(2022·天津·统考中考真题)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9.(2022·天津·统考中考真题)《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 21 世纪》谈到:“1689 年的这一法案确实一劳永逸地确立了国会的最高权力,并在这情况下结束了几乎早半个世纪前就已开始的英国革命。”文中“这一法案”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和平法令》
10.(2022·天津·统考中考真题)1868 年 3 月,日本政府宣布“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 表明日本将要
A.学习唐朝进行大化改新
B.发展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C.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
D.在美国扶植下进行社会改革
11.(2022·天津·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19世纪梵高的油画作品。见图溯源,马铃薯最早出现在欧洲是因为

《吃马铃薯的人》
A.亚历山大东征 B.新航路开辟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2.(2022·天津·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是李老师在历史课堂上展示的课件。它反映出
A.一战前的欧洲局势
B.一战后初期国际形势
C.二战前的国际关系
D.二战后世界格局变化
13.(2022·天津·统考中考真题)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提出“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表明他准备
A.调节农业生产和销售 B.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C.增加人们的就业岗位 D.宣布国家进入备战的状态
14.(2022·天津·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的世界意义是

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的日本投降仪式
A.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B.标志着欧洲战事结束
C.宣布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
D.宣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5.(2021·天津·中考真题)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大宪章》的颁布 B.《国富论》的出版
C.《资本论》的面世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6.(2021·天津·中考真题)石油被称为“工业血液”,推动石油大量开采的是( )
A.珍妮机的发明 B.蒸汽机的改良
C.内燃机的发明 D.电动机的发明
17.(2021·天津·中考真题)北美13个殖民地爆发了一场革命,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这场革命是( )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1861年农奴制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2021·天津·中考真题)航海史上,留下许多壮举。完成下面小题
18.1405—1433年,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的航海家是(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19.在探寻新航路过程中,“发现”美洲的是( )
A.迪亚士船队 B.达·伽马船队 C.哥伦布船队 D.麦哲伦船队
(2021·天津·中考真题)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完成下面小题
20.二战后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而建立的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是( )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21.邮票记录历史。下图是1972年非洲国家喀麦隆、埃萨俄比亚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某项盛事一周年而发行的纪念邮票。这项盛事是( )
A.出席日内瓦会议 B.参加万隆会议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2.(2021·天津·中考真题)参与研制和生产“空中客车”飞机的除法国企业外,还有德国、英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国的企业。这种现象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
A.政治多极化 B.文明多元化 C.社会信息化 D.经济全球化
参考答案:
1.C
【详解】据所学可知,题干图片反映的古罗马斗兽场(大竞技场),罗马角斗场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市内台伯河东岸,为古罗马的象征,C项正确;古罗马斗兽场与古埃及、古希腊、拜占庭帝国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2.B
【详解】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瓦特制成了改良蒸汽机,使机器获得了持续而稳定的动力。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瓦特,B项正确;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排除A项;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排除C项;爱迪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电灯等,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在1803年至1804年间创作的四乐章交响曲,A项正确;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排除B项;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排除C项;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作有《向日葵》等,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根据材料“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和评判”可知,历史解释是历史史实的客观评判,选项中“1789年的法国《人权宣言》具有历史进步性”的论述是对法国《人权宣言》的客观评价,属于历史解释,D项正确;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这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项;1775年来克星顿传出了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属于历史史实,排除B项;1789年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属于历史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贝多芬写的《英雄交响曲》,本来是准备献给拿破仑的,因其称帝而撕毁题辞,改标题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B项正确;贝多芬写的《英雄交响曲》,本来是准备献给拿破仑的,因其称帝而撕毁题辞,排除A项;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二战后,非洲大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掀起了民族独立浪潮;1999年巴拿马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主权;曼德拉作为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他在就任总统之前为推翻当时南非不公平的种族隔离制度曾服刑长达27年,因而他们学习的主题应该是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C项正确;以上史实都是在二战后,排除A项;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包括欧洲的联合、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以上史实不是都体现了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排除D项。故选C项。
7.A
【详解】根据材料“因为许多事情已由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决定了。”表明巴黎和会是在英法美三国的操纵下进行的,A项正确;题目体现的是英法美的大国强权主义,不体现平等,排除B项;由于巴黎和会上通过的《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以及战败后巨额的赔款,德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统治秩序面临严重的危机,排除C项;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的对峙局面,排除D项。故选A项。
8.A
【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A项符合题意;BCD项颁布在《汉谟拉比法典》之后,排除,故选择A。
9.A
【详解】依据题干时间点“168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权利法案》有关,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王权,确立了议会的立法权等权力,从而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A项正确;《独立宣言》发表于北美独立战争期间的1776年,宣告了北美十三州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而独立,排除B项;《人权宣言》颁布于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的1789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排除C项;《和平法令》苏维埃俄国政府最初颁布的法令之一,把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争取世界和平,作为苏联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实行“文明开化”。依据材料“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可知,日本通过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C项正确;大化改新是7世纪,排除A项;发展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是公元7世纪,排除B项;日本明治维新改革并不是在美国扶持下进行,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 亚洲和非洲,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B项正确;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排除A项;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变革和高速发展,排除C、D项。故选B项。
12.D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到“两极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还出现了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几个重要的力量中心,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野心受到欧明、中国、日本、俄国等力量的制约,所以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13.C
【详解】为贫穷的人提供足够的生存来源,提高就业率,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新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C项正确;罗斯福新政中的调节农业生产和销售,主要是为了稳定农产品价格,排除A项;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排除B项;“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指的是人民有工作这件事刻不容缓,不是真的打仗,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人民有工作”和“政府本事直接募工”是解题关键。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新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14.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D项正确;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排除A项;德国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欧洲战事结束,排除B项;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这是向所有反法西斯联盟军投降,排除C项。故选D项。
15.D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项正确;《大宪章》和《国富论》都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不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排除AB项;《资本论》的面世是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排除C项。故选D项。
16.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石油大量开采与内燃机的发明有关。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内燃机使石油成为新兴燃料,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美国人亨利·福特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生产汽车,C项正确;珍妮机使用人力,排除 A 项;蒸汽机车的发明,推动了煤炭的开采,排除 B 项;电动机的发明与石油的大量开采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7.B
【详解】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北美13个殖民地爆发了一场革命”指的是美国独立战争,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的13块殖民地,英国的殖民统治引起了殖民人民的反抗,这就是1775年爆发的美国战争,B项正确;英国“光荣革命”属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排除A项;1861年农奴制改革发生在俄国,排除C项;日本是亚洲国家,明治维新是学习西方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与英国殖民统治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8.D 19.C
【解析】1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从刘家港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D项正确;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二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排除A项;西游天竺,求取佛经西游天竺,求取佛经,排除B项;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排除C项。故选D项。
1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哥伦布远航发现了美洲新大陆。C项正确;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从葡萄牙出发向东航行绕过非洲大陆发现了好望角,排除A项;1497年葡萄牙人达 伽马率领船队沿着这条航道到达印度等地,是第一个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排除B项;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排除D项。故选C项。
20.B 21.C
【解析】2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后,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而建立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B项正确;国际联盟是一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一个军事政治组织,是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对抗苏联建立的,不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排除C项;亚太经合组织是区域性经济组织,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C项正确;日内瓦会议召开于1954年,排除A项;万隆会议召开时间是在1955年,排除B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排除D项。故选C项。
22.D
【详解】材料反映了“空中客车”飞机的研制与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这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项正确;政治多极化是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文明多元化强调的是世界文明的多样化,与材料主旨不符, 排除B项;社会信息化强调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生产生活的渗透与影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