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选择题(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1.(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将化为永恒,它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下列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无关的是( )
A.中国人民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民主 B.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2.(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1944年,衡阳守军在谁的带领下,与日军激战47个日夜,写下了抗战史上悲壮的一页( )
A.彭德怀 B.贺龙 C.陈明仁 D.方先觉
3.(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过:“蒋介石两个拳头指蒋发动的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
A.千里挺进大别山 B.百万雄狮过大江
C.关门打狗锁锦州 D.蘑菇战术胜陕北
4.(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有学者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5.(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马嘶人叫角号吹,万面红旗天际挥。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诗歌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6.(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开始获得军事主动权的事件是( )
A.湘江之战 B.常德会战 C.通道转兵 D.长沙会战
7.(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对将士说:“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己。”这一条言壮语说于( )
A.鸦片战争 B.百团大战 C.黄海大战 D.解放战争
8.(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挽救中华民族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推翻清朝政府 D.建立民主共和国
9.(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被誉为“再造民国第一人”的是( )
A.宋教仁 B.蔡锷 C.陈天华 D.熊希龄
10.(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下边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1.(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武装反抗的策略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开辟井冈山道路
12.(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了“广州聘请苏联顾问” “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情形。这些情形发生在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 D.全面抗战时期
13.(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有学者评论近代某条约:“一个不得不走向世界的国家,防务上却门户洞开,且已几乎无法实现今日所谓‘军事现代化’,怪不得此后‘瓜分’就成了舆论的持续主题。而巨额的赔款,不仅使全民直接感受到了朝廷倒行逆施的代价,也为此后一系列内政改革的艰困埋下了伏笔。”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九国公约》
14.(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中共一大规定党的任务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
A.认识到掌握武装的重要性 B.借鉴创新苏俄革命道路
C.意识到革命任务的艰巨性 D.尚未充分认识中国国情
15.(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涓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割台湾”是出自下列哪个条约内容?(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
A.李自成 B.洪秀全 C.谭嗣同 D.孙中山
17.(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家乡南通创办大生纱厂,这位“状元实业家”是( )
A.张謇 B.侯德榜 C.荣宗敬 D.卢作孚
18.(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这反映出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是
A.学制度→学技术→学思想 B.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C.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D.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19.(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不属于该条约内容的是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③增开天津为商埠 ④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湖南的重大战役中,成为国民党正面战场由防御到反攻的转折点是( )
A.常德会战 B.湘西会战 C.长衡会战 D.衡宝战役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逆向型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和平与民主,后来还发生了解放战争,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民族耻辱。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取得到极高。BCD项都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2.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44年, 在中国的湖南省衡阳市发生的中国军队和侵华日军之间震惊世界的衡阳保卫战,这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中国军队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0军在军长方先觉的领导下,抗击近6倍于己的日军,血战了整整47天,这一仗的影响,震动了日本朝野,直接促使东条英机内阁为之下台,D项正确;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3.A
【详解】据题干“蒋介石两个拳头指蒋发动的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像一把尖刀插入了敌人的胸膛,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A项正确;百万雄狮过大江反映的是渡江战役, 关门打狗锁锦州反映的是辽沈战役,排除C项;蘑菇战术胜陕北反映的是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组织的反应”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A项正确;“制度的反应”指的是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阶段,排除B项;题干材料中的“技术反应”是指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阶段,排除C项;“观念的反映”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5.B
【详解】据题干“马嘶人叫角号吹,万面红旗天际挥。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红军长征。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后来爬雪山、过草地,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B项正确;北伐战争以消灭军阀为目的,排除A项;百团大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C项;淮海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据所学可知,1934年12月, 中央红军长征途经湖南通道境内时,召开了通道会议。会上,毛泽东主张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会后,红军立即向贵州进军。“通道转兵”使蒋介石在湘西消灭红军的企图破灭,标志着红军初步摆脱了军事上的被动局面,获得军事主动权,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创造了关键性的前提条件,C项正确;湘江战役,在广西北部湘江地区突破国民党军第4道封锁线的战役,排除A项;常德会战又称湘北战役,是指1943年11月至12月, 侵华日军与中国军队在常德地区进行的会战,排除B项;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正面战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军队侵略所取得的重大胜利,是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以武力迫使日军回到原战略态势的战役,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据所学可知,在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C项正确;鸦片战争由英国发动,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百团大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B项;解放战争与日本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为了救亡图存,仁人志士身先士卒从事变法、革命、实业,B项是康有为变法的目的,CD项是孙中山革命的目的,张謇主张实业求国,他们的共性是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故A项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应选A。
9.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 蔡锷是湖南宝庆人,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蔡锷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被孙中山称为“再造民国第一人”,B项正确;宋教仁是中国近代革命先驱者之一,被称作为"中国宪政之父",排除A项;陈天华是华兴会创始人之一,中国同盟会会员,清末的革命烈士,排除C项;熊希龄是民国时期政治家、教育家、实业家和慈善家。曾任北洋政府第四任国务总理,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详解】根据题干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可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其口号是拥护“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也就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往圣先贤”,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19世纪中期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在中国发生的一场主要针对西方侵略者及其在华附庸以及和西方文明成果有关的科学器物和相关人士,是具有强烈的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完全自发的民间运动,排除B项;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
11.D
【详解】根据材料“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并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D项正确;武装反抗的策略在1927年8月7日的八七会议上制定,而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开辟井冈山的革命道路,A项错误;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史实,而材料所述“新的革命策略”是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并不是指敌后抗日根据地,B项错误;1935年12月,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7年9月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开辟井冈山的革命道路,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
12.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是指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是指北伐胜利进军,广州国民政府迁往武汉。“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反映了北伐战争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据,由此判断材料描述的是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运动,C正确;苏联成立于1922年,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在1922年之前,与“广州聘请苏联顾问” 不符,排除AB;根据材料“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北京周边战事连连”可以看出,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并未开始,排除D。故选C。
13.C
【详解】根据题干“一个不得不走向世界的国家,防务上却门户洞开,且已几乎无法实现今日所谓‘军事现代化……’巨额的赔款……使全民直接感受到了朝廷倒行逆施的代价,……”结合所学知识,表明该条约是《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军事上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4.D
【详解】中共一大提出推翻资产阶级,消灭阶级差别,显然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当时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故D项符合题意;认识到掌握武装的重要性是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A排除;借鉴创新苏俄革命道路是国共十年对峙初期时期革命道路,B排除;中共一大没有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具体合适的革命任务,C排除。故选择D。
15.C
【详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95年4月的《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故选C。
16.B
【详解】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定国号太平天国,故B符合题意;李自成是明末农民领袖,谭嗣同是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袖,排除ACD。故选B。
17.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状元实业家张謇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选项A符合题意;侯德榜是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B排除;上海申新纺织公司是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福新面粉公司成立于1912年12月19日,由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立于上海,C排除;卢作孚被誉为“中国船王”,D排除。故选A。
18.C
【详解】“师夷长技以自强”与洋务运动有关,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君主立宪”与戊戌变法有关,戊戌变法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民主共和”与辛亥革命有关,辛亥革命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新文化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故题干信息反映出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是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故C符合题意;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是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排除ABD。故选C。
19.D
【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排除①;②出自1895年《马关条约》,③出自1860年《北京条约》,④出自1901年《辛丑条约》,故②③④符合题意,故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D。
20.B
【详解】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称"芷江作战"。湘西会战成为国民党正面战场由防御到反攻的转折点。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