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4选择题(世界史)②(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衡阳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4选择题(世界史)②(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14 21:3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衡阳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4选择题(世界史)②
一、选择题
1.(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应归功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他在这里说的宝贵遗产主要是指( )
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
C.《马可·波罗行纪》 D.《神曲》
2.(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迈尔斯教授认为,阿拉伯人几乎把他们所能触及的科学都加以改进和充实,然后再传到欧洲。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儒略历” B.《天方夜谭》. C.《荷马史诗》 D.“阿拉伯数字”
3.(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西方有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时间惧怕金字塔”。创造金字塔的国度是( )
A.中国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埃及
4.(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在人类挑战自然的新航路开辟中,其船队在航行途中能够欣赏到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三处风光的是( )
A.迪亚士船队 B.达·伽马船队 C.哥伦布船队 D.麦哲伦船队
5.(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图中A、B两处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中的两件大事,其中B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第一国际成立
C.建立巴黎公社 D.十月革命胜利
6.(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莎士比亚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表明莎士比亚
A.强调法律至上 B.提倡人文主义 C.忽视科学文化 D.反对个性解放
7.(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运用时间轴培养时空观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时间轴中,与③对应的事件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拿破仑帝国 D.法国大革命
8.(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拿破仑)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要高大些……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雄才大略的。”对于这段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拿破仑的对外战争都是正义的,不容置疑
B.雨果站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评价拿破仑
C.雨果的评价肯定了拿破仑的历史功绩
D.对外战争最后的失败让拿破仑彻底被否定
9.(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伟大的改革者都有高度的危机意识、改革自觉和责任担当。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地起义自己解放自己,还不如自上而下地改革解放农民;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有上述认识的改革者( )
A.颁布了《权利法案》 B.通过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D.推行了“文明开化”政策
10.(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进化论在科学上的影响是非常巨大和深远的。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牢固地建立了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发展的观点。"要进一步了解"进化论",可阅读达尔文的
A.《神曲》 B.《人间喜剧》 C.《物种起源》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1.(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漫画创作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表明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了约束。这一约束的法律依据是
A.《权利法案》 B.1787年宪法
C.《人权宣言》 D.《民法典》
12.(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及其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新秩序”指的是( )
A.凡尔赛体系 B.多极化
C.华盛顿体系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3.(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朝着多极化趋势方向发展,国际组织纷纷成立,下列选项对应准确的是( )
选项 国际组织 目的、作用
A 上海合作组织 建立新的、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
B 七十七国集团 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关系,维护国际和平及地区安全稳定
C 世贸组织 制定和规范单边贸易协议、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
D 联合国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A.A B.B C.C D.D
14.(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对于马歇尔计划,人们的观点如下表所示。其反映了( )
年代 主流观点
20世纪50年代 学者大多把马歇尔计划看作美国式慷慨的又一成功范例
20世纪60—70年代 历史学家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经济帝国主义的表现
20世纪80年代 马歇尔计划并不像人们之前所认为的那样在欧洲的复兴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A.历史认识具有时代性 B.历史认识具有唯一性
C.学者的研究带有主观性 D.历史评价由学术界认定
15.(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20世纪60年代,日本推行积极的经济外交。1962年,首相池田勇人出访西欧六国,协商贸易问题,法国总统戴高乐称他是“半导体推销员”。这是战后日本领导人首次出访欧洲。同时,池田还表示“没有必要和美国采取完全相同的态度,现在可以和中国大力开展经济、文化的交流”。可见,当时的日本( )
A.实现了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 B.联合欧洲共同对抗美国
C.表现出摆脱美国控制的倾向 D.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6.(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同学们开展研究性活动,研究内容有:南美的“解放者”、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非洲年”。据此推断,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
A.两极格局的形成 B.“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C.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运动 D.一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
17.(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如下图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示意图中“?”处应该填入的内容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雅尔塔会议
参考答案:
1.A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古代的科技与思想文化,通过阅读材料,我们可判断出古代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指的是《荷马史诗》,因为《荷马史诗》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2.D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人们以为是阿拉伯发明,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故D正确;“儒略历”是罗马共和国独裁者儒略·凯撒在埃及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帮助下制订了新历,故A错误;《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错误;《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诗人荷马创作的,故C错误。综上故选D。
3.D
【详解】古代埃及文明最著名的历史遗产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也是法老权力的象征。ABC项与题意不符。故选D。
4.D
【详解】据所学可知,“在航行途中能够欣赏到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三处风光”的是麦哲伦船队。1519年——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完成环球航行,穿越了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D项正确;迪亚士船队只穿越了大西洋,排除A项;达·伽马船队穿越大西洋和印度洋,排除B项;哥伦布船队穿越了大西洋,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考查点:巴黎公社。解题思路:材料反映了十九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历程,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在十九世纪七十年迎来发展新高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1个无产阶级政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C正确;《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A错误;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B错误;十月革命胜利在1917年11月,D错误。综上故选C。
6.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莎士比亚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充分说明了人的重要性,是以“人”为中心,是人文主义思潮的体现,所以B符合题意;强调法律至上不是材料表明的,所以A不符合题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不表明忽视科学文化,所以C不符合题意;反对个性解放不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表明的,所以D不符合题意。
7.D
【详解】根据题干时间轴可知,③处对应的内容是1789年《人权宣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革命形势飞速发展,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故D项正确;②对应的事件是A项,①对应的事件是B项,④对应的事件是C项,均与题干“③对应的事件”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8.C
【详解】据“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要更高大些….…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可知,对于这段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雨果肯定了拿破仑的历史功绩。1804年12月,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颁布《法典》,肯定大革命的成果,为其他国家制定民法典提供了蓝本,同时保护资本主义的发展。他执政期间对外战争不断,打击了欧洲各国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使《法典》和法国大革命的精神深入欧洲各国,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也对被征服地区的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奴役、剥削,给欧洲许多国家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选项C符合题意;拿破仑后期的战争是非正义的,A排除;雨果肯定了拿破仑的历史功绩,不是站在欧洲统治者的立场上,B排除;对外战争最后的失败让拿破仑彻底被否定表述与材料内容相悖,D排除。故选择C。
9.C
【详解】根据题干“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地起义自己解放自己,还不如自上而下地改革解放农民;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生活悲惨,暴动连连,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A项是英国的文献;B项是美国的文献;D项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ABD都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C。
【点睛】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10.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十九世纪,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生物学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牢固地建立了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发展的观点,故C符合题意;《神曲》《人间喜剧》均是文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物理学,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A
【详解】依据漫画“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了约束,”结合所学知识,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明确限制了王权,从法律上确认了“议会主权”原则,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率先实现了君主立宪制。A符合题意;美国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B不符合题意;1789年8月,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C不符合题意;1804年,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确立了凡尔赛体系,通过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华盛顿体系;这两次会议确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即是一战后的“新秩序”,D项符合题意;故选D。
13.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在1945年10月成立,总部设在纽约。联合国在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故D对应正确,符合题意;上海合作组织是区域性组织,建立新的、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不是上海合作组织发挥的重要作用,故A对应不准确,排除;七十七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在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剥削、掠夺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集团,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切身利益而走向联合斗争的共同愿望。七十七国集团为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故B对应不准确,排除;世贸组织在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议、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故C对应不准确,排除。故选D。
14.A
【详解】依据题干的“20世纪50年代学者大多把马歇尔计划看作美国式慷慨的又一成功范例,20世纪60—70年代历史学家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经济帝国主义的表现,20世纪80年代马歇尔计划并不像人们之前所认为的那样在欧洲的复兴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反映出不同时代的人物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不同,说明历史认识具有时代性,故A符合题意;历史认识具有唯一性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B;学者的研究带有主观性的说法正确,但题干主要反映历史认识具有时代性,排除C;历史评价由学术界认定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故选A。
15.C
【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日本推行积极的经济外交”,结合所学可知60年代日本经济获得巨大发展,从“没有必要和美国采取完全相同的态度,现在可以和中国大力开展经济、文化的交流”可以看出在日本经济发展起来以后,表现出了要摆脱美国控制的倾向,故选C;中日邦交正常化是在70年代初,A错误;日本60年代并没有联合欧洲,共同对抗美国,B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出日本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错误。
16.C
【详解】18世纪末19世纪初,争取独立的运动在拉丁美洲兴起,玻利瓦尔是众多英雄中的杰出代表,他率领起义军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召了110多万人,运走了数百万吨粮食和军用物资,还强迫印度负担了3亿多英镑的军费,印度人民深受其苦。1918﹣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夺走1000多万印度人的生命。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在甘地的领导下,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据南美的“解放者”、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非洲年”推断,这体现了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运动,故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运动。C符合题意。两极格局的形成是指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排除A;“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是指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排除B;一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是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排除D。故选C。
17.C
【详解】依据“1942-1943”“二战转折点”可知,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这次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故C符合题意;一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故A不符合题意;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故B不符合题意;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