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选择题(中国现代史)
一、选择题
1.(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6月4日7时,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湘籍航天员张陆出舱后激动地说:“眼有星辰大海,胸怀赤胆忠心——祖国一直在我心中!”铿锵的话语令国人感到自豪。请向神舟十五号飞船主要体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一方面的成就( )
A.原子能技术 B.计算机技术 C.航天技术 D.生物工程
2.(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沈从文是从湘西凤凰走出的著名文学家,他的作品生动地勾画了古朴神奇的湘西风情。其代表作是( )
A.《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B.《暴风骤雨》
C.《山乡巨变》 D.《边城》
3.(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下列能反映我国在一五计划中取得的建设成就的语句是( )
A.“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事众庆新生” B.“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C.“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重浪” D.“南方谈话指方向,祖国建设谱新章”
4.(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狙击手》等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不断热映,激发了人们对“最可爱的人”的无限崇敬。以下属于“最可爱的人”的是( )
A.关天培 B.邓稼先 C.黄继光 D.雷锋
5.(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6月5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空间站顺利对接,中华民族的问天长歌又奏响了新的乐章。下列选项与上述成就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辽宁舰”交接入列
6.(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流行词汇的变化标志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下列词汇属于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是( )
A.当家做主 B.人民公社好 C.包产到户 D.中国梦
7.(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图反映了我国1956年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大跃进运动开展 D.国民经济调整到位
8.(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人民日报》曾刊载的文章中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中国( )
A.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9.(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1971年11月,两名升旗手来到联合国大厦第二十三根旗杆旁,将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的上空。这一幕的发生是因为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10.(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某同学搜集到以下资料用以研究某个主题,就此判断其研究的主题是
A.绘画艺术风格的发展 B.工业革命的影响
C.信息传播方式的演变 D.中外文化的交流
11.(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图《1981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与构成》,分析正确的是
A.农轻重结构比例已严重失调
B.国际市场限制初级产品贸易
C.工业制造水平远远领先世界
D.改革开放推动出口结构变化
12.(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图,在图中文字所标注地区,我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13.(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时期。这一突破性大发展的出现与国际形势的变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因势利导,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由此可见,当时我国取得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有力的外部环境 B.稳定的国内形势
C.人民群众的愿望 D.决策者的作用
14.(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针对这种现状,我国实行
A.联邦共和国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 D.独立国家联合体
15.(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图老广告可证明
A.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B.抗美援朝运动开展
C.改革开放政策推行 D.三大改造实行过程
16.(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家庭财富标志。下图是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财富标志的变化,反映出( )
A.经济持续增长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B.经济持续增长使消费观念不断变化
C.经济持续发展使就业观念不断变化 D.工业技术进步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17.(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2012年9月,我国交接入列的第一艘航空母舰是
A.阿芙乐尔号 B.致远舰 C.辽宁舰 D.定远舰
参考答案:
1.C
【详解】据题干“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湘籍航天员张陆出舱后激动地说:‘眼有星辰大海,胸怀赤胆忠心——祖国一直在我心中’”结合所学可知,载人飞船属于航天事业的发展,C项正确;原子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都与载人飞船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B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沈从文是中国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边城》,《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边城镇)为背景,D项正确;《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现代作家丁玲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是现代作家周立波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排除ABC项。故选D项。
3.B
【详解】据所学可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反映的是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属于一五计划的成就,B项正确;“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事众庆新生”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排除A项;“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重浪”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C项;“南方谈话指方向,祖国建设谱新章”反映的是南方谈话,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例如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的邱少云等,他们被誉为最可爱的人,C项正确;关天培是在鸦片战争时期牺牲的,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邓稼先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雷锋是在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的解放军好战士,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属于新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科技成就,据此分析,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开启了我国的航天时代,与这一成就属于同一领域,C项正确;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属于新中国在核武器研制方面的成就,排除AB项;“辽宁舰”交接入列,属于新中国在海军建设方面或航空母舰方面的成就,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学国家主席,在会上,他深刻阐述了中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等,因此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梦成为时代的变迁和发展的流行词汇,D项正确;新中国成立,是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国家主人,排除A项;1958年开始人民公社运动,排除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根据题干图中“在国民收入中,公有经济占92.9%,在商品零售额中,公有经济占95.8%,工业总产值是100%”及题干中的“1956年”可知,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三大改造的完成。三大改造是1953-1956年,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B项正确;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排除A项;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展,排除C项;1961年,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反右倾”以后继续“大跃进”的错误,国家决定对国民经济调整,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根据“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可知,文章评价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意义,B项正确;1953年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1949年新中国成立,A项与“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不符合,排除A项;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主要任务是筹备建设新中国,与“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不符合,排除C项;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9.A
【详解】据材料“1971年11月,两名升旗手来到联合国大厦第二十三根旗杆旁,将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的上空”并结合所学可知,1971年第二十六届联大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1月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的上空,A项正确;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1972年中日建交,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材料从《驿使图》到电话再到微信这一现代聊天工具,体现了从古至今,信息传播由传统驿站通信方式,到近代电话,再到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变革。因此这三则资料的研究主题应该是信息传播方式的演变。故选C;ABD在材料中均无体现,排除。
11.D
【详解】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推动了进出口结构的调整。从《1981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与构成》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初级产品逐渐下降,工业制成品大幅度上升,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推动出口结构变化,D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农轻重结构比例的失调问题,A不符合题意;图片中不能说明国际市场限制初级产品出口贸易,B不符合题意。图片没有比较中国工业制造水平与世界的信息,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2.C
【详解】依据图片中红色区域可知都是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我国在这些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行管理,C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的政治制度,主要是行使人民民当家作主的制度,A不符合题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针对农村实行的体制改革,B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制度属于社会性质的制度,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D
【详解】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了突破性大发展,主要原因有: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局势的变动等,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国家领导人因势利导,对外交政策进行的重大调整,促进了这一外交局面的出现。故答案为D。
14.B
【详解】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 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管理实行的是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故B符合题意;联邦共和国制是美国实行的政治制度,排除A;“一国两制”是解决香港、澳门地区的制度,排除C;独立国家联合体是苏联解体之后的国家形式,排除D。故选B。
15.D
【详解】依据图片“公私合营”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到1956年,我国实行三大改造。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通过赎买和公私合营等方式,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故D正确;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艰难、中国解放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改革开放政策与图片信息无关,故ABC错误。综上故选D。
16.B
【详解】根据所学和图片内容可知,随着改革开改,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家庭财富标志越来越高档,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故B符合题意;图片说明的是消费观念的变化,不是经济持续增长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持续发展使就业观念不断变化、工业技术进步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C
【详解】考查点:辽宁舰。解题思路:紧扣“我国交接入列的第一艘航空母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故C符合题意;阿芙乐尔号与十月革命有关,排除A;致远舰与黄海海战有关,排除B;定远舰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排除D。故选C。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