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营口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选择题(中国近代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营口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选择题(中国近代史)(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14 21:4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辽宁营口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选择题(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1.(2023·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从1911年10月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湖北、湖南、广西、四川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这是响应( )
A.黄花岗起义的爆发 B.北伐战争的进行
C.武昌起义的胜利 D.护国战争的发动
2.(2023·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这次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这次大会”是( )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古田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3.(2023·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在日军占领南京期间,西门子公司雇员约翰·拉贝在日记中记载了“整座城市,被枪杀的或被其他方式处死的人暴尸街头,随处可见,日本人甚至禁止我们殓尸安葬。”日记中所记载的事件是( )
A.东北三省沦陷 B.旅顺大屠杀
C.南京大屠杀 D.皖南事变
4.(2023·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有人评价“此战英国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在中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处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香港岛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此战”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
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B.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和领土主权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2022·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在抗日战争后期,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奋斗方向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二大 D.古田会议
6.(2022·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某校准备编写校本教材《中华民族英烈传》,书稿目承如下。请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人物( )
第二章 近代民族之魂第一节 _______虎门销烟…… ……第五节 佟麟阁血战卢沟桥第六节 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A.关天培 B.陈化成 C.赵登禹 D.林则徐
7.(2022·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为了谋求“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等特权,使其利益“最大化”,强迫清政府签订( )
A.《虎门条约》 B.《南京条约》 C.《黄埔条约》 D.《望厦条约》
8.(2022·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国家公祭鼎铭文:“国家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这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武汉会战 B.淞沪会战 C.旅顺大屠杀 D.南京大屠杀
9.(2022·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人民率先举起抗日旗帜……谱写了爱国主义的英雄壮歌。”东北人民与未撤走的爱国官兵组织的抗日队伍是( )
A.工农革命军 B.抗日游击队 C.抗日义勇军 D.东北抗日联军
10.(2022·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
A.结束了清王朝反动统治 B.根除了国民的封建思想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推翻了帝国主义的压迫
11.(2021·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以下关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终结 B.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12.(2021·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台儿庄战役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13.(2021·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学者茅海建指出:“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从今天的角度去探讨这次战争的意义,我们会首先看到,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把中国拖入世界”的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护国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14.(2021·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图片是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下面四幅图片中的人物与虎门销烟有关的是( )
A.图一杨靖宇 B.图二林则徐 C.图三赵登禹 D.图四邓世昌
参考答案:
1.C
【详解】依据题干“从1911年10月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湖北、湖南、广西、四川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和所学知识可知与武昌有关,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革命士兵发动武昌起义取得胜利,武汉三镇光复,从而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此后短短一个月内,全国十多个省份相继宣布独立,清朝统治走向土崩瓦解,C项正确;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爆发,但起义迅速归于失败,时间也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926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北伐战争,排除B项;1915年,蔡锷等人发动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会议重申党的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建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这样,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A项正确;1923年,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排除B项;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即“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排除C项;1949年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排除D项。故选A项。
3.C
【详解】据题干“在日军占领南京期间”整座城市,被枪杀的或被其他方式处死的人暴尸街头,随处可见,日本人甚至禁止我们殓尸安葬。”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C项正确;东北三省沦陷与南京无关,排除A项;旅顺大屠杀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排除B项;皖南事变由国民党制造,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据题干“此战英国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在中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处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香港岛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可知,题干反映的是鸦片战争。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正确;鸦片战争并未改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A项;鸦片战争未涉及领海问题,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但这不是战争的主要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抗日战净胜利前夕,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七大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并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七大为争取抗日战净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奋斗方向,B项正确;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纠正党内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A项;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排除C项;1929年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烟,林则徐是著名的民族英雄,D项正确;关天培和陈化成都是鸦片战争中民族英雄,排除AB项;赵登禹是1937年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英国谋求了“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等特权,B项正确;《虎门条约》提出片面最惠国待遇,排除A项;《黄埔条约》是与法国签订的,《望厦条约》是与美国签订的,排除CD项。故选B项。
8.D
【详解】根据材料“国家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可知,1937年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四十多天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民众超过30万以上,为祭奠这些逝去的民众,国家将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D项正确;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排除A项;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排除B项;旅顺大屠杀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占领军于1894年11月21日攻陷位于辽东半岛的旅顺,对城内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屠杀,C项排除。故选D项。
9.C
【详解】根据材料“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人民率先举起抗日旗帜……谱写了爱国主义的英雄壮歌。”结合所学可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从此开始,东北人民与未撤走的爱国官兵组织成抗日义勇军,C项正确;工农革命军是南昌起义后建立的,排除A项;抗日游击队在九一八事变后,很多地方都出现,不符题意,排除B项;1936年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不符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A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从思想上根除国民的封建思想,排除B项;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C项;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制度的终结,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民心,故A不正确但符合题意;BCD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31年,爆发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局部侵华,它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故A符合题意;台儿庄战役、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均是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后进行的战役,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A
【详解】根据所学所学和材料“把中国拖入世界、百般蹂躏、百般苦难”可知,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符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护国战争是为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4.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故B符合题意;ACD均是抗日英雄,故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