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1选择题(中国古代史)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1选择题(中国古代史)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14 21:4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云南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1选择题(中国古代史)①
一、选择题
1.(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图是雍正皇帝颁发给七世达赖格桑嘉措的金印,印文由满、蒙古、藏、汉四种文字组成,现藏于西藏拉萨罗布林卡。该文物可以见证( )

A.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
C.明朝注重巩固东南海防 D.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2.(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明初以如此巨大规模的船队,历时近30年,遍访‘西洋’30余国……船队规模之大,航程之远,在当时世界航海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材料评价的是( )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玄奘西行
3.(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北宋时,都城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街道两旁商店、货摊林立,客商往来不绝,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买卖甚至通宵达旦。材料主要反映了北宋时期( )
A.科学技术领先 B.城市商业繁荣 C.民族关系发展 D.对外交流频繁
4.(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它有利于选拔封建统治人才,提高行政效率,适应了大一统帝国的政治需要。科举制创立于( )
A.秦朝 B.北魏 C.隋朝 D.元朝
5.(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利用表格对历史知识进行整理,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历史。据下表可以得出的历史认识是( )
时间 内容
明末清初 郑成功收复台湾
《马关条约》签订后 台湾人民反割斗争从未停止
改革开放后 党和政府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015年 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A.中国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而不懈努力 B.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C.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百年国耻 D.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6.(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是期末复习时教师幻灯片的内容,据此判断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李时珍《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徐光启《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宋应星《天工开物》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
A.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 B.升华创新的秦汉文化
C.集历代之大成的明朝科技 D.繁荣的宋代城市文化
7.(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元朝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置宣政院 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设置西域都护府 D.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8.(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唐朝人充满自信和活力,他们以博大的胸怀学习和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下列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
A.鉴真受邀到日本传授佛法 B.玄奘游学天竺带回佛经
C.白居易的诗关注人民疾苦 D.文成公主入藏带去技术和书籍
9.(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出土于甘肃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室砖画。图中两名汉族妇女正在制作原为少数民族食物的蒸馍与烙饼,砖画内容可以反映出当时( )
A.各民族交往密切 B.南北方战乱频繁 C.佛教雕刻艺术精巧 D.政权更迭,政局混乱
10.(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其中改变了战国时各国文字书写各异和增强了文化交流的是( )
A.统一货币 B.统一文字 C.推行郡县制 D.统一度量衡
11.(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硕大壮实的主根。主张要有爱心和同情心,提倡“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态度的历史人物是( )
A.华佗 B.岳飞 C.孔子 D.司马迁
12.(2021·云南昆明·统考中考真题)兰茂(1397~1476),明代云南嵩明人,著名学者、药物学家。他编著的《滇南本草》是一部记述西南高原地区药物,包括民族药物在内的药物学著作。一百多年后,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出著名的药物学著作
A.《伤寒杂病论》 B.《唐本草》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13.(2021·云南·统考中考真题)司马迁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勤奋好学,饱读书籍,爱憎分明,记事公正,写下了不朽的历史巨著( )
A.《论语》 B.《史记》 C.《齐民要术》 D.《资治通鉴》
14.(2021·云南·统考中考真题)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15.(2021·云南·统考中考真题)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 )

A.夏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D.辽宋夏金元时期
16.(2021·云南·统考中考真题)元朝的政治制度大都为后代所承袭。今天中国的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元朝的(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雍正皇帝颁发给七世达赖格桑嘉措的金印,印文由满、蒙古、藏、汉四种文字组成”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帝接见,被正式赐于‘达赖喇嘛’封号”,确立了历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必须经由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D项正确;雍正是清朝时期的皇帝,排除A项;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与“雍正”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清朝时期对西藏的管理,排除C项。故选D项。
2.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明初”“西洋”等内容,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评价的是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远航时间长、规模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C项正确;张骞通西域发生在西汉时期,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发生在唐朝,均与“明初”时间不符,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北宋时,都城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街道两旁商店、货摊林立,客商往来不绝,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买卖甚至通宵达旦”可知,北宋时期城市繁荣,商业出现夜市,商业买卖往来不断,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反映城市商业繁荣,没有体现科学技术情况,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反映城市商业繁荣,没有体现民族关系情况,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反映城市商业繁荣,材料中没有体现对外交流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创立,C项正确;秦朝、北魏时期科举制度还没有诞生,排除AB项;元朝建立之前科举制度已经诞生,排除D项。故选C项。
5.A
【详解】依据题干表格和所学知识,明末清初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晚清《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侵占台湾,但是台湾人民从未停止反割台斗争,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由此可见表格内容是关于在台湾问题上古往今来中国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而作出的不懈努力,A项正确;题干的主旨反映的是台湾问题,没有体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或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排除BC项;题干反映的是台湾问题上中国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而做出的努力,没有体现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排除D项。故选A项。
6.C
【详解】依据题干幻灯片内容和所学知识,明朝时期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徐光启所著的农学著作《农政全书》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本综合性科技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因此这些内容的共同点是集历代之大成的明朝科技著作,C项正确;题干的主旨是明清时期的科技著作,没有体现君主专制的强化,排除A项;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主要生活在明朝时期,排除BD项。故选C项。
7.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元朝对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采取的措施是设置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A项正确;平定大小和卓之战即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平定新疆回部(天山南路)白山派首领霍集占兄弟叛乱的斗争,排除B项;西域都护府是汉朝时期在西域(今新疆地区)设置的管辖机构,排除C项;在唐朝的支持下,南诏统一了六诏,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详解】题干反映了唐朝的时代特征之一是学习和吸收各种外来文化,据此分析,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天竺取经推动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体现了唐朝兼容并蓄的开放心态,B项正确;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属于中华文化向外传播,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白居易的诗关注人民疾苦,与中外交流并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国内的民族交往,不属于中外交往,排除D项。故选B项。
9.A
【详解】根据题干图片内容,“两名汉族妇女正在制作原为少数民族食物的蒸馍与烙饼”反映了当时各民族交往密切,A项正确;题干图片不能反映南北方战乱频繁,政权更迭,政局混乱,排除BD项;图中生活情境,与佛教无关,排除C项。故选A项。
10.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是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B项正确;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有利于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排除AD项;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排除C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学习态度是孔子的学习态度,C项正确;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排除A项;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排除B项;司马迁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著作是《史记》,排除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明朝李时珍著有 《本草纲目》,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故D符合题意;A是东汉时期医学著作,排除;B和C均是唐朝时期的医学著有。排除。故选D。
13.B
【详解】司马迁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不朽历史巨著《史记》,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故选B;《论语》是由孔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主要记述孔子的政治主张、思想等方面的著作,A错误;《齐民要术》是北朝贾思勰有关农业方面的著作,C错误;D是司马光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通史,排除。
14.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故选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15.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三国时期出现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西晋短暂统一全国,西晋灭亡后,黄河流域进入了十六国时期,南方处于东晋统治时期,此后东晋后出现宋、齐、梁、陈的南朝时期,北魏统一北方后,先后形成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统称为北朝,因此材料反映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故选C;ABD与图中信息无关,排除。
16.D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建立了行省制度,这成为后来省制的开端,故选D;分封制、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都不是后世省制的开端,排除ABC。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