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选择题(中国近代史)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选择题(中国近代史)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14 21:5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云南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选择题(中国近代史)①
一、选择题
1.(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1936年12月14日,张学良通过广播电台发表讲话:“我们这次举动,完全是为民请命,决非造成内乱……只要合乎抗日救亡的主张,个人生命在所不计!”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2.(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下面一组图片反映了近代中国( )

A.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B.广播影视的兴起 C.艺术创作的繁荣 D.通信事业的发展
3.(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为发端,一批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发起了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
A.“自强”“求富” B.扶清灭洋 C.民主与科学 D.实业救国
4.(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利用表格对历史知识进行整理,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历史。据下表可以得出的历史认识是( )
时间 内容
明末清初 郑成功收复台湾
《马关条约》签订后 台湾人民反割斗争从未停止
改革开放后 党和政府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015年 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A.中国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而不懈努力 B.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C.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百年国耻 D.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5.(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下列是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知识卡片的内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 B.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剪辫令”
C.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变化特征 D.20世纪20年代后,中国男装有西服和中山装等
6.(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图中的《青年杂志》创办于1915年,后改名为《新青年》。该杂志发表了大量宣传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和猛烈抨击旧道德、旧文化的文章,这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 )
A.改变了五四运动的中心 B.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
C.促进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D.为北伐胜利进军提供思想武器
7.(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夺取军械库,然后攻打总督衙门。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占领了武昌。与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8.(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洋务派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湖北织布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这可以体现出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
A.民主共和 B.“扶清灭洋” C.变法图强 D.“自强”“求富”
9.(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某校学生在表演近代中国历史剧时,有这样的旁白:“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该历史剧揭露的罪行是( )
A.八国联军侵华 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0.(2022·云南昆明·统考中考真题)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英国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済政府于1842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2022·云南昆明·统考中考真题)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整编,提高了战斗力,1935年5月初,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从云南禄劝皎平渡口顺利渡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挥师北上。这反映的是红军长征途中
A.强渡湘江 B.四渡赤水
C.巧渡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12.(2021·云南昆明·统考中考真题)它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发展。它是1897年创办于上海的
A.中华书局 B.商务印书馆 C.生活书店 D.新华书店
13.(2021·云南·统考中考真题)美国总统罗斯福指出:“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这表明中国抗战( )
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 B.促使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C.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14.(2021·云南·统考中考真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发起了战略决战。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5.(2021·云南·统考中考真题)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创办
C.北伐战争的开始 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6.(2021·云南·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小张同学所做的读书卡片,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虎门销烟 B.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1936年12月14日”“张学良”,结合所学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兵谏蒋介石,所以1936年12月14日张学良将军的讲话与西安事变有关,B项正确;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是日本侵略者侵华的开始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七七事变爆发于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全面侵华,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均与“1936年”时间不符,排除AC两项;重庆谈判发生在194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发生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与“1936年”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详解】根据“《大公报》、《申报》、商务印书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大公报》、《申报》都是我国近代有名的报刊,上海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A项正确;1872年《申报》在上海创办,是中国近代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与“广播影视”不符,排除B项;《申报》是中国近代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不能反映艺术创作的繁荣,排除C项;图片反映的是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没有反映通信事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3.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陈独秀先生认为民主与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C项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实业救国是张謇等民族资本家践行的救国主张,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4.A
【详解】依据题干表格和所学知识,明末清初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晚清《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侵占台湾,但是台湾人民从未停止反割台斗争,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由此可见表格内容是关于在台湾问题上古往今来中国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而作出的不懈努力,A项正确;题干的主旨反映的是台湾问题,没有体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或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排除BC项;题干反映的是台湾问题上中国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而做出的努力,没有体现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排除D项。故选A项。
5.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评价是对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的看法或者意见,“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变化特征是历史评价,C项正确;ABD项都是单纯描述历史事件,属于历史叙述,排除。故选C项。
6.B
【详解】根据题干关键词,“1915年”“《新青年》”“杂志发表了大量宣传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和猛烈抨击旧道德、旧文化的文章”可知,以《新青年》为阵地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B项正确;工人阶级支援五四运动,使五四运动从北京转到上海,A项正确;1895年维新变法,与《新青年》无关,排除C项;北伐战争的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信息所述的是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暴动的经过,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A项正确;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义和团运动是指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851年—1864年,排除BCD项。故选A项。
8.D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湖北织布局等一批近代民用企业,因此体现出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D项正确;民主共和是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口号或目标,排除A项;“扶清灭洋”是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口号,排除B项;“变法图强”是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口号或目标,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结合所学可知,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掠夺财宝,为掩盖罪行,并放火烧了圆明园,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根据材料“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英国发动侵华战争”、“1842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及所学知识可得,这指的是《南京条约》,A项正确;《天津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侯签订的,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马关条约》是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5月初,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从云南禄劝皎平渡口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挥师北上,C项正确;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红军强渡湘江,终于突破敌军重兵设防的第四道防线、1935年1月至3月,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根据所学,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B项正确;中华书局创办于1912年,生活书店创建于1925年,新华书店创办于1937年,排除ACD项。故选B项。
13.D
【详解】根据材料“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可知罗斯福对中国抗战的重视,高度赞扬了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大作用,表明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故选D;ABC都是抗日战争的意义,但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4.A
【详解】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军委命令林彪、罗荣桓率东北人民解放军率先发起了辽沈战役,解放军迅速攻占锦州,关上了国民党军队进出东北的大门,形成关门打狗之势,随后被长期围困在长春的国民党军队部分起义,其余投诚,长春宣告和平解放,之后东北解放军主力拿下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故选A;平津战役解放华北,排除;淮海战役标志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统治瓦解,C错误;渡江战役是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统治的战役,D错误。
15.A
【详解】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共产党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了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并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封建军阀的统治。所以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故选A;BC都是在国共第一次合作之后,排除;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时第一次国共合作已经破产,D错误。
16.D
【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扶清灭亡”“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大对中国的经济和精神侵略,为了反抗列强的侵略,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直隶一带掀起了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但最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故选D;虎门销烟是1839年,不符合题意,A错误;戊戌变法是1898年,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但是没有提出“反清灭洋”,B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是1851—1864年,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