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怀化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4选择题(世界史)②
一、选择题
1.(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为止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我们从中可以了解( )
A.古中国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巴比伦文明 D.古印度文明
2.(2021·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此尊坐像相关宗教的创始人是( )
A.耶稣 B.李耳 C.穆罕默德 D.乔达摩悉达多
3.(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14至17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下列人物和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
A.但丁——《神曲》 B.达·芬奇——《哈姆雷特》
C.拉斐尔——《最后的晚餐》 D.莎士比亚——《蒙娜丽莎》
4.(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哥伦布是意大利热那亚人,他坚信地圆说,向往东方。1492年8月,哥伦布率领87名船员分乘3艘船,从西班牙出发,开始航行。下列选项与他航行史实相符的是( )
A.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B.“发现”美洲新大陆
C.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D.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5.(2022·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共产党宣言》自发表以来已经有200多种文字译本,传遍世界各个国家。《共产党宣言》既是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必读经典,也是全人类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下面关于《共产党宣言》的表述,错误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共产党宣言》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所取代
C.《共产党宣言》认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不曾起到革命作用,号召工人阶级推翻资
产阶级统治
D.《共产党宣言》号召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政党,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6.(2022·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拿破仑的军队每到一处就宣扬解放农奴,取消封建特权,唤起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意识……”材料中反映了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A.损伤了资产阶级利益 B.强化了欧洲封建君主专制
C.损害了欧洲人民的利益 D.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7.(2022·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导致下图中各职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殖民扩张
C.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
8.(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1914年爆发了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B.1914年6月发生的萨拉热窝事件
C.列强为了争夺世界霸权,矛盾激化 D.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
9.(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罗斯福就职演说时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于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的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他完成“这项任务”的措施是
A.整顿金融体系 B.推行“以工代赈”
C.调整农业政策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0.(2022·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30多个,约15亿人卷入战争,超过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一半,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参战各国的死伤人数超过3000万。这段话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A.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B.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C.导致中国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D.一场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1.(2022·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社会福利制度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行福利制度的实质是
A.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 B.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C.成为人民的社会权利 D.彻底缩小贫富差距的措施
12.(2022·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浪潮高涨,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塌,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独立。其中一年中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年”的是
A.1955年 B.1960年 C.1971年 D.1990年
13.(2021·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是中国“入世”20周年,中国“入世”是指中国加入( )
A. B.
C. D.
14.(2021·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华为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目前华为约有19.7万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30多亿人口。这说明当今世界呈现出
A.经济全球化趋势 B.世界多极化格局
C.两极格局逐步瓦解 D.文化多元化趋势
15.(2021·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21世纪以来,美国调整外交战略,重返亚太,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其实质是霸权主义战略。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也曾对苏联实行类似的政策。它是( )
A.冷战政策 B.门户开放政策 C.绥靖政策 D.马歇尔计划
16.(2022·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则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在罗马法学中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渊源的法典是
A.《万民法》 B.汉谟拉比法典》 C.《十二铜表法》 D.《民法典》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C项正确;我国的古代文明成果灿烂,青铜器和甲骨文是早期国家时期的典型代表成就,《汉谟拉比法典》与我国无关,排除A项;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金字塔,古印度文明创立了佛教,均与题意不符,排除BD两项。故选C项。
2.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可知与佛教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因此与此尊坐像相关宗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选项D符合题意;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A排除;李耳一般指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B排除;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C排除。故选D。
3.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但丁、达·芬奇、拉斐尔和莎士比亚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其中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A项正确;达·芬奇的代表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拉斐尔的代表作有《雅典学院》,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等,由此可知,BCD中的搭配均不正确,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4.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哥伦布一路向西,最终“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不过他一直认为自己抵达了印度,B项正确;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的是迪亚士,绕过好望角,真正到达印度的是达·伽马,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的船队,均与哥伦布无关,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5.C
【详解】据所学知识,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指出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所取代;《共产党宣言》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作用;同时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自己的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项正确;ABD说法正确,不符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6.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大军所向披靡,几乎横扫欧洲大陆,拿破仑的军队每到一处就宣扬解放农奴,取消封建特权,唤起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意识,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D项正确;拿破仑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有利于资产阶级利益,排除A项;拿破仑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损害了欧洲人民的利益,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详解】分析“19世纪英国各职业的比重”,可以看出1811年到1841年,其他职业的比重增长很快;1841到1871年,农业比重不断下降,工商业比重增长较快。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英国,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因此,导致“19世纪英国各职业的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故D符合题意;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于16世纪,故A不符合题意;殖民扩张主要是掠夺财富,不是导致“19世纪英国各职业的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7世纪,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8.D
【详解】根据“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1914年爆发了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D项正确;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加速了一战的爆发,排除A项;1914年6月发生的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排除B项;列强为了争夺世界霸权,矛盾激化是一战爆发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详解】罗斯福新政时期为了缓解失业压力实行“以工代赈”的措施,主要是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创造就业机会。故B符合题意;整顿金融体系不符合材料“直接募工”的信息,排除A;C是农业方面的措施,排除;D是社会保障措施,排除。故选B。
10.A
【详解】依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30多个,约15亿人卷入战争,超过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一半,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参战各国的死伤人数超过3000万。 ”分析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A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是“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导致中国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是“一场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详解】据所学知识,为了调节和缓和社会矛盾,保证社会次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西方资本主义实行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的一套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有效地缓和了社会矛盾,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属于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表现,B项正确;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不是为了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缓和社会矛盾只是其产生的影响,不是实质,排除A项;福利制度的实质是对国民收入的新一轮分配,但不是人民的社会权利,排除C 项;“彻底缩小贫富差距”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独立。1960年,非洲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年”,B项正确;选项ACD时间与“非洲年”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故B符合题意;中国重返联合国是1971年,排除A;1980年,中国先后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取得合法席位,排除B项;新中国加入世界卫生组织时间是1972年,排除D项。故选B。
14.A
【详解】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明显。经济全球化不仅表现为资本全球化,还表现为人员、技术等全球化。材料中“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30多亿人口”体现出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故A符合题意;多极化格局属于政治格局,排除B项;两极格局瓦解是1991年,排除C;材料中论述的经济全球化,不是文化多元化,排除D。故选A。
15.A
【详解】1947 年,美国总统杜鲁门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希腊、土耳其,杜鲁门宣称美国会带领所有“自由国家”抵抗“极权政体”,这个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同盟关系破裂,冷战开始。故A符合题意;门户开放政策是19世纪末针对列强瓜分中国时期提出政策,排除B;绥靖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期,英法对德国实行政策,排除C项;马歇尔计划是冷战的经济方面的政策,排除D。故选A。
16.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迈出罗马法建设的第一步,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的法律是《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0前-449年,罗马颁布了成文发,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成为《十二铜表法》。它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在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C项正确;《万民法》罗马法中调整非罗马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法律,A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 制定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排除B项;拿破仑时期制定《民法典》,排除D项。故选C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