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怀化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1选择题(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1.(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战国时期的屈原和西汉时期的某一人物先后流寓湖南,他们写出了大量富于创造性的作品,反映出忧国忧民、不懈探索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开启了湖湘文化的源头。这一人物是( )
A.贾谊 B.魏源 C.周敦颐 D.曾国藩
2.(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湖南各族先民创造了光彩夺目的青铜文化,为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文物出土于湖南境内的是( )
A. B.
C. D.
3.(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以上内容出自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著作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它是( )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水经注》
4.(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是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项措施( )
A.改汉姓 B.穿汉服 C.通汉婚 D.用汉语
5.(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唐朝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呈现出繁荣、富强的景象。下列盛世出现在唐朝的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6.(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下列思想主张中属于孔子的是( )
A.“以法治国” B.“顺应自然” C.“兼爱”“非攻” D.“仁者爱人”
7.(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考古学家在某一早期人类遗址中发现了一些古人类头骨化石,头骨具有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额骨突出等特征;遗址中还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用火痕迹。该早期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8.(2022·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我们从考古发掘出的一些遗址中,能够看出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符合生活在黄河流域、居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等条件的远古遗址是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良渚古城遗址 D.周口店猿人遗址
9.(2022·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流寓湖南的文学家及其描写湖南的作品在古代湖南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代有一位大诗人,在湖南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两年。他居无定所,来往于今岳阳、长沙、衡阳、来阳之间,写诗近百首。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是
A.王维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10.(2022·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蔡伦,湖南耒阳人,东汉前期的宦官,负责监造各种器物,被汉安帝封为龙亭侯。他在中国历史上的最大功绩是
A.改进造纸术 B.发明活字印刷术 C.发明指南针 D.发明火药
11.(2022·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长沙走马楼发掘的古井群中,出土了三国吴简14万余片。从其记载的户籍、书信等信息中发现,当时吏民姓名中使用“客”“思”(“客”外来者的意思,“思”思念的意思)两字作名字的比例很大。针对这种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这两个字好听、好记,寓意吉祥 B.湖南境内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
C.受佛教影响,取名中具有禅意 D.中原人口迁居湖南,客籍成分增加
12.(2022·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对某-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A处应为
A.发动雅克萨之战 B.设置台湾府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设立军机处
13.(2022·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契丹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民族之一。契丹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下列哪一政权是由契丹人建立的
A.西夏 B.辽 C.金 D.元
14.(2022·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唐朝在书法艺术方面建树颇丰。下列书法家中都属于唐代名家的一组是
A.钟繇、胡昭 B.颜真卿、柳公权 C.王羲之、怀素 D.赵孟頫、欧阳询
15.(2022·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记录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东汉末年,曹操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官渡之战 D.郾城大捷
16.(2022·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西汉初年,湖南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国长沙国建立。长沙国建立初期,管辖面积相当于今天湖南面积的1.5倍,到了汉平帝时,长沙国的面积不及它建国初期的五分之一。出现这种局面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C.刺史制度的建立 D.“推恩令”的推行
17.(2022·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这段话可以看出商鞅推行变法赏罚分明。商鞅在军事上的奖励措施是
A.免除徭役 B.授予爵位、赏赐土地 C.赏赐金钱 D.赐予奴隶
18.(2021·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我们把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称为(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19.(2021·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被网友们评为“深圳最有趣的打疫苗标语”。早在东汉末年,一位名医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他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孙思邈 D.李时珍
20.(2021·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下列选项对研究秦朝历史可信度最高的是( )
A. B.
C. D.
21.(2021·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明代宋应星所著的一书中全面记载了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经验技术,他引用《尚书》的内容写道,“润下作咸,武王访箕子而首闻其义”,强调制盐是圣王也要重视的事,在一幅《治丝图)》中,他所绘的纺织工人戴着指套和绑腿,俨然知识分子装束。此书是(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22.(2021·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明朝王世贞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认为“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他所描述的这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现象发生于( )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23.(2021·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他进一步推进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文中的他是( )
A.冯太后 B.汉武帝 C.光武帝 D.孝文帝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贾谊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汉文帝时被外放为长沙王太傅,流寓湖南,途经湘江时写下《吊屈原赋》凭吊屈原,A项正确;魏源是湖南邵阳人,是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周敦颐是今湖南省道县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被尊称为“理学派开山鼻祖”,曾国藩是清朝湖南长沙人,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均与“西汉时期”时间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2.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商四羊青铜方尊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A项是四羊方尊,A项正确;商后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前十四世纪至前十一世纪)铸品,于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内,排除B项;铜鼎出土于河南偃师西南二里头村,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青铜礼器,C项正确;三星堆青铜面具出土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排除D项。故选A项。
3.A
【详解】据题干“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结合所学可知,《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贾思勰的著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A项正确;《农政全书》是明朝时期徐光启的农学著作,时间晚于《齐民要术》,排除B项;《天工开物》是明朝宋应星的著作,对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排除C项;《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的地理学著作,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据题干“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结合所学可知,“北俗之语言”即鲜卑语,这段材料表明孝文帝禁止官员在朝廷上说“北语”,属于语言方面的汉化改革,即学习说汉语,D项正确;改汉姓、穿汉服、通汉婚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5.C
【详解】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C项正确;“文景之治”出现在西汉时期,排除A项;“光武中兴”出现在东汉时期,排除B项;“康乾盛世”出现在清朝,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据所学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既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D项正确;“以法治国”是法家韩非的思想,排除A项; “顺应自然”是道家老子的思想,排除B项; “兼爱”“非攻”是墨家墨子的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据题干“头骨具有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额骨突出等特征;遗址中还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用火痕迹。”结合所学可知,北京人的外表与现代人基本相似,但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直立行走,学会保存火种,B项正确;元谋人遗址只发现了门齿化石,并未发现古人类头骨化石,排除A项;山顶洞人的体貌特征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排除C项;半坡人已进入农耕时代,从事农业生产,体貌特征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符合生活在黄河流域、居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等条件的远古遗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黄河流域生活的半坡居民,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粟,A项正确;河姆渡居民是长江流域,居住在干栏式建筑,排除B项;良渚古城遗分布长江中下游地区,排除C项; 周口店猿人遗址没出现农作物,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杜甫。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们称之为“诗史”,C项正确;王维是唐朝山水田园派的著名诗人、代表人物被后人尊为“诗佛”,其诗文、画作被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排除A项;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排除B项;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根据材料关键,“蔡伦”“最大功绩”并结合所学,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为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做出巨大贡献,A项正确;毕昇发明发明活字印刷术,排除B项;指南针、 发明火药发明都有蔡伦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
11.D
【详解】根据“当时吏民姓名中使用‘客’‘思’(‘客外来者的意思,‘思’思念的意思)两字作名字的比例很大”可知,当时湖南长沙有很多外地人口,最合理的解释是中原人口迁居湖南,客籍成分增加,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客”“思”寓意吉祥、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和受佛教影响,排除ABC项。故选D项。
12.C
【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示意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对新疆地区的管理,乾隆时期,生活在新疆地区的回部大小和卓叛乱,乾隆皇帝下令调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这场分裂祖国的叛乱,C项正确;沙俄侵占我国东北地区,康熙帝发动雅克萨之战,排除A项;1684年,清朝在台湾地区设置台湾府,排除B项;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排除D项。故选C项。
13.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契丹人曾建立了辽政权,B项正确;党项人建立了西夏、女真人建立了金、蒙古人建立了元朝,排除ACD项。故选B项。
14.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唐代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诸遂良。继王羲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 大书法家是颜真卿,自创“颜体”,其楷书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滑,气势庄严雄浑;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心裁,自成“柳体”,他的字方折俊丽、骨力劲力,后人把柳书和颜书并成为“颜筋柳骨”,B项正确;钟繇、胡昭是三国魏初时期,二人皆以工书擅名,世谓“胡肥钟瘦”,排除A项;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排除C项;赵孟頰是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排除D项。故选B项。
15.C
【详解】根据 所学知识,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C项正确;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排除A项;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排除B项;郾城大捷是指岳飞指挥岳家军将士以少胜多,在平原旷野地区大败完颜 宗弼(兀术)所统率的金国女真军队主力,取得郾城大捷,排除D项。故选C项。
16.D
【详解】据所学知识,西汉初年,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汉武帝采纳主父偃“推恩令”,下诏规定诸侯王初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诸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分析题干,西汉初年,湖南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国长沙国建立。长沙国建立初期,管辖面积相当于今天湖南面积的1.5倍,到了汉平帝时,长沙国的面积不及它建国初期的五分之一,可以得出是“推恩令”的推行,D项正确;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排除A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确立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排除B项;刺史制度是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排除C项。故选D项。
17.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的措施,获得军功可以被授予爵位和赏赐土地,B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是商鞅在军事上的奖励措施,排除ACD项。故选B项。
18.A
【详解】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成为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A符合题意;金文是西周是刻在青铜器上文字,排除B;小篆是秦朝时期出现字体,排除C;隶书是秦朝时期出现字体,排除D。故选A。
19.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伤寒杂病论》重点论述了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以及如何辨别治疗的方法,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排除;C项是唐朝医药学家,排除;D项是明朝医药学家,排除。故选B。
20.A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里耶秦简是在秦代古城遗址出土的,上面记载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层面的信息,是研究秦代的历史的第一手文献和档案资料,故A正确;《秦始皇》电视剧是后人根据事迹拍摄的,《资治通鉴》是古代史学家通过口耳相传以及当时流传的史料编著的史书,八达岭长城是明朝建立的,他们可信度都不如里耶秦简高,故BCD错误。综上故选A。
21.B
【详解】明朝时期宋应星编著《天工开物》,这部著作是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B符合题意;《齐民要术》是贾思勰编著农书,排除A;《农政全书》是徐光启编著的农书,排除C;《本草纲目》是李时珍编著的医学著作,排除D。故选B。
22.C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曲者,词之变”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出现了元曲,可以把宋词演唱出来,故C正确;汉朝未出现“词”“曲”,故A错误;唐朝文学形式主要是诗,故B错误;明朝在前人基础上发展的昆曲,故D错误。综上故选C。
23.D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北魏是由少数民族鲜卑族拓跋氏建立起来的政权。为巩固统治,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题干信息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故D正确;ABC错误。综上故选D。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