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4选择题(世界史)
一、选择题
1.(2021·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是雅典公民,曾对当时雅典许多流行的观念提出了挑战,为此他被雅典法庭判处了死刑,其罪名是引进新神(不敬神明)和腐蚀青年思想。这表明当时雅典
A.专制主义盛行 B.言论自由缺乏
C.神学意识淡薄 D.思想文化繁荣
2.(2022·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读下列两张图片,两部法律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成文法典 B.均产生于欧洲的中世纪
C.使用相同文字 D.刻在完全相同的材质上
3.(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骑士时代:中世纪的欧洲》中写道,“在领主自营地上,阿布拉黑整天忙于耕作,恨不得有三头六臂。毫无疑问,经常出现在他头脑中的是管事和他的助手,他们可以处罚他,——甚至鞭笞他——如果认为他偷懒的话。”由此推断,阿布拉黑的身份可能是( )
A.庄园佃户 B.庄园领主 C.城市商人 D.行会学徒
4.(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无一不是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带有许多共同点;同时,……毕竟是在不相同的区域内成长起来的,因而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据此可知( )
A.人类文明最初诞生于两河流域 B.文化交流促进区域文明的发展
C.文明成长呈现地域性与世界性 D.文明起源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5.(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目录的部分内容。图中省略号部分最有可能是( )
第十二章 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第一节 早期工人运动第二节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空想社会主义2.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3.……第三节 第一国际
A.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B.法国独立工人运动的勃兴
C.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D.促进国际无产阶级联合的斗争
6.(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制作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年代尺反映了( )
A.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 B.美国南北战争的过程
C.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 D.日本明治维新的结果
7.(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法国1791年宪法把《人权宣言》作为宪法的组成部分并置于正文之前。宣言宣告法律面前所有公民平等,但宪法却把公民划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这一做法( )
A.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B.维护了《人权宣言》的权威
C.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 D.反映了1791年宪法的局限
8.(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这一时期是( )
A.希腊城邦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9.(2022·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英国诗歌之父”杰弗里·乔叟(1340一1400)青年时期曾在意大利会见彼特拉克,后者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尖锐地揭露了教会僧侣们欺诈、贪婪的本性以及愚民政策和"禁欲主义"的本质。对他的恰当评价是
A.人文主义的宣扬者 B.文学革命的旗手
C.社会革命的宣传家 D.启蒙运动的领袖
10.(2022·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1860-1900年英、法、德、美四国年平均工业增长率情况。德、美两国的数据明显高于英、法的主要原因是
A.在科技革命中领先于英法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C.占有的殖民地比英法更多 D.城市化进程早于英法两国
11.(2022·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历史学家刘宗绪指出: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由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由此分析,这个时期美国、俄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A.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B.使三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12.(2022·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著名的革命家和军事家。他被称为“南美的乔治·华盛顿”。其理由最有可能是他
A.反抗英国压迫 B.建立民主政治 C.维护国家统一 D.推动民族独立
13.(2022·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该国革命是整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变革最为激烈的一.次革命。它以“现代社会"取代了“旧制度”。在革命最激烈的阶段,一切显得非常激进.以致此后一切革命运动都将这场革命视作自己的先驱。“该国”是指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14.(2022·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小明同学通过课外阅读得知:1500-1800年,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死于瘟疫。他组织同学们进行历史课程路学科主题学习,选用了下图漫画。他们的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殖民贸易与瘟疫
A.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B.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C.殖民争霸开拓世界市场 D.横渡大西洋的蒸汽轮船
15.(2021·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汽车工业快速发展
B.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贫富悬殊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16.(2021·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由于立场角度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产生差异。如果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评价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据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
A.西欧各国开始争夺殖民地 B.强盗,掠夺了美洲财富
C.不同文明得到交流与发展 D.英雄,传播了欧洲文明
17.(2021·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是某同学在学习世界近代史时制作的时间轴。它反映的学习课题是
A.走向近代世界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欧洲经济发展 D.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扩展
18.(2021·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不再局限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梯度性转移,而且将产业链两端即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价值链各个增值环节进行转移。这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B.产业由进口替代向出口主导转变
C.世界各国利益均衡分配
D.国际政治经济的新秩序逐步建立
19.(2021·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某网站介绍当前欧洲经济形势文章的配图。该文章及配图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最有可能是
A.欧洲各国推行公民普遍享受福利政策
B.当前欧洲各国政府面临严重财政危机
C.福利国家所造成的社会弊端日益显露
D.超前消费是解决债务危机的重要手段
20.(2021·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在图所反映的美国“失业率"变化曲线中,失业率增加幅度最大的年份区间是
A.1929~1933年 B.1933~1936年
C.1937~1938年 D.1940~1944年
21.(2021·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九年级某班同学搜集了“镰刀斧锤星旗"(苏联国旗)与"白蓝红王色旗"(俄罗斯国旗)的图片,对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开展探究性学习,其最重要的探究价值在于
A.了解苏联的历史发展演变 B.剖析美苏争霸的形成原因
C.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D.认识社会主义发展曲折性
22.(2021·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从下表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经济发展速度下降 B.商品经济不够发达
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民众生活得到提高
23.(2021·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讲话中说“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从经济状况和经济潜力看,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这表明
A.美国已不再是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B.当时世界已经形成了多极化格局
C.美苏关系由激烈对抗走向了缓和 D.美苏两极格局受到了强有力冲击
24.(2021·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凡尔赛条约》的缔结者之一的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曾说:“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下列对《凡尔赛条约》的理解与劳合.乔治表达的观点不符合的是
A.调整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 B.条约带有明显的分赃性质
C.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D.条约体现了大国强权色彩
25.(2022·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今天.积累知识的速度是空前的、爆炸性的……同样空前的、爆炸性的是用计算机储存和检索信息的速度,还有以光速一尤其是通过卫星向全世界发送信息的速度。”材料反映了当今社会呈现的特点是
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文化多样化 D.社会信息化
26.(2022·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汪锦元.江苏吴县人。他曾作为中共秘密情报员打入汪公馆.成为汪精卫的秘书。1941年.9月,他在随汪精卫接见日本密使时,获悉日军将停止北进进攻苏联。之后,又发现侵华日军大量南下,海军舰艇回撤日本。他及时将情报报送延安。据此,中共中央对战局做出的判断是
A.亚洲战争策源地即将形成 B.德军将对苏联发动突然进攻
C.日美太平洋战争即将爆发 D.盟军将要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27.(2022·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20世纪20年代,某位苏俄领导人说:“事情似乎很奇怪,社会主义共和国怎么能依靠资本主义来改善自己的状况呢?”“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利用资本家对利润的贪婪和托拉斯与托拉斯之间的敌对关系,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生存创造条件。”这一论述意在
A.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 B.解释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C.推动工业化全面展开 D.阐明推行苏联模式的必然性
28.(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为庆祝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召开,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特别发行了“体育促进和平”的主题邮票,以彰显体育对世界和平的贡献。该国际组织是( )
A.联合国 B.国际奥委会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29.(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漫画家方成在1962年创作的漫画《异军突起》。该画作旨在揭示( )
(注:画中人物分别是法国总统戴高乐和美国总统肯尼迪)
A.欧共体的力量增强 B.资本主义阵营瓦解
C.美国霸权受到挑战 D.美法矛盾不可调和
30.(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1934年苏联正式加入国联,1935年签订《苏法互助条约》,1939年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且开始了一系列调整西部疆界的行动,建立“东方战线”。苏联采取这一系列措施,主要是因为(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
参考答案:
1.B
【详解】依据题干可知,苏格拉底是古希腊雅典著名思想家,但因为他对当时雅典许多流行的观念提出了挑战而被雅典法庭判处了死刑,由此可见,当时的雅典缺乏充分的言论自由,B正确;雅典当时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专制主义盛行,A排除;雅典法庭以不敬神明的罪名处决苏格拉底,说明神学意识仍然浓厚,C排除;题干反映的不是雅典思想文化繁荣,而是雅典民主政治下其实缺乏充分的言论自由,D排除。故选B。
2.A
【详解】《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A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一部法律,《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共和时代前期的法典,排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没有使用相同的文字,排除C项;《汉谟拉比法典》刻在石柱上,《十二铜表法》刻在十二块铜牌上,排除D项。故选A项。
3.A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在领主自营地上,阿布拉黑整天忙于耕作,恨不得有三头六臂。毫无疑问,经常出现在他头脑中的是管事和他的助手,他们可以处罚他,——甚至鞭笞他——如果认为他偷懒的话。”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内容反映的是中世纪欧洲的庄园制度。庄园的土地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两部分。领主自营地由依附于庄园的佃户无偿耕作,其收获全归领主,A项正确;庄园领主是庄园的主人,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中世纪欧洲的庄园是在农村,与城市商人无关,排除C项;中世纪欧洲的庄园与行会学徒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根据材料“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无一不是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带有许多共同点”可知,古代文明的起源具有统一性;根据“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可知,古代文明又具有多样性,D项正确;诞生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与其他文明不符,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文化交流,排除B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文明成长的世界性,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以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前提的,西欧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最初经验,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条件。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他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根源,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低级到高级有规律发展的过程,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代替,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据以上所述,图中省略号部分最有可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C项正确;题干材料讲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无关,排除A项;法国独立工人运动的勃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排除B项;第一国际成立,促进了国际无产阶级联合的斗争,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1861年至1865年期间,林肯领导的北方政府颁布《宅地法》 和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统一,综合材料的年代尺,反映的是美国南北战争的过程,排除B项;独立战争发生于1775年至1783年,排除A项;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与材料反映南北战争的过程无关,排除C项;日本明治维新的结果,与材料反映南北战争的过程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人权宣言》宣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宪法却对人进行了等级划分,宪法与《人权宣言》对公民的态度相悖,这反映了1791年宪法的局限,D项正确;《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对《人权宣言》权威的维护,排除B项;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根据“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发生在意大利,一直持续到17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即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材料反映的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B项正确;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开始形成,是以“神”为中心的希腊神话世界观,排除A项;宗教改革时期打破了天主教的精神束缚,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奠定基础,排除C项;启蒙运动时期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排除D项。故选B项。
9.A
【详解】依据材料“1340一1400”可知是14-15世纪,依据“揭露了教会僧侣们欺诈、贪婪的本性以及愚民政策和‘禁欲主义’的本质”可知是文艺复兴时期倡导人文主义,A项正确;文学革命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B项;材料中宣扬的是人文主义,不是社会革命,排除C项;18世纪启蒙运动以法国为中心,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各国的工业水平,德、美两国的数据明显高于英、法,表明德、美两国在科技革命中领先于英法,A项正确;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英法的殖民地比美德两国家多,排除C项;英法两国城市化进程早于美德,排除D项。故选A。
11.A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资本主义制度,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可知,这是强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也就是说,这个时期美国、俄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A项正确;美国在独立战争后就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不是此时才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材料说的是资本主义体系而不是社会主义和农奴制残余,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2.D
【详解】玻利瓦尔先后领导军队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中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拿马、秘鲁和玻利维亚,并促进民主意识形态在这些国家的发展,参与建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D项正确;反抗英国压迫, 建立民主政治, 维护国家统一不属于玻利瓦尔的事迹,排除A、B、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法国大革命时期遭到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斗争异常激烈,法国大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了民主、自由的资本主义制度。C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渐进式的,排除A项;美国属于独立战争,排除B项;俄国是通过农奴制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排除D项。故选C项。
14.B
【详解】根据材料“1500-1800年,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死于瘟疫”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殖民者开始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同时,也把许多疾病带入美洲,导致美洲瘟疫流行,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殖民争霸开拓世界市场 以及蒸汽轮船,排除ACD项。故选B项。
15.B
【详解】工业革命引起了环境污染。材料中“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可知环境污染严重导致死亡率上升,故B符合题意;汽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产业,排除A;人口膨胀贫富悬殊不是材料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C; 医疗技术水平下降也不是导致材料中现象的主要因素,排除D。故选B。
16.C
【详解】新航路的开辟,促使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建立起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故C符合题意;西欧各国开始争夺殖民地是新航路开辟之后,排除A;材料是从文明相互交流角度说明新航路开辟影响,排除B项;传播欧洲文明只是新航路开辟的单方面影响,排除D。故选C。
17.B
【详解】根据《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文献,这些文献的颁布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所以反映的主题应该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故选B;新航路开辟后走向近代世界,排除A;这些法律文献是政治领域,和经济发展不符,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不是对外扩展,排除D。
18.A
【详解】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材料中“产业转移不再局限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梯度性转移”体现出全球化发展促进资金、技术和劳动等转移。这说明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故A符合题意;进口替代向出口主导转变不符合材料中“研发转移”等信息,排除B;各国利益均衡分配说法绝对,排除C;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D。故选A。
19.C
【详解】依据题干漫画中的人物陷入泥潭,日显疲态以及文字信息“高福利”“超前消费”“债务危机”可知旨在说明高福利一方面推动人们超前消费,刺激市场的虚假繁荣,容易导致生产相对过剩,以致出现经济危机,另一方面也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导致债务危机,社会弊端日益暴露,C正确;题干的重点不是说明欧洲各国推行公民普遍享受福利政策,而是分析福利政策的弊端,A排除;题干的重点是分析福利政策的弊端,而且“欧洲各国政府面临严重财政危机”的表述也过于绝对化,B排除;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超前消费是导致债务危机的重要原因,而非解决债危机的重要手段,D排除。故选C。
20.A
【详解】依据题干曲线可知失业率增长幅度最大的年份区间是1929~1933年,这一时期正值美国遭遇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大批工厂倒闭,失业率显著上升,A正确;1933~1936年失业率呈现下降的趋势,1933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开始实行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经济危机得到了缓解,失业率下降,B排除;1937~1938年虽然失业率有所上升,但是不是增加幅度最大的年份区间,C排除;1940~1944年失业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尤其是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正式参战,战时需求导致失业率的下降,D排除。故选A。
21.D
【详解】镰刀斧锤星旗的降落宣布苏联的解体,俄罗斯国旗升起体现出苏联解体后的国家变化。苏联解体对于研究历史的价值在于认识社会主义发展曲折性。故D符合题意;材料中图片不能说明苏联发展的历史,排除A;图片没有美国的国旗,不能分析美苏争霸形成的原因,排除B;世界格局多极化涉及日本、中国和西欧国家联合等,排除C。故选D。
22.A
【详解】依据题干表格数据可知,与1961~1965年相比,1981~1985年间,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速度的相关指标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由此可以得出进入80年代后苏联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下降,A正确;题干没有反映苏联两个时间段商品经济的相关情况,无从得出商品经济不够发达,B排除;当时苏联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应该是指优先发展重工业而造成农业、轻工业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但是依据题干数据可知1961~1965年间农业总产值的指标还高于工业总产值,因此无从得出国民经济比例失调,C排除;依据题干可知国民收入的指标呈现下降的趋势,无从得出民众生活得到提高,D排除。故选A。
23.D
【详解】根据“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从经济状况和经济潜力看,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可知20世纪七十年代世界上出现了多个力量中心,这就对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了冲击,故选D;AB项说法错误,排除;根据材料内容无法说明美苏关系的变化,排除C。
24.A
【详解】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英法美等召开巴黎和会,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同时与其他国家签署了一系列条约,这些条约共同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这些条约构成的世界秩序被称为“凡尔赛体系”。这一体系调整的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是调整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故A符合题意;B、C和D都是关于《凡尔赛条约》性质和影响的正确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25.D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计算机储存和检索信息的速度、通过卫星向全世界发送信息的速度”可知,这是在强调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快,这体现出社会信息化,D项正确;材料是强调网络、强调信息化,不是说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文化多样化,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26.C
【详解】1941 年 12 月,日军偷袭珍珠港。次日,英美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材料“1941年.9月”“侵华日军大量南下,海军舰艇回撤日本”据此判断可得出日本将发动太平洋战争,C项正确;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是1936年,排除A项;德军将对苏联发动突然进攻是1941年6月,排除B项;盟军将要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1944年,排除D项。故选C项。
27.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21年,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列宁利用资本主义来推行新经济政策,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实行相结合的体现,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建设而不是武装斗争,材料是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而不是用消灭资本主义的方式来建设社会主义,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28.A
【详解】根据材料“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和结合所学知识,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A项正确;国际奥委会是国际体育组织,排除B项;欧洲联盟是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排除C项;世界贸易组织是国际经济组织,排除D项。故选A项。
29.C
【详解】根据漫画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2年随着欧洲国家战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法国在北大西洋集团领导地位上对美国发出挑战,说明美国的霸权主义受到了挑战,C项正确;漫画内容涉及的是法国和美国,欧共体的力量增强在漫画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1962年处于美苏冷战时期,资本主义阵营并未瓦解,排除B项;漫画内容体现的无法反映美法矛盾不可调和,排除D项。故选C项。
30.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使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二战的欧亚战争策源地,苏联采取一些列的措施建立“东方战线”防止德国法西斯的侵略,B项正确;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排除A项;1942年,以中、美、英、苏四国为首的26个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排除C项;1933年,为缓解经济危机,罗斯福开始进行改革,与材料反映苏联建立“东方战线”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