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选择题(世界史)
一、选择题
1.(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表明古代文明具有( )
A.统一性 B.融合性 C.多元性 D.继承性
2.(2022·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建于约公元前2600年,原塔高约146.5米,基底每边长230多米,用石200多万块,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这一工程的修建主要得益于( )
A.统治者胡夫很富有 B.科学技术领先于世
C.国家组织力量强大 D.建筑材料非常丰富
3.(2021·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这反映了该法典
A.客观上迟滞巴比伦的发展 B.导致巴比伦阶级矛盾激化
C.养成自由民妄自尊大心理 D.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4.(2021·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1810年10月15日,法兰西第一帝国正式颁布了《关于工厂释放不卫生或妨害安宁的气味的帝国法令》,其立法理念对于法国环境法具有奠基性意义。这一法令颁布的背景是
A.重化工业蓬勃兴起 B.拿破仑帝国的灭亡
C.工业革命迅速发展 D.环保意识普遍提高
5.(2022·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某同学学习过程中绘制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资产阶级革命始于16世纪的英国 B.各国革命因国情不同而各具特色
C.法国大革命影响了美国独立战争 D.资产阶级革命都清除了封建残余
6.(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出现三股进步历史潮流: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民族解放运动,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这主要缘于( )
A.新航路开辟 B.殖民扩张 C.文艺复兴 D.工业革命
7.(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自“9·11”事件以来,美国政府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打着反恐旗号,在世界多地发动侵略战争,共造成460万人死亡,人民流离失所,政局动荡,出现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由此可见( )
A.全人类应该共同应对恐怖主义 B.国际社会应该重建经济新秩序
C.美国的“反恐战争”成效卓著 D.美国霸权主义是国际动荡之源
8.(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进入新时代,中国积极劝和促谈,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引导促成伊朗核问题六方会谈,推动南苏丹问题的政治解决。2023年推动沙(特)伊(朗)恢复外交关系。这些活动反映了中国( )
A.捍卫战后雅尔塔体系 B.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
C.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D.坚决维护全球一体化
9.(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1943年12月初,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由此可知该宣言( )
A.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 B.维护了中国各项主权
C.承认中国战胜国地位 D.加速中国半殖民地化
10.(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爆发,1918年结束,但当时中国的新闻报道大多称之为“欧战”。这主要是因为( )
A.交战双方全是欧洲人 B.交战目的是夺取霸权
C.交战区域集中在欧洲 D.战争性质是非正义的
11.(2022·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有: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这些政策措施( )
A.促进了经济恢复 B.实现了共产主义
C.繁荣了文学艺术 D.改变了国际格局
12.(2022·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据统计1997年世界贸易额达到7万亿美元。4万家跨国公司及其30万家子公司遍布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几乎所有经济领域和产业部门。这反映了( )
A.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B.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C.各国经济矛盾已消除 D.各国领土边界已消失
13.(2022·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1951年,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及卢森堡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盟宣告成立。这一发展过程反映了( )
A.欧洲国际影响达到顶峰 B.世界政治格局彻底改变
C.欧洲实力已经超过美国 D.欧洲经济政治合作加强
14.(2021·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苏联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一号”进入太空,后安全返回地面。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市场经济体制 C.新经济政策 D.苏联模式
参考答案:
1.C
【详解】分析材料“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印度的梵文和佛教”可知,这些古代文明各具特色,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C项正确;材料没有将不同文明进行比较,因此,得不出文明具有统一性、融合性或继承性,排除ABD项。故选C项。
2.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古埃及在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国家组织力量强大,这才有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就说明了这一点,C项正确;统治者胡夫很富有、 科学技术领先于世、 建筑材料非常丰富均是重要原因,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3.D
【详解】根据题干“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可知,材料表明在法律面前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和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是不平等的,这反映了该法典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D正确;题干材料规定反映不出“客观上迟滞巴比伦的发展”、“导致巴比伦阶级矛盾激化”、“养成自由民妄自尊大心理”内容,排除ABC。故选D。
4.C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810年10月15日,法兰西第一帝国正式颁布了《关于工厂释放不卫生或妨害安宁的气味的帝国法令》”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迅速发展,化工行业迅速崛起,城市工业污染日益加剧,工厂排污与居民生活安宁、地产业主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在此背景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法令,故C正确;重化工业蓬勃兴起和环保意识普遍提高都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结果,故A、D错误;拿破仑帝国的灭亡与题意无关,故B错误。综上故选C。
5.B
【详解】根据题干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在赢得民族独立的同时,也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各国革命因国情不同而各具特色,B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17世纪的英国,排除A项;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前,排除C项;美国没有封建残余,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8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开启工业革命的进程,工业革命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思想解放,进而促进社会政治变革,D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始于1500左右,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便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排除B项;文艺复兴持续时间从14世纪至17世纪,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详解】根据材料“美国政府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打着反恐旗号,在世界多地发动侵略战争,共造成460万人死亡,人民流离失所,政局动荡,出现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说明美国的霸权主义对世界多地造成了灾难,表明是国际动荡之源,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内容主旨是美国以“反恐”为旗号对各地区行霸权主义,A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是政治问题,与经济秩序无关,排除B项;美国的“反恐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灾难,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积极劝和促谈,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引导促成伊朗核问题六方会谈,推动南苏丹问题的政治解决。2023年推动沙(特)伊(朗)恢复外交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据此可知,这些活动反映了中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C项正确;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上的瓦解,也象征着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与题干“进入新时代、2023年”不符,排除A项;由材料可知,材料旨在强调中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没有涉及经济全球化或全球一体化的内容,排除BD项。故选C项。
9.A
【详解】从材料“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可知,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从中国窃取的领土必须归还中国,因此,该宣言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A项正确;由此可知,该宣言仅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而非各项主权,排除B项;1943年,当时二战尚未结束,排除C项;该宣言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没有加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1918年结束,但当时中国的新闻报道大多称之为‘欧战’。”结合所学可知,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C项正确;交战双方全是欧洲人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交战目的是夺取霸权与“欧战”称呼无关,排除B项;战争的性质与材料称呼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详解】根据题干“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有: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A项正确;新经济政策与文学艺术的繁荣无关,排除C项;新经济政策没有实现共产主义、没有改变国际格局,排除BD项。故选A项。
12.B
【详解】根据材料“世界贸易、跨国公司、遍布世界、几乎所有经济领域和产业部门”可知,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明显,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
13.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洲共同体,再到欧盟,这一发展过程反映了欧洲经济政治合作加强,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D项正确;材料是说,欧洲一体化的阶段性成果,是史实,不是欧洲国际影响达到顶峰、 世界政治格局彻底改变、 欧洲实力已经超过美国等史论,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4.D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 苏联的这些成就都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它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这些成就,故D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1918—1920年实行的经济政策,故A错误;1954-1961年,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未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故B错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经济政策,故C错误。综上故选D。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