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综合素质评价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板块 第1部分 第2部分 第3部分 总分
得分
第 1 部分 积累与运用(33分)
一、词语书写。(5 分)
1. 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1) 爱迪生经过上千次cháng shì( ),才在zhū duō( )材料中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那种材料。
(2) 自从修建了水渠,遇到gān hàn( )的时候,人们就引水guàn gài( )农田,地里年年都有好收成,这个山村也变得越来越fù ráo( )。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 分)(22 分)
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戎马(lónɡ) 唯一(wéi) B. 开凿(zháo) 磕头(kē)
C. 绅士(shēn) 药剂(jì) D. 拜见(bài) 骨髓(suí)
3. 下列可能与“妗”字读音相同或相近的一项是( )。
A. 伶 B. 衿 C. 姝 D. 姈
4. [新情境] 下列是第三届校园书写大赛中几位同学的作品,你认为能够成功晋级的是( )。
A. B.
C. D.
5. [泉州市期末]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每天清晨都会准时来这里锻炼。
B. 李叔叔白净的脸上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
C. 我站在公交车站左顾右盼,等待着公交车的到来。
D. 他唱起歌来真是得心应手,大家对他赞不绝口。
6. [新题型] 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根据他的绰号及下图,能形容他的外貌的一组词语是( )。
A. 浓眉大眼 威风凛凛 B. 相貌堂堂 白发苍苍
C. 膀大腰圆 慈眉善目 D. 明眸皓齿 眉清目秀
7. 下列对课文《西门豹治邺》的故事情节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惩治恶人——破除迷信——假戏真做
B. 惩治恶人——假戏真做——破除迷信
C. 摸清底细——兴修水利——惩治恶人
D. 摸清底细——惩治恶人——兴修水利
8. [新情境] 同学们正在谈论“如何提高书写的速度”,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典典:集中注意力,掌握正确的运笔方式。
B. 龙龙:简单的字要写得快一点儿,复杂的字要写得慢一点儿。
C. 同同:看一个词语写一个词语,不能一次看太多内容。
D. 天天:书写只求速度,不求质量。
9. 将下面的句子长话短说,正确的一项是( )
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
A. 纪昌取得了大的进步。 B. 纪昌跑到飞卫那里。
C. 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 D. 纪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
10. [宁德市期末] 如何在短时间内把长故事讲完?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
A. 把故事从头到尾快速地背诵下来。
B. 按照故事发展顺序,详细地把故事讲完。
C. 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来讲,其他次要内容适当省略。
D. 列出人物,按照时间、地点、事件逐个地讲故事。
11. [新情境] 聪聪在故事会中,想讲一个有关主人公聪明机智的历史人物故事,下列不合适的一项是( )。
A. 曹冲称象 B. 司马光砸缸 C. 闻鸡起舞 D. 草船借箭
12. 将下面的句子插入文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
①唐伯虎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②他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刻苦勤奋,进步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③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④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终于成了著名的画家。
A. ①之前 B. ①②之间 C. ②③之间 D. ③④之间
三、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6 分)
13. 填空。
(1) [宁德市期末]“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内容作答)(2 分)
(2)《扁鹊治病》一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纪昌学射》一文中,纪昌拜__________为师,先下功夫练好了眼力,师傅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看来,想要学本领,练好__________很重要。(4 分)
第 2 部分 阅读与欣赏(37分)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将选择题中的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简答题与填空题的答案写在横线上)(37 分)
(一)(12 分)
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②引其光,以书映③光而读之。邑人大姓④,文不识⑤,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⑥作,而不求偿。主人怪⑦,问衡,衡曰:“愿⑧得⑨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⑩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 ①逮:及,达到。②穿壁:凿穿邻家的墙壁。③映:照,照耀。④大姓:大户人家。⑤文不识:人名。⑥佣:受雇用,出卖劳力。⑦怪:感到奇怪。⑧愿:心愿,愿望。⑨得:得到。⑩资给:资助。
14. 本文中的“衡”指的是( )。(2 分)
A. 张衡 B. 匡衡 C. 孙敬 D. 苏秦
15. 本文中的“引其光”引的是什么光?( )(2 分)
A. 灯光 B. 星光 C. 烛光 D. 月光
16.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主人怪衡,衡说:“我希望得到你家的书,全部读一遍。”
B. 主人奇怪地问衡,衡说:“我希望得到你家的书,全部读一遍。”
C. 主人对衡的做法感到奇怪,问衡,衡说:“我希望你把我家的书全部读一遍。”
D. 主人对衡的做法感到奇怪,问衡,衡说:“我希望得到你家的书,全部读一遍。”
17. 本文写了衡的哪两件事?表现出衡的什么精神?(6 分)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衡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二)[跨学科·数学] 课外兴趣小组(11 分)
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开设了几个课外兴趣小组,请你根据下面的表格,回答问题。
兴趣小组 活动时间 参加条件
游泳小组 周五下午 凡有兴趣者都可参加
足球小组 周五下午 仅限五年级以上同学参加
科技小组 周一、周四下午 无特殊情况,每周的两次活动都必须参加
围棋小组 周二、周五下午 限有一定围棋基础者参加,且每周的两次活动都必须参加
18. 学校开设的课外兴趣小组不包括( )。(2 分)
A. 足球小组 B. 游泳小组 C. 篮球小组 D. 科技小组
19. 上面表格中,没有安排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的一天是( )。(2 分)
A. 周一 B. 周二 C. 周三 D. 周四
20. 小亮刚读四年级,他一定无法参加的兴趣小组是( )。(2 分)
A. 足球小组 B. 游泳小组 C. 围棋小组 D. 科技小组
21. 三年级(1)班的小华同学只有周五有空,他能参加的兴趣小组是( )。(2 分)
A. 游泳小组 B. 足球小组 C. 围棋小组 D. 科技小组
22. 四年级(2)班的小林同学学过围棋,他想多参加几个兴趣小组,请你帮他规划一下。(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三顾茅庐(14 分)
东汉末期,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为了日后成就大业,他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徽推荐。司马徽说:“此地有‘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多方打听,得知“伏龙”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住茅庐草棚,耕作自养,精研史书,是个杰出人才。
这时,谋士徐庶也向刘备推荐说:“诸葛亮是个奇才。”刘备同关羽、张飞一起带着礼物专程到隆中卧龙冈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好留下姓名,失望地回去。
隔了几天,刘备打听到诸葛亮回来了,又带着关羽、张飞冒着风雪前去。哪知诸葛亮又外出了,刘备他们又空走一趟。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个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的人,不用去了。张飞说:“哥哥,你不用去了,我用绳子把他捆来就是了。”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
这时候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就在这间茅庐中,诸葛亮和刘备共同探讨时局,分析形势,设计夺取政权、统一天下的方略。刘备大为叹服,愿以诸葛亮为师,请他出山相助,重兴汉室。
诸葛亮深为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所打动,答应了刘备的请求,离开隆中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成语“三顾茅庐”由此而来,比喻访贤求才,真心诚意地邀请别人。
此后,诸葛亮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帮助刘备东联孙吴,北伐曹魏,占据荆、益两州,北向中原,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与东吴、曹魏“三国鼎立”的局面。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秉承刘备遗志,继续出兵伐魏。他在向后主刘禅上的一道奏表中写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流露出对刘备给予的知遇之恩的念念不忘。
23. 本文中的“伏龙”指的是( )。(2 分)
A. 刘备 B. 张飞 C. 关羽 D. 诸葛亮
24. 下列词语中的“顾”与“三顾茅庐”中的“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顾访 B. 顾全大局 C. 不屑一顾 D. 左顾右盼
25. “三国鼎立”不包括( )。(2 分)
A. 东吴 B. 蜀汉 C. 吴越 D. 曹魏
26. 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是( )(2 分)
A. 诸葛亮不肯出山。 B. 刘备三兄弟很无能。
C. 刘备想重兴汉室。 D. 刘备想与诸葛亮探讨时局。
27. 请简述刘备三顾茅庐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你最喜欢短文中的谁?为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3 部分 表达与交流(30分)
五、习作。(30 分)
29. [福州市期末] 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选一件有关“虚惊一场”或“后悔莫及”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题目自拟,不少于300 字。
第八单元 综合素质评价
一、1. (1)尝试 诸多 (2)干旱 灌溉 富饶
二、2. C 3. B 4. B 5. D 6. A 7. D 8. A 9. D 10. C 11. C 12. C
三、13. (1)树在道边而多子 此必苦李
(2)要正视自己的缺点与错误,善于接纳别人的批评,要防微杜渐
飞卫 基本功
四、(一)14. B 15. C 16. D
17. 匡衡凿壁借光读书 匡衡用劳力换书读 热爱读书、学习刻苦
(二)18. C 19. C 20. A 21. A
22. 【示例】小林同学读四年级,不能报足球小组;他学过围棋,可以选择围棋小组;游泳小组与围棋小组的活动时间有一天重合,因此两个小组中只能选择一个;他还可以选择科技小组。所以小林可以报科技小组、围棋小组,或者是科技小组、游泳小组。
(三)23. D 24. A 25. C 26. C
27. 【示例】起因:刘备想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成就大业。经过:刘备和关羽、张飞三次去隆中请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着,第三次才见到,并共商天下大事。结果:诸葛亮出山辅助刘备。
28. 【示例】我最喜欢刘备。因为他以诚待人,有恒心、耐心,遇到困难勇于克服。他不怕困难、知难而进的精神让我很敬佩。
五、29. 略。 【点拨】此题的中心已定,必须写“虚惊一场”或“后悔莫及”的事。写的时候,可以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写清过程,写出“虚惊”或“后悔”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