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4 23:4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综合素质评价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板块 第1部分 第2部分 第3部分 总分
得分
第 1 部分 积累与运用(35分)
一、词语书写。(5 分)
1. [新情境] 在语境中看拼音写词语。
即使是lín shí( )通知,我也要shèn zhòng ( )xuǎn zé( )推荐游玩的景点,让客人玩得开心,感觉shū fu( ),让美好在客人的心中留下永远的hén jì( )。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 分)(24 分)
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逊色(xùn) 萧瑟(shè) B. 叶柄(bǐn) 枯萎(wěi)
C. 骤然(zhòu) 投降(xiáng) D. 曲折(qǔ) 住宅(zhái)
3. “冱”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个字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
A. 互 B. 冰 C. 水 D. 沪
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B. C. D.
5.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可怜九月初三夜(可爱) B. 梅雪争春未肯降(投降)
C. 题西林壁(书写,题写) D. 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
6. [三明市大田县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傍晚,雨后空气十分清洁。
B. 他讲话的声音洪亮,大家听得很清楚。
C. 我们应该同心协力,防止危险事件不再发生。
D.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必将不断改观我们的生活。
7. 下列动物与其住所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蛇鼠一( ) ②狡兔三( )
③倦鸟归( ) ④不入虎( ),焉得虎子
A. 洞 窟 窝 池 B. 窝 洞 巢 穴
C. 洞 窝 巢 池 D. 窝 窟 巢 穴
8. 下列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寓意相近的一项是( )
A.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B.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D.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9. 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B.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C.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D. 蟋蟀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10.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B. 爬山虎的脚原来就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C. 《蟋蟀的住宅》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
D. 苏轼的《题西林壁》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也有可能柳暗花明。
11. [新题型] 典典在他的观察日记中写道:“我仔细瞅瞅,觉得它们一点儿也不好看,球茎像大蒜,叶子像韭菜,还没有一点儿香味。”他描写的最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12. 对下面文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青少年刷短视频成瘾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首先,广大青少年应增强自律意识,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有节制地使用手机;其次,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短视频平台的管理监督力度,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最后,家长也要发挥榜样作用,用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刷短视频的时间。
A. 青少年刷短视频成瘾的现象很严重。
B. 防止青少年刷短视频成瘾的方法。
C. 青少年使用手机时应增强自律意识。
D. 家长应发挥榜样作用,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刷短视频的时间。
13. 将句子“这就是桃花树”插入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一种树,在春雨的滋润下,能结出肉嫩汁甜的果实。②在微风的吹拂下,能长出青翠欲滴的嫩叶。③三月里,桃花陆续绽放。④有的花瓣完全张开,露出花蕊;有的只舒展两三片鲜嫩的花瓣;还有的仍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⑤令人目不暇接。
A. ①②之间 B. ②③之间 C. ③④之间 D. ④⑤之间
三、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6 分)
14. [新情境] 按课本内容填空。
“处处留心皆学问。”你只要留心观察,善于发现,就会欣赏到白居易写的“一道残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景;就会从大雁南飞感受到秋天的脚步,“八月里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会从梅与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自的美中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第 2 部分 阅读与欣赏(35分)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将选择题中的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简答题与填空题的答案写在横线上)(35 分)
(一)[南平市期中](14 分)
材料一:垃圾食品,一般情况下是指高糖、高盐、高油脂、高热量的食品。这些食品很容易使人发胖。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的十大垃圾食品是: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肉类食品、饼干类食品、汽水类饮料、方便类食品、罐头类食品、果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烧烤类食品。
材料二:儿童的体重呈两极发展态势,体形不是太胖就是太瘦,饮料喝得过多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食欲旺盛而大量喝饮料的孩子,因热量摄入过多而引起肥胖,一些食欲差的孩子则由于喝饮料影响正餐,因热量摄入不足而导致消瘦。另外,饮料中人工色素的危害也不容忽视。过量色素在体内积蓄会干扰多种酶的功能,对新陈代谢和孩子生长发育会产生影响,色素沉附在儿童柔嫩的消化道黏膜上,极易引起消化不良,另外,过量色素可能是引起儿童多动症的因素之一。
15. 由材料一可知,垃圾食品是( )。(3 分)
A. 味道差的食品 B. 需要垃圾回收的食品
C. 垃圾堆里的食品 D. 高热量而低营养的食品
16. 下列不属于十大垃圾食品的是( )。(3 分)
A. 油炸类食品 B. 烧烤类食品
C. 水果类食品 D. 腌制类食品
17. 下列关于饮料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饮料喝得过多是导致儿童体形太胖或太瘦的重要因素之一。
B. 饮料中的人工色素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C. 过量的色素沉附在儿童柔嫩的消化道黏膜上,极易引起消化不良。
D. 儿童多动症是饮料中的人工色素造成的。
18. [新角度] 李明的同学王朋平时爱喝饮料,你能结合上面的材料帮助李明劝劝王朋吗?(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蝉出地洞(节选)(21 分)
①将近夏至的时候,第一批蝉出现了。在人来人往、被阳光暴晒、被踩得很结实的一条条小径的地面上,出现了一个个小圆孔。那是地洞的出口,蝉的幼虫就是通过它们爬上地面并完成蜕变的。洞口的周围没有一点儿杂物,也没有推出来的小土丘。
②这些地洞宽差不多两厘米半,深约四十厘米,像一口口小井,根据土质的不同而略有弯曲,但基本上是垂直的。洞底是个死胡同,形成一个比上面略显宽敞的小穴,四壁平坦。从地洞的深度和直径来看,挖出的土应该有两百立方厘米左右。 _________这真是个谜。另外,地洞和小穴是在干燥易碎的泥土中挖成的,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除了打洞没有其他工序,那么墙壁应该满是粉尘,极易坍塌。可恰恰相反,我发现洞壁被粉刷过了,上面涂了黏稠的泥浆,既能使洞壁不那么粗糙,又能使蝉的幼虫在这地道里来来去去也不会引起塌方,堵塞通道。
③蝉的幼虫在地下一待就是四年。在出来前的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的时间里,它仔细地挖掘清扫,加固通道,并反反复复地来到地面附近了解天气情况——但它始终在地面留下一层一指来深的土层,以便和外界隔开。直到有一天,它了解到外面的温度和湿度非常理想,适宜它蜕变,它才会挖开最后的土层来到地面。如果之前观察到天气还不理想,或者出来时会遇到危险,它都会回到洞底。所以,小穴是它休息的小窝,是它出去蜕变前的等候室,也是它的避难所。
(选自《昆虫记》,有删改)
19. 蝉每年初次出现的时间是( )。(3 分)
A. 初春 B. 将近立夏 C. 将近夏至 D. 初秋
20. [新题型] 根据短文对蝉洞准确的描述,以下图片中符合蝉洞形状的是( )。(3 分)
A. B. C. D.
21. 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②段横线处最恰当的句子是( )(3 分)
A. 这么多土到哪儿去了呢? B. 地洞该怎么粉刷呢?
C.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土呢? D. 地洞是怎么挖的呢?
22. 作者对蝉的幼虫进行了深入观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蝉的幼虫来到地面的过程很漫长,在出洞时是十分谨慎的。
B. 作者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写出了蝉的幼虫建造地洞时很细心的特点。
C. 蝉的幼虫在地洞里等待时感到很烦躁。
D. 作者把蝉的小穴说成是蝉的“等候室”“避难所”,形象地说明了小穴对蝉非常重要。
23. 第②段中说这些地洞“略有弯曲,但基本上是垂直的”中的“基本上”能去掉吗?为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请结合短文内容具体分析。(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3 部分 表达与交流(30分)
五、习作。(30 分)
25. 观察对于学生来说必不可少。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连续观察过某种动物或植物?观察过程是怎样的?请你把观察所得以观察日记的形式写下来,不少于400 字。
要求:①题目自拟,观察细致;②内容准确,用通顺的语句记录下来。
第三单元 综合素质评价
一、1. 临时 慎重 选择 舒服 痕迹
二、2. C 3. B 4. C 5. B 6. B 7. D 8. D 9. C 10. D 11. A 12. B 13. B
三、14. 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雁门开 雁儿脚上带霜来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四、(一)15. D 16. C 17. D
18. 【示例】王朋,请不要再喝饮料了,因为饮料喝多了,容易因热量摄入过多而引起肥胖,饮料中的人工色素在体内积蓄会干扰多种酶的功能,对新陈代谢会产生影响,还会引起消化不良,为了你的身体健康,还是不要喝了。
(二)19. C 20. C 21. A 22. C
23. 不能去掉。“基本上”的意思是“主要的,大体上”,在本文中指地洞以垂直为主,但是并不排除不垂直的情况。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24. 【示例】①在写地洞的出口时,作者特意观察了洞口周围的地面状况。②在写蝉的幼虫所在的地洞时,作者不但测量了地洞的大小,而且观察了地洞内部的环境。③在写蝉出地洞时,作者通过连续、细致地观察,发现了蝉并非是想出洞就能出洞的,而是非常谨慎的,它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并等待合适的时机。
五、25. 略。 【点拨】写作时,要连续并仔细地观察,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用通顺的语言记录下来,表达出自己观察时的想法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