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考点梳理评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考点梳理评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14 23:4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第三单元考点梳理评价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时间:40 分钟
一、字词句基础。
1. [新情境,字形] 由于不小心,同同把书法作品中的四个汉字弄上了墨水,看不清楚了。请你根据拼音帮她把这四个字正确规范地写在括号里。
xiáng( ) fèi( ) xū( ) shū( )
2. [字音]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琴瑟(shè) 蜗牛(wō) B. 均匀(yún) 倾斜(qīng)
C. 骤雨(zhòu) 根茎(jīng) D. 逊色(sūn) 挖掘(jué)
3. [字形]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重叠 地止 B. 卧室 洞穴 C. 嫰绿 临时 D. 沉呤 占用
4. [字理]“钳”字的意思最有可能与下列哪个选项有关?( )
A. 味道 B. 敲打 C. 黄金 D. 铁制工具
5. [字义理解] 下列词语中的“缘” 与“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的“缘”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缘何 B. 有缘 C. 人缘 D. 不解之缘
6. [文化常识] 帮下列动物找到各自的家,正确的一项是( )。
鸟( ) 虎( ) 马( ) 鼠( )
A. 窝 穴 洞 厩 B. 窝 洞 穴 厩
C. 窝 穴 厩 洞 D. 窝 厩 穴 洞
7. [字词理解]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去掉之后意思变化最小的一项是( )
A.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
B.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C. 雌燕子老待在窝里不出门,大概是产下第一个蛋了。
D.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8. [句子衔接] 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是( )。
清风徐徐,树枝摇曳,斑驳的光影洒落在地上和小狗身上。
①窗前有一片浓浓的绿荫。 ② 绿荫下是一间小小的柴房。 ③柴房前,主人坐在椅子上用扇子扇着风,一只小狗闲适地躺在一旁。④这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盛夏小院图。
A. ①②之间 B. ②③之间 C. ③④之间 D. ④之后
二、积累与背诵。
9. 过完国庆节,哥哥要回武汉工作了,奶奶边给他收拾行李边嘱咐: “天气预报说那边最近雨水多,你一定要多带厚衣服,注意别冻着了。毕竟‘( )’啊!”哥哥 笑着说:“‘( )’。武汉现在 暖和着呢!”(填序号)
A. 二八月,乱穿衣
B. 夏雨少,秋霜早
C.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D.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10. 《暮江吟》中,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露珠晶莹、新月初升的迷人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古诗里面蕴含着很多道理。 _________代的卢钺在《__________________》一诗中启发读者要认识到事物各有所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代的 __________________在《题西林壁》一诗中告诉人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文主题与理解。
1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叶圣陶通过连续细致的观察,将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直观地呈现了出来。
B. 《暮江吟》一诗中诗人通过对“露”“月”的形象的描写,营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C. 《蟋蟀的住宅》一文中,作者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洞穴比作人的住宅,表现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这也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之一。
D. 法布尔在观察蟋蟀的住宅时,不仅用眼看、用耳听、用口尝,还用心思考了。
3 第三单元考点梳理评价
一、1. 降 费 须 输
2. C 3. B 4. D 5. A 6. C 7. D 8. C
二、9. C D 10.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11. 宋 雪梅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 苏轼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三、12.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