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走进花果山———《连加》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初步学会了10以内两个数相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设计了三个数相加和计算方法两个知识点,意在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能够对10以内数的连加抽像出算式,为后面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想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的意义。
2、 掌握连加的计算顺序,能正确进行10以内数的连加计算。
3、 初步学习用连加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连加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连加的意义和准确快速计算。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什么时候用加法计算?(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排火车口算10道题。引入新知。
(二)故事导入。
师:大家来看草地上是什么动物?(小白兔),几只?(4只)。在干什么?(玩耍)。谁来了?(小黑兔)。几只?(3只)。又来了什么颜色的兔子?(灰色)。几只?(2只)。几种兔子?(三种)。三种兔子在一起玩耍,能提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几只兔子?)
探究新知。
自主探究:有关三种兔子的数学小故事。(每位同学要完整的讲出来。)
班内交流,汇报展示 谁能讲一下小兔子的数学故事?(感受连加的意义)
生:草地上原来有4只小白兔在玩耍,来了3只小黑兔,又来了2只小灰兔,一共有多少只兔子?(要求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加上表演。能提高学生兴趣和关注度)
单独找三位同学起来讲述后,集体讲述一遍。
师:算式怎么列算式?生:4+3+2(师板书)
师:几个数相加?生:3个师板书:连加2、探究连加的计算方法。
师:三个数相加你会算吗?生:会
师:怎么算?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答:先算4+3=7 再算7+2=9(多找几位同学说一下)(展示小棒合并在一起的过程,强调合并在一起要列加法算式)
巩固深化
初步练习3+2+3(生说)
展示小鸟图。(学生边讲边表演)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展示青蛙跳格图(故事旁白:0是青蛙的家,它要跳出去玩。带学生表演)
师:第一次跳谁家了?生:(4家)
师:跳了几个格?生:答4师板书。
师:第二次从谁家跳到谁家?生:(强调是从4家跳到7家)
师:又跳了几个格?生答3师板书。
师:第三次从谁家跳到谁家?
生:(7家跳到9家)
师:跳了几格 生答2格师板书。
师生共同表演问题:青蛙一共跳了几格?
展示蔬菜法图。引导学生分别数出各蔬菜的个数。共同表演问题。列出算式,说出算法。(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总结回顾本课知识点。把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连加的计算方法:先算----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