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 走进花果山—《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青岛五四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 走进花果山—《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青岛五四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7-14 21:2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 走进花果山—《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
减混合计算。
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在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及计算顺序,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过渡语: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现在老师出两道题考考你,说出计算顺序并口算出结果。
3+2+4=       9-2-5=
2、同学们都会计算。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河边,看看可爱的小猴子们在干什么吧?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图画,说一说图上都有谁?在干什么?根据图画的顺序,图上的小猴子和小鱼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汇报观察结果)要求学生语言描述简练清晰。
2、根据图上看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抽取数学问题,解答。
问题一:现在有几只猴?
列出算式:5-3+1=    
(1)要求学生说出:算式中的各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2)你是怎么计算的?(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出示课题:这个算式中,有减法也有加法,这种算式叫“加减混合运算”。(板书)
小结:刚才在计算的时候,我们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从左往右)
5、巩固练习:课本自主练习题。并对学生进行爱家乡教育。东营市是黄河入海口城市,天鹅迁徙经过这里,每年的十一月份,是天鹅最多时候。去入海口看鸟吧
6、问题二:现在有几条鱼?列出算式:3+2-1=  
(1)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算式中的3,2,1各表示什么意思?
(3)怎么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按什么顺序计算的?
过渡:上面我们解决了好几个问题,都列出了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课堂小结: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三、课堂训练:
1、6-3+2=  说出计算顺序
课堂总结:
你学会了什么?
知识方面: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习惯方面:倾听习惯和坐姿端正。
3、语言方面:能把看到的图的意思用语言描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