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不会叫的狗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标 分析 课标 摘录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课标 分解 学生学什么? 1.认识“讨、厌”等11个生字,读准“吗、担”等5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边读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引领学生大胆想象,预测故事的结局,并将自己的预测与原文进行比较,感受边阅读边预测的乐趣。 学到什么程度? 1.“把握文章内容”是指能够说出故事中小狗跟哪些人学叫,结局怎样。 2.“体会作者的感情”是指能体会到小狗心情的变化。 3.“初步领悟”是指能够抓住本文的关键句段,通过反复品读,并能展开想象,预测出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引领学生能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怎样学? 1.能够用正确的写字姿势,自主独立正确地书写词语。 2.通过默读课文,勾画出体现小狗内心变化的细致描写的语句。 3.通过齐读,生读,师范读等方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出关于小狗心情的语句,并能用描写心情的词语梳理出小狗学叫的心情变化。 4.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展开想象力,预测故事的结局。
教材 分析 地位:本册教材按照专题编组,共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本单元以“预测”为主题,编排了1篇精读课文和2篇略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预测”这一基本的阅读策略。 内容:课文讲述了一条不会叫的小狗的奇特经历。故事里的小狗不会叫,受到别人的嫌弃和奚落。于是,它向小公鸡学习喔喔叫,却引来了狐狸的嘲笑;它又向杜鹃学习咕咕叫,却差点儿被猎人击中。这两次误入歧途的经历颇为曲折,会引发截然不同的预测内容。比如,关于小狗能不能学会小公鸡喔喔叫,可能出现不同的预测方向:学不会,因为现实生活中小狗不会像小公鸡一样叫;学得会,因为童话故事里什么都可能发生。 重点:能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做到预测有一定的依据。能预测故事的结局,并将自己的预测与原文进行比较,体会预测的多样性,感受边阅读边预测的乐趣。
学情 分析 已知: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思维比较活跃,对童话比较喜欢,文章内容比较简单,学生有话可说,能参与到文本的解读中。 困难与障碍:对现实的暗示和人生态度这一深刻的内涵的探讨还很稚嫩,所谓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只能停留在一些感性的理解上。可以利用课文里两幅配画引导学生预测小狗的心理变化。
教学 目标 1.认识“讨、厌”等11个生字,读准“吗、担”等5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边读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引领学生大胆想象,预测故事的结局,并将自己的预测与原文进行比较,感受边阅读边预测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同桌互读、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认识本课的生字和多音字。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形式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通过自读、小组成员互读的形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读出感情。小组内讨论预测后面的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提高语言表达和想象力;引领学生编写预测提纲,展开想象,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并写在积累本上。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边读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引领学生大胆想象,预测故事的结局,并将自己的预测与原文进行比较,感受边阅读边预测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读、小组成员互读的形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读出感情。小组内讨论预测后面的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提高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难点:引领学生编写预测提纲,展开想象,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并写在积累本上。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 节 一 任务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活动1.猜谜语:“走起路来落梅花,从早到晚守着家,看见生人就想咬,见了主人摇尾巴。” 活动2.展示小狗的图片 活动3.这只狗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这个故事的题目就是——《不会叫的狗》,作者是贾尼 罗大里。 活动4.介绍作者罗大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不会叫的狗》。齐读课题。(板书:不会叫的狗) 活动5.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想不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好,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 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梳理对狗的感性认识,凸显狗“叫”的特点与题目中“不会叫的狗”之间的巨大反差,从而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预测的兴趣。
环 节 二 任务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活动1. 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活动2. 指名、齐读、开火车读词语。 干吗 压根儿 讨厌 发怒 批评 来访 担保 发疯 搞不清 汪汪 差不多 百发百中 忍着 模仿 子弹 活动3.多音字我能分 辨析多音字“吗 压 担 中 弹”的读音,在下面的括号中写出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a.行吗( ) 干吗( ) b.压力( ) 压根儿( ) c.担心( ) 重担( ) d.中国( ) 打中( ) e.子弹( ) 弹琴( ) 活动4.识记生字 吗 讨 厌 怒 批 访 担 压 差 忍 模 中 弹 疯 汪 搞 熟字比较:付一讨 庄一压 着一差 组词扩展:厌恶 讨厌 发怒 访问 能否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能否正确、流利读准字音。 能否用正确的姿势书写生字
环 节 三 任务三: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任务四: 理清文脉,了解文意。 活动1.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活动2.试着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能否读准字音,能否流利通读全文。画出难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环 节 四 任务五:品读感悟,深化认识。 活动1.学习课文1~9自然段。 课件出示: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它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鸣。它是一只孤零零的小狗,不知道怎么到了一个没有狗的国家。它并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毛病,是别人让它知道,不会叫其实是一种很大的缺陷。 鼓励学生朗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了解到这是个怎样的狗? 自由朗读课文1~9自然段,说说自己了解到什么?(人们对这条狗的指责、批评) 指导朗读,读出人们对狗批评的语气,读出狗的委屈、可怜、无奈。师:预测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小狗会在大家的劝说下、帮助下学习叫。小狗会遇到很多奇怪的事情。 活动2.学习课文10~24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10~24自然段,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 (2)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小公鸡教这条狗学叫,这条狗练习学叫,受到狐狸的嘲笑。)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板书: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狐狸——嘲笑、看不起。 (4)狐狸为什么嘲笑小狗?小狗知道原因吗? (5)分角色朗读课文10~24自然段。 活动3.学习课文25~37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25~37自然段,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 (2)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杜鹃教这条狗学叫,这条狗练习学叫,受到猎人的射杀。)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读出杜鹃对狗的同情、关心。)(板书:杜鹃——同情、关心) (4)猎人为什么朝狗开枪?小狗知道原因吗? 预测:猎人听到小狗的“咕咕”叫声,以为是杜鹃,所以开枪。 预测:小狗并不知道自己是因为学了杜鹃叫而被射杀。 (5)分角色朗读课文25~37自然段。 能否读准字音,读出文章中不同动物形象的不同语气,读出小狗心理和情绪的变化
环 节 五 任务六:探究结局,深化认识。 活动1.小组同学从课文的三个结局中任选一个互相交流,给这条狗规划完整的结局。 活动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对学生发言给予充分的肯定。 任务七:展示结局,阅读欣赏。 第一种结局。 这是一只不会汪汪叫的狗,却是一位语言大师,精通各种语言。 第二种结局。 这样,不会汪汪叫的狗找到了职业,被一条铁链子拴着,每天喝一盘子稀粥。 第三种结局。…… (板书:小狗——找准老师很重要) 能否合理预测,能否用通顺的语句把结局补充完整,并说出自己的依据。 引导学生明白:预测不是胡思乱想,是根据题目、插图、故事内容里的线索,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做出的合理推测。
环 节 六 任务八:整体回味,感悟主题。 活动1.分角色朗读全文。 活动2.课堂小结:童话是一个陪伴着我们走过童年的神奇世界,儿时,我们曾被其中美妙的故事和奇异的幻想吸引过、陶醉过,而今天的我们、未来的我们依然会深爱童话,因为它像一湾智慧的清泉,会随时随地滋润我们的心田。也正因为如此,意大利作家贾尼 罗大里才带着激情与真诚不知疲倦地抒写着拥有永恒魅力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爱童话、读童话,从而拥有一把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的金钥匙。 与初读课文相比,能否带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通读全文。能否更加流利、通顺,读出不同动物形象音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等。
作业 设计 1.续写第四种结局。仔细润色修改,写在积累本上。 2.课下搜集查找阅读罗大里的其他作品。
板书 设计 不会叫的狗 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 狐狸——嘲笑、看不起 杜鹃——同情、关心 狗——找准老师很重要
教学 反思